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胸外科142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分为低PLR组(PLR<250)和高PLR组(PLR≥250),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的PLR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低P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高PLR组(68.6% vs.46.7%;P=0.031);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低PLR组5年生存率高于高PLR组(47.4% vs.25.1%,P=0.016),而早期食管癌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术前PLR对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PLR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2.214;95% CI:1.006~4.862;P=0.047).结论 术前PLR对食管癌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作用,可能作为一项食管癌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前、后常规血液检查结果,计算PLR。按照PLR是否250,将患者分为高值组(PLR≥250)28例和低值组(PLR250)12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同TNM分期和不同分化程度的5年存活率,以探讨PLR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高值组结肠癌患者比例67.86%(19/28)明显高于低值组的45.90%(56/122),接受腹腔镜手术比例14.29%(4/28)明显低于低值组的40.16%(49/122),低值组的5年生存率77.05%(94/122)明显高于高值组的50.00%(14/28),且高值组晚期患者(Ⅲ、Ⅳ期)和分化差患者(差及黏液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8.57%(4/14)和40.00%(4/10),均明显低于低值组的62.90%(39/62)和75.00%(2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PLR值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显著低于低PLR值患者。PLR是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中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的水平及其变化,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东阳医院收治的203例I-IIA期宫颈癌手术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通过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除以淋巴细胞绝对值计算PLR,以PLR的中位值为分界值分为术前高水平组和术前低水平组,术后高水平组和术后低水平组,以及术后PLR较术前升高组和降低组,比较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差异。结果:术前PLR水平与患者年龄(P =0.010)、绝经状态(P <0.001)相关,术后PLR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 =0.012),术后PLR较术前升高与患者绝经状态相关(P =0.011)。生存分析显示术前、术后外周血PLR高、低水平组及变化组之间的5 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PLR的水平及其变化与宫颈癌预后无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5 年D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和术后PLR水平及术前术后变化与早期宫颈癌患者部分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但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 M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SII)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7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根治性结直肠癌切除术的357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时间依赖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炎症标志物的最佳截断值,并将患者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研究炎性标志物高值组与低值组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PLR、MLR、NLR、SII值高与患者白蛋白值低均明显相关(P<0.05)。PLR、MLR、NLR、SII高值组患者总体生存率均明显低于低值组患者(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水平、PLR、MLR、NLR、SII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CEA水平、MLR、SII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MLR及SII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高MLR、高SII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50例结直肠癌患
者术前、术后,以及25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TGF-β1表达水平差异,同时检测了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大肠组织匀浆
上清的TGF-β1含量,分析TGF-β1浓度的变化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浆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术
后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TGF-β1含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大肠组织(P<0.05);在CEA阴性
及CEA阳性患者中均可分别观察到类似的浓度改变。外周血TGF-β1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随着肿瘤分期的进展,浓度明
显升高。结论TGF-β1可联合CEA检测,更好的为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评价预后和复发提供参考价值,同时为基于抗TGF-β1
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间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急诊手术组(ES组)和肠道金属支架置入后择期手术组(SEMS组)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评估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ES组和SEMS组3年无瘤生存率的差别,比较2组患者术前不同时期外周血中NLR,dNLR,PLR和LMR的比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确定NLR,dNLR,PLR和LMR预测3年无瘤生存率的最佳分界点及预测效能,并根据此节点将患者分为高比值组和低比值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进一步分析影响2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SEMS组和ES组3年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28.40±1.91),(27.82±1.88)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SEMS组支架置入前患者外周血中NLR,PLR平均值明显高于SEMS组(P=0.046,P=0.042)。ES组术前患者外周血中NLR平均值明显高于SEMS组(P=0.015)。ES组术前外周血中NLR和dNLR能有效预测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70和0.632; 其中NLR的最佳分界点为19.57,dNLR的最佳分界点为1.58。ES组的CEA表达量(P=0.044)、肿瘤大小(P=0.013)和术前外周血NLR比值是影响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外周血中NLR≥19.57是影响ES患者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7.412,95%CI=1.874~29.314)。SEMS组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HR=10.837,95%CI=2.377~49.401)。 结论 术前外周血中NLR是影响ES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SEMS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胡明超  袁雄  王强  吴嘉旭  俞文渊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0):119-122, 126
目的 探讨术前基线炎性反应标志物,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收集肿瘤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及5年生存率。分析NLR和PLR值在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基线NLR和PLR值偏高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NLR高值组的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NLR低值组(P<0.05),PLR高值组的5年生存率低于PLR低值组(P<0.05)。结论 术前基线炎性反应标志物NLR和PLR高值的胃癌患者与其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并且可以用于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87例NSCLC患者各项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患者在化疗治疗前均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并计算NLR与PLR,评估患者疗效及预后,分析NLR与PLR在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结果 NLR、PLR水平与患者吸烟史、肿瘤分期、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患者接受两个周期化疗后治疗有效率为71.26%,有效组患者NLR与PLR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NLR、PLR及两者联合用于评估患者化疗疗效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0.785、0.926;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2.18%,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PLR、NLR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 外周血NLR、PLR与患者多项临床特征有关,不仅可用于患者评估患者化疗疗效,还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等指标在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1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匹配出的31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术前CEA、CA19-9的假阴性率及高低不同分组的NLR、PLR值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联合检测指标并探讨联合检测对肿瘤远处脏器转移的预测作用。结果 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单用肿瘤标志物时假阴性率较高,且CA19-9假阴性率(72.78%)高于CEA假阴性率(49.58%);随着肿瘤进展,肿瘤浸润较深、存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期较晚患者CEA假阳性率降低(P?<0.05);CA19-9及PLR的升高提示结直肠癌患者存在远处脏器转移可能,且女性患者与高PLR值相关;CEA与NLR联合检测可能具有较好的预测结直肠癌远处脏器转移的作用(AUC=0.881,P?= 0.000)。结论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及炎症指标在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率、预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TNM分期及指导术后患者复查频率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评分对于肝细胞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0~2016年间行肝切除术的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资料(n=269)。根据患者术前一周检查结果计算并分析其PLR和PNI的联合评分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复发和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不同PLR+PNI联合评分患者术后生存期差异。 结果 PLR+PNI联合评分0、1、2分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3.4%、27.8%和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1%、72.3%和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甲胎蛋白>400 ng/mL、肿瘤多发、肿瘤微血管侵犯、PLR+PNI评分与术后肿瘤复发有关。而围手术期输血、肿瘤微血管侵犯、PLR+PNI联合评分是影响术后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患者PLR和PNI联合评分可用于评估HCC患者术后复发和生存期。评分越高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越高,生存率越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基于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预后营养指数(PNI)建立的PLR-PNI评分对胃癌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行胃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根据5年生存率确定PLR、PNI的最佳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分为高PLR组(PLR≥148,1分)和低PLR组(PLR < 148, 0分),高PNI组(PNI≥47, 0分)和低PNI组(PNI < 47, 1分)。评估不同评分病人预后情况。结果PLR-PNI=2的病人,5年总生存率低于PLR-PNI = 1或0的病人(11.36% vs 32.79或63.64,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差、TNM分期晚、PLR-PNI评分高是影响胃癌病人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结论术前高PLR-PNI是预测胃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该评分系统可应用于临床以识别高危病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结直肠多原发癌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462例结直肠癌病例进行
回顾性分析,根据Warran和Gates提出的多原发癌(MPC)的诊断标准,筛选出39例MPC,并对其发病年龄、5年生存率、病变部
位以及治疗方式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等进行统计。结果(1)MPC的发生率为2.67%(39/1462),同时性多原发癌(SC)18例,异时
性多原发癌(MC)21例;(2)MPCC好发于左半结肠和直肠,发病年龄为61.02±13.94岁,5年生存率为61.76%;MC的预后优于
SC;(3)3例早期MPCC,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100%;30例中晚期MPCC行根治性手术+辅助性化疗,1-、3-、5-年生存率分别
为93.33%、83.33%、73.33%,3 例中晚期MPCC行姑息性手术+辅助性化疗,1 年和3 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0,3 例中晚期
MPCC仅行姑息性化疗,1年和3年生存率也分别为66.67%和0。结论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MPC,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根治
性手术和化疗对中晚期MPCC患者的生存与预后明显有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患者病理特征及相关检验指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且行根治性手术的205例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及检验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患者生存率,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索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患者3、5年的无转移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0%和45.3%;年龄、T 分期、N 分期、血浆纤维蛋白原(FIB)≥4 g/L、血清癌胚抗原(CEA)>5 ng/mL 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3.8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P <0.05)。结论根据年龄、T 分期、N 分期、FIB、CEA 和 NLR 的不同情况,可对患者进行更为准确的风险评估,为提出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影响II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初步探讨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行辅助化疗的必要性。方法 对443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对高危因素进行Cox单因素和多因素模型分析,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再按有无辅助化疗分组分析、比较预后。结果 术前伴有肠梗阻或穿孔、送检淋巴结数少于12枚、T4分期、切缘小于1cm是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分组分析显示术前伴有肠梗阻或穿孔、送检淋巴结数少于12枚、T4分期的II期大肠癌患者行辅助化疗后总生存率高于未化疗者。结论 术前伴有肠梗阻或穿孔、送检淋巴结数少于12枚、T4分期、切缘小于1cm是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具有前三种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前营养不良对结直肠癌术后近期临床结局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4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术前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n=109)和营养良好组(n=239),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远期预后的差异。结果 348例患者的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1.3%,营养不良与年龄、肠梗阻、肿瘤分期有关(P<0.05)。营养不良组和营养良好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5%和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营养不良是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术前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不仅延缓术后的恢复,也对远期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放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PLR)对局部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27例接受单纯放疗、序贯放化疗或同步放化疗下咽癌患者的临床以及随访资料。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最佳界值,根据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低NLR组以及高PLR组、低PLR组,分析患者放疗前外周血NLR和PLR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log rank法比较患者的预后,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27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生存,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放疗前NLR的最佳界值为2.30,PLR的最佳界值为131.46。放疗前高NLR组和低NLR组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8.8%和45.5%(P=0.006)。放疗前高PLR组和低PLR组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8.8%和45.5%(P=0.040)。Log 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放疗前NLR和放疗前PLR与患者的总生存有关(均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为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因素。  结论  放疗前NLR、PLR升高对于接受放疗的下咽癌患者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1 061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证实,计算初次诊断为食管鳞癌时NLR、LMR和PLR,分析 NLR、LMR和PLR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以 NLR =2. 46、LMR =200. 26 和 PLR =3. 88 为界,高 NLR 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9. 10%,低NLR组的5年生存率为 47. 07% (P< 0. 001),高LM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 57. 00%,低 LMR 组的 5 年生存率为 26. 00% (P =0.006),高P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0. 15%,低PLR组的5年生存率为42. 98%(P=0. 28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标志物Cyfra21-1和鳞状细胞癌水平、食管癌分期、NLR水平、PLR水平、LMR水平均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 0.05).用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NLR水平、LMR水平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NLR和LMR是预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NLR≥2. 46、LMR <200. 26 者生存期较短.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对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2005年6月至2015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患者术前一周内的血液常规检查结果及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的术前PLR、d-NLR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值组(PLR>153.075、d-NLR>1.245)和低值组(PLR≤153.075、d-NLR≤1.245)。观察比较高、低PLR、d-NLR组的一般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探讨影响未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GIST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无论GIST患者术后是否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与低PLR组、低d-NLR组相比,高PLR组、高d-NLR组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RFS)更短(P 均HR ):4.295,95%可信区间(CI ):1.772~10.413;P =0.001〕、非胃部位(HR :2.247,95%CI :1.200~4.209;P =0.011)、核分裂象数>5/50 HPF(HR :4.678,95%CI :2.364~9.257;P HR :2.549,95%CI :1.159~5.606;P =0.020)是GIST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NIH高危患者中,高PLR或高d-NLR组(B组)患者较低PLR和低d-NLR组(A组)患者RFS更短(P =0.006)。结论 术前d-NLR的高低是GIS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PLR、d-NLR可作为评估GIST术后RFS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望在临床上预测GIST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