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林江  陈保富  叶中瑞  朱成楚  叶加洪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2):1347-1347,1359
目的探讨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术后纵隔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行分析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后发生的4例纵隔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663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4例(0.6%),均采用纵隔清创冲洗引流,术后采用灌洗法治疗,并辅以全身抗感染及必要的营养支持,改善心功能,2例一期愈合,2例死亡。结论合理有效的全身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是治疗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必要手段之一,而消除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4例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术后纵隔感染患者,均行纵隔清创冲洗+"箍桶法"钢丝胸骨再固定+术后纵隔冲洗,并辅以有效的全身抗感染治疗及必要的营养支持,观察其疗效。结果 21例治愈,死亡3例,2例因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1例患者失访3例,余患者随访6个月至5年,未发生纵隔感染导致的远期死亡。结论一期行"箍桶法"胸骨固定可有效的防治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术后纵隔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0例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在常规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 18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2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0例。分别采用胸骨正中上段或下段部分胸骨劈开切口 ,切口长约 7~ 9cm。结果 :本组 4 0例无围术期死亡者。术后恢复快 ,无严重的并发症 ,术后纵隔引流量少 ,输血量少 ,无切口感染、裂开。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胸骨正中小切口可安全用于多种心脏直视手术 ,具有创伤小、胸骨完整性破坏小、疗效好及美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胸骨正中切口是最常用于前纵隔及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的手术切口,其优点不需切开胸膜腔组织损伤少。对呼吸循环生理功能影响小,手术显露好。我们科在心脏手术中多采用此经路,1例冠脉旁路搭桥术中出现开胸时发生胸骨锯刺破心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具有暴露心脏及大血管满意、保持胸膜腔完整、对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故被广泛采用。近年来有关胸骨劈开后并发纵隔炎及胸骨裂开的文献屡有报道,其发生率为1~5%。如处理不当,轻者致残,重者死亡。我院近年来先后遇到2例,结合文献复习,现将我们在治疗过程中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病史摘要例1:男性,21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于1976年6月8日作胸部正中切口,行二尖瓣球瓣替换术。手术经过顺利。术毕突然发生心脏骤停,当即将切口打开,作直接心脏按摩。关胸后因纵隔进行性出血,次日晨再次打开切口止血。由于低血压引起急性肾衰,于术后第三天作腹膜透析。术后第7天胸骨切口上缘有大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上肺局部晚期肺癌经胸骨正中切口切除及双侧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方法与经验.方法: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对31例上肺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受侵的血管和支气管切除后进行成形或重建,清扫同侧肺门纵隔及双侧上纵隔淋巴结.并与同期30例后外侧切口行上肺肺癌切除术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方面进行比较.术后对患者随访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双侧肺疾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1996年至1999年共21例双侧肺病变的病人在我院行胸骨正中切口的手术治疗,其中双侧肺大疱12例,双侧支气管扩张症3例,肺癌对侧肺内转移1例,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例。行肺大疱结扎、肺修补术12例,双肺下叶切除术3例,左肺下叶切除、右肺上叶楔行切除术1例,左肺下叶切除、双侧纵隔转移淋巴结清除术2例,双侧肺减容术3例,结果 胸骨正中切口开胸平均出血量207ml,少于横断胸骨双侧开胸的平均出血量,手术入路简便,可较好地完成双侧肺疾病的手术治疗,病人术后效果佳,结论 胸骨正中切口是一次性手术治疗双侧肺疾病的理想、简便的切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的经验。方法: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采用胸骨下段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行 ASD修补术51例,常规正中切口开胸 ASD修补术50例,对比两种方法体外循环(CPB)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纵隔及心包引流量和术后住院天数,讨论胸骨下段切口优缺点。结果:全组患者无住院死亡病例以及严重并发症,伤口均 I期愈合,术后复查胸片和心脏彩超均无明显残余心内畸形或其他异常;胸骨下段切口组 CPB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与同期经胸正中切口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纵隔及心包引流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胸正中切口组(P <0.05)。结论:对于除复杂心脏畸形外的大部分的心脏畸形矫治尤其是房缺修补术,此切口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9.
心脏术后纵隔感染是由于经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后纵隔障的密闭性遭到破坏,病原菌侵入后导致的感染,对术后患者的顺利恢复有较大影响。我科自1980-01至2001-06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000余例,发生纵隔感染18例,发生率0.9%,其中14例治愈,4例死亡,死亡率22%。  相似文献   

10.
心脏手术后纵隔炎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纵隔炎是经胸骨正中切口施行心脏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诊断处理困难。本文论述了心脏手术后纵隔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胸部CT检查对其诊断有一定帮助,早期积极再手术清创、放置胸骨后冲洗及闭式引流管,必要时应用有活力的肌瓣或大网膜瓣移植,充填残腔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胸骨正中切开是目前大多数心脏手术选用的切口。这种切口并发症少见,但若感染,可以导致纵隔感染,甚至蔓延至大血管、心脏切口、心外移植物和心内补片等,以至危及生命。据文献报告发生率为0.39%~5.9%,死亡率为25.7%~52%。本组37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其中2例并发胸骨后感染。由于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及  相似文献   

12.
心内直视手术现多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这种切口进胸方便,暴露良好,但术后有发生切口表浅并发症及深部(胸骨与纵隔)感染的可能。切口表浅并发症主要指:切口愈合不良及切口表浅感染。并发纵隔感染并不多见,一旦发生后果严重,甚至威胁生命。切口表浅并发症虽病情不严重,但延长治愈时间,给病人造成经济与精神上的负担,应引起重视。我院应用胸骨正中切口施行心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自胸骨角下方2~3cm至剑突,长6~10cm.正中锯开胸骨至第2肋间,横断右半侧胸骨.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43例, 年龄4~26岁,平均12.4岁.其中室间隔缺损33例,房间隔缺损6例,法洛四联症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1例,部分型房室管畸形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纵隔引流少,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适于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具有创伤小,美观的优点,可以完成大部分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14.
胸骨正中切口术后胸骨裂开为一严重并发症。我科遇到2例,报告如下。病例1 男性,55岁,汉族。行胸骨正中切口闭式二尖瓣扩张术.术后第4天切口下端流出大量暗红色液体,查体胸骨摩擦移动感明显。胸片见固定胸骨的钢丝断裂。经保守治疗无效再次手术,术中见钢丝全部断裂.胸骨分离达5 cm。经清创后重新固定胸骨并于胸骨后置管持续滴注抗生素溶液冲洗纵隔。缝合切口,术后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5.
心脏手术既往多采用正中胸骨切口手术,手术创伤大。愈合瘢痕不美观。现采取微刨手术方法的人愈来愈多。2001年2月~2004年2月,笔者采用右腋下微创小切口治疗行心脏直视手术11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吕建 《中外医疗》2012,31(3):81-81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在心脏直视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I组(右腋下小切口手术组)30例和治疗II组(胸骨正中切口手术组)30例。结果治疗I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辅助通气时间、24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治疗II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腋下小切口进行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新 《中国现代医生》2013,(25):147-148
目的探讨胸骨正中切口术后胸骨骨髓炎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15例胸骨正中切口术后胸骨骨髓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创面大小、感染范围及纵隔固定情况,选择清创后负压治疗、中厚皮片植皮及清创后肌皮瓣或大网膜转移修复治疗。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者,1例清创后负压治疗后伤口愈合;l例植皮后局部坏死,再次植皮后愈合;12例肌皮瓣均成活良好,11例Ⅰ期愈合。随访8~26个月,切取腹直肌肌皮瓣者无切口疝发生,胸骨骨髓炎无复发,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修复区形态尚满意。结论胸骨正中切口术后胸骨骨髓炎治疗棘手,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外科治疗方法,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兼顾美容的心内直视手术胸壁切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施行心内直视手术,曾先后应用过横断胸骨两侧肋间切口、横断胸骨单侧肋间切口及前胸正中胸骨劈开切口。自六十年代后期起,不论对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血管疾病,凡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时,心胸外科医师较一致地均采用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因为该切口具有心脏及大血管基部暴露较好,  相似文献   

19.
251例病人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施行了心脏手术,术后4例发生感染,引起2例死亡。本文讨论了感染的预防,提出了清创、闭合胸骨后抗生素持续灌注结合紫外线理疗是治疗这类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志刚  何之彦 《四川医学》1989,10(3):145-146
手术治疗二尖瓣病变,可引起胸部并发症,其中,纵隔活动性出血、纵隔感染、胸骨骨髓炎,胸骨裂开对病员危害较大,常需手术治疗,现报道38例风心病二尖瓣术后伴胸部并发症,并对X线的观察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男13例,女25例,年龄22~47岁。胸骨正中切口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22例,左前外胸壁切口闭式二尖瓣分离术16例。摄片时间:术后4~28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