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五个或然方证指小青龙汤,小柴胡汤、真武汤、通脉四逆汤、四逆散。五方正文后有“或”字兼证的运用,这是仲景运用三焦学说辨证论治的典型方证。 1、或然证中就整体:五个方证在主证后的变化均涉及三焦,其病位关系到上下、左右、内外;其病机涉及水气火郁、痰湿津液、气血阴阳;在脏腑经脉中,与三焦所辖的脏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以八纲而论,其证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可辨,这体现了仲景的辩证法思想和整体观念。 2、加减药中辨脏腑:按上中下三焦所属的脏腑加以归纳,可以看出五方主要反映三焦之腑的病变。  相似文献   

2.
栀子豉汤证原文: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而谵语;若加烧针,心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程批:此条与“阳明脉症”下篇第一条同法,亦三焦病也。本文禁汗、禁火、禁下,与少阳同,故柯氏注云“此阳明半表里证也”,惟云阳明之半表里证,则义不大合,盖在表之半表里证,即少阳经之小柴胡证也。在里之半表里证,即三焦募原府也,募原近于胃府,故并入阳明病中。且伤寒亦由上及  相似文献   

3.
三焦蠡测     
中医学中“三焦”是一个“际上极下”“包罗诸脏”、“其大无偶”的“孤府”。其实质究竟是什么呢?《灵枢·五味论》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血脉即现代医学中的血管。三焦虽分三部,但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大府,既然血管是中焦的道路,那末,它就不可能不是上焦和下焦的道路。从而就可以对古人关于三焦的记载,作出全面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目前人们研究皮肤衰老多半从调整脏腑功能即肺脾肾三脏入手,但关于气与皮肤衰老的关系却少见报道。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质都是气的升降出入活动的具体体现。一旦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最终导致皮肤的衰老。三焦能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也是气化的场所。它作为气化之总司,总领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因此三焦实际可全面反映脏腑、经络的总体功能,为五脏六腑、表里内外联系的纽带,对各脏腑功能的协调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注重疏调三焦气机、调和气血,从根本上维持五脏功能正常以延缓皮肤衰老。  相似文献   

5.
三焦的概念最早源自《内经》。《素问·灵兰秘典》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曰:“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灵枢·营卫生会》则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在中医学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三焦为六府之一。《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同时,三焦也为十二官之一。《素问·十二藏相使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素问·五藏别论》说:“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则所谓三焦,好  相似文献   

7.
路志正,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承制博士后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临床中善于从调理脾胃着手治疗疾病,结合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新时期调理脾胃学术思想及湿邪相关心系疾病论治。路老在诊疗疾病中善抓病机,欲求良效,首重病机。通过三则病历分析将错综复杂的病症按照脏腑经络、三焦表里、上下进行归纳,视其涉及各个脏腑经络,表里是否同气,上下是否贯通,虚实是否相兼,寒热是否错杂,使整体与各个局部视无全牛,把握症状的本质将错综的病症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8.
三焦的实体、命名及与心主的表里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补充三焦实体"剩余管道说"的论据,考证三焦的命名,认识三焦的表里关系。方法:对《内经》中有关三焦的条文进行再认识。通过研究三焦的功能和造字来考证三焦的命名。认识心主的概念及其与三焦的表里关系。结果:三焦有局部和整体两个概念:局部三焦(上、中、下)指的是食道、肝门静脉(含胆总管)、输尿管的三管道实体;整体三焦指的是整个有机的人体。同时认为心主与三焦的表里关系,就是中枢神经通过周围神经、"神经纤维网"支配整个人体的关系。结论:三焦的概念,与神经-代谢的综合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补充三焦实体"剩余管道说"的论据,考证三焦的命名,认识三焦的表里关系。方法:对《内经》中有关三焦的条文进行再认识。通过研究三焦的功能和造字来考证三焦的命名。认识心主的概念及其与三焦的表里关系。结果:三焦有局部和整体两个概念:局部三焦(上、中、下)指的是食道、肝门静脉(含胆总管)、输尿管的三管道实体;整体三焦指的是整个有机的人体。同时认为心主与三焦的表里关系,就是中枢神经通过周围神经、"神经纤维网"支配整个人体的关系。结论:三焦的概念,与神经-代谢的综合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对湿温证的辨证,各家有各家的观点,如吴又可倡有表里前后不同的“九传”。吴氏所谓“九传”实际是指有9种类型,且明确指出“众人均有不同”,不是每个人都有“九传”。薛生白则以经络表里三焦而分证。吴鞠通亦分三焦而论治。笔者认为,对湿温证的辨证与其它湿病一样,认为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法则最为可用,它能执简驭繁,且其所指病变的指征,亦较明确。  相似文献   

11.
“肺与大肠相表里”学说的理论基础及其临床应用中医之特定脏腑表里相合、经气交通这一理论建立的基础,一是着眼于相关脏腑之间所发生的经脉的络属关系;二是根据阴阳学说的阴阳、表里、藏泻的对立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脏、腑的解剖学实体构成。方法:通过研究《黄帝内经》中有关的人体系统解剖的记载,模拟远古医学家解剖人体的过程。结论:所有的脏、腑,特别是三焦,都确定了对应的解剖学实体,并从解剖学的角度解释了"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和胃相表里、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少阳经半表半里、心藏神、肾藏精"等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认识。从而认为中医的脏腑学说与现代系统解剖学有实体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新教材把三焦列分为三个层次 :脏腑之三焦、部位之三焦、辨证之三焦。是一很大的改进。可惜在具体的分层次的论述中 ,又含混模糊。认为三焦的形态结构是“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组织。……作为六腑之一的三焦 ,其功能是疏通水道 ,运行水液”。对此观点 ,笔者不能苟同。认为不同层次的“三焦” ,其概念的内涵、外延有较大的差异。脏腑之三焦是机体内客观存在的空隙 ,其功能是通行诸气、运行水液 ;部位之三焦 ,是对人体上中下部位三个部位的划分 ;辨证之三焦 ,是用于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和体系。  相似文献   

14.
舌诊的辨证论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诊,又称辨舌,是指通过观察舌象,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断方法,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古为心之苗,又与肝、肾、脾、膀胱、三焦等许多经络相通,使舌与全身形成一个整体,许多内在病变可以从舌象上反映出来。“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必形于舌。”兹浅析如下,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5.
<正>很多人提到手少阳三焦经就会有云里雾里的感觉,弄不明白三焦是什么?其实,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另外,它也是六腑之一,《类经》中记载"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脏腑,一腔之大腑也"。这里所说的"包罗脏腑",是指三焦为包裹各脏腑的外膜,能保护脏腑,故称之为  相似文献   

16.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脏腑表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医的“肺和大肠”基本上与现代医学的肺与肠道相吻合,且在生理与病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物质与功能联系。该文基于物质相关性,探讨肺与大肠存在一定的表里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三焦”做为十二脏腑之一,首见于《黄帝内经》。 近二千年来,古今医家对“三焦”虽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但始终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三焦”是六腑之一,如果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都有实质脏器可寻,唯独“三焦”不在其例,则未免难以令人信服。那么“三焦”到底是什么?无论从人体的生理或病理方面来看,这个问题都是不容回避和含混的。在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笔者认  相似文献   

18.
三焦是祖国医学脏腑学说中的重要一腑,它的功能与其他脏腑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自《内经》提出三焦之名称后,古今历代医者对三焦的实质曾经多次探讨,各有见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以脏腑学说论治内伤杂病,以伤寒六经辨证论治伤寒病,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温热病,这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三个纲领。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治疗学的辨证论治,理、法、经、穴、术,亦离不开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脏腑学说中的理论核心,就是阴阳五行,因为五脏是根源于五行,脏腑表里相合又是根据阴阳而来。脏能储藏人体的一切精微物质,属阴;腑能进行消化、传导、排泄的活动,属阳。五脏学说的传变观律,是“天人相应”观的体现。如《灵枢:岁露论》中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  相似文献   

20.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中医脏腑表里学说之一。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多学科方向探究肺和肠道的联系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本文就“肺与大肠相表里”机制及其临床运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