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econdarylymphoidtissuechemokine,SLC)免疫基因转染胃癌细胞瘤苗免疫小鼠后获得的脾淋巴细胞后治疗经同一免疫基因修饰瘤苗转染的小鼠胃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用200PFU/细胞滴度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VAX1)将人SLC基因转染小鼠胃癌SGC-7901细胞株,经80mg/L丝裂霉素(MMC)处理制备成胃癌细胞瘤苗,免疫同系小鼠后分离其脾淋巴细胞,转染SLC基因(腺病毒载体滴度200PFU/细胞)后注射入直径1cm的小鼠胃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瘤体内,观察抗瘤效果。结果转SLC基因瘤苗治疗组小鼠瘤体增加值最小(0.08±0.05)cm3,与各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转染SLC基因,未转染SLC和生理盐水注射组分别为(1.46±0.15)、(1.56±0.23)和(2.12±0.54)cm3,P<0.05]。结论SLC基因修饰癌瘤苗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脾淋巴细胞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过继免疫治疗效应细胞及SLC基因瘤苗诱导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结合将有更优越的抗瘤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融合疫苗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titic cells,DCs)融合疫苗激活杀伤性T淋巴细胞体内外肿瘤细胞杀伤活性进行研究,为胃癌DC疫苗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TNF-α定向诱导获取DC.DC与SGC7901胃癌细胞经PEG诱导融合、HAT/HT筛选培养获得纯净融合细胞.MTT比色法检测融合疫苗体外杀伤胃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观察融合疫苗对胃癌裸鼠种植瘤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标法检测瘤细胞凋亡,观察融合疫苗对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①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可获得具备典型形态特征及表型的DC.②DC与SGC7901细胞经PEG诱导融合,HAT/HT筛选培养,可获得纯净融合细胞.③体外MTT比色检测,融合疫苗胃癌细胞杀伤率为(81.47±5.25)%,与混合培养DC组(70.53±2.46)%差异显著(P<0.05),与单纯T细胞组(21.67±2.55)%差异非常显著(P<0.01).④融合疫苗组荷瘤裸鼠终末肿瘤体积平均(1.298±0.021)cm3,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抑瘤率为57.8%.⑤融合疫苗组肿瘤细胞凋亡率(54.9±1.38)%,坏死率为(21.04±1.47)%;与对照组瘤细胞凋亡百分率(20.02±0.39)%,坏死百分率(1.23±0.03)%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⑥融合疫苗组肿瘤组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出血、坏死,瘤组织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融合细胞疫苗激活T淋巴细胞体内外均可诱导显著胃癌细胞杀伤细胞毒活性;其应用于荷瘤动物体内,可以明显减慢肿瘤生长速度,诱导更多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胃癌干细胞(gastric cancer stem cell,GCSC)是一组异质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具有多重分化、迁移、转移和耐药性的潜力。GCSC的来源可能与胃干细胞的来源密切相关,它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自噬是由自噬相关基因严格调控的细胞内稳态过程,是细胞应对饥饿、缺氧和放/化疗等各种细胞应激的生物大分子分解过程。它涉及细胞内蛋白质、复合物或自噬体中的细胞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自噬与维持肿瘤干细胞的干性及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小鼠胃癌细胞总RNA负载树突状细胞(DC),研究其抗肿瘤免疫作用.方法磁性细胞分选器(MACS)自小鼠脾细胞中分选出CD11c+的DC作短期培养,以小鼠前胃癌细胞株的总RNA脉冲DC,分别以RNA脉冲的DC(RNA/DC)和未脉冲的DC(UDC)皮下注射免疫小鼠2次;免疫后7 d,皮下接种小鼠前胃癌细胞MFC 5×105/鼠,以未作免疫注射的小鼠作为对照.接种肿瘤细胞后21 d,处死实验动物,测量肿瘤体积,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和血清IL-12含量.结果RNA/DC免疫组、UDC免疫组和对照组的皮下肿瘤体积分别为(0.3688±0.6571)、(0.7536±0.3659)、(2.6323±1.1435)cm3.RNA/DC免疫组外周血和脾细胞NK活性均明显升高,较对照组分别高出66.2%和65.4%;其肿瘤特异性CTL也明显升高,较对照组升高49.5%.UDC组NK和CTL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短期培养的DC和以肿瘤细胞总RNA作为抗原脉冲的DC均可诱导较强的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5.
Lü B  Liu BY  Zhang Y  Chen XH  Zhu ZG  Yin HR  Lin YZ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0):2120-2123
目的观察MAGE3抗原肽脉冲的树突状细胞(DC/MAGE3)作为肿瘤疫苗抑制小鼠胃癌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方法检测了MAGE3抗原肽诱导出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细胞的杀伤活性。在免疫保护实验中先用DC/MAGE3(1×106个细胞/只)于小鼠皮下注射免疫两次,然后接种MFC细胞(5×105个细胞/只);在免疫治疗实验中先接种MFC细胞(5×105个细胞/只),然后在皮下注射DC/MAGE3(1×106个细胞/只)两次,并以感冒病毒核蛋白抗原肽脉冲的DC(DC/Nup)及空白DC作为对照,观察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及其存活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MAGE3抗原肽诱导出的CTL细胞对MFC细胞有较高的杀伤活性;(2)在免疫保护实验和免疫治疗实验中DC/MAGE3可以明显地延缓肿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P<0.05)。结论MAGE3抗原肽脉冲的DC可通过加强抗原递呈激活肿瘤特异性CTL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干细胞抗原负载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人胃癌干细胞,冻融法制备抗原,将胃癌干细胞负载DC-CI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干细胞和DC、CIK细胞表型;将胃癌细胞与DC组、DC-CIK组、胃癌细胞抗原组、负载胃癌干细胞抗原组联合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不同组别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经胃癌干细胞抗原刺激的DC细胞,DC表面成熟标志CD83和CD86表达明显增加,CD83和CD86表达率为80.4%,高于DC组、DC-CIK组、胃癌细胞抗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检测结果显示:负载胃癌干细胞抗原组、胃癌细胞抗原组、DC-CIK组、DC组对胃癌细胞杀伤率分别为(80.6±0.8)%、(72.3±0.6)%、(58.4±0.2)%和(49.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干细胞作为抗原刺激DC细胞,可增强树突状细胞免疫原形表达,促进细胞增殖,提高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耐药的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与肿瘤耐药产生机制的关系.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 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裸鼠移植瘤VEGF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血管内皮细胞染色,计算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结果成功建立耐药和亲本两组裸鼠移植瘤.与其亲本细胞裸鼠移植瘤比较,耐药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VEGFmRNA和蛋白质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都显著减少(P<0.05).结论胃癌的耐药机制可能与血管生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中FOXP3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胃癌患者与正常对照各31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数量;ELISA检测胃癌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和Th1型细胞因子IL-2的表达;RT-PCR检测FOXP3的mRNA表达?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约占CD4+T细胞(30.4 ± 1.9)%,显著高于正常人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3.5 ± 0.8)%(P < 0.05);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高表达FOXP3;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主要分泌IL-10,而IL-2分泌无显著变化?结论:FOXP3表达的增加对肿瘤免疫具有抑制作用,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耐药的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与肿瘤耐药产生机制的关系。 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裸鼠移植瘤VEGF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血管内皮细胞染色,计算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 结果成功建立耐药和亲本两组裸鼠移植瘤。与其亲本细胞裸鼠移植瘤比较,耐药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VEGFmRNA和蛋白质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都显著减少(P<0.05)。 结论胃癌的耐药机制可能与血管生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对胃癌移植瘤小鼠外周血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的比例以及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 建立胃癌MFC荷瘤小鼠模型,6周龄雌性615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荷瘤PBS组和荷瘤西地那非组。接种移植瘤24 h后荷瘤西地那非组每天给予西地那非灌胃,荷瘤PBS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的PBS灌胃。通过计算抑瘤率观察西地那非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DSC、T细胞亚群比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癌移植瘤小鼠外周血MDSC的比例升高(P<0.05),外周血CD4+/CD8+的比值降低(P<0.05)。外周血MDSC比例与CD4+/CD8+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858,P<0.01)。与荷瘤PBS组相比,西地那非可抑制胃癌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28 d后抑瘤率为41.2%,且可以降低荷瘤小鼠外周血MDSC的比例(P<0.05),提高外周血CD4+/CD8+的比值(P<0.05)。结论:胃癌移植瘤小鼠外周血MDSC比例升高,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西地那非可能通过抑制MDSC数量,调节T细胞亚群的比例,增强抗肿瘤免疫,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1.
Gastric cancer is a cause of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re are several risk factors, with occupation emerging as one of these. There is considerable evidence that occupations in coal and tin mining, metal processing, particularly steel and iron, and rubber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lead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gastric cancer. Other "dusty" occupations-for example, wood processing, or work in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s have also been implicated but the evidence is not strong. The mechanism of pathogenesis of gastric cancer is unclear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causative agents can be difficult. Dust is thought to be a contributor to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but well known carcinogens such as N-nitroso compounds have been detected in some environments. Further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agents is necessary and screening for detection of precursor gastric cancer lesions at the workplace merits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02例胃癌及35例胃异型增生的活检标本进行了光镜及电镜观察,胃癌、胃异型增生的幽门弯曲菌(CP)检出率分别为52.94%、62.86%,与对照组22.0%比较,P<0.01。CP 均在癌旁及异型增生旁组织中检出。癌旁活动性胃炎的 CP 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P<0.01,萎缩性胃炎 CP 检出率高于浅表性胃炎,0.01相似文献   

13.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1):853-857
目的:探讨卷曲蛋白10 (FZD10)在胃癌中的表达以及对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ZD10的表达;通过siRNA转染胃癌细胞系AGS和MGC-803,同时Western-blot检测转染效率,并运用CCK-8、划痕试验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FZD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iRNA转染胃癌细胞AGS和MGC-803后其增殖能力及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而空白对照组与空载阴性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FZD10表达上调,沉默其表达后将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性能力。  相似文献   

14.
NCCN胃癌临床指引(2003.1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冬  杨学宁 《循证医学》2004,4(1):56-64
NCCN胃癌专家组成员(附后) 检查和评估(GAST—1) 经腹腔镜检查分期与治疗(GAST—2) 辅助治疗(GAST—3) 随访和解救治疗(GAST—4)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样5型进展期胃癌(5型胃癌)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 对手术确诊的398例胃癌中符合5型胃癌的17例患者,分析其内镜与大体标本形态学、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17例5型胃癌占同期胃癌总数的4.3%,占进展期胃癌的5.3%,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手术.形态学分类显示本组中Ⅱc型比例最高(8/17,47.0%),其次为Ⅱa+Ⅱc型(7/17,41.2%)及Ⅱc+Ⅲ型(2/17,11.8%),Ⅱa+Ⅱc型在5型进展期胃癌中所占比例较早期胃癌中高(P<0.05).该组中分化型癌8例,未分化型9例,与同期早期胃癌相比分化程度未见明显差异,女性患者分化程度较男性患者差(P<0.01).5例患者(29.4%)伴淋巴结及周围脏器转移,转移发生率较同期早期胃癌为高.结论 5型胃癌形态学及病理学特征均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进展期癌与早期胃癌,内镜检查中仔细评估病灶蠕动及伸展性、超声内镜、钡餐及螺旋CT检查可能有助于鉴别5型进展期胃癌与早期胃癌,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探究老年胃癌经胃癌根治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经诊断确诊为老年胃癌患者62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2例胃癌患者均给予胃癌根治切除术治疗,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0%,治疗后生存质量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胃癌根治术运用在老年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确切的效果,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张震  李南林  董文鹏 《安徽医学》2006,27(3):185-186,182
目的探讨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2005年6月27例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的病人。结果手术切除率为77.8%,根治切除率为59.1%,根治性手术后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5%、50%及37.5%。结论胃良性病行手术治疗时以B-I式为首选;定期胃镜检查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高危人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预后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