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和睡眠剥夺后恢复睡眠1小时后脑干中c-Fos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用Fos蛋白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测量睡眠剥夺24小时组、睡眠剥夺24小时后恢复睡眠1小时组、大平台对照组、正常单独饲养组脑中Fos蛋白的表达,每组4只.结果睡眠剥夺使Fos蛋白在脑干中不同区域的表达不同,主要区域有孤束核、臂旁核、脑桥被盖核、脑桥网状结构、蓝斑下核及被盖背外侧核;睡眠剥夺后1小时大鼠大部分时间在睡眠,并且上述区域Fos蛋白表达阳性程度减轻,为中低密度.结论睡眠剥夺后1小时的恢复性睡眠可以使脑中c-Fos蛋白表达减轻.  相似文献   

2.
连续不同时间睡眠剥夺后大鼠脑干中c—fos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索睡眠剥夺的脑机制。方法 该研究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用fos蛋白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测量睡眠剥夺12h、24h、48h、72h、96h组、大平台对照组、正常单独饲养组脑中fos蛋白的表达。结果 睡眠剥夺使fos蛋白在脑干中不同区域的表达不同,主要区域有孤束核、臂旁核、脑桥被盖核、脑桥网状结构、蓝斑下核及被盖背外侧核。结论 这些脑结构同异相睡眠有关,但不存在着明显地随睡眠剥夺时间延长表达增多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的脑机制.方法该研究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用fos蛋白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测量睡眠剥夺12h、24h、48h、72h、96h组、大平台对照组、正常单独饲养组脑中fos蛋白的表达.结果睡眠剥夺使fos蛋白在脑干中不同区域的表达不同,主要区域有孤束核、臂旁核、脑桥被盖核、脑桥网状结构、蓝斑下核及被盖背外侧核.结论这些脑结构同异相睡眠有关,但不存在着明显地随睡眠剥夺时间延长表达增多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后大鼠视交叉上核(SCN)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方法:采用水环境小平台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12只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SD)24h组,睡眠剥夺24h后恢复睡眠(SR)3h组,大平台对照组(TC)和正常饲养组(NC),每组3只。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Fos神经元在SCN的表达变化。结果:睡眠剥夺后GFAP和Fos在SCN表达明显增强,睡眠恢复后两者表达都降低.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与神经元共同参与睡眠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大鼠下丘脑星形胶质细胞对不同时段睡眠剥夺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不同时段睡眠剥夺后大鼠下丘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方法: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内再分3组:睡眠剥夺组7只,采用小环境水平台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分别剥夺睡眠3,6,12,24,48,72,96h;与其对应的大平台对照组7只;正常单独笼养组1只.接受同一处理的大鼠各有3只.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下丘脑的表达变化.结果:GFAP在下丘脑核群的表达出现随睡眠剥夺时间长短变化的趋势,在交叉上核和室旁核的表达于24h达在高峰后下降,在弓状核的表达于48h达高峰。在视上核的表达开始即上升,24h达高峰后下降.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下丘脑核团的生物节律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快速眼球运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剥夺后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神经肽S(neuropeptide S,NPS)表达的变化.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CC)组、环境对照(TC)组、REM睡眠剥夺(SD)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大鼠REM睡眠剥夺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及原位杂交法观察大鼠经3 d REM睡眠剥夺后下丘脑内NPS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NPS蛋白及mRNA的表达在CC组和TC组没有显著差异.REM睡眠剥夺后,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内的NPS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SD组下丘脑背内侧核内NPS蛋白及mR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7.86±2.47)和(25.75±2.12),较CC组(16.75±2.12和19.63±1.85)、TC组(18.60±1.60和18.50±1.69)升高(P<0.05).结论 REM睡眠剥夺后下丘脑内觉醒相关区域NPS表达增加,说明当REM睡眠减少时机体会主动调节NPS的分泌,提示NPS与睡眠觉醒的调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大鼠脑干中缝核群星形胶质细胞对睡眠剥夺(SD)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SD模型,分为睡眠剥夺12h(SD)组,睡眠剥夺12h恢复睡眠3h(SR)组及大平台对照(TC)组和正常单独饲养(CC)组,每组3只。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fos和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脑干中缝核群的表达,及其与5-羟色胺(5-HT)阳性神经元的关系。结果GFAP在中缝核群尤其是中缝背核表达明显增多,睡眠恢复后表达明显减少,其变化趋势及部位与c-fos基因表达相一致。在中缝背核形成3种形式的复合体样结构:(1)c-fos(+)、5-HT(+)、GFAP(+);(2)5-HT(+)、GFAP(+)、c-fos(-);(3)5-HT(-)、GFAP(+)、c-fos(+)。结论GFAP对睡眠剥夺和恢复睡眠的影响反应敏感,与神经元反应趋势一致,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可能共同参与睡眠调节。  相似文献   

8.
关路媛  王涛  徐清  王伟  陈苏民  张斌 《医学争鸣》2008,29(22):2023-2025
目的:分析睡眠剥夺条件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fos和nestin在不同部位的表达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睡眠剥夺所造成生理影响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24,48,72 h模型,设立大平台对照组和正常饲养对照组,RT-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皮质和小脑中c-fos和nest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睡眠剥夺组c-fos表达升高,nestin表达降低.结论:睡眠剥夺影响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fos和nestin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睡眠剥夺后相关脑区5-HT受体亚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大鼠睡眠的5-HT机制.方法以大平台作为对照组,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睡眠剥夺,根据5-HT1A和5-HT2A受体互补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法观察大鼠睡眠剥夺后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HT1A和5-HT2A受体表达.结果大鼠睡眠剥夺后海马和中脑5-HT1A受体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下丘脑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脑区5-HT2A受体无明显变化.结论 5-HT1A与大鼠的睡眠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中枢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是否参与快动眼(REM)睡眠剥夺导致的内脏感觉降低.方法 采用花瓶技术制作大鼠REM睡眠剥夺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对照组(YC组),睡眠剥夺组(SD组)和睡眠剥夺加大麻素CB1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组(Rim组).睡眠剥夺持续48 h后对各组大鼠行结直肠扩张(CRD),同时用电生理记录仪记录腹壁肌电活动,以反映内脏感觉的变化.分别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测定YC组和SD组大鼠丘脑、脑干、脊髓(腰髓)中CBl受体、脂肪酸酰水解酶(FAAH)和单酰甘油脂肪水解酶(MGL)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1)给予40、6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扩张结直肠后,SD组腹外斜肌放电次数(次:220±94、313 4±162、493±279)均显著低于YC组(次:506 4±223、1053±548、1632 4±249,均P<0.05);Rim组(次:668±257、1144±93、1653±153)均显著高于SD组(均P<0.01),Rim组与Y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丘脑、脑干、脊髓中CBl受体Mrna以及蛋白表达SD组均显著高于YC组(均P<0.05),而FAAH、MGL表达量则显著低于YC组(均P<0.05).结论 REM睡眠剥夺导致的内脏感觉降低可能与中枢内源性大麻素受体表达增加、代谢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0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的睡眠剥夺(SD)及部分睡眠剥夺(PSD)对大鼠行为和学习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平台水环境对照,SD组有12,24,48,72,96h及PSD,每组例数为6只,CC组为5只,测量SD后动物学会Y型迷宫的总次数、时间。后体质量的变化。结果 TC组学习成绩、正确反应率优于其他各组,24h和48hSD组学习成绩 于CC,其他各组学习成绩不如CC,随SD时间的延长,正确反应率下降,同CC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完全性睡眠剥夺对幼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神经学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方法 将12只出生后3周刚断奶的雄性SD幼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利用小站台水平面方法 对幼鼠进行48h的完全性睡眠剥夺,分别在睡眠剥夺前、剥夺后24h及48h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幼鼠的学习记忆进行测试,之后处死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幼鼠脑内基因谱表达进行研究,2组幼鼠基因表达差异2.0或者<0.5的被定义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完全性睡眠剥夺48 h后,实验组幼鼠在水迷宫第1轮次测试中从第3个入水点入水找到平台的路程[(499.57±92.63)cm]与时间[(29.83±6.26)s]均长于对照组[分别为(283.84±20.40)cm,(15.33±0.95)s],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第4个入水点实验组找到平台的路程[(1042.51±367)cm]与时间[(38.17±8.97)s]均长于对照组[分别是(489.02±160.38)cm,(20.00±4.52)s],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完全性睡眠剥夺后48h幼鼠大脑中有11个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基因出现显著变化.结论 幼鼠在完全性睡眠剥夺后出现的记忆受损形式与成年大鼠不同,其空间参考记忆维持能力受损可能与脑内影响突触传递的基因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荣霏  程滨  温晓飒  马文领 《上海医学》2012,35(5):425-429
目的观察慢性快速眼动相(REM)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前额皮质、下丘脑5-羟色胺1A(5-HT1A)受体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经过筛选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C组,4只)、大平台对照组(TC组,12只)和慢性睡眠剥夺(CSD)组(15只)。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方法建立大鼠慢性REM睡眠剥夺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自主活动箱检测CSD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变化,Western印迹法分析CSD对大鼠海马、前额皮质、下丘脑5-HT1A受体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自CSD3d起,CSD组大鼠的体重较BC组和TC组显著减轻(P值均<0.01)。在CSD7、14、21d时,CSD组的Morris水迷宫测试潜伏期均显著长于BC组和TC组(P值均<0.01)。从总体趋势看,随着CSD时间的延长,CSD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的潜伏期呈现缓慢递增趋势(P值均>0.05)。CSD21d后,CSD组自主活动箱中央区活动速度较TC组显著减慢(P<0.05)。与BC组和TC组相比,CSD21d时CSD组大鼠下丘脑、海马、前额皮质内5-HT1A受体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值均<0.05),并以下丘脑中增加量最多(P<0.01)。结论慢性REM睡眠剥夺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可能与脑区中5-HT1A受体调节大鼠睡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24h睡眠剥夺对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及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SD组)和对照组(C组).利用睡眠剥夺箱对大鼠进行24h睡眠剥夺后,在体脑立体定位电生理法测量大鼠海马齿状回LTP;Trizol一步法提取海马总RNA,用SYBRA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测定Ng 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组的LTP升幅较小,尤其在高频刺激后25~50min中PS峰幅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剥夺组大鼠海马Ng 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0.48±0.38)和(1.40±1.07).结论 24h睡眠剥夺可使大鼠海马神经突触町塑性降低,该效应可能与海马Ng mRNA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急性睡眠剥夺(SD)大鼠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rague Dawley 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SD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个实验组分别给予SD和褪黑素5 mg/kg和15 mg/kg腹腔注射,连续给药7 d后,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SD模型,SD 72 h用旷场反应箱测试大鼠的行为,用试剂盒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实验组旷场反应测试大鼠兴奋性和探索性行为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P<0.01),有量效关系.实验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NO和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褪黑素对睡眠剥夺大鼠行为障碍有改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睡眠剥夺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NO及MDA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的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对大鼠海马大麻素CB1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并观察海马的结构改变。方法:4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环境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睡眠剥夺组和环境对照组又分为1d、3d和5d3个时点,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REM睡眠剥夺模型。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麻素CB1受体mRNA表达,并观察海马的病理变化。结果:睡眠剥夺1d组CB1受体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环境对照组、睡眠剥夺3d及5d组显著升高(P〈0.05),而睡眠剥夺3d组较睡眠剥夺1d及5d组显著降低(P〈0.05),睡眠剥夺5d组较睡眠剥夺3d组显著升高(P〈0.05)。光镜与电镜观察显示睡眠剥夺1d组神经元轻度固缩,染色质轻度边聚,睡眠剥夺3d及5d组有神经元凋亡。结论:REM睡眠剥夺可导致海马神经元凋亡;睡眠剥夺早期CB1受体表达反应性增高而后降低,至晚期出现一定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