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4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43例;年龄75~96岁,平均(81.9士5.2)岁;AO分型:31-A2.2型31例,31-A2.3型23例,31-A3.3型10例.根据复位方式,分为有限切开或器械辅助复位组(n=19)和直接闭合复位组(n=45).所有患者均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有限切开器械辅助复位成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65.8士81.2)mL]多于直接闭合复位组[(238.9士56.7)mL],手术时间[(93.4±10.4) vs (79.4±12.7) min]也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18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17.4±3.1) vs (16.7士2.2)周]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4.7±8.3 vs 86.4±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深部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内翻畸形、股骨干骨折及内置物失效、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在高龄患者中并不少见,闭合复位困难时需要采用有限切开器械辅助复位以提高复位质量.虽然这会明显增加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耗时,但并不影响临床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作用。 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前后各24个月(2013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并直接行PCI术的患者685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院内绿色通道组(胸痛中心成立前24个月,即2013年10月—2015年9月)274例、胸痛中心组(胸痛中心成立后24个月,即2015年10月—2017年9月)411例。比较2组患者总缺血时间、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的时间(first medical contact,FMC)时间、FMC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知情同意时间、救护车或转诊到院比例、院内病死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后院内心衰率、CCU时间、住院时间和总费用。 结果 胸痛中心组与院内绿色通道组比较,总缺血时间[(322.6±112.8)min vs. (445.2±90.9)min,P<0.001]、发病至FMC时间[(194.9±90.5)min vs. (270.4±112.9)min,P<0.001]、FMC2B时间[(118.7±68.4)min vs. (158.7±77.3)min,P<0.001]、D2B时间[(73.2±25.4)min vs. (110.9±43.9)min,P<0.001]、知情同意时间[(10.9±5.2)min vs. (22.4±15.6)min,P<0.001]均显著缩短;院内病死率(1.2% vs. 3.6%,P=0.033)、PPCI术后院内心力衰竭率(14.4% vs. 28.1%,P<0.001)均显著降低;CCU时间[(2.6±0.8)d vs. (3.8±0.6)d,P<0.001]、住院时间[(7.9±3.7)d vs. (9.5±3.8)d,P<0.001]均显著缩短;总费用[(4.6±2.1)万元 vs. (5.1±2.0)万元,P=0.002]显著降低。 结论 胸痛中心能显著提高急性STEMI患者救治效果,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间的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52±7.92)min vs.(55.45±10.36)min,(30.16±4.87)mL vs.(73.09±10.58)mL](P<0.05);②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5±2.54)d vs.(15.37±2.82)d,(33.36±7.15)d vs.(40.54±7.83)d](P<0.05);③观察组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6.0%vs.82.0%)(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4.0%vs.16.0%)(P<0.05).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愈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5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MIPPO技术,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及末次随访时的上肢功能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96.25±10.61) min vs.(113.75±13.03) min]、切口长度[(9.38±0.74) cm vs.(13.25±2.05) cm]、出血量[(93.75±29.25) mL vs.(293.75±120.82) mL]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2组住院时间[(11.63±4.96) d vs.(13.75±5.55) d]比较,虽然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切口顺利愈合、无感染、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切口脂肪液化1例,术后桡神经损伤症状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2组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且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16.00±1.07)周]低于对照组[(18.38±1.5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DASH测量值[(13.35±1.52)分]优于对照组[(18.33±4.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IPPO技术是一种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肩肘关节功能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钉板系统动力髋螺钉(DHS)和髓内固定系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DHS内固定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PFNA内固定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以及术后3 h、12 h、24 h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5.30±0.48)cm vs(13.80±0.70)cm]、手术时间[(72.65±11.05)min vs(89.42±9.43)min]、透视次数[(8.62±2.03)次vs(3.67±1.04)次]、透视时间[(6.42±1.05)min vs(3.97±1.32)min]、术中出血量([379.80±63.00)mL vs(294.00±47.00)mL]、术后引流量[(130.50±10.00)mL vs(220.00±19.40)mL]和愈合时间[(9.60±1.50)周vs(13.70±2.38)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12 h、24 h CK和My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较DHS内固定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效果显著,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有助于促进快速骨折愈合、降低致残率且安全性良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痔动脉结扎悬吊术(THDm)在治疗Ⅱ~Ⅲ度痔病中的远期疗效、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肛肠科Ⅱ~Ⅲ度痔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痔动脉结扎悬吊术组(THDm组,89例)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组(PPH组,91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及患者主观满意度,分析THDm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与PPH组相比,THDm组平均手术时间延长[(37.2±6.8)min vs. (21.6±5.9)min,t=15.906,P<0.001],切除组织重量低[(3.6±1.6)g vs. (5.2±1.7)g,t=6.303,P<0.001],VAS疼痛评分低(t=14.485,P<0.001),平均住院时间更短(t=15.585,P<0.001)。2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HDm组术后出血发生率较低(χ2=4.305,P=0.038),但术后皮赘复发率高于PPH组(χ2=4.681,P=0.031)。THDm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PPH组患者(Z=-3.757,P<0.001)。Ⅲ度痔病和便秘是THDm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χ2=4.423,P=0.035;χ2=15.226,P<0.001)。 结论 THDm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等优点,患者主观满意度高,但术后皮赘复发率高,Ⅲ度痔病和便秘是其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因肱骨干骨折来我院住院治疗的3~12岁患儿50例随机分为弹性髓内钉组和石膏固定组,每组25例,弹性髓内钉组行手法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石膏固定组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指标,术后24h、术后7d、石膏拆除48h以及石膏拆除7d上肢肿胀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的肩肘关节活动度、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弹性髓内钉组和石膏固定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95.14±31.52)mL vs(191.12±45.41)mL]、手术时间[(57.31±15.64)min vs(72.36±12.86)min]和骨折愈合时间[(9.32±3.09)周vs(12.78±4.49)周]比较,弹性髓内钉组均低(短)于石膏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和石膏拆除48 h上肢肿胀测量周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7 d[(21.22±0.39)cm vs(24.61±0.79)cm]及石膏拆除7 d[(20.11±0.79)cm vs(23.48±0.27)cm]肿胀测量周径比较,弹性髓内钉组明显小于石膏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髓内钉组和石膏固定组患者的肩、肘关节活动度[(154.12±15.97)°vs(112.43±19.31)°;(134.11±6.71)°vs(112.99±6.91)°]比较,弹性髓内钉组均大于石膏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髓内钉组和石膏固定组患者的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31.99±2.39)分vs(26.48±3.11)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96.47±2.96)分vs(87.31±3.91)分]比较,弹性髓内钉组均高于石膏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干骨折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肩、肘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好,而且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单纯性肱骨干骨折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绿色通道建设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经治的115例高龄(≥75岁)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治流程不同分为绿色通道组(58例)和常规处理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的术后全身并发症和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绿色通道组手术等待时间(中位数43.6 h)明显短于常规处理组(中位数136.8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绿色通道组住院时间[(4.3±1.2)d]明显短于常规处理组[(8.5±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绿色通道组11例(19.0%)发生并发症,常规处理组29例(50.9%)发生并发症,常规处理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绿色通道组(P<0.01);绿色通道组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处理组[3.4%(2/58) vs 14.0%(8/57),P<0.05;3.4%(2/58) vs 15.8%(9/57),P<0.05],两组患者肺栓塞、脑梗死、深静脉血栓、心肌梗死、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绿色通道建设应用于高龄髋部骨折的治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期手术有利于缩短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髋部功能的康复,对老年髋部骨折的规范化治疗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解剖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优良率分别为86.7%、9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85.5±15.2)min vs(94.5±14.9)min、(7.1±3.0)d vs(9.3±3.4)d、(3.1±1.5)个月vs(4.2±1.6)个月、(32.6±3.7)d vs(41.2±4.6)d],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180.5±37.8)mL vs(250.3±44.5)mL],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相近,但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上的优势更明显,患者功能恢复更快,并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膝关节囊外复位内固定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优势,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发生胫骨平台骨折的124例患者.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关节囊直视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囊外复位内固定术,对比手术情况及术后关节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较对照组降低[(142.3±70.1)mL vs(249.8±86.4)mL][(9.3±2.3)cm vs(15.7±6.7)cm],手术时间延长[(137.6±57.1)min vs(111.3±45.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骨折初步愈合时间及关节面的塌陷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良率为66.67%,观察组优良率为85.7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囊外复位内固定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手术创伤小,避免关节囊开放后病理变化,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推广意义大.  相似文献   

11.
国产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9例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床牵引复位后切开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评定疗效。结果 4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2.6±3.7)个月;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60.3±12.8)min。术中出血130~550 mL,平均(235.8±42.3)mL;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5周,平均(11.5±1.6)周;无髋内翻畸形、钢板松动断裂、螺钉切割或退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优36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3.9%。结论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合并大转子粉碎骨折者或骨质疏松者,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全髋关节置换术常用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哪种麻醉方式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尚未有定论。本研究旨在比较2种麻醉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5年10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84例,根据术中采用的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n=302)和椎管内麻醉组(n=282)。主要观察指标为28 d内联合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尿道感染率和病死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术中心动过速发生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麻醉室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麻醉室留观时间。 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BMI和改良Charlson合并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椎管内麻醉组相比,全身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延长[(99.67±11.60)min vs. (92.64±7.57)min,P<0.001];术后麻醉室留观时间显著延长[(16.26±2.44)min vs. (12.98±1.97)min,P<0.001];28 d内并发症联合发生率显著增高(8.28% vs. 3.90%,P=0.028);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增高(29.47% vs. 19.86%,P=0.007);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增高(2.65% vs. 0.35%,P=0.024);输血率显著增高(18.54% vs. 12.06%,P=0.03)。 结论 椎管内麻醉有助于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8 d内联合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输血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手术时间和术后留观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牵引器联合PFBN仿生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术中应用牵引床联合interTAN(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牵引复位固定的患者为牵引床interTAN组(18例);术中应用骨折牵引器联合PFBN(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牵引复位固定的患者为牵引器PFBN组(18例)。比较两组术中准备时间、复位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两组平均随访时间5个月。牵引器PFBN组术中准备时间(18.1±1.5)min、复位时间(7.1±1.9)min、透视时间(3.3±0.6)min低于牵引床interTAN组术中准备时间(29.1±2.5)min、复位时间(10.1±2.2)min、透视时间(3.8±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07,P<0.001;t=4.379,P<0.001;t=2.235,P<0.05)。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26,P>0.05;t=2.601,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治疗方法尚未有金标准,比较神经导航下微创手术联合尿激酶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提供依据。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2016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研究组采用微创手术联合尿激酶(10 000 U/次)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术前,术后第1、14天)、血肿清除率、器官功能衰竭、再出血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 结果 2组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2±1.78 vs.8.40±1.74,t=0.335,P=0.739)。但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14天时研究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增高[(11.06±1.94 vs.10.04±2.08,t=2.584,P=0.011)和(13.60±1.19 vs.11.90±1.87,t=5.500,P<0.001)]。2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65±7.56)% vs.(94.11±5.32)%,t=0.375,P=0.832]。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135.90±17.41)min vs.(149.39±19.14)min,t=3.757,P<0.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21.45±5.67)d vs.(25.67±7.45)d,t=3.148,P<0.001)。2组患者28 d死亡率、器官功能衰竭、再出血、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手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基底节出血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硬膜外术后镇痛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2016年择期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按患者要求是否行术后镇痛分为术后镇痛组(T组)和非术后镇痛组(F组),每组随机选取20例纳入观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压、心率,术后8 h、24 h、48 h VAS疼痛评分,测定术后第24 h血清皮质醇水平(Cor),记录术后48 h血糖浓度并计算血糖水平平均值(MBG)和血糖波动幅度平均值(MAGE).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和F组患者术后平均动脉压[(73.3±11.88)mmHg vs(87.85±10.3)mmHg]、心率[(76.55±8.22)次/min vs(84.8±4.43)次/min]、术后8 h VAS评分[(1.65±0.74)分vs(3.65±1.28)分]、术后24 h VAS评分[(2.45±0.36)分vs(5.65±1.54)分]、术后48 h VAS评分[(2.26±0.43)分vs(5.25±1.72)分]、Cor[(198.42±32.4)ng/mL vs(242.36±43.6)ng/mL)]、MBG[(5.97±0.72)mmol/L vs(6.92±0.77)mmol/L]、MAGE[(3.14±0.43)mmol/L vs(4.3±0.48)mmol/L)比较,F组均明显高于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术后镇痛能降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降低血糖水平和血糖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与经胆总管取石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观察组,n=68)和腹腔镜经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对照组,n=69)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相关指标、住院总金额、术前与术后胃肠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一次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46.81±48.62)min vs (175.21±52.04)min]、术后下床时间[(22.89±3.44)h vs (31.73±3.80)h]、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2.51±3.64)h vs (8.02±2.81)h]、术后住院时间[(8.64±1.19)d vs (10.81±2.20)d]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平均住院费用[(27377±11203)元 vs (35241±11843)元]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恢复较快,生活质量较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玮  刘利民  安帅  周萌  沈惠良 《北京医学》2015,37(11):1052-1055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难复位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并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315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57例出现常规闭合复位难以纠正的骨折远折端严重后倾,远近骨折端接触<骨干直径的60%,将其作为难复位组;其余患者作为易复位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病例数、术中骨折复位程度、住院时间、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病例数、术中骨折复位程度以及Harris评分,难复位组分别为(146.4 ±21.4) min、(337.5±49.3)ml、49例、72.3%、(72.4±4.4)分;易复位组分别为(86.7± 15.2)min、(130.4±33.4)ml、43例、93.4%、(81.5±5.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复位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过程相对复杂,疗效水平略低于易复位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对比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2组,即PFNA组50例与DHS组50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 PFNA组PFNA组手术时间为(44.5±12.5)min、PFNA组完全负重时间为(6.4±3.2)周,均低于DHS组(74.5±10.5)min、(9.6±3.3)周(P<0.05).2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的优良率对比中,PFNA组92.00%高于DHS组76.00%(P<0.05).结论 相较于DHS,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恢复速度更快、治疗效果更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 FNS)治疗中青年Pauwels Ⅱ~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海口骨科与糖尿病医院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骨科医学中心,于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为(50.92±14.09)岁。骨折Pauwels分型,Ⅱ型4例,Ⅲ型9例。对患者术前、术后的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本研究13例患者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8.08±5.20)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8.08±6.70)分 vs. (89.46±4.35)分,P < 0.001];Barthel 指数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38±7.07) 分 vs. (79.92±22.17) 分,P < 0.001]。VAS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8±1.32)分vs (0.69±0.75) 分,P < 0.001]。手术时间(52.08±11.54)分钟、骨折愈合时间(4±0.71)周、并发症发生率2/13、术中出血量(68.77±20.45)ml、部分负重时间(4.08±0.95)周、完全负重时间(7.15±0.90)周、术中透视(12.77±2.17)次、住院时间(5.85±1.66)天、骨折复位质量(Garden 对线指数 I级8、Ⅱ级5)、股骨颈短缩(轻度1,中度1)、医疗费用(51599±5701)元。结论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中青年PauwelsⅡ~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良好,且有创伤小、骨折块愈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髋部周围骨折术采用硬脊膜外腔阻滞加全身麻醉方法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抽取2012年2月-2016年2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拟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周围骨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文化程度分层,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硬脊膜外腔阻滞加全身麻醉方法,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方法,对比分析2组麻醉效果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结果 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HR在不同时间点的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h、6 h、24 h、3 d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h、6 h、24 h及3 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12.3±3.5) min]、拔管时间[(13.5±3.1)min]、应答时间[(15.3±4.4) min]均快于对照组[(17.4±2.8) min、(20.4±2.8) min、(20.8±4.1) min,P<0.05]。 结论 老年患者髋部周围骨折术中使用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麻醉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影响小,术后麻醉恢复良好,对认知功能影响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