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白芷的化学与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角度出发,对白芷的研究进展做了全面的阐述,可作为今后白芷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白芷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芷是常用中药。现用商品白芷药材为栽培品,分为川(杭)白芷和祁(禹)白芷两大类。由于对其原野生植物来源未能真正搞清楚,因此中药白芷的种名鉴定曾有过多次变化,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如对北方栽培的祁(禹)白芷,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药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研究进展。方法对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药理 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展示了中药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最新研究进展。结论掌握中药白芷 香豆素类最新研究进展,为研究开发和利用白芷香豆素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白芷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眉棱骨痛、鼻塞、牙痛、疮疡肿痛等症,是中医临床的常用药,主产于我国四川、杭州等地,其有效成分十分复杂,主要为香豆素类和挥发油。本文就白芷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及安全性评价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白芷近年来的研究现状,表明白芷具有镇痛、抗菌、平喘、兴奋运动和呼吸中枢、光毒性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白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但白芷的部分作用机制还未明确,尤其在组方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白芷香豆素类有效部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豆素类和挥发油类.由于挥发油类成分含量低,故近些年对白芷总香豆素及其成分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针对其在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提取工艺、质量控制及制剂开发方面归纳总结,为白芷有效部位的继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减少白芷早期抽苔与提高产量的施肥方法,应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下白芷早期抽苔与产量,结果表明磷、钾肥全作底肥,白芷的早期抽苔率高、产量低;磷、钾肥一半作底肥,一半作追肥,白芷的早期抽苔率低、产量较高;氮肥平衡施用,白芷的早期抽苔率低、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5类栽培白芷及野生兴安白芷(根)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并分析各类白芷间的化学亲缘关系。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6类白芷挥发油,采用GC-MS法对其组分分离及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并对挥发油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5类栽培白芷(川白芷、杭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毫白芷)和野生兴安白芷共鉴定出81种化合物,分别鉴定出27、34、24、32、28、34种。主要为烷烃类、烯烃类、酯类、有机酸类、醇类等五大类化合物。壬基环丙烷、环十二烷和正十六酸分别为各类白芷共有成分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油成分。化学聚类结果显示:兴安白芷与5类栽培白芷形成2个分支,栽培白芷又可分为2小类,即川白芷、禹白芷、杭白芷聚为1小类,祁白芷和亳白芷聚为另1小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六类白芷的挥发油组份及其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壬基环丙烷、环十二烷和正十六酸在各类白芷中含量较高。六类白芷总体上分为野生与栽培2大类。  相似文献   

8.
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兴安白芷AngelieadahurieaBenthetHook或库页白芷AngelieaanomalaLallem和抗白芷AngelicataiwanianaBoiss的根。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鼻塞、白带、疮疡肿痛等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研究其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妇科病、骨科病方面也有独特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各种证型都可加入白芷10~15g,症状缓解后用单味白芷10g,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白芷提取工艺的优化。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白芷香豆素最佳提取工艺。以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为指标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白芷最佳提取工艺为70℃时用35倍量甲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提取2h,采用该提取方法,欧前胡素提取率平均可达0.6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芷根和茎中分泌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布状况,旨在为探讨白芷体内次生代谢产物的发生及积累提供一定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石蜡切片辅以徒手切片的方法做根和茎的横切片、纵切片,并进行显微观察及显微测量.结果:白芷根、茎分泌组织在横切面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腔,周围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无鞘细胞保卫;白芷根中分泌组织主要集中在韧皮部;茎的分泌组织主要集中在维管束附近.结论:该实验结果为白芷分泌结构与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白芷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 Hook.f.或杭白芷A.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白芷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及疮疡肿痛。白芷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类成分,药理实验证明白芷中所含的呋喃型香豆素具有平喘、降压、抗菌、解痉等多种药理作用,线型呋喃型香豆素还具有光敏感作用[1]。前人[2]对杭白芷的化学成分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香豆素在白芷药用部位根中的积累部位,为进一步揭示白芷活性成分香豆素类及其积累规律与白芷内部结构及发育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结合冰冻切片技术、荧光显微技术对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进行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白芷木栓层、木质部和栓内层、韧皮部中分布的分泌组织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均有明显的蓝色荧光发生,其中分泌组织的荧光与对照品欧前胡素的荧光相同,而同步阴性对照实验中分泌组织的荧光消失。结论:在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分布于分泌组织内。  相似文献   

13.
中疼片系纯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白芷、川芎、藁本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止痛功效,主要用于头疼、牙痛等症。中疼片系院内制剂,没有质量控制标准。为提高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本实验对方中君药白芷中有效成分欧前胡素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证明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4.
元胡止痛方配伍的化学和药效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考察不同制备工艺对元胡止痛方提取物的化学和药效学的影响,阐明延胡索与白芷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采用薄层层析和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镇痛实验两种模型比较元胡止痛方复方提取物、单味延胡索和单味白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和镇痛作用的关系。结果:元胡止痛方复方提取物薄层层析斑点与单味延胡索和单味白芷提取物的斑点相对应;镇痛实验结果表明复方提取物、单味延胡索和单味白芷提取物均具有镇痛作用,前者作用明显强于后两者。结论:提示元胡止痛方中延胡索和白芷具有协同作用,元胡止痛方配伍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规范化的色谱条件测定了4个主产地的23个白芷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GCRI,并从中选择8个代表性成分的GCRI值组成日苦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谱(GCRIs)。实验测得的GCRI值重视性好。23个样品GCRI测定值,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平均低于0.13。研究表明,GCRIs可用于中药白芷的鉴别和质量评价,同时也进一步证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谱对于中药混乱品种的澄清、指导加工炮制和质量评价均具有可供实用的前景。利用GC/MS对白芷主要挥发性成分作出了鉴别。  相似文献   

16.
复方白芷涂膜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芷油是治疗烫伤的常用制剂,延用已久。由于采用以植物油为溶媒,且在高温(250℃)下提取,因此容易破坏白芷中的内酯类和紫草中紫草素等有效成分,且油剂容易流动,易污染衣物,影响疗效。故我们重组配方,改进剂型工艺,增加质量标准研制成复方白芷涂膜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白芷美白液的体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实验研究,观察其对皮肤美白的作用机理。方法:本实验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观察白芷美白液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白芷美白液对酪氨酸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50%~100%浓度的白芷美白液有显著的量效关系,而100%浓度以上量效关系消失。结论:白芷美白液具有确切的美白祛斑功效。  相似文献   

18.
5种天然药物对变形链球菌在唾液获得性膜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黄、槟榔、白芷、川芎和儿茶5种天然药物对变形链球菌在唾液获得性膜粘附的影响。方法 采用唾液包被的羟磷灰石(S-HA)形成实验性膜的体外模式,用天然药物处理S-HA和变形链球菌,观察变形链球菌在S-HA粘附的情况。结果 大黄、槟榔和川芎可明显抑制变形链球菌对S-HA的粘附,且槟榔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而白芷对变形链球菌的粘附无明显影响,儿茶仅在处理变形链球菌时对其粘附有抑制作用。结论 大黄、槟榔、川芎和儿茶对变形链球菌在唾液获得性膜的粘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白芷对变形链球菌的粘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药效和香豆素的含量为指标研究白芷的提取工艺,发现用乙醇渗漉、低温减低浓缩提取,能有效提取并保留白芷所含挥发油和香豆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乙醇提取法提取白芷有效成分,由白芷提取物的紫外光谱研究白芷提取物的稳定性。方法: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确定白芷提取物的最大吸收波长,测定其最大吸光度。结果:白芷的提取物(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99 nm,对时间和氧化剂的稳定性较好,光照下稳定性下降,随温度升高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不同pH值下溶液的吸光度改变不同,金属离子可以提高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稳定性。结论:白芷的乙醇提取物应尽量避光置于碱性条件久储,其本身抗氧化性较好,加入金属离子有利于提取物的长期存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