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围与女性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在北京市丰台区王佐卫生服务中心、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的女性脑卒中高危人群1 228例,根据腹围是否大于等于80cm,将患者分为腹围正常组和腹围增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2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示:与腹围正常组相比,腹围增大组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与腹围的增大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140、0.1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病史、腹围增大、吸烟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中医症状及证型分析:与腹围正常组相比,形体肥胖、口唇紫暗、头重如裹、口干等多个症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痰湿、血瘀两个证型在腹围增大组比例较大(P0.05)。结论:在女性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腹围的增大。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呈正相关,这部分人群更应该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与其他危险因素相比,腹围增大合并糖尿病史的女性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更大。腹围增大的人群更以易表现出痰湿、血瘀证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蒲黄榆社区、王佐镇、花乡、方庄街道筛查中的脑卒中高危人群8 045例,将人群分为有无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有无斑块形成组,分别对比2组人群存在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根据吸烟、高血压、糖尿病3个危险因素的有无,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人群分为3组,分别为同时合并3个危险因素组、合并1至2个危险因素组、不合并危险因素组,另外斑块形成人群同上分为3组,依次进行危险因素的相互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斑块形成均与年龄、脑卒中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冠心病、体育锻炼层增厚呈正相关;均与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家族史、常吃水果呈负相关。另外内膜中层增厚还与TIA呈负相关,与常吃蔬菜呈负相关;斑块形成还与饮酒、常喝牛奶或酸奶呈正相关,与明显超重、瓣膜性心脏病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斑块形成均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与年龄、脑卒中、糖尿病病史、吸烟、体育锻炼呈正相关。另外内膜增厚还与饮酒习惯成负相关,与明显超重成正相关;斑块形成与饮用高度白酒呈正相关。中医症状分析:根据危险因素多少分组比较发现多个症状存在差异;中医证型分析:在内膜中层增厚人群的2组比较中,痰湿证、内火证均有差异,而气虚证在同时合并3个危险因素与不合并危险因素的人群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斑块形成的2组人群比较中,痰湿证和内火证均有差异。结论: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多个危险因素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斑块形成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分析我们可通过控制上述可干预因素达到早期防治脑卒中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21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B超筛查,根据内膜是否增厚及斑块数量进行分组,比较各组内膜是否增厚、斑块数量与高危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有内膜增厚组与无内膜增厚组在性别、血脂异常、糖尿病病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数量不同组人群在性别、吸烟与否、超重、卒中家族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与否与血脂异常、糖尿病明显相关;内膜增厚与否在虚证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糖尿病可能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斑块形成的多少受吸烟、超重、卒中家族史影响更明显。在有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中虚证较实证更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抽取社区脑卒中高危患者800例,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0例患者中粥样硬化548例,252例无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人数、缺乏锻炼人数明显高于无粥样硬化患者(P<0.05);糖尿病人数及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一般情况中,男性高血压、吸烟、饮酒、肥胖人数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缺乏锻炼人数少于女性(P<0.05);糖尿病及血脂异常人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和不良生活习惯,其中包括吸烟、饮酒、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应该从改变生活习惯来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房颤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选取脑卒中高危人群5999例,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进行对比,观察2组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观察2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结果:房颤组在吸烟、血脂异常方面较无房颤组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及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较无房颤患者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与房颤、高血压病、吸烟、饮食习惯、脑卒中家族史、缺乏体育锻炼等相关;中医证候要素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和血脂异常是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组更易出现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房颤组痰湿证、内风证较多出现,但房颤与否并不影响中医证候要素类型及分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狭窄与脑卒中的关系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和变化,为脑卒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对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调查,2015年对相同人群进行第二次调查,共收集有效资料542例,按有无缺血性卒中分为2组,比较颈动脉硬化斑块有无、特征、部位、中医证候要素差异,分析3年随访中新增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病变、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变化。结果:颈动脉斑块组既往脑卒中患者比例高于无斑块组,以颈动脉窦部为斑块好发部位、低回声或混合回声斑块为多,2组患者单一中医证候要素无显著差异,气虚+痰、痰+火在2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颈动脉狭窄较单侧狭窄及无狭窄组既往卒中患者比例高;3年中新发卒中10例,中医证候要素均发生变化且多与火证相关。结论:颈动脉斑块及双侧狭窄与脑卒中发生相关,证候要素以气虚+痰、痰+火为其特征;在脑卒中病情变化中火、血瘀、痰等证候要素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北京市内4个社区参与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共1455例,将参与筛查的人群按照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并进行多项相关问诊及理化检查,其中通过比较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观察2组受试人员颈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情况;将高血压组患者分为伴有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和不伴有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2组,观察比较高血压持续时间的长短对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的影响。结果:通过对上述观察数据的单因素分析比较,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高血压组患者颈动脉内膜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受试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颈动脉内膜斑块发生率与高血压病程呈正相关关系,颈动脉窦为颈动脉斑块好发部位;中医证型分析结果显示,苔黄腻、口唇紫暗、脉沉等症状体征在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组中发生率较高。结论:在参与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血压及其持续时间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呈正相关关系,颈动脉窦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好发部位,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以气阴两虚为基础,痰浊与瘀血为其主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饮食生活方式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深圳市人民医院的健康体检者 1861 例,收集所有受检者的人口学资料、生化检查、超声结果及饮食生活方式信息。根 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斑块组(n = 427)和非斑块组(n = 1434)。采用 logistic 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相关 的因素。结果:该研究总体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 22.9 %。与非斑块组相比,斑块组的平均年龄更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颈 动脉斑块发生率逐渐增高,且男性高于女性。斑块组的男性、吸烟、水果摄入不足(< 100 g·d-1)、高血压病史、糖尿病 史及脂肪肝比例更高。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男性、高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肪肝、高血压病史、吸烟、饮 酒是颈动脉斑块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年龄增长是健康个体中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有脂肪肝、高血压 病史的健康体检者,有必要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早期发现动脉斑块,尤其是吸烟者或男性,而降低 HbA1c 水平、戒烟、适量 饮酒可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多种危险因素,同时探讨血脂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5月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139例体检资料,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无斑块组(59例)与有斑块组(80例),将两组的多种危险因素(如年龄、血脂、血压)进行统计学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血脂四项指标绘制ROC曲线评价其对颈动脉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老年人颈动脉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年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脂四项、血糖、血肌肝、血尿酸、BMI、吸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中年龄、血脂、血压之间的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因素,结果年龄及SBP进入回归方程,血脂四项均被排除。血脂四项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小于0.6(P〉0.05),对有无斑块形成没有预测价值。结论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主要受年龄及收缩压影响,而血脂四项指标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不确切,血脂对颈动脉有无斑块形成没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进一步寻找进展性脑卒中发病后进展的因素。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例,分为进展组32例和非进展组32例,检测并比较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出现率、积分、斑块的性质及血清hs-CRP水平,同时选取22例与实验对象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进展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及颈动脉硬化斑块积分均高于非进展组(P均0.05),动脉硬化斑块以软斑及混合斑最多,其比例高于硬斑(P0.05),进展组斑块多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比例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非进展组(P0.01);颈动脉硬化斑块积分与血清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09,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升高及颈动脉硬化不稳定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及早进行血清hs-CRP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识别易损斑块和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集5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50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1 00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并探讨其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有380例(76.0%)患者检出颈总动脉内中膜(IMT)增厚伴斑块形成,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与卒中部位存在同侧相关性,患者中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与卒中部位存在同侧相关性;对照组中有55例(11.0%)发现颈总动脉内中膜(IMT)增厚伴斑块形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可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前瞻性研究吸烟与颈动脉硬化改变、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臂踝血压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 将2739例受检者分为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测定2组血脂、血糖、餐后血糖、体质量指数、中心动脉压、血压、PWV、ABI以及颈动脉斑块等指标,并进行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吸烟组与不吸烟组年龄、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ABI、AIP 75%、中心动脉舒张压及舒张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吸烟组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形成及狭窄情况均显著高于不吸烟组(P均〈0.01);而ABI、PWV吸烟组略高于不吸烟组,但无显著性差异.吸烟与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呈正相关,与ABI呈负相关,与PWV不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收缩压、斑块及年龄是IMT、baPWV及ABI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吸烟及LDL-C也是IMT及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baPWV与ABI互为因果,但与吸烟不直接相关.结论 吸烟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吸烟者来说,尽早进行颈动脉IMT等指标检查,可能对于早期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 )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拟诊冠心病患者120 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时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并对发现的粥样硬化斑块根据其超声特征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斑块.对各组病例的斑块发生率及不稳定型斑块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CAD) 组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心肌梗死(MI)组的不稳定型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肌梗死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型斑块的存在与心肌梗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患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干预效果。方法:3年间对我科接诊的脑梗死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干预。对完成随访的15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斑块变化情况。结果:153例患者中不稳定斑块明显减少,部分患者斑块回缩。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作用明确,在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旨在了解小檗碱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炎症因子的作用。将120例AI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小檗碱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按照最新AIS诊治指南给予常规治疗,小檗碱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小檗碱片(300 mg/次,每日3次)。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包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面积(total plaque area,TPA)、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不稳定性斑块数目]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第1天,2组患者炎症因子浓度,NIHSS(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评分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炎症因子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第14天较第1天,2组患者炎症因子浓度及NIHSS评分显著下降(P0.05)。第14天,小檗碱组较常规组炎症因子浓度及NIHSS评分下降明显(P0.05)。第90天较第1天,2组患者TPA及不稳定性斑块数目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MT有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90天,小檗碱组较常规组TPA及不稳定性斑块数目减少明显(P0.05),mRS(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显著偏低且短期预后良好率显著偏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檗碱可显著降低AIS患者急性期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AIS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缺血性卒中病人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方法收集2006年7月-2008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组(A组,40例)及非他汀药物干预组(B组,40例)。并设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C组,40例)。A组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1次/日,疗程16周。B组采用饮食控制,加强体育运动,减轻体重等方法。干预8周后,观察血脂及血浆hs—CRP的变化,8周、16周后复查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A纽与B组两组间血浆血脂、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两组血浆、血脂、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A组血浆血脂、hs—CRP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干预8周时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无明显改变,16周后药物干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变小,易损癍块减少。结论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中不仅有降脂的作用,还有降低血浆hs—CRP起到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从而起到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骅市高碘地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点,前瞻性探讨其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甲亢患者120例(甲亢组)与健康志愿者100例(对照组)进行血液生化及颈动脉彩超检查,观察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以及颈动脉斑块形成、血管狭窄情况。结果甲亢组血FT3、FT4、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甲亢组颈动脉IMT、斑块数和狭窄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甲亢影响血糖、血脂代谢,促进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再发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方法:对236例首发及164例再发缺血性中风病人分组,对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缺血性心脏病、颈动脉斑块及吸烟、饮酒等易患因素及中医证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易患因素中糖尿病、高血压病、颈动脉斑块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血症、冠心病、吸烟、饮酒无明显差异。再发组中医辨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多见(39%)。结论:糖尿病、高血压病、颈动脉斑块是再发缺血性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上要重视糖尿病、高血压病、颈动脉斑块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