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少聪 《世界中医药》2008,3(3):165-166
《内经》为中医理论之渊薮,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其系统而科学的中医理论,丰富而精深的治法治则,为临证提供指导依据。纵观历代成功医家,均以《内经》理论为立说之根本。如仲景撰用《素问》《九卷》等而成《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为“医圣”;金元四大家宗《内经》而开风气之先,各成门派而影响深远;明末喻嘉言深究《内经》而标立新说,  相似文献   

2.
三焦小议     
三焦之名首见于《内经》,《内经》论述了三焦的部位和功能。但由于论述的不够明确,遂使后世医家对于三焦的概念与功能争论纷纷。  相似文献   

3.
《内经》三焦的概念有四:作为六腑的三焦,作为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排泄的3个部位,经络学说中的手少阳三焦经和病症名称。三焦的功能散见于《内经》多个篇章,从《内经》原文可以推断三焦当有形有质。关于三焦的脏腑相合理论,既说"肾合三焦膀胱",又说三焦"是孤之腑",不与其他脏器合。《内经》有关三焦的歧义性,催生了后世众多医家针对三焦的学术争鸣,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丰富、完善了中医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4.
气血论是中医理论体系核心之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应是气血论,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气血论是《内经》主要学说之一;后世医学家对气血论的发展;以气血论为核心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5.
姜永平 《河南中医》2008,28(3):9-14
通过分析《内经》关于三焦的论述,并结合后世的不同学说,从"《内经》三焦有名有实"、"为《难经》三焦有名而无形正名"、"后世三焦有名无实"等方面,对三焦学说的演变及某些争议进行了讨论。《内经》的三焦有名有形,其学说清楚明白,后世之所以出现诸多争议,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弄清三焦与肠胃在结构上基本上是重叠的。后世关于三焦的论述,较《内经》而言,结构及功能范围变得越来越大,但实际意义却越来越小,致使三焦几乎成了五脏六腑的代名词。所以,在论述三焦时,除了谈论后世三焦学说外,至少应该回归到《内经》原本的三焦理论中去,从而给人一个完整的、清楚明白的三焦学说。  相似文献   

6.
以《内经》有关论述为依据,结合后世医家的研究与阐发,对《内经》以降有关脾阴生理病理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脾阴学说源于《内经》而代有发展,并随中医理论的逐步完善而而得到充实与提高,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论“未病”     
张涛 《江西中医药》2008,39(1):12-13
未病”一词首见于《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发挥,使其有了更丰富的含义,现代又与亚健康取得契合,然而许多医家对于《内经》的“未病”本义存在曲解。笔者有鉴于此,试从训诂学及医学等方面对“未病”在《内经》中的本义及后世沿革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8.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自《内经》首论三焦,《难经》提出其"有名无形"的理论之后,关于三焦实质的问题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本文在学习三焦生理、病理的基础上,结合历代医家对三焦的认识,浅谈自己对三焦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内经》是中医药院校的理论提高课程,藏象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内经》课堂讲解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内经》各篇章论述切入的不同角度展开讲解;联系《内经》相关篇章,对藏象内容的梳理比较;关注《内经》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和中医理论形成的意义;关注《内经》藏象理论的临床指导,结合实践运用进行讲解等,对《内经》藏象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命门”一词,首见于《内经》,而《内经》之言命门,约有三处,但均系指晴明穴位,为太阳经气所结之处,此与后起之“命门学说”显然有别。自《难经》创“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的右肾命门论后,命门之说则大倡,并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尤盛于明清。如有李梃的“右肾命门说”、程知的“包络命门说”、赵献可的“走马灯”、张景岳的“其水真火论”、孙一奎的“动气命门说”等,使后世医家对左肾右命门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尚无定论。由于命门学说对临床医学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且与三焦等学说一样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中有待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王德润  于艳红  张衍卿 《新中医》2023,55(21):209-212
三焦理论从古至今存在诸多争议,为探究其源头,对其出处《黄帝内经》原文进行了整理。《黄帝内经》中存在三焦合论和上中下焦分论两种三焦理论,前者仅为水液从肠入膀胱的水道,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又包含了营卫之气出胃的通道,三焦解剖基础当为腹腔中的膜,为“有形”之腑,后世所言“无形”之意指三焦没有自己独立的形状而呈现其所包裹的脏腑之形。文章分析《黄帝内经》三焦理论的矛盾及产生根源,推测了后世部位三焦说产生的渊源。后世部位三焦说是在《黄帝内经》三焦合论及上中下焦分论的基础上,将三焦为腹膜的概念外延扩大为了胸腹膜,胸腹膜联系人体内在脏腑,其借“上焦、中焦、下焦”之名将人体内在脏腑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已非《黄帝内经》中三焦理论的本意。  相似文献   

12.
张婵娟  于铁成  王兴 《河南中医》2014,(7):1221-1222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博大精深,即使只论述五脏相关的发生学理论也非常复杂。由于《内经》成书较早,其中关于五脏生理功能的认识难免不全面,但纵览《内经》全本,发现其中涉及到五脏生理特性,功能的论述非常多,而且认识精准,观点独到,其中的多数观点对后世中医医家影响巨大,为后世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非常坚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余对《内经》、《金匮要略》论述的“腠理”之说,查阅大量古典医藉,其说不一,无其定论,只能是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那么如何认识和理解三焦通会元真之处呢?又什么是脏腑之纹理呢?笔者认为腠是指气,也就是把三焦之精气融会...  相似文献   

14.
<正>汗法,冠八法之首。《内经》有论,后世医家均有发展,至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论述渐臻完善,不仅发扬了《内经》汗法理论,而且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理、法、方、药俱全,开创了后世辩证论治的先河,《伤寒论》汗法沿用至今,仍为医家所重视。今不揣陋漏,少议一二,望釜正。  相似文献   

15.
《难经》脉诊探析李志刚《难经》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传为春秋时期秦越人(扁鹊)所著。书中将《内经》的主要内容以解释答疑的方式编撰而成。论述以中医理论为主,兼也分析病证。叙述简要,辨析精微。其中论脉尤为精要,具有很高的临床和学术价值,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不...  相似文献   

16.
痹证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以肢体肿胀疼痛、重着麻木,甚则变形、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进一步发展可累及脏腑。痹证之名始于《内经》,《素问·痹论》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痹论》和《灵枢·周痹》对痹证进行了专门的论述.除了风寒湿痹,还提出了“热痹”、“五体痹”、“五脏痹”等,奠定了中医痹证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痹证的理论和辨证施治进行了不断的完善。本文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对痹证的中医辨证施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三焦小议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的一个特有的概念。《内经》以降,争议颇多,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有名有形”或“有名无形”之说。医家观点有“孤府”说,三段三焦说,腔子三焦说,“膜油”(或“脂膜”)三焦说,“外腑”说,胃部三焦说,淋巴系统说,温病辨证纲领说等等,均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三焦理论的内容。笔者认为:三焦,从藏象学的理论着眼,主要是指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三焦气化系统,今陈述管见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经》中关于通与通法的具体含义。方法:通过对《内经》理论的学习,结合后世医家的观点,阐述通的含义及通法的应用发展与范围。结果:在《内经》中一个“通”字贯通全书,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及与自然的关系,为制定通法打下理论基础。结论:通与通法理论直接指导临床治疗和后世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论《内经》《难经》命门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道家思想及养生实践对命门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的“玄牝学说”肇始于春秋《老子》,而医家的命门学说则脱胎于道家的“玄牝学说”。《内经》“眼目命门说”反映了道家及《内经》重视心神的思想;《难经》“肾元三焦命门说”则集中反映了先秦道家及《内经》、《难经》“天人同构”、“阴阳一体”的思想。从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来看,《内经》“眼目命门说”与《难经》“肾元三焦命门说”是密切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三焦病理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三焦理论,《内经》奠定基础,《难经》发微说新。嗣后医家不断聚讼,众说纷纭,至今仍多争议。依据《内经》、《难经》之论,三焦一为六腑之一,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一为部位概念,是人体部位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为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行水液和通行元气。汉代仲景有“三焦通会元真”之论(《金匮要略·藏腑经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