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医药在阿尔兹海默病(AD)的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AD的病因复杂,已经提出的学说包括Aβ沉积学说、氧化应激学说、炎症反应学说、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学说等。作者对近年来诸多动物及细胞实验做一初步总结,归纳其中涉及的作用机制。中医药治疗阿尔兹海默病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来发挥效果的,这也是其优势所在。AD的主要病理特征包括神经元丢失、老年斑及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复方对AD的治疗同样是多靶点、多途径的:如地黄饮子可以提高细胞抗氧化作用并改善胆碱能系统功能;地黄益智方可以调节细胞凋亡并抑制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天参益智方也可以影响中枢神经递质并抑制细胞凋亡。到目前为止,甚至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复方药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观察清营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t-PA和PAI的影响,并与达美康比较,结果清营汤能明显抑制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血浆PAI的活性,提高血浆t-PA的活性,而达美康作用不显。提示清营汤可改善糖尿病的血瘀状态,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可能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在理论、临床、实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温病学>课程作为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教学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目前的学科专业目录,<温病学>已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一道,组成了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课程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温病学界不得不对<温病学>课程将如何发展,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笔者谨就本科层次<温病学>课程的改革,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谈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4.
收集近十年来,中医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因病机、治疗用药、心理预防等方面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章,为今后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医诊治方案、统一临床研究方法提供相关依据。并对目前临床治疗不足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灿晖教授系著名温病学家,临床擅用温病学的理论方法治疗内科杂症.介绍王教授运用凉血活血法治疗过敏性鼻炎、丹毒、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痛的临床经验,以窥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经方,是指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所记载的方剂,是相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医方剂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王灿晖教授临床善用经方治疗多种内科杂病,往往药到病除,收效甚捷。  相似文献   
7.
凉营法是针对营分证的病机特点,运用寒凉药物清解营分邪热、滋养营分阴液的一种治疗方法。而营热阴伤的病理变化涉及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等多种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红斑狼疮、急性风湿热、白塞氏综合征、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以《内经》泽泻饮化裁而成的加味泽泻饮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清NO的作用.方法:在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上,观察该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脂蛋白、血液流变学、血清NO、肝脏及主动脉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该方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提高模型大鼠血清NO含量.结论:该方可抑制因血脂升高和脂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系列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使血液处于低浓、低黏、低聚、低凝状态,可以有效预防AS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论温病凉营法的配伍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玉祥 《山东中医杂志》1997,16(10):437-438
凉营法是温病营分证的基本治疗大法,运用时须针对营分证候的兼夹,采取相应的措施,与辛凉透表、清气泄热、泻下通腑、豁痰开窍、凉肝熄风和救逆固脱等治法相兼使用,才能达到驱邪护正、截断病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灿晖教授认为,脾胃病多夹杂为患,临证注重辨脏腑、辨气血、辨虚实、辨寒热,抓住本质,分清层次,不可拘于一证,固定一法。用加味连苏饮并不限于温病,更多情况是根据辨病与辨证的不同,灵活配伍,广泛应用于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