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6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谈舌     
舌,位于口腔之内,为心开窍之处,是主司味觉,协助吞咽、辅助发音的器官。望舌则是中医临床的重要诊法内容。  相似文献   
2.
夏令季节 ,万物华实 ,气象峥嵘。其时天气炎热 ,汗孔开张 ,出汗颇多 ,机体新陈代谢最为旺盛 ,体温消耗大为增加。又因伏天暑湿偏盛 ,以致人们常有食欲不振 ,入夜难寐 ,倦怠乏力 ,持续低热等征象。夏令养生 ,进补调理 ,既是增强人体对炎热气候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 ,又是冬季好发疾病调补固本的最佳时节。夏令养生调补 ,须注意以下忌宜。1 益气生津 ,崇尚清补夏季炎热多汗 ,代谢旺盛 ,消耗极大 ,容易出现精神疲乏 ,口渴欲饮等气阴两虚的表现 ,尤其对于体弱多病或年迈体虚之人 ,无疑会虚上加虚。伏天进补 ,除应重视个人不同的体质状态外 ,更要…  相似文献   
3.
中医脏腑解剖学属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剖在中医理论体系建构中所起的作用 ,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肯定 ,认为它是影响脏腑理论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那么 ,如何理解中医脏腑的解剖属性 ?为了对此作出明确解答 ,我们对心、肺、肝三脏从解剖、生理、病证角度加以研讨 ,对参与和影响中医脏腑理论形成的解剖因素作了深入剖析。1 脏腑命名中解剖属性的体现早在先秦典籍中就有了心、肺、肝等脏腑名称的记载。“心”最早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 ,有人认为其字形不仅表现出解剖器官心脏的外形 ,而且表现出内部的结构 ,心房与心室在字形上明确可见[1] 。肝、肺从文字学角度来看 ,为…  相似文献   
4.
论《伤寒论》辨证论治中的程度表达和定量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伤寒论>条文、方证系统分析与综合,从<伤寒论>中程度表达的定量思想的体现和定量辨证的方法两方面进行阐释;说明<伤寒论>中的程度表达和定量辨证思想贯穿于伤寒辨治体系的各个方面.并对复合病性下的定比思想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从刘完素玄府气液宣通理论出发,结合历代医籍,现代研究及临床研究角度,综述气液宣通理论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整理分析古今相关文献,认为气液宣通理论应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中医学有关玄府、气门、腠理、三焦等相合所构成人体气液宣通的环流系统,由此可以充实中医学的病机理论,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临床,同时对气液宣通理论的进一步阐述、归纳也为中西医比较学的研究提供参考,为中西医在理论基础上的结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古训今绎     
安乐之道在于保养,保养之道在于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病。——《饮膳正要.养生避忌》注释守中:中,不偏不倚。守中,保持适度。《饮膳正要》:元代蒙古族医学家忽思慧撰写。该书是中国第一部有关食疗食养的专著。  相似文献   
7.
关于三焦病理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三焦理论,《内经》奠定基础,《难经》发微说新。嗣后医家不断聚讼,众说纷纭,至今仍多争议。依据《内经》、《难经》之论,三焦一为六腑之一,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一为部位概念,是人体部位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为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行水液和通行元气。汉代仲景有“三焦通会元真”之论(《金匮要略·藏腑经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丁甘仁医案著作中外科病案的辨证规律。方法 采用Apriori算法建模,对丁氏外科医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结合传统的文献研究及频数统计,探索丁氏外科的辨病、辨证特色。结果 丁氏外科医案中疽为优势病种,痈、骨槽风、瘰疬等病也较为常见。与《中医外科学》中辨证对比,丁氏对疽的辨证更注重里证,而非表里同病;丁氏对大头瘟的辨证以表实热证为主要证型,而非内热证。此外,丁氏医案中辨证为血虚气滞或阴亏气滞的病案比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气血两虚等常规外科证型更为常见。结论 丁甘仁外科医案所体现的辨证规律对当下外科疾病的辨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阴血亏与气滞两种病机的并存多出现在瘤、癌、瘰疬、附骨疽等病案中,反映了丁氏对“因虚而滞”和“因滞而虚”两种病变机理的认识,丰富了中医气血关系的理论,扩充了中医外科辨证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关于三焦生理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关于三焦的历代文献研究入手,指出三焦的生理概念有两:一是作为六腑之一,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诸如运行水液、通行元气、通会元真、游行相火等;二是作为人体部位划分的概念,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就三焦所属脏腑而言,肝的归属素有争议,其或属中焦或属下焦,各有所指,各有其理。三焦与其他脏腑在生理上有诸多联系,尤在涉及人体水液代谢及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时更显密切。  相似文献   
10.
肝属于下焦,还是中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属下焦之说,由来已久。然而就其解剖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等而论,肝又显属中焦。近有学者对“肝属下焦”表示异议,对“肝属中焦”提出论证。拜读乏余,尚惜其议过简,其论零星。兹就肝脏归属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