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β淀粉样蛋白(Aβ)在脑中的大量聚集被公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起始因素,其集聚主要由Aβ过量产生和清除障碍引起。随着现代研究的进展,学者们针对AD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除了临床上常用的改善认知功能症状的药物外,Aβ单克隆抗体(Aduhelm)在美国成功上市,或可延缓AD进程,这表明靶向Aβ可能是治疗AD的有效途径,但其价格昂贵,不良反应和禁忌证较多,不利于临床推广。而中医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安全性良好,可从抑制Aβ产生和聚集、促进其脑内清除等多方面调节脑内Aβ沉积水平,减轻神经毒性,防治AD。小檗碱、没食子酸、蛇床子素、半枝莲黄酮、还脑益聪方、涤痰汤可通过调促进α分泌酶、抑制βγ分泌酶的活性和表达,减少Aβ产生;黄芩素、芦荟大黄素、没食子酸、姜黄素等可通过与Aβ的疏水结构及介导Aβ聚集的H键、盐桥和β折叠结构相互作用,抑制Aβ的聚集,促进其解聚,减轻Aβ对神经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姜黄素和白藜芦醇可促进小胶质细胞的骨髓细胞触发受体2等表达,促进小胶质细胞的迁移和吞噬Aβ,双叶内酯、开心散和姜黄素可上调脑啡肽、胰岛素降解酶等降解酶表达促进Aβ降解、京平尼苷、二氢丹参酮、双氢青蒿素、姜黄素可通过激活正常自噬或抑制异常自噬,于细胞内降解Aβ;环黄芪醇、当归芍药散、益智防呆方、苓桂术甘汤通过改善血脑屏障(BBB)完整性和通透性促进Aβ流出和抑制Aβ的流入,益智防呆方、血栓通可通过促进水通道蛋白4(AQP4)的极化,使Aβ经淋巴系统清除,减少脑中Aβ聚集,减轻或预防神经细胞损伤,改善认知功能。以上总结旨在为中医药对AD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充足的证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医药对膝骨关节炎(KOA)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学者发现诸多中药可从分子层面干预信号通路延缓膝骨关节炎的进展。文中所述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在干预膝骨关节炎的机制中与信号通路有着密切关系。中药及有效成分可在不同信号通路的传导下调控相应的靶向分子水平,抑制软骨炎性因子、细胞凋亡、软骨基质降解及促进软骨细胞自噬,以达到减轻滑膜炎性水肿和延缓软骨退变的目的。现对国内外中药干预KOA的研究进行系统性总结:黄芩素等可通过阻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软骨细胞炎性因子、凋亡及促进自噬;山茱萸新苷Ⅰ等成分降低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磷酸化活性改善滑膜炎症、延缓软骨基质退变;丹酚酸A等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磷酸化,减轻炎症与软骨基质降解;大黄素等有效成分可降低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通路活性,抑制胶原蛋白与蛋白多糖分解;肉豆蔻苷等通过阻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传导,抑制细胞凋亡;木通皂苷D等可增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通路活性,抑制软骨细胞氧化应激;牛膝总皂苷等通过增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传导,减少软骨基质降解;藏红花素通过激发河马/Yes相关蛋白(Hippo/YAP)活性抑制软骨炎症与凋亡因子增加;川芎嗪阻断Notch通路改善软骨细胞形态与异常;齐墩果酸等通过发挥雌激素信号通路,减轻软骨基质破坏与退变。以上总结旨在为今后开展KOA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脂代谢紊乱为特征,临床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性系统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完全治愈的手段,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皂苷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苷类化合物,具有来源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等优点。中药皂苷作为中药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中药皂苷类成分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虽然中药皂苷类成分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众多,但目前尚缺乏对中药皂苷类成分治疗T2DM作用及机制研究的系统综述。故该文围绕中药皂苷类成分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糖苷酶活性、降低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调节肠道菌群等降糖机制进行系统归纳,并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深入研究中药皂苷类成分的降糖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为药物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刺五加三萜皂苷是我国传统中药刺五加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癌、抗疲劳、抗氧化等多种功效。但由于刺五加自然资源缺乏,难以满足对三萜皂苷的需求,急需寻求可持续资源利用新模式。目前,生物合成已成为植物次生代谢物积累的重要途径,为此,探寻出刺五加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本文通过同源搜索和系统发育分析,预测并克隆了刺五加三萜皂苷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EsOSC5,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实验,获得代谢产物;利用GC-MS检测其次生代谢产物并确定EsOSC5基因功能。结果 挖掘并克隆出片段大小为2286 bp的EsOSC5基因;EsOSC5基因转化烟草的瞬时表达实验及GC-MS次生代谢产物检测数据表明,β-香树脂醇为该基因的代谢产物。结论 EsOSC5基因可促进刺五加β-香树脂醇(三萜皂苷前体)的合成积累,该基因为刺五加β-香树脂醇合酶基因。  相似文献   

5.
张欣  刘媛媛  李玉泽  张东东  姜祎  宋小妹  王薇  邓翀 《中草药》2022,53(20):6375-6379
目的 研究管花鹿药Maianthemum henryi中的甾体皂苷类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根据MS、IR、NMR和GC等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MTT法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管花鹿药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鉴定了2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S,24S)-螺甾-5,25(27)-二烯-lβ,3β,23,24-四醇1-O-α-L-鼠李糖基-(1→2)-β-D-呋糖苷(1)和(23S,24S)-螺甾-5,25(27)-二烯- lβ,3β,21,23,24-五醇1-O-α-L-鼠李糖基-(1→2)-β-D-呋糖苷(2),化合物12对2种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均大于100 μmol/L。结论 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管花鹿药皂苷K(1)和管花鹿药皂苷L(2);两者均未表现出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6.
萱草属(Hemerocallis L.)是百合科(Liliaceae)植物。现代研究表明,萱草属药用植物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蒽醌类、多酚类、萜类、三萜及其苷类、萘苷类、甾体类、苯乙醇类、木脂素、类胡萝卜素及微量元素等;具有镇静安眠、抗抑郁、抗氧化、保肝、抗炎、抗肿瘤、抑菌杀虫等作用。对近30年萱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萱草属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黄精丸对D-半乳糖和冈田酸所致学习记忆障碍造模的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大脑海马神经元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磷酸酶2A(PP2A)活性的影响及其抑制tau蛋白过磷酸化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1.0% D-半乳糖液(0.14 g·kg-1·d-1,连续4周)后,再右侧脑室一次性注射(75 ng)冈田酸2 μL,制作小鼠AD模型,经Morris水迷宫检测挑选造模成功的AD小鼠,再随机分为AD模型组,美金刚组(1.3×10-3 g·kg-1·d-1),黄精丸组(2.5 g·kg-1·d-1),另设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同时点给假手术组的小鼠右侧脑室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2 μL处置作造模对照。造模2周后给两实验药物组小鼠灌胃相应剂量实验药物,持续4周。另外,AD造模2周后,同时给假手术组及AD模型组小鼠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持续4周;正常组小鼠仅日常饲养。灌胃结束后,采用旷场实验及跳台实验评价各小鼠的探索活动能力、焦虑水平及学习记忆能力差异;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小鼠海马CA1,CA3区神经元数量差异;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海马GSK-3β,PP2A mRNA表达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GSK-3β,PP2A,磷酸化tau(p-tau)与总tau(t-tau)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自发活动能力与探索行为能力低、焦虑水平高,表现出较明显的痴呆状态,少动且易呆卧躲藏,学习反应时间要长,学习记忆错误次数明显增多,海马CA1与CA3区神经元数量均减少,PP2A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GSK-3β mRNA及其蛋白表达,p-tau蛋白水平及p-tau/t-au值均显著升高(P<0.01),t-tau蛋白表达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D模型组比较,黄精丸组小鼠自发活动能力与探索行为能力强、焦虑水平低、学习与记忆成绩明显提高,海马CA1与CA3区神经元数量增多,PP2A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p-tau蛋白水平及p-tau/t-tau值均显著降低(P<0.01),但t-tau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精丸可抑制AD小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过磷酸化,恢复tau蛋白功能,保护海马神经,进而发挥抗A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神经元GSK-3β与PP2A活性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袁恩  邓敏芝  周立分  张普照  张亚梅 《中草药》2020,51(24):6157-6167
目的 构建6种铁线莲属植物中皂苷类成分的分子网络与快速分析。方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UHPLC-LTQ Orbitrap MS)采集质谱信息,将信息上传至GNPS数据平台计算分析,借助Cytoscape软件生成可视化分子网络图,根据对照品的裂解规律和文献分析鉴定铁线莲植物中皂苷类成分。结果 从6种植物中鉴别出常春藤和齐墩果酸型皂苷共25个,其中16个为常春藤型皂苷、9个为齐墩果酸型皂苷,根据代表各成分节点的颜色及比例,得到各成分在6种铁线莲属植物中的分布情况。鉴定的25个三萜皂苷中,20个为2种或2种以上铁线莲共有成分,其中化合物clematichinenoside A和oleanolic acid 3-O-rib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为5种铁线莲共有成分;6个三萜皂苷只在单种铁线莲中存在。结论 基于UPLC-LTQ-Orbitrap MS的分子网络技术与传统分析方法比较,其可快速、可视化的区分6种植物中三萜皂苷的差异;6种植物中三萜皂苷类成分相似之中又有不同,为药材替代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目前老年人群中高发疾病之一,其病因涉及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胆碱能系统异常、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等多个致病因素与病理环节,但至今仍未阐明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也未找到特效治疗药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中药化学成分在AD治疗中的潜力,因其多样性和复杂性,可能对AD的多个病理环节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者们从中药中分离得到众多有效成分,并经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了治疗AD的效果。该文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具有抗AD的中药化学成分主要有皂苷类(占31%)、黄酮类(占24%)、多糖类(占20%)、内酯类(占8%)、生物碱(7%)、酚类化合物(3%)及其他类化合物(7%)。其中人参皂苷、三七皂苷、淫羊藿黄酮、葛根素、黄芩素、五味子多糖、当归多糖、灵芝多糖、茯苓多糖、石杉碱甲、黄连素、穿心莲内酯、姜黄素、大黄素、天麻素等在抗AD方面研究较多,而其作用机制则涉及到AD发病机制的多个方面。该文综述中药化学成分抗AD的活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为研发防治AD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患者进行性记忆认知功能减退及行为障碍等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广大中老年人的健康,中医认为其根本病机为肾精亏虚和血瘀络滞。近年来研究显示,中医药以多靶点作用机制防治AD具有明显的价值与优势,故从中医复方中筛选有效抗AD药物具有显著意义。黄精丸又称九转黄精丸,具有补肾填精、活血化瘀等功效,具有潜在防治AD作用。本文从中医理论角度对黄精丸防治AD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分析,并从药理机制角度对其防治AD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及作用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论得出黄精丸具有抗AD作用的中医理论可行性;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得出黄精丸具有抗氧化、抗炎、降低脑内氧化应激水平,激活脑内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转导,调控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磷酸酶2A(PP2A)等酶活性平衡,降低脑内淀粉样蛋白(Aβ)含量及减轻tau蛋白过磷酸化等多靶点作用,进而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症状、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发挥抗AD的神经保护功能,这可为该方抗AD的深入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的作用,并探讨其改善神经元和树突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对大鼠双侧侧脑室注射β样淀粉蛋白1-42(Aβ1-42 2.5 g·L-1)建立AD模型,并将大鼠分为模型组,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0.03、0.06、0.09 g·kg-1),另设空白组。空白组和模型组按10 mL·kg-1的剂量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的认知功能。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形态。采用高尔基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和树突长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海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RhoA、ROCK1和ROCK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中TNF-α、IL-1β、IL-6、RhoA、ROCK1和ROCK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驻留时间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中、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减少(P<0.05,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驻留时间增加(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树突棘密度和树突长度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树突棘密度和树突长度增加(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中TNF-α、IL-1β、IL-6、RhoA、ROCK1、ROCK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中TNF-α、IL-1β、IL-6、RhoA、ROCK1、ROCK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0.01)。结论 淫羊藿苷改善AD认知功能、神经元和树突损伤可能与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测秦七风湿方(QRF)干预骨性关节炎(OA)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并结合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ymMa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检索QRF中的活性成分及成分靶点;借助GeneCards、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及DrugBank数据库检索收集OA疾病靶点;对QRF干预OA的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基因本体(GO)生物学功能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结合分子对接和体外抗炎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由QRF干预OA的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珠子参中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山茱萸中熊果酸、獐牙菜苷元、山茱萸苷,秦艽中马钱苷酸、龙胆碱等为QRF干预OA的主要成分,可能通过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等核心靶点,调控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类风湿性关节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实现。体外实验表明,QRF水提液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TNF-α的释放。结论 QRF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抗炎、免疫调节等过程,发挥多靶点、多通路干预OA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精丸对D-半乳糖和冈田酸所致学习记忆障碍造模的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1.0% D-半乳糖液(0.14 g·kg-1·d-1,连续4周)后,再右侧脑室一次性注射冈田酸2 μL(75 ng),制作小鼠AD模型,经Morris水迷宫检测挑选造模成功的AD小鼠,再随机分为AD模型组,美金刚组(1.3×10-3 g·kg-1·d-1),黄精丸组(2.5 g·kg-1·d-1),另设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同时点给假手术组的小鼠右侧脑室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2 μL处置作造模对照。造模2周后给两实验药物组小鼠灌胃相应剂量的试验药物,持续4周;另外,AD造模2周后,同时给假手术组及AD模型组小鼠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持续4周;正常组小鼠无特殊处理。灌胃结束后,采用穿梭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水平的区别;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海马CA1区β-catenin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阳性神经元数量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海马GSK-3β,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 mRNA表达差异;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总GSK-3β(t-GSK-3β),Ser9位磷酸化GSK-3β(p-Ser9-GSK-3β),Tyr216位磷酸化GSK-3β(p-Tyr216-GSK-3β),总β-catenin(t-β-catenin),磷酸化β-catenin(p-β-catenin)和CyclinD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痴呆症状较明显,学习与记忆成绩明显降低,海马CA1区β-catenin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海马t-β-catenin与Cyclin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Ser9-GSK-3β蛋白水平,p-Ser9-GSK-3β/t-GSK-3β及p-Tyr216-GSK-3β/t-GSK-3β值显著降低(P<0.01),海马CA1区GSK-3β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海马t-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Tyr216-GSK-3β及p-β-catenin蛋白水平,p-β-catenin/t-β-catenin值均显著升高(P<0.01)。与AD模型组比较,黄精丸组小鼠痴呆症状显著改善,学习与记忆成绩明显提高,海马CA1区β-catenin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海马t-β-catenin,Cyclin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Ser9-GSK-3β蛋白水平,p-Ser9-GSK-3β/t-GSK-3β值均显著升高(P<0.01),海马CA1区GSK-3β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海马t-GSK-3β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Tyr216-GSK-3β及p-β-catenin蛋白水平,p-β-catenin/t-β-catenin值均显著下降(P<0.01),但p-Tyr216-GSK-3β/t-GSK-3β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黄精丸可下调AD小鼠海马t-GSK-3β表达并降低其蛋白活性,上调t-β-catenin表达并增加其蛋白活性,进而使下游CyclinD1表达增强,促进目的基因转录,发挥治疗A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当归芍药散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NOD样受体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大鼠脑内注射Aβ1-42构建AD动物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当归芍药散治疗。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当归芍药散高、中、低剂量干预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动物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高尔基染色检测神经元形态功能;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NLRP3炎症小体活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pase-1,IL-1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1);神经元形态功能受损;炎症因子IL-1β和IL-18 mRNA表达升高,NLRP3炎症小体活化增加,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予当归芍药散中、高剂量干预后,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加(P<0.05,P<0.01);神经元形态功能明显恢复;炎症因子IL-1β和IL-18 mRNA表达显著降低,NLRP3炎症小体活化减少,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当归芍药散可能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小体活化,抑制神经炎症反应,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食管鳞癌(ESCC)是中国最主要的食管癌组织学分型,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多个基因发生突变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等失调有关。MAPK信号通路可以被生长因子、原癌基因、氧化应激等激活,从而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凋亡等生物学功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APK信号通路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ESCC治疗的有效靶点。经典的MAPK家族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1/2/3(JNK1/2/3)、p38激酶α/β/γ/δ(p38α/β/γ/δ)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每条通路由3种级联顺序磷酸化激活的蛋白激酶体系构成。其中ERK1/2通路的激活与ESCC的增殖、迁移、耐药及凋亡抑制有关,JNK、p38、ERK5通路似乎表现出双向调节作用,并且存在MAPK内部通路之间的信号整合。食管癌化疗药物往往不良反应较大且易产生耐药性,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替代治疗成为一种新的思路。研究发现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皂苷类、酚类等中药活性成分能够通过靶向MAPK通路发挥抗ESCC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增殖、迁移、侵袭,诱导周期阻滞,促凋亡,逆转耐药等方面。因此该文就MAPK信号通路在ESCC中的调节作用及中药活性成分调节MAPK通路抗ESCC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中药防治食管癌的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SH-SY5Y细胞作为神经元代表,建立茁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细胞损伤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体外细胞筛选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筛选39个中药材提取物中的抗神经细胞损伤活性组分。方法:采用CCK-8法进行活性初筛,CCK-8法和Hoechst33342/PI双染色分析法复筛活性组分。结果:初筛和复筛结果一致表明,39个药材提取物中黄柏40%乙醇部位(HB40)和95%乙醇部位(HB95)有较好的抗Aβ损伤活性。结论:提示黄柏有潜在的治疗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郝任娟  胡颖超  于顾然  秦秀德  陆韵薇 《中草药》2023,54(13):4202-4213
目的 研究哈巴俄苷对神经炎症诱导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MTT检测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和哈巴俄苷对小鼠小胶质BV2细胞活性的影响;观察BV2细胞的形态变化;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核易位以及CD86、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olecule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蛋白表达。分别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TLR4抑制剂(TAK-242)进一步验证哈巴俄苷的作用机制。建立BV2-HT22细胞共培养模型,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研究哈巴俄苷对神经炎症引起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结果 Ang II显著上调BV2细胞TLR4、MyD88、IL-1β、TNF-α和iNOS蛋白表达(P<0.01、0.001),促进NF-κB p65入核(P<0.001),调节小胶质细胞表面炎症标志物CD86和TREM2的表达(P<0.05)。哈巴俄苷和TAK-242可逆转Ang II或LPS诱导的BV2细胞的作用(P<0.05、0.01、0.001)。此外,哈巴俄苷可显著下调BV2-HT22共培养模型HT22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P<0.01、0.001),抑制HT22细胞凋亡(P<0.05、0.001)。结论 哈巴俄苷可能通过抑制Ang II诱导的BV2细胞TLR4/MyD88/ NF-κB通路的激活来减轻炎症反应,进而缓解炎症引起的神经元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蒙药玉簪花中的甾体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玉簪[Hosta plantaginea (Lam.)Aschers]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溶剂法进行提取和萃取分部,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利用理化鉴别及现代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鉴定了6个甾体化合物,分别为(25R)-5α-螺旋甾烷-2α,3β-二醇(支脱皂苷元)(1), (25R)- 2α,3β-二醇-5α-螺旋甾烷-12-酮(曼诺皂苷元)(2),胡萝卜苷(3),支脱皂苷元-3-O-{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4),支脱皂苷元-3-O-{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5)和支脱皂苷元-3-O-{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O-α-L-呋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苷}(6)。结论 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滇重楼)根茎中甾体皂苷活性成分和生物量积累随生长年限的变化状况,以期为滇重楼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7、8、9、11、12、13、14、15年生滇重楼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法和直接称重法测定不同年限滇重楼根茎中8种甾体皂苷(重楼皂苷Ⅰ、Ⅱ、Ⅵ、Ⅶ、Ⅲ、H、V和纤细薯蓣皂苷)含量和生物量。结果 8种甾体皂苷活性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5),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的RSD值均小于3%,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随着年限的增长,滇重楼根茎生物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其生长发育可分为增长缓慢期(第1~4年)、增长快速期(第5~10年)和增长平缓期(第11年后)3个阶段,其中7年生滇重楼根茎生物量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量达(31.843±14.225)g;滇重楼根茎中8种甾体皂苷成分含量在不同生长年限的变化呈随机波动、无规律,《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的3个指标成分重楼皂苷Ⅰ、Ⅱ、Ⅶ含量之和与8种甾体皂苷总和的变化趋势一致;用4个主成分对不同年限滇重楼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7年生样品在所有样品中的综合得分位于前7名。结论 建立了同时测定滇重楼中8种甾体皂苷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可用于滇重楼的质量评价;滇重楼并非种植年限越长越好,建议以7年生滇重楼采收入药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天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ymMap、PharmMapper、GEO、GeneCards等多个数据库获取天麻活性成分及AD疾病相关靶点。运用STRING、DAVID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天麻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关键成分,并将其与GEO数据库筛选的关键靶点导入CB-DOCK2数据库进行分子对接。通过BioGPS数据库查询了解交集靶点在人体各组织、部位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 筛选得到的27个天麻活性成分与AD疾病共有176个交集靶点,靶点遍及人体肝、心、肺、胰、肾、全血、全脑等组织,靶点基因功能偏向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等。天麻可能通过作用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叉形头转录因子O(FoxO)、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通路相关的靶标起到治疗AD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天麻治疗AD的关键成分4-(4?-羟基苄氧基)苄基甲基醚、N6-(4?-羟基苄基)腺嘌呤核苷、巴利森苷J等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整合素β3(ITGB3)、纤连蛋白1(FN1)、E3泛素蛋白连接酶(CBL)、酪氨酸蛋白磷酸酶非受体1型(PTPN1)有较好的结合力,N6-(4?-羟基苄基)腺嘌呤核苷表现最好。结论 天麻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参与调控PI3K-Akt通路的相关靶点,同时调节肝、心、肺等器官正常运转,从而实现治疗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