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通过大鼠中度(50g-cm)脊髓损伤模型,采用氢清除法测定脊髓血流量,探讨针刺在脊髓损伤早期治疗作用,探寻其最佳治疗时机。于致伤前、致伤后30分钟,1.5h、3h、6h、12h进行针刺治疗,观察24h内脊髓血流量的变化。其结果显示:针刺可抑制伤后脊髓血流量的下降趋势,2h至8h针刺治疗作用明显,尤其4h针刺组较对照组差异最为显著(P〈0.01)。提示:针刺对早期脊髓损伤具有明显治疗效益,其最佳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早期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大鼠中度脊髓损伤模型,采用氢清除法测定脊髓血流量,探讨针刺在脊髓损伤早期治疗作用,找寻其最佳治疗时机。于致伤前、致伤后30分钟、1.5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进行针刺治疗,观察24小时内脊髓血流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血流量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实验以大鼠中度(50g-cm)脊髓损伤模型,采用氢清除法测定脊髓血流量(SCBF),研究督脉针刺法对脊髓损伤后伤段SCBF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于致伤前、致伤后30min、1.5h、3h、6h、12h进行针刺治疗,可明显抑制伤后SCBF的下降趋势,尤其4h针刺组SCBF下降较对照组尤为缓慢(P<0.01)。提示:针刺能有效地抑制脊髓损伤后早期SCBF的下降幅度,改善脊髓微循环,从而减轻和延缓初期继发性损害的发生,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酸性磷酸酶检测对针刺治疗实验性脊髓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用实验神经生物学方法对针刺治疗截瘫作了初步的研究。用Allen氏致伤法损伤成年猫腰1节段脊髓,伤后动物出现截瘫,随机分为两组,(1)电针组,伤后4小时给以电针治疗,选穴:双侧足三里,双侧环跳及损伤部位上下各一夹脊穴;刺激强度6mA50Hz;每日一次,持续20分钟;(2)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损伤后3天和7天动物分别作酸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检测,电针组该酶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P<0.05,P<0.01)。该结果提示电针可使损伤脊髓内酸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升高,ACP含量的增加可提高酪氨酸磷酸化的水平而刺激细胞的生长。ACP可能起到在损伤早期促进损伤而在损伤恢复期又促进再生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脊髓损伤早期针刺治疗的时间窗口~~中度(50克-cm)脊髓损伤血流量研究150040黑龙江中医学院吴永刚(博士生)孙申田(指导)150040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二院贺燕霍宏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产生的继发性损豁是导...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疗法对早期大鼠脊髓损伤治疗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脊髓损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Allen氏造模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甲基强的松龙组、穴位注射治疗组。应用原子光谱分析法测定伤区脊髓组织中总钙的含量,并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伤区脊髓组织MDA的含量及SOD的活性。结果:造模后8小时伤区脊髓组织总钙及MDA含量各治疗组均显著低于造模组(P〈0.05),SOD的活性各治疗组显著高于造模组(P〈0.05),穴注组与甲基强的松龙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能够减少早期脊髓损伤后Ca^2+内流及自由基的过氧化反应,从而有效的减轻脊髓继发性损害,保护神经组织并促进其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运动功能、脊髓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各15只,制备SCI模型后,针刺治疗组电针大椎、命门和L2夹脊、环跳,2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30min。损伤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大鼠SCI后,其运动功能明显下降,随着损伤后时间的延长,大鼠的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以针刺组恢复较为明显;SCI后7d,大鼠脊髓组织均出现了脊髓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 mRNA)的高水平表达,15d时已明显下降,30d时,脊髓组织NGF mRNA进一步明显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针刺组各时段的NGF mRNA水平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没有形成明显的高峰。结论:针刺能促进受损脊髓神经元的修复,其对神经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损伤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观察了三七、川芎(sqcx)注射液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脊髓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后应用三七、川芎注射液组和单纯脊髓损伤组。用改良的Allen's方法造模成功后,分别在术后1,2,4,8,12,24h用Hochesst荧光染色法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氢清除法测量脊髓血流量(SCBF)变化。结果:两组中均发现细胞凋亡,模型组损伤8h后损伤节段灰质中阳性细胞达到高峰,12h后灰质中阳性细胞减少,但白质中出现凋亡细胞达到高峰。用药组8h后细胞凋亡数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24h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CBF在损伤后1h明显下降,4h后略有回升,8h后达到最低。24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可导致神经细胞凋亡,三七、川芎注射液能明显抑制细胞凋亡并提高脊髓血流量。  相似文献   

9.
晋声调  陶之理 《中国针灸》1997,17(8):489-492
用Allen氏致伤法损伤成年猫腰1节段脊髓,伤后动物出现截瘫。随机分为两组:①电针组,伤后4小时给以电针治疗;②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损伤后3天和7天,酸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检测,电针组该酶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神经中丝免疫单克隆抗体检测,伤后2周、4周电针组神经纤维再生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该结果提示电针促进损伤脊髓机能恢复的机理可能是促进损伤脊髓内神经的再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髓汤(XST)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XST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组,改良的ALLEN’S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XST治疗7天,另设强的松龙对照组、模型组及空白组,观察伤后1h、8h、24h、3天、7天脊髓NO含量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NO含量立即显著升高,至8h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醒髓汤组NO含量明显降低,与其它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NO的升高是导致脊髓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因素,而醒髓汤能明显抑制脊髓损伤后组织NO含量的升高,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后早期伤段脊髓组织中内皮素(ET)和血栓素A2(TXA2)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制备脊髓撞击伤模型。应用夹脊电针治疗。结果:夹脊电针能明显降低内皮素(ET)和血栓素A2(TXA2)的含量。结论:夹脊电针疗法在脊髓损伤的早期过程中可明显抑制内皮素(ET)和血栓素A2(TXA2)合成,改善伤区脊髓组织的微循环。稳定细胞膜结构。阻止微血管内血栓形成或栓塞,减少细胞死亡,防止受伤脊髓组织进一步的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4只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采用压迫法造成大鼠 T_(11)脊髓损伤,蛛网膜下腔给药,治疗组给丹参注射液15μl,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5μl。以激光多普勒监测伤前、伤后脊髓血流量(SCBF)的变化,并于伤后24h 测定伤段脊髓的丙二醛(MDA)含量和组织含水量,同时行后肢功能 Gale 评分和斜板试验。结果:脊髓损伤后短时间内血流量显著下降,MDA 含量显著升高,组织含水量增加,后肢功能出现明显功能障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 SCBF 及MDA 差异有显著性;含水量及后肢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增加损伤脊髓血流量,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对损伤脊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夹脊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夹脊电针上下连接电极能够在脊髓内产生较强的电场,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其机理可能为通过产生拮抗内生性损伤电流而阻止Ca^2 内流,稳定膜结构,增加线粒体酶活性,阻断脊髓继发性病变,保护脊髓神经轴突的退变,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目的:探讨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以改良的Allen′s法造成T11-T12脊髓撞击伤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夹脊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急性期伤区脊髓组织含水量及组织总钙含量动态变化和术后4周大鼠瘫肢运动功能及组织形态学(包括形态计量学)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生化、组织形态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明显减轻脊髓损伤早期继发性病理损害,并能有效促进损伤后中枢神经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创伤类疾病,脊髓损伤后会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二便障碍等后遗症,一直是医学界治疗难点。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及轴突再生等,各病理过程相互影响、错综复杂。针刺治疗脊髓损伤具有多角度、多靶点的治疗优势,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后遗症的临床症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发现针刺可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轴突再生等方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针刺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脊髓急性损伤后的超微结构变化及针刺对其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受试对象,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应用督脉电针治疗,动态观察了针刺对不同时相点光、电镜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术后7天脊髓组织呈进行性变性过程,28天后大部分神经元细胞结构恢复正常。针刺组的各时相点均较对照组的病变损害轻。结论针刺能明显地减轻和延缓伤后早期病理损害,并能明显地促进受损脊髓神经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兔不完全性截瘫后损伤脊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脊髓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压迫法造成不完全截瘫模型,伤后6h、7d、15d、取损伤脊髓组织3mm,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并用彩色图象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脊髓损伤VEGF表达变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达为最高峰值伤后6小时。第二阶段表达峰值为伤后15d。结论VEGF可为脊髓损伤的时间提供诊断依据:伤后6h为脊髓损伤的最高峰期主要是脊髓出血,炎细胞浸润,脊髓水肿时期,VEGF可为脊髓损伤提供治疗依据:15d时,VEGF增加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生殖与迁移,主要是保护作用.促进脊髓损伤的愈合,加快修复部位主要是灰质部位.治疗上可大量使用活血化淤药。  相似文献   

17.
王磊  刘云会 《中医药学刊》2006,24(8):1537-1539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复方丹参对大鼠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复方丹参治疗组(A组)、脊髓损伤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伤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区MBP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复方丹参治疗组较生理盐水组明显促进了MBP基因在分子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复方丹参可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髓鞘重要构成成分MBP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髓鞘的修复,可能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行为学和红核神经元数目等角度来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组织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应用ALLENg致伤法制成大鼠T12中度脊髓损伤模型,设立电针组进行治疗,并同时设立正常组、假手术组、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作为对照;应用斜板实验对不同组的大鼠在造模后12h、1星期和4星期作行为学评分,4星期时,利用HRP逆行示踪技术,计数各组每个大鼠红核神经元数目。结果在脊髓损伤后12h和1星期,电针组大鼠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大鼠相比,在斜板实验方面无明显差异,在脊髓损伤后4星期,电针组大鼠在斜板实验方面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大鼠,在斜板实验方面,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只在伤后12h有差别,在伤后1星期和4星期,两组无明显差别。同时,在脊髓损伤后4星期,电针组大鼠的红核神经元数目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大鼠的红核神经元数目。结论电针治疗能促进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提高其行为学评分,并能减轻红核神经元的逆行性损伤。  相似文献   

19.
ALQ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脊髓损伤的对比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论证自血光量子疗法(ALQ)治疗脊髓损伤的可靠性。方法:56只家兔用改良Allen氏法造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通过运动功能、脊髓诱发电位、病理和丙二醛检查,将ALQ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进行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运动功能、脊髓诱发电位及病理改变二组疗效相似;脊髓丙二醛含量ALQ治疗组较大剂量MP治疗组显著降低。结论:大剂量MP需要伤后立即治疗,而ALQ可以在伤后2天开始进行.疗效满意,因此更具有临床实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评价携氧复合液和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采用Allen’s法制造兔脊髓损伤模型,除对照组外均应用携氧复合液或康络素治疗。伤后4周末观察神经功能、脊髓诱发电位及脊髓组织学改变。结果:在神经功能、脊髓诱发电位指标上,携氧复合液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伤区灰、白质变性、坏死程度及范围等病理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康络素组与对照组间,携氧复合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