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三七、川芎(SQCXI)注射液对脊髓损伤后行为学变化及对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后应用三七、川芎注射液组和对照组,每组又分为1,4,7,14,22天组。建立大鼠横断型脊髓损伤模型,每组先行斜板式验和BBB运动功能评分,然后将放射性^125碘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125I—DRP)500μl注入同侧远端神经根,注射后24h,取近端脊髓组织应用放射免疫γ-计数器进行组织放射性同位素强度的测定。结果:用药组大鼠斜板式验和BBB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同位素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七、川芎注射液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并可以促进损伤轴突的再生。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PARP-1裂解片段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基因PARP-1裂解片段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A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动物分为电针组、药物组(Caspase-3抑制剂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应用TUNEL法对细胞凋亡进行标记。结果:脊髓损伤后6h即发现神经细胞凋亡,1d达到高峰,3d、7d、14d随后下降。凋亡的细胞主要位于脊髓灰质前角。且电针对PARP-1裂解片段在1d、14d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PARP-1裂解片段可能促进神经元的凋亡而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伤。电针通过抑制PARP-1裂解片段在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元中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而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神经细胞及髓鞘超微结构变化特征。方法将36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脊髓(T9)完全横断伤后8h组、24h组、48h组、1周组、3周组,每组6只。分别在各时间点灌注固定后取材,制备常规HE染色切片及电镜标本,对各组动物脊髓内神经细胞及髓鞘形态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呈不同形式的死亡,髓鞘肿胀,紊乱。术后8h,损伤中心以细胞坏死为主,损伤周围出现凋亡细胞,以少突胶质细胞为主。随着时间的延长灰质和白质内凋亡细胞增多。损伤后期胶质细胞增生明显。结论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和髓鞘超微结构随时间变化呈多样性,凋亡是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表达及变化规律。试图从线粒体启动凋亡途径相关主要因素的研究角度进一步揭示电针治疗脊髓损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1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动物分为电针组、药物组(Caspase-3抑制剂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用Tunel法对细胞凋亡进行标记。结果:脊髓损伤后1d即发现神经细胞凋亡,1d凋亡的细胞主要是神经元细胞。凋亡的细胞主要位于脊髓灰质前角。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存在细胞凋亡现象,是脊髓继发性损伤主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雪旺细胞-海藻酸钠凝胶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细胞凋亡、Bcl-2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其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SD大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单纯损伤组、雪旺细胞组、雪旺细胞-海藻酸钠凝胶组,每组30只大鼠。制作T10节段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分别于12h、24h、3d、7d、21d等5个时间段对动物进行BBB评分后处死。取损伤区1cm范围脊髓节段,常规石蜡包埋,水平切片进行TUNEL、Bcl-2染色,观察脊髓内凋亡细胞、Bcl-2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变化。按BBB评分法对大鼠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正常对照组仅有少量淡染Bcl-2阳性细胞;损伤对照组神经元Bcl-2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的高峰在第3和第14天时Bcl-2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接近正常水平。雪旺细胞酶藻酸钠凝胶移植后损伤脊髓细胞Bcl-2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具有显著增高(P〈0.05),7d高度表达并持续2周以上。单纯损伤组脊髓内细胞凋亡最多,并于损伤后第1和第7天形成两个高峰,多分布于白质中。雪旺细胞-海藻酸钠凝胶组细胞凋亡数量较单纯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雪旺细胞-海藻酸钠凝胶组BBB评分较单纯损伤组及雪旺细胞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雪旺细胞-海藻酸钠凝胶移植能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细胞凋亡、促进Bcl-2的表达以及脊髓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基泼尼松龙(MP)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胶质细胞、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72只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及MP组各36只,制成脊髓损伤动物模型。MP组经大鼠尾静脉给予MP冲击治疗,单纯损伤组经大鼠尾静脉每日注射生理盐水0.2 mL。2组大鼠分批于1,3,5,8,14,21 d各处死6只,常规制成脊髓切片,行Bcl-2检测,TUNEL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单纯损伤组Bcl-2高峰发生在损伤后3 d,而MP组于伤后1 d达到高峰。此时Bcl-2蛋白在神经细胞中表达,在胶质细胞中大量表达,且一直维持到伤后14 d才开始下降,伤后21 d仅少量表达(P<0.05)。TUNEL原位标记检测单纯损伤组24 h已出现不少阳性细胞,以胶质细胞为主,3~8d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回落,但21 d时仍有阳性细胞;MP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MP在脊髓损伤中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Bcl-2蛋白表达,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脊髓损伤早期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4只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采用压迫法造成大鼠 T_(11)脊髓损伤,蛛网膜下腔给药,治疗组给丹参注射液15μl,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5μl。以激光多普勒监测伤前、伤后脊髓血流量(SCBF)的变化,并于伤后24h 测定伤段脊髓的丙二醛(MDA)含量和组织含水量,同时行后肢功能 Gale 评分和斜板试验。结果:脊髓损伤后短时间内血流量显著下降,MDA 含量显著升高,组织含水量增加,后肢功能出现明显功能障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 SCBF 及MDA 差异有显著性;含水量及后肢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增加损伤脊髓血流量,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对损伤脊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醒髓汤(XST)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XST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组,改良的ALLEN’S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XST治疗7天,另设强的松龙对照组、模型组及空白组,观察伤后1h、8h、24h、3天、7天脊髓NO含量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NO含量立即显著升高,至8h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醒髓汤组NO含量明显降低,与其它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NO的升高是导致脊髓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因素,而醒髓汤能明显抑制脊髓损伤后组织NO含量的升高,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血流量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实验以大鼠中度(50g-cm)脊髓损伤模型,采用氢清除法测定脊髓血流量(SCBF),研究督脉针刺法对脊髓损伤后伤段SCBF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于致伤前、致伤后30min、1.5h、3h、6h、12h进行针刺治疗,可明显抑制伤后SCBF的下降趋势,尤其4h针刺组SCBF下降较对照组尤为缓慢(P<0.01)。提示:针刺能有效地抑制脊髓损伤后早期SCBF的下降幅度,改善脊髓微循环,从而减轻和延缓初期继发性损害的发生,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与其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及变化规律。试图从线粒体启动凋亡途径相关主要因素的研究角度进一步揭示电针治疗脊髓损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 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动物分为电针组、药物组(Caspase-3抑制剂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应用Tunel法对细胞凋亡进行标记。结果:药物组治疗结果表明,Caspase-3在3天,药物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治疗结果表明,Caspase-3在14天,电针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存在细胞凋亡现象,是脊髓继发性损伤主要病理机制。Caspase-3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中表达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提示上述相关基因可能促进神经元的凋亡,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伤。电针通过抑制Caspase-3在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元中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了脊髓继发性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活血通督汤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活血通督汤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活血通督汤改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66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通督汤组。模型组、活血通督汤组采用夹闭腰动脉法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夹闭腰动脉,其它步骤同模型组。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水平。结果:(1)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假手术组脊髓神经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各时间点可见脊髓神经细胞核固缩、深染、结构模糊,间质可见出血点;活血通督汤组各时间点脊髓神经细胞形态优于模型组。(2)TUNEL染色显示:假手术组神经细胞凋亡较少;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各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再灌注24h神经细胞凋亡最多;活血通督汤组各时间点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少于模型组。结论:活血通督汤可通过减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表骶神经电刺激结合胫神经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例,采用体表骶神经电刺激结合胫神经电刺激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针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排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尿失禁次数、每次排尿量及残余尿量比较,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轴突生长抑制因子OMgP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建立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5只在不同时期脊髓损伤大鼠脊髓损伤区OMgP的变化。结果:损伤组脊髓损伤后第1天灰质内出现片状出血、中央区碎裂,轴突断裂及脱髓鞘改变;第3天神经元肿胀,逐渐形成空洞,胶质细胞减少;1周残存神经元减少,胶质细胞增生;3周脊髓损伤区出现囊腔样变。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显示脊髓损伤后1天即可见到髓鞘中OMgP的表达,3天后达到高峰,到3周后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OMgP可能在脊髓损伤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火针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火针改善脊髓损伤大鼠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以随机对照盲法进行动物分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以火针、毫针分别进行干预,采用westen-blot法观察大鼠IL-1β、Caspase3、p38蛋白的变化;结果:造模后组织中IL-1β蛋白表达于6h达高峰,磷酸化的p38MAPK表达于24h达高峰,Caspase-3表达于24h达高峰;火针组、毫针组与模型组比较,72h、1w的Caspase-3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火针组、毫针组与模型组比较,72 h、1w的IL-1β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火针能较好的改善脊髓损伤大鼠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值得在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联合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有关机制。方法:先取4只雌性SD大鼠的嗅球进行OECs培养纯化。健康雌性SD大鼠90只,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嗅鞘细胞移植组、电针组、电针与嗅鞘细胞移植联合组,每组1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脊髓完全横断损伤模型。嗅鞘细胞移植组将原代培养12d的嗅鞘细胞悬液行伤区脊髓内注射;电针组于造模后1d进行电针刺激督脉穴、体穴;电针与嗅鞘细胞移植联合组在嗅鞘细胞移植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空白组、对照组正常饲养观察。各组分别于造模后1d、1周、2周、3周、5周、9周,应用改良的BBB评分法评价治疗前后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改善状况;分别于造模后2周、3周、5周、9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动态检测脊髓损伤区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1BBB评分:术后3周前造模各组评分均为0;从3周开始,造模各组大鼠均有部分神经功能恢复,且治疗各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9周时,治疗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电针与嗅鞘细胞移植联合组高于嗅鞘细胞移植组、电针组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BDNF表达的变化:2周时造模各组无明显差异;3、5、9周时治疗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电针与嗅鞘细胞移植联合组3、5、9周与同时间点嗅鞘细胞移植组、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嗅鞘细胞移植通过增高大鼠脊髓损伤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表达,从而促进损伤脊髓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电针督脉经穴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经穴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给予电针督脉经穴治疗,对照组采取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观察指标,以治疗前后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时疼痛强度(PP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两组PRI、VAS、PPI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电针督脉经穴疗法对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康复对脊髓损伤(SCI)患者回归社区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调查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和康复科收住院的所有符合要求的脊髓损伤病人,了解康复后回归社区和未接受康复直接回归社区的两组患者,其日常生活活动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早期住院康复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未接受康复直接回归社区的患者明显提高,尤完全性截瘫为甚;另损伤严重程度、受教育水平和环境限制程度是ADL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住院康复能提高SCI患者社区ADL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胥少汀脊髓半横切法制作大鼠T8-T9脊髓损伤模型,根据性别、体质量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A),消肿止痛合剂低、中、高剂量组(B、C、D),甲基强的松龙组(E),模型组(F),每组10只,B、C、D组子消肿止痛合剂,每日用药量分别按成人等效剂量的5、10、20倍,每日用药3次,术后第8天开始改为每日2次,剂量不变;E组于术后开始肌注甲基强的松龙(0.03g/kg);A组和F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4天后,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6、NOS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Caspasc-3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HE染色脊髓损伤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HE染色提示脊髓损伤组织改善情况D组优于C组,且与E组相似;损伤脊髓组织中IL-6、NOS含量F组显著增高,D、C组与E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Caspasc-3的表达在F组中升高,C组与E组、D组相比Caspasc-3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肿止痛合剂能降低IL-6、NOS在损伤脊髓组织中的含量,可抑制caspase-3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兔急性脊髓损伤后应用红花注射液联和多西环素(Doxycycline)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12(MMP-2、12)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家兔随机分组,分别为脊髓损伤后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红花注射液联合多西环素的治疗组(B组),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取材,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P-2及Real-TimePCR法检测MMP-12的表达变化;采用Tarlov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结果:HE染色镜检发现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B组明显轻于A组。2组均发现MMP-2、12的表达,MMP-2、12表达A组B组(P0.05)。B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A组。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多西环素能抑制家兔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MMP-2、12表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率、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探讨消肿止痛合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空白模型组(B)、甲基强的松龙组(C)、消肿止痛合剂组(D)。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C组、D组采用脊髓半横切法造模后,B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C组给予肌注甲基强的松龙(30 mg/kg);D组给予消肿止痛合剂,每日用量为成人等效剂量10倍,3次/d,术后第8日起,2次/d,剂量不变。造模后14天,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大鼠尾静脉采血,放免法检测NOS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MMP-9的表达。结果:D组动物脊髓损伤部位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B组(P〈0.01),NOS含量低于B型组(P〈0.01),同时B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MP-9表达明显高于D剂组(P〈0.01)。结论:消肿止痛合剂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动物脊髓损伤部位NOS,维持TIMPs/MMP-9平衡,抑制MMP-9表达,从而调节细胞凋亡,保护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