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所谓反佐配伍,是指用与主药性味不同、作用相反的药辅佐主药的一种配伍方法和治疗方法。从表面上来看,这种组方用药,药与药之间,由于药性相反,似乎存在相互排斥的现象,但实质上正因为药物的性能、效用相反,起到了互相补充和促进作用。通过反佐配伍,可以达到治疗兼证,或消除某些药物的毒性和烈性,或协同主辅药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临床  相似文献   

2.
分析历代含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的年代及临床应用特点。从《中医方剂大辞典》96 592首方剂中检索包含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运用SPSS 11.0中对应分析方法,对搜集的1 406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十八反药对及其同方配伍方剂的年代特点;运用Excel统计得出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的临床应用特点。结果发现各年代的含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应用具有差异性,宋代应用频率最高;隋唐时期含十八反药对同方配伍方剂占同时期总方的比例为各年代最高;乌头药对、附子药对与宋代关联较为密切,川乌药对与明代关联较为密切,藜芦药对与隋唐年代关联较为密切,甘草药对与各年代关联无明显差异;十八反药对同方配伍方剂在临床各科的应用也具有明显差异。大部分应用在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外科疾病中其次,其他各科疾病均较少应用。  相似文献   

3.
药物配伍禁忌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本质的具体体现,关乎到临床用药安全,是社会民众与医药卫生领域高度关注的焦点和重大科学问题。配伍用药是中医遣药组方、辨证施治的主要形式和应用特点。中华民族在长期的临床用药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以"十八反"、"十九畏"等为代表的中药配伍禁忌经验轮廓,它体现了中药配伍禁忌的基本特征。提出科学假说:中药配伍禁忌是药性相反或相制的代表性组合;反药组合的构成-剂量-物质变化具有特定的毒效表征;妨害治疗与宜忌转化是反药配伍规律的辩证体现。构建技术体系:构建中药配伍禁忌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构建中药配伍毒性发现与评价方法技术;构建中药配伍致毒增毒减效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技术;构建基于反药组合的毒效物质代谢过程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技术;构建基于同方配伍的反药组合妨害治疗作用机制研究技术;构建基于特定病理环境的反药配伍组合宜忌转化研究技术。为中药配伍禁忌研究和丰富中医药配伍理论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任务与目标:以古今文献信息数据挖掘为支撑,以药物安全性评价、毒理毒代、毒效物质、药物相互作用等研究方法为手段,揭示中药配伍禁忌代表性反药组合的毒效表征及其变化规律;基于药物配伍环境及特定病理条件,从妨害治疗和宜忌转化的角度探讨反药配伍临床应用宜忌条件。最终目标是通过对中药配伍禁忌代表性反药组合禁、忌、宜的科学界定和系统性示范研究,形成特色鲜明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创建客观适宜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模式,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指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配伍禁忌内容的修订提供依据,为构建我国中药及其临床配伍用药安全预警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性效规律研究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药性科学内涵与性效规律研究,本文提出药性组合与功效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具有某类传统功用的中药为研究对象,以药性组合为切入点,通过药性组合间的研究结果对比,在整体层次上发现传统功用与药性组合的客观规律,在单味药层次上明确药性的药效特点与代谢特征,在分子水平层次上揭示药性的物质基础、作用靶点及其效应的组织分布,从而建立中药“证候-功效-药性”系统网络,阐释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应用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与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反佐药概念之历史渊源、中药之性味理论、反佐药在方剂中的具体应用几方面,认为反佐药定义中“性味”一词若改为“药性”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6.
反佐药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佐法属反治法之一,又分反佐用药及反佐服药。仲师创“白通加猪胆汁汤”,开反佐用药之先河。所谓反佐药,即是在原来温热药中加入少许寒凉药、或寒凉药中加少许温热药,即用与主治药的药性相反的药物作为诱导辅佐。推而广之,如大队止血药中加活血药、平肝潜阳降压药中加肉桂等,即是对反佐用药的扩大及创新。笔者认为,反佐药属一种特殊的引经药,在处方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激发、推动、相反相成的作用,临床如运用得当,确有画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附子、半夏反药同方配伍的应用情况和配伍特点。方法收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医学期刊全文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附子、半夏同方配伍应用的文献,建立数据库,提取纳入文献中病例数、治疗疾病、药物等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附子、半夏反药同方应用的疾病系统、主要病症进行统计,并对其同方配伍药对及核心药组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1295篇,涉及患者30042例。纳入文献中附子、半夏同方配伍临床主要应用于咳喘(176篇,占13.59%)、胸痹(86篇,占6.64%)、胃炎胃痛(77篇,占5.95%),所治疗病症主要归属于消化系统(290篇,占22.39%)、心血管疾病(260篇,占20.07%)、呼吸系统(208篇,占16.06%);附子、半夏同方应用治疗疾病的以咳喘、慢性胃炎、胸痹为多见。关联分析显示,附子、半夏同方配伍的核心药物为甘草、茯苓、干姜、白术、桂枝、陈皮、党参、细辛等,核心药对为附子-半夏、附子-甘草、半夏-甘草、附子-干姜、半夏-干姜、半夏-白术等。3篇文献报道附子、半夏同方配伍有不良反应。结论附子、半夏反药同方配伍多治疗咳喘、慢性胃炎、胸痹等呼吸、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疾病,其同方应用时多与补气、健脾、温中等药物配伍;二者配伍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8.
吴立明 《中医杂志》2007,48(4):379-380
相反相成药对,是指性能相反的两味药物在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开阖补泻等不同意义上的配伍,通过药性的相反相制,以达到功用上的协凋相成。仲景制方257首,仅以两味药配伍组成的“药对”方就有40首,而且尤其善于运用药性之相反相成,充分体现了药对的佐助、佐制和反佐的配伍特点,现择要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药性理论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理论基础.药性中气、味、归经的特定组合与功效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在文献中颇有论述,然限于对具体药对的阐述较多,系统研究药性组合与药对功效之间的规律报道尚少.本文从有明确功效记载的药对出发,探究药对功效与药性组合的关系,及特定功效的常用药性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风病是以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半身不遂,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被列为中医四大难症之首,因此挖掘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药具有重要意义。反药被认为是合用可产生毒性反应或不良反应的药物,关于反药是否能在临床中应用,古今均存在较大争议,有反对者,亦有赞同者,对于其在中风病中的运用尤其如此。事实上,反药在中风病中应用历史悠久且较为普遍,据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古今中风病方中,含有"十八反"相反药物者共173首,其中古代方剂111首,近现代方剂62首,其应用主要集中于3组药物,即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天雄)组,与半夏、瓜蒌、天花粉组合;藜芦组,与人参、细辛组合;甘草组,与海藻组合,作用主要表现在温经化痰、润通经脉、涌吐风痰等方面。临床应用经验表明,相反药物若辨证准确,运用得当,确能对中风病产生良好的防治作用,因此认为反药在中风病中的运用并非绝对禁忌。由于药物基源、品种、炮制方法、配伍等众多影响反药作用的因素存在,对于古文献中记载的相反药物应当客观地看待,需进一步行理论和实践的挖掘,不能墨守成规的认为反药均不可应用,以使确切有效的药物配伍湮没,影响患者的诊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主要加味药的频数分析,探索小柴胡汤类方的性味归经及其功效属性关系。方法:以《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为方剂来源,收集有关小柴胡汤类方的方剂,以频数分析为切入点,引入黄金分割法,统计分析优选出的主要加味药及其药物功效、药性、药味、归经。结果:在收集到的509首方剂中,共涉及171味加味药,其中25味为主要加味药,频数之和为1 506,占所有加味药的62.53%,以白芍为首,以清热药为最,性味归经以寒、苦、归脾经为主。结论:运用频数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能较好地发现小柴胡汤类方加味药的用药特点和配伍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中药十八反的现代临床应用数据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为探寻十八反药在现代临床中应用的规律,以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为检索对象,以基于频次统计及最大频繁模式挖掘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1 964篇临床文献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现代临床中含有十八反药对复方的应用以个案报道居多,其适应证以复杂性、难治性病症为主,复方中部分十八反药对的配伍比例有一定规律,且较其他方药有更多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用药形式。说明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补充和发展,人们对十八反方药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变化,逐步肯定了部分相反药对可以有条件地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由归经属性确定到实施归经分类,中药经历了六经、十二经和脏腑定位到归经分类的基本过程。考察确认,药物归经产生于两种渠道,一是根据药物自身的“形性气质”,借助五行学说予以确认,二是由六经(包括十二经)、脏腑辨证论治派生而来的。所谓六经、十二经和脏腑归经,本质上是一致的,可替代使用。方剂归经和归经分类古今虽未明确,但在古方剂文献中普遍存在。除以单一药物和复方为整体外,方药在归经属性确定和归经分类上毫无两致。进而为药物和方剂在归经属性确定、归经分类的统一和融合,在实际操作和理论层面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位亚丽  王志国 《世界中医药》2014,9(2):224-227,232
目的: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古今人们对中药配伍禁忌的经验、认识,归纳整理包含十八反、十九畏等药物在内的中药配伍禁忌药物,方便临床查阅。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主要检索建国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收载的有关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的期刊文献,选取具有代表性且重要性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分析。结论:文献研究表明十八反、十九畏不是绝对的临床配伍禁忌,在有限制的条件下,部分可以同方使用的。  相似文献   

15.
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历史沿革与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今临床医家把十八反的药物视作配伍禁忌,认为合用后会致毒增毒,然而成功运用反药的例证也代有所传。本文通过对中药十八反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在方剂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藜芦组方剂应用在宋元时期达到最高,而甘草和乌头组方剂则是在明清时期最多,3组方剂在民国时期和现代应用均较快下降;并且外用方的比例偏高,方剂药味数有增多的趋势,主要集中在8~9味。本文认为十八反配伍与毒性药材密切相关,是有条件的中药配伍禁忌,如不同的生理病理条件,配比剂量的变化,不同的给药途径,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其配伍致毒/增毒机理的阐明将为保障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助于推动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也将为其他禁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经选药,可以提高中药用药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对指导中医临床组方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中药归经在系统发育树的分布,及与科属之间的关联关系,为诠释和评价中药归经提供依据,本文以2 435味中药涉及的3 044种中药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联规则挖掘和系统发育树构建方法,分析了不同归经中药在生物系统发育树上的分布规律及其关联关系。结果发现,在研究的中药物种的频数分析中,属于植物界的物种中,归入肝经的物种最多为1 151种;属于种子植物门的,归入肝经的物种最多为1 109种;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的,归入肺经的物种最多为110种。在关联规则挖掘的过程中,很多与同一归经关联程度高的规则分布在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中,或者在发育树上的距离非常近,如与肾经关联程度较高的红豆杉属植物;与肝经相关程度较高的为忍冬科、茜草属;与大肠经相关程度较高的为石榴属。结果提示药性和生物的门纲科属等亲缘关系信息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部分亲缘相同或相近生物物种的中药可能会具有某些相同的归经。这为中药新资源的药性预测和评价、中药临床配伍和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评价指标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处方数据挖掘近二十年中医药方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配伍规律及为药食同源类中药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2000~2019年临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文献,运用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的Apriori算法分析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及药食同源类中药性味、归经、高频药及其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144篇临床文献,剔除重复文献,共涉及141首方剂。得到临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全部中药187味,药食同源类中药42味。全部中药支持度最高的3组药对半夏-陈皮,半夏-丹参,半夏-茯苓,药食同源类中药支持度最高的3组药对茯苓-陈皮,茯苓-山楂,茯苓-甘草。结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药性多寒温平,药味甘苦辛,归肺脾肝经为主,多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等;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药食同源类中药药性多温平,药味甘苦辛,归肺脾经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中药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筛选CNKI中运用中医方剂治疗FD的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各种药物的实用频次、性味归经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共筛选中医药治疗FD文献1 513篇,处方161个,中药132味,归纳分析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4个,新处方7首。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现代文献进行用药规律研究,可获得传统文献整理和统计不能发现的隐性知识和信息,为临床治疗FD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提供参考。方法:筛选CNKI收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剂,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 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190首,涉及204味中药,活血、益气中药出现频次较高;常用药对36个,频次最高的药对为当归、黄芪,3味中药组合为地龙、当归、黄芪,4味中药组合为川芎、地龙、当归和黄芪。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中,川芎、当归、桃仁、红花、黄芪常配伍应用;演化核心组合48个,新处方11首。结论: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重在益气活血通络,标本并治。按药物的性味归经理论选方用药,以药性温热、味甘辛,归肝、脾经者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