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日常情绪体验及与亲子、同伴依恋的关系。方法:选取学生694例(小学177例,初中283例,高中234例),采用儿童青少年积极和消极情绪体验量表(PANAS-C)和人际依恋量表(IPPA)对其日常积极(PA)和消极(NA)情绪体验及母子、父子和同伴依恋进行评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初中男生PA和NA得分均高于女生[(2. 2±0. 7) vs.(1. 9±0. 6),(1. 5±0. 5) vs.(1. 3±0. 3),均P 0. 05],高中男生NA得分低于女生[(1. 3±0. 3) vs.(1. 5±0. 4),P 0. 05]。母子依恋直接或通过同伴依恋正向预测小学生PA,中介效应占比16. 1%,同时直接负向预测小学生NA (β=-0. 21,P 0. 05),直接正向预测初中生PA和NA (β=0. 28,0. 16,均P 0. 05);父子依恋对三个年级段学生PA正向预测均通过同伴依恋实现,中介效应分别占比38. 5%,76. 9%和53. 3%,同时直接负向预测初中生NA (β=-0. 24,P 0. 05),通过同伴依恋负向预测高中生NA,中介效应占比16. 7%;同伴依恋对小学生和初中生NA无预测作用。结论:相比而言,母子依恋对小学生情绪体验更为重要,父子依恋对初中生更为重要,同伴依恋对高中生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孙婧  张燕玲  顾浩  王耘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6):3327-3330
药性是中药的特定属性,药性理论是中药配伍的重要原则,该文以性味归经共同组成的药性组合表征中药药性,多个药性组合再构成药性组合模式,把中药及药性组合模式按功效划分,将各功效作为概念进行归纳逻辑编程,得出针对不同功效的药性组合配伍规律,通过实体语法系统构建药性组合配伍理论模型,实现由药性组合配伍向功效的自动推理过程,并对推理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其合理性及局限性,为揭示中药配伍规律及药性与功效间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复制慢性低灌注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常规饲养60 d后灌胃给予天珠散0.1 g·kg-1,给药体积0.02 mL·g-1,连续3 d,制备含药血清;采用UPLC检测天珠散入血成分并推测其结构;使用Discovery Studio 3.5软件进行反向找靶,并将获得的潜在靶标基因在线提交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富集分析。该文共推断获得天珠散5个入血成分,鉴定其中4个成分为parishin B,parishin C,parishin,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经反向找靶,获得Fit value≥0.6的药效团模型861个,从KEGG,BIOCARTA获得经文献验证的信号通路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Apoptosis等 9条,提示天珠散改善血管性痴呆的药理作用与机制可能与上述入血成分及相关信号通路有关。对于少数民族传统经验方,在药效验证的前提下,综合采用血清药物化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系统生物学等技术,将有益于民族效验方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的快速发现。  相似文献   
4.
曹佳  辛娟娟  王耘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1):2199-2205
利用网络科学技术刻画中医理论有助于中药配伍研究的现代化和程序化。该文通过药对网络表示药物之间的直接作用关系,然后分析该网络的社团特征与血气功效的映射关系,最后以方剂为桥梁研究了血气理论在药对网络上的网络表达。研究发现,药对网络具有强的社团结构特征,每个社团由一系列关联紧密的药对组成。社团在药对功效上具有明显的理血和理气功效的相斥性,即同一个社团基本不会同时出现理血功效的药对和理气功效的药对,或者二者均不出现。由此将药对网络所涉及的386个单味中药划分成3类社团:理血(B)社团、理气(Q)社团和灰色社团。把262首方剂依次映射在这3类社团上的统计结果表明,如果一个方剂包含Q社团单味中药,那么它以99.84%的概率也包含B社团的单味中药;同时包含BQ社团单味中药的方剂数量为140首。因此,对于一个方剂所包含的单味药物满足"有Q就有B,有B未必有Q"的规律,这个数值规律完全吻合中医的血气理论:理气必理血,理血未必理气(出血若因外伤或血热,那么理气就会加重出血)。一方面该文寻找到具有高辨识度的宏观网络数值特征,可以为判断新方剂合理性提供网络数值参考;另一方面论文从数值分析的角度证明了人体血与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除了与课程本身设置的合理度有关,也与学生个体的发展程度有关联。在教学改革微观系统工程研究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SIMPP分析,研究了影响课程设置满意度的学生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学习状态好、学习目标明确、母亲文化程度一般的大学生更容易对课程设置满意。在现有课程设置条件下,教育者应该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树立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多给学生介绍和分析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其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中学生受到教师影响的程度关系到教学有效性,即是否可促进学生学习和达成预期教学目标。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在教学改革微观系统工程的理念指导下,对中医药院校教学过程中学生受教师影响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SIMPP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受教师影响程度不仅与教师本身有关,也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有关,和学生自身的状态、家庭背景等因素存在内在联系。深入研究这些因素以及学生受教师影响的相关行为模式,有助于形成提升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系统策略。  相似文献   
7.
科学合理地种植中草药是解决中药资源紧缺、保障中药质量的根本方法。中草药品质受种子种苗、种植措施、土壤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各影响因素对中草药品质产生不同的作用,但迄今为止并没有通过调控中草药种植因素分析中药材品质的模型和方法。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结合专家种植经验,综合分析影响中草药种植指标的复杂因素,以提高中药材品质为目标,基于图数据库的方法构建影响不同中草药种植品质的知识图谱,探讨中草药种植因素与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调节影响中药材品质的因素,为中草药种植以及提高中药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是设计科学和制造科学的总和,设计思维和方法贯穿于药品研究、开发、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设计对药品质量具有决定作用。中药设计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有效使用多学科的科学原理使中药质量满足临床防病治病需求的过程。本文总结了中药方剂设计、中药药物设计和中药剂型设计等中药产品设计内容,以及药辅合一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制剂处方设计、中药制药工艺路线设计和制药工程设计等中药工艺设计内容。随着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大数据、知识和规则的中药智能设计方法,如专家系统(ES)、工艺分类系统(MCS)和智慧中药系统(iTCM)等,提高了中药设计效率,丰富了中药质量源于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目前比较前沿的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进行姜黄素药物组织分布检测的方法探索,建立实验方案,评价其应用性.方法 采用CY7荧光染料进行姜黄素标记,并进行纯化,利用高效液相进行测定,裸鼠注射后进行荧光活体成像检测,对其药物分布情况进行实时摄取图像,并选取心、肝脏、脾脏、肺、肾脏等进行解剖后荧光成像,然后对其冰冻切片,进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CY7标记成功,纯度达90%以上,体内活体成像,各器官、膀胱呈现比较好的浓度代谢规律,切片后能够对药物进入细胞情况进行比较显著的观测.结论 该实验方案切实可行,方便经济,对于中药的药代动力学检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Cry1Ac蛋白单链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Tomlinson J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人源化抗Cry1Ac蛋白单链抗体(scFv)并进行鉴定.方法:以Cry1Ac蛋白为抗原包被固相,经4轮"吸附-洗脱-扩增"过程后,挑取单克隆,用ELISA法测定特异性结合活性,并对其进行基因序列测定.结果:经过4轮筛选,获得了2株能与Cry1Ac蛋白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克隆.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可以不经过免疫制备出高特异性的人源化抗Cry1Ac蛋白scFv,为Cry1Ac毒素蛋白检测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