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家兔缺氧型心跳骤停模型的复苏后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气管法致家兔心跳骤停模型,12只家兔随机分为参附组及对照组,造模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并分别静推参附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复苏后6 h内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参附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为(91.38±31.47)s,对照组为(179.85±27.82)s;参附组自主循环恢复后6 h内MAP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可缩短缺氧型心跳聚停家兔模型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同时对MAP具有积极的提升和稳定作用,能提高CPR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参麦注射液对豚鼠缺氧型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SM)对缺氧型心搏骤停(CA)豚鼠模型心肺复苏(CPR)成功后自主循环的影响.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SM组和生理盐水(NS)组,腹腔注射SM、NS30min后,采用夹闭气管窒息法复制CA豚鼠模型,监测夹管前后豚鼠的心电图变化,并记录开始CPR至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自主循环维持时间.结果两组CPR成功率相近;SM组循环恢复时间短于NS组,循环维持时间长于NS组.结论 SM可缩短缺氧型CA豚鼠型CPR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延长CPR成功后的循环持续时间,但对豚鼠CPR成功率无明显影响,说明SM对促进CA的自主循环恢复和提高恢复后自主循环的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效应,揭示其在临床CPR过程中的适宜用量。方法:将入选的120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肾上腺素组(A组)、肾上腺素加低剂量参附注射液组(B组)、肾上腺素加高剂量参附注射液组(C组),3组均行标准心肺复苏并予常规西药、肾上腺素及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进行干预,观察组间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2天存活率、心肺复苏成功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cTnT的差异。结果:B、C组在自主循环恢复率及2天存活率方面较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动脉压、cTnT方面B、C组较A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C组较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且在平均动脉压、cTnT方面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作用及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肾上腺素治疗,对照组60例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给予肾上腺素治疗,比较2组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复苏后48 h和96 h患者存活率以及复苏0,5,10,20 min患者pET(CO2)水平。结果复苏后10 min和20 min,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为(8.41±4.79)min,较对照组(10.11±5.78)min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复苏后48 h和96 h存活率均为72%,而对照组分别为53%和52%,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复苏过程中pET(CO2)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复苏后5,10,20 min时观察组pET(C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肺复苏过程中应用参附注射液可缩短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提高ROSC率和稳定性,提高pET(CO2),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中单用肾上腺素或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首剂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观察组52例患者给予首剂肾上腺素1mg及血管加压素40U静脉推注。如心电未恢复,2组患者均每隔5min重复给药,直到自主循环恢复。观察自主循环恢复情况、24h及出院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分别为75.00%、(8.6±2.3)min,对照组分别为52.50%、(18.8±4.5)min,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2组患者的24h存活率、出院率比较,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CPR中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患者自主心律恢复率和时间明显优于单用肾上腺素,24h和出院存活率亦高于单用肾上腺索组,近期效果显著。但由于随访所限,长期复苏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家兔缺氧型心跳骤停-心肺复苏(cardiac arrest-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A-CPR)模型血清肌钙蛋白T(cTnT)、TNF-α的影响。方法家兔18只采用夹闭气管法复制缺氧型CA-CPR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附注射液组、乌司他汀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6只。参附组给予参附注射液2 mL/kg(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乌司他汀组予2.5万U/kg(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生理盐水组予生理盐水5 mL,分别在复苏后8、15、22 min缓慢注射,并分时点检测血清cTnT、TNF-α值。结果与本组夹管前比较,3组复苏后30、60、120 min血清cTnT、TNF-α浓度均升高(P0.05,P0.01)。与生理盐水组同期比较,复苏后30、60、120 min参附注射液组血清cTnT明显降低(P0.05,P0.01),参附注射液组及乌司他汀组复苏后120 min TNF-α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期间cTnT、TNF-α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家兔心肺复苏后脑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评价其对复苏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家兔分为正常复苏组、假手术组、参附注射液组,正常复苏组、参附注射液组建立心肺复苏模型,自主循环恢复后每隔30min分别缓慢静注生理盐水、参附注射液1次,连续3次;假手术模型组不建立心肺复苏模型。均在8h取脑海马组织,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正常复苏组脑超微结构广泛水肿、结构破坏,胶质细胞核坏死、空泡改变,胞浆内无结构、稀少、无细胞器,髓鞘、轴浆萎缩、空泡。假手术模型组超微结构完好,胶质细胞核、胞浆完整、胞质水肿不明显,髓鞘完整,轴浆无萎缩,血管内皮肿胀、管腔变狭窄。参附注射组:脑超微结构尚完好,胶质细胞核正常、胞浆完整、胞质突起肿胀,部分胶质细胞内细胞器少、空泡破坏(变性),见少量线粒体;髓鞘完整,血管内皮细胞完整。结论心肺复苏时应用参附注射液可以减轻脑海马组织超微结构损害,对复苏后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后早期脑复苏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及评估其对预后的价值。方法:将92例心脏骤停后出现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复苏亚低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在自主循环恢复后0. 5、2、6、12、24 h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两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在心肺复苏后24、48、72 h记录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的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复苏有效率及存活率。结果:自主循环恢复后,两组S-100B蛋白、NSE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5);自主循环恢复后2、6、12、24 h,治疗组S-100B蛋白、NSE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同期水平(P 0. 05);心肺复苏后12、24、48、72 h,两组GCS评分均明显升高(P 0. 05),且在心肺复苏后48、72 h,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的同期水平(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 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 30%(P 0. 05)。治疗组存活率为30. 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 86%(P 0. 05)。结论:参附注射液有效降低心脏骤停后早期脑复苏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60-75岁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参附组25例于麻醉诱导前静注参附注射液0.5ml/kg,对照组25例于麻醉诱导前静注乳酸林格氏液0.5ml/kg,5min后麻醉诱导;两组均静注咪唑安定0.1mg/kg、罗库溴铵8mg/kg、芬太尼3μg/kg、异丙酚1.5mg/kg麻醉诱导.于麻醉前静息状态下、诱导后即刻、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2、3、5、10min分别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记录.结果 参附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及插管时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且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有效维持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间循环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慢支病人上腹部手术全麻后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拟于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慢支病人3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A组,n=9)和对照组(B组,n=19)。两组病人气管插管后行全身麻醉。术毕前15 m in停止麻醉,A组静注参附注射液1 m l.kg-1,B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监测注药后HR,MAP的变化,对比观察两组意识恢复(t1)、停止机械通气(t2)和拔除气管导管(t3)的时间。结果两组HR、MAP的变化无明显差异。A组t1,t2,t3较B组分别缩短14.3%,19.3%,23.6%,具有极显著差别(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明显缩短慢支病人上腹部手术全麻后的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CA)后脑复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健康促进中心收治的CA行心肺复苏(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脑复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脑复苏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ROSC后0.5 h、2 h、12 h、24 h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清标本,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含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NSE和S–100B蛋白的水平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ROSC后0.5 h、2 h、12 h、24 h的血清NSE和S–100B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最终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改善脑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保护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细胞,从而改变目前CPR后患者生存质量较差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复苏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2例符合入选要求的患者分为3组:参附注射液组15例(A组),参麦注射液组15例(B组),空白对照组22例(C组)。A组以参附注射液1mL/kg的剂量加适量5%葡萄糖稀释成100mL静滴;B组以参麦注射液1mL/kg的剂量同法静滴。C组仅以5%葡萄糖100mL静滴;3组均在手术结束,停止静脉麻药和吸入麻药时(T0时刻)开始静脉给药,5min内滴完。分别记录用药后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时间、出复苏室时间、用药30min后格拉斯哥(GCS)评分情况,以及在用药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睁眼时间、用药后30minGCS评分均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之间各项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较参麦注射液更可以促进全身麻醉术后复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参附注射液中的乌头碱可能是其促进麻醉后复苏的关键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高龄病人手术期循环各生命指标稳定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手术患者70例,年龄70~90岁,ASA(Ⅱ~Ⅲ级),手术时间2~3h。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35),治疗组(参附注射液组)于麻醉前30min、麻醉后1h给与参附注射液50ml静脉缓慢注射,对照组按麻醉常规无特殊处置。记录麻醉用药即刻、麻醉后60min、120min、术后1h、3h、12h病人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等情况。结果:参附组在循环稳定性和抗应激反应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有效防止循环紊乱,使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对循环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脏复跳的影响。 方法: 60例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S组)组和生理盐水(N组)组,每组30例。S组在开放主动脉前给予参附注射液,N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主动脉开放至心脏复跳的时间、复跳后1 min ST段改变的绝对值及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复跳后心律失常情况;记录前并行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后并行循环时间,以及心脏复跳后多巴胺使用情况。 结果: S组主动脉开放至心脏复跳的时间较N组明显缩短( P <0.01);S组心脏自主复跳率较N组高,且室颤发生率较低( P <0.05);S组心脏复跳后ST段改变幅度明显较N组小( P <0.01),ST段恢复正常时间较N组显著缩短( P <0.01);两组患者前并行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N组后并行循环时间较S组延长( P< 0.05);S组心脏复跳后1~30 min、 30~60 min、60~90 min,以及ICU期间多巴胺使用量均较N组少( P <0.05)。 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促进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脏自动复跳,而且可减少复跳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配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60 ml,静脉滴注.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简称出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检测首次出窗时间与改用无创机械通气3h后通气、循环指标,记录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率、撤机失败率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首次出窗时间分别为(4.17±0.41)天和(5.50±0.80)天,治疗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3h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出窗时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3h后动脉血pH值较出窗时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VAP发生率、撤机失败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配合机械通气治疗AECOPD患者疗效确切,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增加撤机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异丙肾上腺素治疗重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疗效,以及参附注射液对异丙肾上腺素停减率的影响.方法将Ⅱ度2型AVB、Ⅲ度AVB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疗法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50ml静点,每日1~2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异丙肾上腺素停减率分别为87.50%和63.33%(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异丙肾上腺素抢救重度AVB疗效显著,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减少异丙肾上腺素的用量,延长作用时间,缩短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脓毒症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4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抗感染性休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首次50 mL静注,后予10 mL/h维持泵入。结果:治疗24 h后,在改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乳酸水平、尿量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在改善休克症状、加强脏器功能保护上,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可以减少去甲肾上腺素持久或大量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预注参附注射液对开胸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40例ASA I~Ⅱ级择期普胸手术病人,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手术结束后送入麻醉恢复室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参附组,入室后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0mL/kg;对照组,入室后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采用双盲原则,观察并记录用药前、气管拔管前、气管拔管即刻、气管拔管后1m in、5m in血液动力学指标;患者自主通气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结果: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在气管拔管即刻达到高峰,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前、拔管后1m in也高于参附组,拔管后5m in也未完全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附组的自主通气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行开胸手术的病人在气管拔管前预注参附注射液,可以起到稳定循环、减轻应激反应并促进苏醒的作用,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参附注射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60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参附组(S组)于手术结束前给予参附注射液1ml/kg;恩丹西酮组(E组)于手术结束前给予恩丹西酮8mg;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手术结束前给予生理盐水1ml/kg.3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均相同.术后8h、24h追踪观察并记录恶心呕吐情况、肛门排气时间.结果:E组与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N组少,S组患者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较E组和N组短.结论:参附注射液用于预防PONV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组织灌注指标、全身氧代谢指标、平均ICU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75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根据《2008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6 h EGDT方案+24 h集束化治疗,参附组按EGDT方案第1次液体复苏后应用参附注射液10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对照组在同一时间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比较参附组和对照组用药后24h组织灌注指标、全身氧代谢及两组ICU平均住院时间和28 d预后的差异.结果 参附组24 h ScvO2、尿量高于对照组,血Lac低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D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02ER%、VO2及治疗24h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相近(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24h组织灌注水平和氧输送水平,对平均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