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正从客观、微观的角度逐渐认识到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在中医整体观理论中,肺与肾在气机、水液代谢、经脉联属和五行理论的"母病及子""子病犯母"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医学发现肺与肾在呼吸,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疾病的原发与继发等方面有相互代偿的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尿毒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变中亦体现了相互影响的重要关系.文章从生理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内分泌学角度初步认识中医理论中肺与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多对应"肺胀""喘证"等中医病名.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初期在肺,久则传肾,慢阻肺稳定期与肺肾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现代研究发现,在肺肾相关理论指导下对慢阻肺稳定期进行治疗能提高患者机体正气,延缓慢阻肺的进程,对改善稳定期症状及阻断相应发病机制的过程有积极影响.基于肺肾相关理论,本文梳理了中西医肺肾相关的认识与肺肾相关理论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研究进展,认为该理论对调节免疫功能、减轻体内炎症因子反应、稳定气道结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肺萎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肺病日久,子盗母气,或素体脾胃虚弱,津液生化乏源、布散无权,母病及子,肺燥津枯,肺失濡养,最终发展成肺痿;肺病日久,不司呼吸,则清气之吸入者少降,浊气之呼出者受阻,必伤于肾,肾气不足,肾不纳气,气不化津,或肾阴亏耗,肺失濡养,发为肺痿。临证治疗时,多以培土生金、补肾助肺为主要方法,但不可拘泥一方、一法,当辨证施治,以期获得最大疗效。  相似文献   

4.
李大治  阮诗玮 《光明中医》2013,(12):2457-2458
中医学理论重视整体,重视各个脏腑之间生理状态下的相互联系和病理状态下的彼此影响.近年来,肺肾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现代研究也表明,此相距甚远的两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重点探讨了传统中医肺、肾两脏之间的关系,及后世存在的一些异议,希望对中医肺肾关系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肺纤维化(肺痿)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古典医籍论述为理论依据,以肺脾肾三脏生理功能为基础,以肺纤维化(肺痿)的病机出发,深入剖析了肺纤维化(肺痿)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此确定其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朱云峰  谢敏 《新中医》2022,54(6):208-211
通过厘清胃、肺、肾三者间的关系,分析讨论从肺肾论治脾胃疾病。首从《黄帝内经》中关于肺、肾与胃的阐述进行分析,认为肺、肾与胃的生理功能在藏象层面关系紧密,三者的生理结构在经络层面密切相关。进而,从“胃之关”分析肺肾对胃的调节作用,认为从“聚于胃,关于肺”,可看出肺与胃气机升降相依,而从“肾者,胃之关也”可看出肾与胃水液运输相济。基于以上所论,认为从肺肾论治脾胃疾病,有降肺气以平呃逆、调肾中阴阳以和胃中寒热之法。  相似文献   

7.
<正>肾性水肿属于中医学"水气病"范畴,临床上常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继发性肾脏疾病。中医学认为水肿的发生主要源于肺失宣降,脾失转运,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笔者(第一作者)有幸在陈翠兰主任医师指导下对于从"肺"论治肾性水肿,深有体会,现阐述如下。1肺的功能失调是肾性水肿的重要病机1.1肺与肾的生理关系肺与肾关系密切,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生理上,肺居上焦,为五脏六腑之首,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诊断的恶性肿瘤和癌症致死的首要因素之一,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在我国,受地域差异影响,肺癌对于各地区的影响虽有所不同,但仍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西医治疗肺癌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西医、中医配合治疗,或者直接采用中医治疗已经成为肺癌治疗的必然趋势。中医治病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整体观念包括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故中医对于肺癌的治疗讲求虽病一脏,应治全身,与五脏一体观理论相对应。即对于肺癌的治疗除了治疗肺脏之外,还应同治脾、肾。肺、脾、肾三脏在五行上分别对应金、土、水,依据五行相生关系,土生金,土为金之母,金生水,水为金之子,益火(肾)补土,通过补益肺的母及子,治疗肺脏疾病,相生相化,生化不绝。肺癌耗气日久必累及母脏,子盗母气,应虚则补其母,故采用培土生金法以扶正治本,土旺金自生,自去肺虚之候。肺肾亏虚是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阴虚日久则金不生水,水不润金,故应母子同补,采用金水相生法以滋肾润肺,肺阴得润,肺自宣降有力。脾为肺之母,肾为肺之子,肺癌日久则致母亏子虚,故采用益火补土法以益肾健脾,先后天皆充,肺亦调节有度。肺脾肾三脏调和则气血化生有源,气血阴阳平衡,机体自我康复能力再现,治疗肺癌会取得更好的疗效。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安周身以治肺癌,治疗肺癌时肺脾肾三脏同治,以肺脾肾为中轴,采用培土生金、益火补土、金水相生的治法治疗肺癌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伟  韩佳 《中医研究》2012,25(6):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冬春季节复发,夏季缓解,且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加重.本文试图围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中医学多系统相关的实质研究,在对肺肾的理论、五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肾之间的相关性,并指出肺脾肾阳虚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强迫症是一类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其特点是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发生发展与五神脏中的肺魄、肾志密切相关,从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肺肾关系的生理基础等方面探讨肺肾生理相关性.强迫症病位在肺肾,肺肾气虚是其病因,肺虚魄扰、肾虚志弱是核心病机,补肺益肾为基本治法.在治疗上,...  相似文献   

11.
五味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临床治疗及调护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古籍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将五味理论与药、食、四季、脏腑盛衰等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初步探讨五味理论在肾脏疾病遣方用药及调护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7,(1):43-45
氢氯噻嗪为临床常用西药,主要用于水肿、原发性高血压、中枢性尿崩等疾病的治疗。根据中医理论探讨氢氯噻嗪的中药化特性,认为其性温热,味甘、苦,归经于肺、脾、肾、膀胱经,具升浮之性。运用中医理论对其辨证分析可知,其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时,尤适用于痰湿壅盛型患者;氢氯噻嗪兼具利尿及抗利尿功效,因此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西药中药化,不仅能辨证运用西药,且能增加对西药双向调节作用的认识,为中西医有效结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性痴呆(VD)病因病机复杂,但总以肾虚精亏、髓海不足为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而充于脑,脑为髓之海,肾与脑紧密关联。因此,VD的治疗当以补肾填精而益髓。肾-脑相关理论根于二者阴阳、经络、精髓及神志方面存在相关性,从中医及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肾、脑的生理、病理,不仅为从肾论治VD提供了精确的辨治思路,同时也为肾-脑相关理论的实际运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医文献资料分析总结,发现"脑神说"隶属中医整体观念,是基于中医经络藏象总结提出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形神一体观"的理念。脑为元神之府,其生理机能的发挥关键在于心肾二脏,在这一理论基础下"心主神明"实际上作为脏腑机能而成为其核心理论组成部分之一。心、脑之争其根本原因在于脑在中医学中定义解读的不同,而在临床诊疗中,脑神之说亦是通过整体辨证进行施方用药,符合现代心身医学"形神并调"的医学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蹻脉、阳蹻脉、阴维脉、阳维脉,是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冲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冲脉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海"、"血海"、"十二经之海"。从对古今文献的统计看,清代以前尚未有正式的奇经医案。从清代始,奇经医案逐渐盛行。尽管奇经医案在数量上相对较少,但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奇经医案、用药的探讨是否有价值,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清代著名医家叶桂编著的《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的奇经医案,认为奇经医案对奇经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使得中医辨证体系更加丰满与成熟。  相似文献   

16.
中医内伤病证候是经中医几千年发展又经近年来总结而形成的中医最宝贵的精华部分。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侯,它的神经—内分泌病理生理基础则是3条线,这3条线的病理生理变化构成了全部中医内伤病的证。在整个内伤病证候中,肝脾肾3个系统的病理生理和3条应激神经内分泌学的主要变化,恰恰与应激神经内分泌3条主要神经内分泌腺相互吻合。肝脾肾3条线是主轴,而心肺、六腑、经络的定位均依附在肝脾肾3条线上,可揭示出全部证候的病理生理。应激神经内分泌学的病理生理与现代的3条神经内分泌线是中西医两大医疗体系的交汇点、整合点,相互扩容的主要部分。现代医学应激系统发展出来的神经内分泌病理生理学含整个内分泌轴及植物神经的联合轴是证候实质的基础,由此可以用现代科学和医学理论来研究发展发扬中医药。3条神经—内分泌线是疾病引起共同的应激神经内分泌学的表现,但应激神经内分泌学缺乏整体的临床表现,而中医两千年发展的证恰好是一个补充和整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面对阻碍中医学复兴发展的重大障碍,虽然经过现代医学几十年的研究,至今仍无明确定论的人体经络实质,反过来探寻中国古人是如何发现人体经络的。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以及通过对中医学的源头《黄帝内经》[2]等书籍的学习、思考,从实践之路、理论之路两个方面来探寻中国古人的人体经络发现之路。结果中国古人的人体经络发现之路,实际上已经明确写在《黄帝内经》开篇第一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了。结论不是人体经络不存在,也不是现代人不如中国古人,只是中国古人走的这条人体经络发现之路石破天惊,大大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能力,现代医学之所以研究人体经络实质几十年未果,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经络学说起源于对“脉”的解剖生理学认识 ,以脉行的路径为经脉 ,以脉行的分支横出的径路为络脉 ,从而逐渐形成了经脉和络脉的概念。对经络学说提出挑战的是来自西方医学的传入 ,即人们在认识神经学说的结构与功能之后 ,来阐释经络沟通人体体表与体表上、下之间 ,体表与内脏内、外之间特异联络、调控和反应功能。在明末传入的西方解剖生理学 ,或是在晚清西方医学科学的东传过程中 ,与经络功能相关的中医词汇如“细筋”“系”等曾作为“nerve”的汉译名词 ,从而在中西医汇通的初创阶段 ,奠定了经络与神经功能活动相关的文字转换基础  相似文献   

19.
衣华强 《中医药学刊》2008,26(2):402-403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蹻脉、阳蹻脉、阴维脉、阳维脉,是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冲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冲脉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海”、“血海”、“十二经之海”。从对古今文献的统计看,清代以前尚未有正式的奇经医案。从清代始,奇经医案逐渐盛行。尽管奇经医案在数量上相对较少,但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奇经医案、用药的探讨是否有价值,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清代著名医家叶桂编著的《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的奇经医案,认为奇经医案对奇经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使得中医辨证体系更加丰满与成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杞菊甘露饮及杞菊甘露饮配合针刺治疗肺肾阴虚型干眼症的疗效。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在新加坡中华医院眼科组就诊的肺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组1(杞菊甘露饮组)45例和组2(杞菊甘露饮配合针刺组)45例。2组均口服杞菊甘露饮,组2加针刺治疗,疗程均为30 d。结果:1)组1及组2的标准干眼症测量评分(Standard Patient Evaluation of Eye Dryness,SPEED),视觉模拟量化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VAS)以及中医肺肾阴虚积分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疗效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TBUT)在2组间疗效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1高于组2(P=0.0000.01)。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组1显示泪液数量在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0.05),组2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80.05)。2)总有效率:SPEED,组1是54.4%,组2是53.3%。VAS,组1是61%,组2是55.5%。中医肺肾阴虚积分的总有效率,组1是68.18%,组2是71.11%。结论:单用杞菊甘露饮或杞菊甘露饮配合针刺治疗肺肾阴虚型干眼症均有效,两者在疗效上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新加坡卫生部或可考虑除西医常规治疗外,也可让不同规格的各级医院根据其自身条件,技术设备以及患者的依从性选择中药治疗或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干眼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