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足三里穴”水针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联合臀大肌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联合“足三里”水针治疗,均连续治疗14天。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运动量表(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外周血中NSE因子测定。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外周血中NSE因子水平下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NSE因子含量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三里穴”水针疗法可提高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英红  姚庆萍 《天津中医药》2022,39(10):1235-1240
[目的] 评估天降血栓通丸口服联合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不同年龄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271例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青中年组(<65岁);根据是否给予天降血栓通丸口服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连续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差异,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各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老年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存在差异,排除其干扰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mRS评分降低,BI评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组患者治疗组mRS评分和B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老年患者中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04%和7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和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天降血栓通丸可有效地改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但对青中年患者的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3.
祛风化瘀通络方早期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2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祛风化瘀通络方早期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 85例CIS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均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祛风化瘀通络方,1剂/d,疗程2周。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I)评估肢体运动功能,以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价肢体痉挛程度;记录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血清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lα(6-Keto-PGFl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小板功能。 结果: 治疗后第7、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和改良Ashwort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7、14天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下降幅度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vWF,TXB2及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Keto-PGF1α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祛风化瘀通络方早期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激活,抗血小板活化,改善血管缩舒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通腑化浊方对缺血性脑中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90例患者随机按住院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给予西医生命支持、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常规治疗,并采用中医康复综合治疗,包括推拿、针灸、药浴等。观察组加用通腑化浊方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I)评估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价肢体痉挛程度,采用修订Rankin量表(MRS)评价致残率/病死率,测量血清S100B蛋白含量。结果: 治疗第7,14,28天,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14,28天,观察组FMI,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14,28天,观察组改良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3,7,14 天观察组血清S100B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综合康复方案中,通腑化浊方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运动功能,增强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血清S100B蛋白含量,降低致残率/病死率,在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英红  刘阳阳  戴芳 《天津中医药》2023,40(9):1155-1159
[目的] 分析天降血栓通丸口服联合针刺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脑病科收治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天降血栓通丸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巴塞尔指数(BI)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NIHSS评分和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RS评分和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降血栓通丸口服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脑卒中后失眠状况,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12)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汤,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 00%,低于观察组92. 50%(Z=2. 576,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P 0. 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 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益气活血汤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中药熏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肢体肌张力、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9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单纯康复训练,观察组55例增加中药熏蒸疗法,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肌张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改良版Ashworth评分法(MAS)评分、表面肌电图测均方根值(RMS)数值、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中药熏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能够改善患者肌张力异常,提高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普宁市人民医院 2018 年 12 月 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68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4 例。观察组给 予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7.06 %,高于对照组 的 79.4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94 %,低于对照组的 14.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 且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少。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观察颞三针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12 月茂名市中医院收治的 90 例风痰瘀阻证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抽签方式分为对 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将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接受颞三针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 %,高于对照组的 7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风痰瘀阻证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过颞三针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改善, 该方法不仅仅能够缓解临床症状,还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芪仙通络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6月温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相同的西医治疗,并加服芪仙通络方,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情况,以及外周血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基质衍生因子-1(SDF-1)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42/50),高于对照组的66.00%(3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65,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MBI,FMA评分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MBI指数及FM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MBI指数及FMA评分均明显升高,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及SDF-1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仙通络方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该方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促进患者外周血内源性VEGF,SDF-1的表达,从而激活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通路,诱导内皮祖细胞的募集和动员,促进血管新生及缺血脑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栓胶囊对缺血性中风(CIS)气虚血瘀型患者疗效和血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影响,探讨消栓胶囊对CIS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CIS气虚血瘀证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消栓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消栓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消栓(肠溶)胶囊0.4g/次,3次·d-1,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检测血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流变学、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变学、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消栓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消栓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消栓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消栓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CIS患者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血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患者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经筋推拿改善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2018年1—6月在院的缺血性卒中后并伴有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采用经筋推拿,6 d为1个疗程,休息1 d,8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上肢痉挛改善的程度;对照组采取中风病一般护理常规及针刺治疗,疗程与观察组相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痉挛量表(CSI)评分、Ashworth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平衡评估量表(Fugl-Meyer)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I评分、Ashworth评分、NIHSS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刺治疗配合经筋推拿可以有效地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同时降低了肌张力,提高了日常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通络牵正方联合的康复疗法对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4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Bobath方法、强制性运动疗法、减重步行训练、运动再学习方案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和自拟通络牵正方内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Ashworth法评价痉挛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估肢体综合运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价生活质量,并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3.5%,优于对照组的77.4%(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Ashworth,Fugl-Meyer(上肢和下肢)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FCA评分上升,观察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残损和Ashworth肌张力分级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的中医康复手段改善了患者痉挛状态及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减轻了临床症状,改善了患者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其在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康复治疗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上市后再评价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评价苦碟子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影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通过中央随机系统,将7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6例、对照组354例。试验组给予苦碟子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和中医康复技术,对照组给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加用现代康复技术,疗程为10~21 d,在第7,14,21天3个时间点上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FMI评分)。同时观察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应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发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NIHSS评分及FMI评分均呈改善趋势,且治疗第14天和第21天NIHSS和FMI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未发生与苦碟子注射液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苦碟子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scalp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METHODS: Totally 74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were enrolled and divided into either body acupuncture(Control) or electro-scalp acupuncture(ESA)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ized controlled principle.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given body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ce daily for28 d, whereas except for the body acupuncture,electro-scalp acupuncture was additional treatment given to the ESA group. Neurological deficits,everyday motor function and muscle strength were evaluated at baseline and the 28 th d by NIH Stroke Scale(NIHSS), Fugl-Meyer Assessment(FMA) and Modified Barthel Index Score(MBI), respectively.RESULTS: There were not obvious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in the baseline efficacy parameters(NIHSS, FMA and MBI)(all P 0.05), whereas significant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post-treatment NIHSS, FMA-UE and MBI scores(all P 0.05). After acupuncture treatment, systematic within-group improvements were found in the two groups for any of the efficacy parameters assessed(all P 0.01), and the ESA group showed higher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NIHSS, FMA-UE and MBI scores(all P 0.05).CONCLUSION: Electro-scalp acupuncture was efficaciou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which resulted in meaningful improvements in neurologic function, motor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针刺背俞穴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针刺背俞穴、躯干训练和常规治疗,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 3种康复治疗方法在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方面均有效(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FMA评分和MBI评分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可以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疗效与躯干训练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傍次上肢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上肢偏瘫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傍次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肢体瘫痪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偏瘫的患者采用SPSS软件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傍刺上肢经筋结点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上肢常规经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评价两组上肢的肌力(MMT徒手肌力评定法)、关节活动度(ROM关节活动度评定法)、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ARAT上肢动作研究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量表)确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OM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ARAT评分均上升。治疗组较对照组ROM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ARAT评分改善更优(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肌力经MMT评定后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组疗效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电针傍刺经筋结点与常规针刺治疗都可以改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上肢瘫痪,但电针傍刺经筋结点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熄风清火活血化痰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火痰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淄博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火痰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熄风清火活血化痰汤与西医基础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mRS评分、BI评分,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组内、组间mRS评分、BI评分、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熄风清火活血化痰汤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火痰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改善神经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血栓片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72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1次,试验组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基础上服用脑血栓片1.2 g,每日3次,两组均服药12周。在治疗6、12周和纳入后24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量表、改良Rankin量表、Barthel指数、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SS-QOL)量表、中医症状积分评价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医症状等方面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2周时NIHSS量表、Barthel指数、中医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随访至纳入后24周时NIHSS量表、Barthel指数、SS-QOL量表、中医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改良Rankin量表比较,两组改善情况相当(P0.05)。[结论]脑血栓片可以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