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临床常见的由化疗药物引起的一系列神经毒性症状,易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四肢感觉弱化、缺失等,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CIPN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也没有可广泛用于临床的特效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CIPN具有特定的优势,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理论依据和临床疗效方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CIPN的临床症状特点,深入剖析其与中医肝阳虚理论之间的关系,探讨CIPN的中医病因病机与用药规律,指导临床治疗CIPN,以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肿瘤治疗中常见的副作用之一,现已成为限制肿瘤治疗的棘手问题。由于CIPN的发生机制复杂,临床常见以对症治疗,辅以镇静、抗抑郁等手段为主,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药在防治CIPN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CIPN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CIPN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Pub Med、MEDLINE、美国Biological Abstracts、荷兰EMBAS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对近10年针灸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从实验设计、治疗方法、疗效评价、机制研究等方面对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然而对其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文献较少且质量相对不高,对针灸治疗CIPN的有效性仍存争议,需要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及系统评价来证实其有效性,同时对于针灸治疗CIPN的作用机制也未完全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化疗药物损伤周围神经而产生副作用,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四肢感觉弱化、缺失等。发病机制因化疗药物而异,化疗方案、疗程以及药物累积剂量决定了症状严重程度,其与患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预防CIPN发生或缓解症状的确切手段,需要进一步研究并提出应对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策略,追求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CIPN的产生机制,总结了中西医应对CIPN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探索CIPN发生机制以及临床预防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化疗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 riphe ral ne uropathy,CIPN)是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化疗药物对周围神经或自主神经损伤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CIPN最常见感觉神经损伤表现为远端肢体感觉异常~([1~3])。临床上,化疗后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人数众多,在奥沙利铂或紫杉醇治疗的患者中,约  相似文献   

6.
正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而化疗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 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引起CIPN的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铂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紫杉类、长春碱类等)、烷化剂、氟尿嘧啶类等,临床大多表现为以肢体远端为主的对称性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下肢最为多见。初期常表现为肢体末梢的感觉过敏和感觉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方手足浸泡联合甲钴胺片防治长春新碱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CIPN)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经长春新碱药物化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联合组各36例。3组均进行常规化疗(均首次使用CHOP、R-CHOP、H-CAVD方案),共6个周期。对照组于化疗同时予甲钴胺片,每次0.5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化疗同时予周围神经方手足浸泡,先手后足,每次20 min,每日2次;联合组在化疗同时予甲钴胺片及周围神经方,用法用量同前。均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于化疗2、4、6个周期评价3组CIPN发生率及程度,比较满意度。筛选周围神经毒性≥Ⅱ度、已暂停化疗、自愿加入巩固治疗研究的患者50例,交替入巩固治疗组、巩固对照组各25例,巩固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巩固治疗组予周围神经方手足浸泡,用法用量同前,连续治疗20 d,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化疗2个周期,治疗组与联合组CIP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4个周期,联合组CIP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联合组CIPN≥Ⅱ度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6个周期,治疗组与联合组CIPN≥Ⅱ度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CIPN≥Ⅱ度的患者巩固治疗,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巩固治疗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巩固对照组(P0.01)。结论周围神经方手足浸泡联合甲钴胺片对减轻CIPN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化学治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CIPN)作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国际上亦无较为公认的评估标准、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其临床评估、防治开展了各类研究,相关报道的数量逐年增加,并显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就目前CIPN的评估及近年来中医防治CIPN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化疗药物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表现通常为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的异常,如麻木、僵硬、灼热感、套袜样异物感、冷痛觉异常、协调运动障碍、内脏调节功能障碍等。柴可群主任中医师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载,有丰富的肿瘤防治及支持治疗经验,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柴可群诊治CIPN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防治奥沙利铂、紫杉醇化疗外周神经毒性(CIPN)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79例癌症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予含奥沙利铂或紫杉醇方案化疗,试验组37例,化疗同期加用参附注射液,共化疗4周期。化疗前及第2、4周期后评估CIPN,检测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结果化疗2、4周期后,试验组CIPN总发生率[2周期:24.32%(9/37),4周期:32.43%(12/37)]均低于对照组[2周期:54.76%(23/42),4周期:66.66%(28/42);P0.01];其中试验组紫杉醇CIPN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奥沙利铂CIPN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NGF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可减轻紫杉醇和奥沙利铂所致CIPN,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清NGF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当归四逆汤、补阳还五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奥沙利铂(OXA)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含OXA化疗方案(FOLFOX方案)且出现CIPN症状的肿瘤病人90例,随机分为当归四逆汤组、补阳还五汤组和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各30例,给予相应中药治疗,观察症状、体征及CIPN分度变化。结果:当归四逆汤组较补阳还五汤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可显著提高奥沙利铂所致CIPN的治愈数(P0.05),治疗后CIPN分度情况也明显好于其他两组。结论:当归四逆汤证与OXA所致CIPN的中医发病机制及治则治法方面较相吻合,其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放化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其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评价与转化中心近6年来开展的针灸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的恶心呕吐(CINV)、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研究结果,结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发布的针灸在肿瘤研究方面的共识及最新临床证据摘要(PDQ?),对针灸在干预肿瘤化疗、手术后不良反应中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评述,以挖掘和探索针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以上病症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曹鹏  霍介格 《光明中医》2013,28(1):12-13,15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常见的化疗相关毒副反应,多见于奥沙利铂、紫杉醇等,表现为肢体末端感觉障碍,或合并有感觉异常等,伴或不伴痛性痉挛,遇冷刺激常会诱发和加剧[1],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铂类化疗药物诱发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临床疗效。方法单臂纳入16例铂类CIPN患者,取双侧曲池、合谷、足三里和太冲穴进行电针治疗,频率2~100 Hz,疏密波,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2周。观察铂类CIPN患者生活质量-外周神经毒性量表(QLQ-CIPN20)评分、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体系中共性模块(FACT-G)评分、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CIPN患者经电针治疗后,QLQ-CIPN20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FACT-G评分、KP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QLQ-CIPN20总评分、感觉神经评分、运动神经评分整体趋势为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降低(P0.05),自主神经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CIPN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症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利可君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轻中度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4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予西药利可君口服治疗,治疗组加用温针灸。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联合利可君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安全简便,费用低廉,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中,化疗药物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 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CIPN)的发生率近年来逐渐增多,但目前尚无有足够有效的药物治疗。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中西医治疗CIPN的相关临床和实验报道。  相似文献   

17.
“玄府”首载于《黄帝内经》,经刘完素等医家传承与创新逐步发展成具有中医原创性的理论体系,其在认识疾病与指导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一种病位在皮部的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其病因病机与玄府理论密切相关。本文从玄府理论与CIPN的关系出发,认为CIPN的病机主要为“玄府开阖失司”,治疗上应联合应用中药内服与针刺外治,从温经开玄、祛瘀通玄、补虚固玄辨证施治,达到恢复玄府正常开阖的目的。基于玄府理论指导临床应用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的中医治疗,为诊治CIPN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关于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文献,统计恶性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针灸治疗方法,探究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新思路,为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防治开拓新方法。笔者检索到的26篇相关中英文文献中,治疗组恶心呕吐出现的频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防治化疗后恶心呕吐疗效较佳,且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针灸防治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作者通过对近10年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针灸主要用于防治化疗后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疲劳等。其中,针灸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试验设计相对完善、结果认可度较高,值得推荐;而针灸防治其他不良反应的临床试验质量不高,疗效亦不确定。因此,今后可应用针灸防治其他不良反应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灸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38例恶性肿瘤患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针灸进行防治。结果经过针灸,治愈的患者93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9.28%,疗效显著。结论采用针灸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恶心、呕吐,可以增加放疗的敏感性,减轻放疗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