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从"虚、瘀、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主题=中医"AND"主题=慢性萎缩性胃炎"检索,共筛选出1845篇中医药治疗CAG的文献,对文献中的属于虚、瘀、毒3种证型的组方用药进行统计。结果:筛选出方剂37首,其中从虚论治18首,从瘀论治13首,从毒论治6首,共涉及中药120种。从虚论治CAG癌前病变用药类别上主要有补气理气药、活血药、清热药、滋阴药、化湿药等;从瘀论治CAG癌前病变用药类别上主要有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等;从毒论治CAG癌前病变用药类别上主要有清热解毒药、活血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等。结论:在针对"虚、瘀、毒"三者不同病机的治疗中,以补虚药应用最为频繁,因此脾胃虚损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美容外用方剂配伍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萌  刘方舟  杜昱  张一颖  杨阳  王静  李园白 《新中医》2022,54(12):16-2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美容外用方剂的用药及配伍规律。方法: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经典方剂数据库”检索用于美白、祛斑、抗皱、治疗痤疮的中医美容相关外用方剂,使用数据挖掘插件,对4类功效的外用方剂所用的单味药进行出现频次的统计,应用关联规则分析药物配伍规律。结果:单味药的出现频次统计结果显示,白芷、白及、白蔹等药在4类美容外用方剂中均为高频用药。美白高频单味药还有白附子、白术、白茯苓等;祛斑高频单味药还有白丁香、密陀僧、防风等;抗皱高频单味药有苦杏仁、甘松、细辛等;治疗痤疮的高频单味药还有轻粉、牵牛子、硫黄等。关联规则的分析结果显示,美白的高重要性药物组合有白及-白蔹、白术-白檀香等;祛斑的高重要性药物组合有白芷-牵牛子、白及-白蔹等;抗皱的高重要性药物组合有甘松-楮实子、白茯苓-川芎等;治疗痤疮的高重要性药物组合有白附子-白蔹、苦杏仁-硫黄等。结论:外用方剂多通过熏洗、湿敷、涂抹、沐浴等形式进行用药,直接作用于患处。美白、祛斑、抗皱、治疗痤疮4类功效的外用方剂所用药物各有异同,以美白、润燥、清热、祛风药物为主,佐以芳香、攻毒杀虫、活血、化腐生肌之品。  相似文献   

3.
王如洁  黄创豪  陈文君  尹悦  陈滨海 《新中医》2023,55(15):132-13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肿瘤方剂大辞典》《肿瘤良方大全》以及《中华人民 共和国药典》中从痰毒瘀论治肺癌的方剂,分析其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筛选《肿瘤方剂大辞典》《肿 瘤良方大全》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从痰毒瘀论治肺癌的内服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并建立数据库,利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无规则监督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肺 癌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方剂 112 首,涉及中药 281 味,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苦为主,主要 归肺经,出现频次最高的前 10 味药物依次为白花蛇舌草、夏枯草、鱼腥草、薏苡仁、半枝莲、海藻、重楼、 浙贝母、北沙参、瓜蒌。得出核心组合 10 个,演化得到新方 5 首。结论:中医药从痰毒瘀论治肺癌以清热解 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适当配以益气养阴,攻补兼施,从而抑制肺癌进一步发展,提高肺癌治 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分析“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抗肿瘤中药方剂的配伍特点及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的抗肿瘤方剂,对其进行数据清洗及标准化,收集方剂中所涉及的中药的药性及药效分类,建立抗肿瘤方剂数据库;使用Excel对方剂中所涉及的中药及其功效分类进行频数统计;使用Python对方剂所涉及的中药及其功效分类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以挖掘抗肿瘤方剂的关联关系。结果:经筛选及标准化处理后,共纳入方剂1 364首,含中药13 355味次,涉及21类中药705个,挖掘出中药核心组合7个及药效核心组合10个。结论:中医治疗恶性肿瘤重视以固本扶正为本,使用补益类药物并随证配伍活血化瘀、理气、温里、清热、泻下类的中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文献及CNKI中有关冠心病的方剂,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及LDA主题模型分别从药物关联性和方剂潜语义分析两个角度对冠心病方剂进行挖掘,分析冠心病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收集冠心病方剂356首,涉及中药318味,药物频次统计结果表明冠心病方剂中的药物以补气药、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为主。LDA主题模型共得到3个方剂主题,关联规则挖掘得到12个提升度较大的药对组合和药物关联规则。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兼顾理气祛痰,注重标本兼治。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冠心病方剂组成,可以发现其组方规律,为临床冠心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关于不孕症的用药规律特点,为中医临证用药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不孕症所载方剂,并查出方剂中药物的相关数据,运用Excel、Spss 22.0、Weka 3.8、Cytoscape 3.6.1及聚类挖掘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用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新方组合。结果《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不孕症中使用频次≥40的药物有24味,再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0对药物配伍规则;通过聚类挖掘得到5首新方。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不孕症的药物多属补虚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药性多温平,药味多甘辛,归经多属脾肝肾,高频药物配伍及组合多有补血活血,益肾填精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古籍文献中治疗痛风、历节和行痹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方法 筛选古籍文献中治疗痛风、历节和行痹的方剂,根据方剂信息建立Access数据库,统计方剂中药物使用频率并应用假设检验与关联规则对前30味高频药物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352首方剂,包括痛风78首、历节173首、行痹101首.3种方剂中均以当归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每种方剂中明显高于其他两类的高频药物是:痛风方剂中的苍术、黄柏和熟地黄,历节方剂中的麻黄和芍药,行痹方剂中的地龙.前30味高频药物主要分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利水化湿药、温里药、熄风通络药、清热药、其他,其中补虚药在痛风和历节中使用最多,活血化瘀药在行痹中使用最多.3种方剂支持度>10%、置信度>70%的药对共有11对.结论 补虚、活血化瘀、解表和祛风湿药物在痛风、历节、行痹方剂中使用比例均较高,痛风和历节更注重补虚,行痹更注重活血化瘀,3种方剂用药相互交叉且有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以辛润法思想为指导的治疗便秘方剂中辛味药物的应用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所有治疗便秘的方剂,分别统计含辛味药及不含辛味药方剂中药物使用频次,以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是否含辛味药物相关方剂中的药物组合以及核心药组的关联情况。结果最终纳入含辛味药的便秘治疗方剂405首,展示出44个核心组合,20条关联规则,其提升度均 1,为正相关的有效规则,其中18条规则的提升度≥3,表示规则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联系。高频的辛味药有当归、枳壳、木香、槟榔等,最常与其配伍的药物有大黄、火麻仁、郁李仁、桃仁等。纳入不含辛味药的便秘治疗方剂70首,最终得到9个核心组合,5条关联规则,其提升度均 1,为正相关的有效规则,其中1条规则的提升度≥3,表示规则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联系。不含辛味药的方剂中常用药物为大黄、甘草、牵牛子、栀子、黄芩等,常与泻下药、清热药、补虚药配伍。结论治疗便秘组方常由辛味药与滋阴药进行配伍,佐以宽肠行气药,取行气布津、润燥通便之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治疗冠心病维吾尔医方剂的组方配伍理论进行数据挖掘。方法:以古方为线索,借助于现代统计软件,建立冠心病方剂的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应用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和样本聚类方法,分析处方中高频药组的关联规则及其剂量关系,挖掘核心药物组合和候选新方剂。结果:符合标准的127首方剂进行统计,药物之间具有强关联规则(支持度≥17%、置信度≥75%)的药物组合21组,挖掘出10个核心药物组合,得到6首候选新方剂。讨论:挖掘的核心组合和候选方剂所谓"木棑日亚提"的加减方,从结构可推断以强心为主药,配伍强筋、补脑、补肾以及相应成熟药的基本组方及其剂量配伍理论,继而为新药研发提供新方剂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总结现有关于鼻咽癌放疗后中药内服方剂的文献,分析用药规律,为鼻咽癌放疗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筛选中药方剂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方剂96首,统计分析高频中药、高频药对组合及关联规则,挖掘出12个药物核心组合和6个新方。结论:现有文献中医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多用滋阴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等,药对组合功效主要有滋阴加清热凉血法,滋阴加清热解毒法等。  相似文献   

11.
王毅  聂广 《世界中医药》2008,3(1):10-14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传染病等领域的关注,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我们论述了邪毒的特征及致瘀机理,对邪毒致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由此揭示邪毒致瘀在急性传染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并进一步探讨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血瘀证的病理及活血化瘀中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毅波 《天津中医药》2008,25(3):246-249
血瘀症的病理基础是凝血与纤溶系统平衡紊乱,造成组织细胞缺氧、自由基增多、微循环障碍、血栓形成.由此导致多种器官组织损害.如心、脑及血管疾患、血液病、肿瘤、肝、肺纤维化、糖尿病及加速机体衰老进程等.故简述以上各种疾病的病理及中医药治疗,而整个治疗过程均贯穿活血化瘀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3.
清肺排毒汤经临床实践证明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有效方剂,由4个古代经典名方化裁而来,具有极大的理论挖掘价值和传承价值。分析其4个经方的功效特点可知,麻杏石甘汤宣肃肺气,五苓散温阳化气、射干麻黄汤温肺化饮,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在此基础上,推演其组方规律可知,麻黄、细辛2药升降相因、宣肃肺气,为君药;茯苓、猪苓、泽泻、山药、藿香、杏仁、桂枝、白术8药温阳化气、利水祛湿,为臣药;生姜、半夏、陈皮、枳实、射干、紫菀、款冬花、柴胡和胃降逆、利气祛痰,为佐助,石膏、黄芩清肺化痰降逆止咳,为反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清肺排毒汤组方配伍重在调节气机的升降浮沉,祛除寒湿瘀毒的病理产物。  相似文献   

14.
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治疗近况进行综述.从处方剂型角度出发,总结中医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结合实验研究阐述该病证的病理生理特点,揭示中医对该病证的治疗机制,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益气逐瘀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瑜修 《辽宁中医杂志》2010,(11):2194-2196
目的:观察益气逐瘀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加用益气逐瘀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西医治疗,35天为1个疗程,观察心绞痛疗效、心电图变化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0%,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45%。血液流变学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无不良反应。结论:益气逐瘀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在冠心病的治疗上,除药物和外科手术外,介入疗法目前已成为心肌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从"湿热瘀结"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瘀血阻滞”为EMT的基本病机似得以共识。根据EMT的中、西医学病因病理基础,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情况,认为湿热瘀结是EMT的主要病机之一,亦是病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治疗EMT不应仅仅针对瘀血阻滞的基本病机和盆腔已形成的病灶,而更应针对导致瘀血内阻的相关病因以及瘀阻成变生的病理结果,即针对病因的所谓“治病求本”和兼顾病理的“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以阻断因果交织的恶性循环,从“湿热瘀结”论治EMT即是对这种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中药功效网络的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多数中药成分作用靶点不明,难以分析中药功效作用机理的问题,以活血化瘀功效为例,提出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功效模块网络构建方法,建立了活血化瘀功效网络。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解释中药功效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能够为复杂性疾病的治疗与药物开发提供新的线索,为中药功效网络的构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多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的范畴。消渴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常常表现为"三多一少"的症状,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燥热"贯穿消渴病发展始终,燥热日久化生火热、湿热、痰热、瘀热毒邪,诸邪蕴结,毒邪内陷脏腑,加重消渴病情,形成复杂的病机变化,导致变证百出,如水肿、痈疽、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等病证,顽固难愈。历代诸多医家,在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文章从"燥热化毒"的角度来分析消渴病病因病机特点,为临床防治消渴及其并发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四生汤促进骨髓粒系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生汤促进骨髓粒系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凌昌全1史剑慧2陈哲1张红武1(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上海200433)(2上海市放射医学研究所上海200032)在应用四生汤(又名“减毒一号”)减轻放疗所致患者造血功能损伤(尤其是外周血白细胞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