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医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治(抗肿瘤中药静脉制剂、消积饮、辨证中药汤剂)、一般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西医组予以化疗、一般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中西医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一般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并通过卡卜兰-迈尔(Kaplan-Meier)法统计分析各组的远期疗效,用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生存率的24个预后因子,筛选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结果:中位生存期中医组为(285.00±17.92)天,西医组为(265.00±1.80)天,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西医组为(359.00±7.00)天,与中医组及西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5、1年生存率(%)中医组分别为84.4、18.1;西医组为82.5、20.6;中西医组为92.5、42.7。中西医组与中医组、西医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4个预后因子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临床分期、淋巴结受累、并发症、中医证候分类、治疗前Kamofsky评分、乳酸脱氢酶、癌胚抗原、CA199、治疗方式、治疗后生存量表总积分、治疗稳定、CD3^+等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临床分期、淋巴结受累、并发症、中医证候分类、乳酸脱氢酶、癌胚抗原、CA199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危险因子;治疗前Kamofsky评分、治疗方式、治疗后生存量表总积分、治疗稳定、CD3^+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保护因子。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延长生存期,提高远期生存率,可作为不宜手术切除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070-1072
目的:通过检测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舌苔脱落细胞化学指标的含量,探讨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四证型(气虚痰湿证、阴虚热毒证、气阴两虚证、气血瘀滞证)与其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14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分为气虚痰湿、气血瘀滞、阴虚热毒、气阴两虚4个证型,检测各证型患者舌苔脱落细胞的化学指标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及巯基(-SH)的含量,将结果进行比较,并与30例正常人相对照。结果:中晚期原发性肺癌不同TNM分期的中医证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ⅡB期患者多见气虚痰湿型,占72.42%,ⅢA期则以气血瘀滞证为主,占52.17%,ⅢB期多表现为阴虚热毒证型,占66.67%,IV期多集中在气阴两虚,占90.00%。中晚期肺癌阴虚热毒证组LDH、SDH、ACP活性较正常组活性较高,-SH含量也高(P<0.01),气虚痰湿、气阴两虚、气血瘀滞组较正常组LDH、SDH、ACP活性下降,-SH含量降低,其中气阴两虚和气虚痰湿组SDH的活性、-SH含量下降的最为明显(P<0.01),气虚痰湿组ACP含量降低的最为明显(P<0.01)。不同TNM期的肺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差别,舌苔脱落细胞化学指标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及巯基(-SH)的含量与肺癌所表现的中医证型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28例予益气养阴法组方内服,同时加营养支持、镇痛等姑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营养支持、镇痛等姑息治疗。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生活质量及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改善中医证候、生活质量状况及体重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中晚期NSCLC患者具有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等优点,体现了中医药治疗肺癌"带瘤生存"的疗效特点,可作为老年中晚期NSCLC患者姑息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600例接受中医药治疗年龄≥65岁的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病例报告表并采集患者信息,统计患者1、2、3、5年生存率并计算中位生存期(MST),对患者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老年NSCLC预后的因素。结果600例老年NSCLC患者的MST为26. 80个月(0. 53~192. 40个月),其中Ⅰ期、Ⅱ期、ⅢA期、ⅢB-Ⅳ期的MST分别为103. 00、 82. 00、 71. 27、 20. 77个月。1、 2、 3、 5年生存率分别为74. 13%、 53. 75%、40. 02%、26. 77%。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病理类型、临床分期、PS评分、中医证型、手术、化疗、中药静脉制剂疗程、中医药治疗干预持续时间为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手术、中医药治疗干预持续时间是影响老年NSCLC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手术治疗是延长老年NSCLC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诊断时PS评分越低,生存期越长;中医药治疗持续时间越长,患者生存期越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基于"证候要素和应证组合"指导思想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晚期(ⅢB和Ⅳ期)NSCLC患者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100例,在化疗同时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汤剂口服,而对照组给予贞芪扶正胶囊口服,两组均21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生存期(OS)、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36.3%和28.1%,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9.0%和76.4%,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1周和17周,OS分别为64周和56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为轻(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能够对化疗晚期NSCLC患者起到增效减毒作用,在提高肺癌远期生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和分布规律。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式,对纳入121例ⅢB/Ⅳ期NSCLC的病例进行资料采集,数据输入数据库,中医辨证分型参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由3人以上经验丰富的住院及主治医师进行辨证分型,最后由科室主任审核并确定。结果:121例ⅢB/Ⅳ期NSCLC中医证型以脾虚痰湿型最多见,占52.1%(63/121),与其他中医证型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分层分析:ⅢB期、IV期(M1a)期NSCLC中脾虚痰湿型分别占50.0%(14/28)、57.1%(20/35),均与其他中医证型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IV期(M1b)期NSCLC中以脾虚痰湿、气阴两虚型为主,分别占50.0%(29/58)、29.3%(17/58),脾虚痰湿型与其他中医证型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晚期(ⅢB/Ⅳ期)NSCLC的中医证型以脾虚湿瘀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清前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90例及正常人30名,其中符合中医证型诊断标准的虚证、痰证、血瘀证患者各30例,所有入选受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前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组间血清前炎症因子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NSCLC患者不同中医证型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以痰证组最高,血瘀证组次之,虚证组最低。虚证组、痰证组、血瘀证组血清IL-1β、IL-6和TNF-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组IL-1β、IL-6和TNF-α及痰证组IL-1β水平低于血瘀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也低于痰证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NSCLC虚证、痰证、血瘀证与血清前炎症因子表达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溶岩胶囊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入74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溶岩胶囊维持治疗,对照组随访观察,统计两组维持治疗中位生存期(MST)及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组间临床特征采用方差分析,MST与PFS比较采用Kplan-Meier分析。结果:入组70例,4例出组,70例可评价疗效,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分布均衡(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MST分别为6.23月、2.7月(P=0.00)。治疗组和对照组PFS分别为4.8月、2.37月(P=0.00)。结论:中药溶岩胶囊维持治疗可延长中晚期NSCLC患者中位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配合γ-刀(伽玛刀)治疗气虚血瘀证中晚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血府逐瘀汤加味配合γ-刀治疗,对照组予单纯γ-刀治疗30例。结果: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体质量改善情况及KPS评分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配合γ-刀治疗有助于改善气虚血瘀证中晚期NSCLC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并能改善其体质量,提高KPS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口服参桃软肝丸合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e,HCPT)介入治疗52例中晚期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口服参桃软肝丸方合肝动脉插管局部灌注HCPT;对照组以肝癌介入的常规疗法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作为标准对照。从瘤体变化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治疗组瘤体有效率为19.2%,稳定率为82.7%,对照组分别为21.2%,81.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中位生存期治疗组为326天,对照组为262天。0.5年、1年及2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80.95%,41.39%,12.42%,对照组分别为64.29%,25.00%及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3种中医辨证分型中肝盛脾虚型与肝热血瘀型在生存期、生存率方面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肝‘肾阴虚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影响预后的有利因素为治疗方法,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有中医分型、临床分期及肝功能。肝盛脾虚型预后最好,肝热血瘀型次之,肝‘肾阴虚型最差;临床分期越晚,预后越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越差,预后越差。结论(1)参桃软肝丸合HCPT介入治疗大肝癌在生存率、生存期方面优于单纯TACE;(2)不同中医证型对预后有一定影响;(3)中医药局部与全身的配合治疗可作为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中晚期肺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明确中医证型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检查依据。方法选取18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中医证型分为肺郁痰瘀组、脾虚痰湿组、阴虚痰热组、气阴两虚组,比较各组治疗前血清PCT、CRP水平差异,并比较其肺部感染率、病死率,分析PCT、CRP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与患者肺部感染率、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肺郁痰瘀组、阴虚痰热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脾虚痰湿组、气阴两虚组,气阴两虚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均0.05)。肺郁痰瘀组、阴虚痰热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脾虚痰湿组、气阴两虚组,气阴两虚组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及CRP有望为中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型辨别提供参考,且PCT水平的升高预示着患者肺部感染风险上升,而CRP水平的下降预示着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2.
张梅兰  邓有峰 《陕西中医》2007,28(4):395-396
目的:观察岩舒与西药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及中医证候学变化。方法:治疗组采用岩舒注射液(苦参、山慈姑、灵芝、首乌)配合化疗药物(阿霉素、顺铂、丝裂霉素)经支气管动脉联合灌注并辅以静滴岩舒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41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显著性改善(P<0.05),总有效率90.2%。对照组总有效率69.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本方法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晚期原发性周围型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与中医临床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6例中晚期原发性周围型肺癌(以下简称肺癌)肺癌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及中医临床证型资料,按照中医辨证分组:分为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4种证型,研究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与各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4种证型中以肺郁痰瘀型多见(37.5%)。不同中医证型的病理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郁痰瘀型以鳞癌多见;脾虚痰湿型以肺泡癌多见;阴虚痰热型以腺癌多见;不同临床分期的中医证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组织病理学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病理分类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关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理分类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根据预先设计的观察表和临床证候诊断标准,按八纲、气血及脏腑辨证的原则,对中晚期NSCLC患者进行详细的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NSCLC在腺癌、鳞癌中出现较多的证型有:气虚,分别为114例次(36.08%)、69例次(28.63%);血瘀,分别为80例次(25.32%)、54例次(22.41%);痰湿,分别为43例次(13.61%)、35例次(14.52%);阴虚,分别为30例次(9.49%)、31例次(12.86%)。这些证型出现的频度在鳞癌和腺癌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腺癌、鳞癌证候均以气虚、血瘀证候为主,气虚中尤以肺、脾气虚证最多。这些证型出现的频度在鳞癌和腺癌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灵芝补肺散结方治疗中晚期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晚期气阴两虚型NSCLC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灵芝补肺散结方治疗,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KPS)评分、中医证候(咳嗽、痰血、胸闷气促、神疲乏力)积分以及生存情况。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0. 87%(14/23),对照组为26. 08%(6/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中位无进展时间8. 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 4个月,对照组分别为5. 9个月和8. 3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灵芝补肺散结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气阴两虚型NSCLC,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临床症状,延长中位生存期及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的客观因素,探讨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和中医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以不同证型为依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不同证型分类与PS评分、TNM分期、病理分型及肿瘤血清标志物等的相关关系。结果:NSCLC患者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有关,鳞癌多为肺郁痰瘀,腺癌多为脾虚痰湿和肺郁痰瘀,体力状况较差者多为气阴两虚,HGB水平最低者多为气阴两虚型,CEA值越低,肺郁痰瘀性可能性越大,CA125值越高,肺郁痰瘀的可能性越大。结论:NSCLC患者中医证型分类与PS评分、病理分型、TNM分期、HGB水平、CA125和CEA有关,与患者性别、年龄和CA199水平无关。明确与中医分型相关的因素,可以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91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疗效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91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中医组(31例)、化疗组(30例)及中医加化疗组(30例)。中医组采用中药汤剂加中成药静脉滴注治疗;化疗组单纯接受化疗方案治疗;中医加化疗组采用化疗方案治疗的同时服用中药汤剂,均以28天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采用中医原发性肺癌症状分级量化表、骨髓抑制评分、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等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同时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对患者PFS产生影响的有利及危险因素。结果中医组与中医加化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加化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较化疗组低,骨髓抑制程度也较化疗组轻,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7,P=0.299);PFS中医加化疗组为202天,中医组168天,化疗组129天,中医加化疗组优于化疗组(P=0.0157);经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晚期NSCLC患者PFS有统计意义的预后因素有:治疗因素(中医治疗和中医加化疗为有利因素)、手术史(无手术史为有利因素)及治疗前行为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1为有利因素)。结论中医药治疗可改善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症状;中医加化疗对老年患者PFS可能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18.
肺复康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肺复康方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及原发病灶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入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肺复康方治疗,对照组随访观察,对照统计两组半年、1年、2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MST)及原发病灶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半年、1年、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3.33%、26.67%、6.67%,中位生存期为(6.000±0.782)个月;对照组的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6.67%、10.00%、3.33%,中位生存期为(3.000±0.911)个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了3个月。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原发病灶的瘤体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治疗组分别是23.33%、83.33%,对照组是6.67%、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肺复康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远期生存率,并且有效抑制瘤体增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证侯分布规律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552例病毒性肝炎证侯分布规律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1)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见,其次是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虚湿困证、气虚瘀黄证,其余证型少见;2)55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痊愈158例,好转386例,仅5例未愈(肝胆湿热证3例、脾虚湿困证和气虚瘀黄证各1例),3例死亡,总体预后良好;3)肝肾阴虚证及脾阳虚证组痊愈者多,其他证型组好转者多,不同中医证型组间疾病预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4)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及脾阳虚证预后最好(总有效率均为100.00%),其次是肝胆湿热证、脾虚湿困证(总有效率分别为98.87%、97.06%),气虚瘀黄证预后相对差一些(总有效率为93.33%)但不同中医证型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51)。结论:四川地区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见,其次是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虚湿困证、气虚瘀黄证,其余证型少见;不同中医证型与疾病预后间可能存在一些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中医证候与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780例大肠癌患者,设计临床病例观察表建立原始数据库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门诊和电话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随访,分析不同中医证候与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780例大肠癌患者中医证候出现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虚证、气虚证、阴虚证、血虚证、痰湿证、热毒证、气滞证、阳虚证、血瘀证.对487例患者进行了随访,阴虚证患者生存期短于非阴虚证患者(P<0.05);单纯气虚证患者生存期长于非单纯气虚证患者(P<0.05);单纯脾虚证患者生存期与非单纯脾虚病证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阴虚证的患者预后差,单纯气虚证的病例预后相对较好,阴虚证、单纯气虚证可作为大肠癌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