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中西医双管床制度”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实施成效。【方法】 将2020年1月19日至3月3日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58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以传统中医会诊制度为主的模式,观察组采取“中西医双管床制度”,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药介入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药介入时间为(1.34 ± 0.6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69 ±2.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18 965.26 ± 23 192.45)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 482.81 ± 57 169.6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4.53 ± 4.7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38 ± 7.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双管床制度”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救治中具有提高中医介入时效、增强多学科间合作、减少感染病区医护人员工作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等优势,值得在同类定点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突发的急性传染病。目前,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疗效确切。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主要症状、病机、舌象作为判断邪正盛衰的重要依据,展现普通型和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演变过程,力求在疾病发展的关键点、病机初见端倪时及时辨治以截断病势,防止普通型新冠肺炎转为重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舌苔变化与病程、病情的相互关系。[方法] 观察记录103例男性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舌象变化,并分析其与年龄、病程、病情的关系。[结果] 患者入院舌形多表现为舌胖,占61.17%,无瘦舌,入院出院舌质舌形无明显变化。患者以腻苔为主,腻苔为本病的主要舌象。随着年龄增长,腻苔的比例也增长,发病时间越长,出现腻苔的比例越高,住院时间越长,出现苔腻的比例越高。腻苔越明显,病程越长,预后较不良。[结论] 观察新冠肺炎患者的舌象变化与病情进展有一定的一致性,可作为判定愈后的一项简易指标,并对指导中医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包括“三方三药”在内的系列中药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体现出明确疗效。笔者团队在第一时间开展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建立了融辨病论治、辨证论治与辨靶论治于一体的中医药科学组方创新模式——系统辨靶论治(target-combined holistic treatment of TCM),成功研制出了可有效阻断新冠肺炎重症化的中医药“克冠一号”,同时提出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攘外安内”学说,并探索建立了一套中医药防治新突发传染病临床科研攻关模式。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中医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舌象变化,探讨新冠肺炎病机特点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78例经胸部CT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患者,观察从早期至恢复期的舌象变化,分析各个时期、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之间舌象特点。结果:新冠肺炎患者早期舌象主要表现为舌红(61.5%),苔薄白/略腻(60.3%);中期主要表现为舌红(41.0%)或暗红(35.9%),苔白(厚)腻(29.5%)或黄(厚)腻(23.1%)、薄黄/略腻(23.1%);恢复期主要表现为舌暗红(53.8%),苔薄白略腻(66.7%)。不同年龄段之间,青年患者整体舌质偏红(53.6%),苔偏薄(82.1%);中老年患者舌质偏暗红(44.0%),苔偏薄(70.0%)。不同性别之间,男性舌质偏红(46.3%),苔偏腻(95.2%);女性舌质偏暗红(43.2%),苔偏腻(94.6%)。结论:从新冠肺炎患者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舌象分析可知,新冠肺炎早期病机以寒湿犯肺、湿郁化热为特征,中期病机以疫毒闭肺、里热炽盛为特征,恢复期偏于虚、瘀,毒邪未尽;青年患者以实邪为主,中老年患者多虚实夹杂;男性患者以湿热多见,女性患者湿中多夹瘀。湿、热、瘀、毒是新冠肺炎主要致病因素,湿邪贯穿整个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分析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中医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妇科因“异常子宫出血”住院治疗,经宫腔镜检查及诊刮,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EH)或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的患者,共 112 例。其中 EH 组 90 例,AH 组 22 例;而 EH 组中,单纯性增生组73 例,复杂性增生组17例。采集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中医四诊资料、宫腔镜下表现、合并疾病、治疗转归等情况,并分析其中医辨病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方面,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发病年龄为(41.3 ± 6.9)岁,中位病程为3个月,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发病年龄和病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四诊资料方面,主症(月经情况)多见漏下淋漓[占47.3%(53/112)]、崩中暴下[占12.5%(14/112)]、经期延长[占12.5%(14/112)],而经血的色质变化多不典型;兼证常见腰膝酸软[占28.6%(32/112)]、头晕乏力[占14.3%(16/112)]、小腹隐痛[占8.0%(9/112)];舌质以淡黯或红多见,而舌苔及脉象较繁杂。除AH组的崩中暴下发生率[35.0%(7/22)]明显高于EH组[7.8%(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其他中医四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中医四诊资料,其辨证以肾虚肝郁、血瘀气滞为主,出血过多时可伴血虚。(3)宫腔镜下表现方面,主要为内膜增厚,局限增生,血管丰富、扩张等,部分患者伴有内膜息肉形成[占50.9%(57/112)]。(4)合并疾病方面,合并子宫肌瘤者占34.8%(39/112),合并子宫腺肌病者占12.5%(12/112),合并乳房结节者占52.7%(59/112),未见乳房恶性肿瘤。并发贫血者占41.1%(46/112),其中发展至重度贫血者占7.1%(8/112)。(5)辨病方面,居前3位者分别为崩漏、经期延长、癥瘕,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辨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中医证候在EH、AH间无明显差异,其辨证以肾虚肝郁、血瘀气滞为主,出血过多时可伴血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伊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伊犁州新冠肺炎中医发病机制及证候特点,提高本地疫病防治能力。方法伊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截至2020年2月29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7例,具完整问诊与舌象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候。结果 27例中有发热症状23例(85.2%),咳嗽23例(85.2%);咳嗽为最多见首发症状,14例(51.9%)。舌象:舌淡红2例(11.1%),舌红15例(55.6%),舌绛8例(29.6%);苔腻24例(88.9%),其中黄腻22例(91.7%),白腻1例(4.2%),绿(黑)腻1例(4.2%)。证型:湿热蕴肺证2例(7.4%);湿毒郁肺证15例(55.6%),疫毒闭肺证7例(25.9%),内闭外脱证1例(3.7%)。结论伊犁州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病性主要为"湿热证",舌质红(绛)和苔黄反映热象突出,多属"热重于湿"。伊犁州针对新冠肺炎的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严格遵照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本着"三因治宜"原则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8.
权红  李文泉 《北京中医》2008,(9):687-689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方和谦教授,从医六十余年,临证在认病、用药上有其独到之处:(1)全局性:应诊首先总揽全局,四诊合参。(2)查舌诊脉之见:临证重视查舌诊脉。对于正常的舌象脉象有“舌洁”“脉平”一家之言。(3)中西合参:认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的目的是古为今用;学习现代医学知识是洋为中用,提倡中西医并举。(4)方证相宜:遣方用药先“探探路子”,再“效不更方”。(5)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认为中医不仅辨证,也要辨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方法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治疗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在深圳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病因、分类、中医药疗法使用、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预后转归以及复发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急性胰腺炎在男性发病率为75.0%(72/96),明显高于女性的25.0%(24/96)。(2)急性胰腺炎病因有胆源性[26.0%(25/96)]、高甘油三酯血症性[29.2%(28/96)]、酒精性[17.7%(17/96)]、饮食不节[13.5%(13/96)]和不明原因[4.2%(4/96)]等;另外,复合因素致病有胆源性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性[4.2%(4/96)]、高甘油三酯血症性与酒精性[2.1%(2/96)]等。(3)该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以轻症急性胰腺炎和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94.8%)为主。(4)临床上急性胰腺炎复发率较高,非初次发作就诊的患者比例达36.5%(35/96)。(5)该院治疗急性胰腺炎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中医药疗法有着广泛应用,如口服免煎大黄、芒硝外敷、双柏散敷贴以及中药汤剂内服等。(6)大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0 ± 4.0)d,饮食恢复时间为(3.6 ± 1.5)d,症状好转出院率为 95.8%(92/96)。【结论】 胆系疾病、高甘油三酯血症、酗酒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发病原因,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有攀升趋势;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复发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中医药早介入、早干预、早治疗的前提下,疫情目前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国医大师刘志明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疫病总体属于“湿温时疫”大规模流行,并且在诊疗中认为新冠肺炎主要为“乖戾之气”兼夹“湿邪”侵袭人体所致,提倡应用出自《瘟疫论·瘟疫初起》的“三消饮”加减进行治疗以除湿邪、祛戾气、化痰饮。刘老还认为对于新冠肺炎的辨治还应当遵循“辨湿与热孰轻孰重不可盲目用药、辨病位及病邪之浅深层次不可盲目诊断、辨证候之虚实变化不可盲目处方”的三大要点。并且在疾病后期还应当注重调节脏腑之气机以恢复人体正常机能。该文将国医大师刘志明从“三消除湿戾”角度论治新冠肺炎思路和方药策略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以期对新冠肺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7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或疑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大剂量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有效性指标[体温复常时间、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好转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和安全性指标 (实验室指标、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发生率)。【结果】(1)试验组的平均体温复常时间为(1.68 ± 1.07)d [中位数为2.00(1.00, 2.00)d],较对照组的(2.76 ± 1.58)d [中位数为3.00(2.00,4.00)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试验组的CT影像好转率为52.38%(11/21),对照组为44.44%(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0.75 ± 2.54)d,较对照组的(14.21 ± 4.28)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患者病亡,试验组的病亡率为5.88%(2/34),对照组为5.56%(2/3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和对照组使用抗病毒类药物分别为40.63%(13/32)、94.12%(32/34),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分别为37.50%(12/32)、67.65%(23/34);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抗病毒类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患者的其他药物(如氨溴索、阿斯美等)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痰热清注射液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缩短体温复常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减少由这些药物可能带来的肝肾损伤;并且未发现与痰热清注射液相关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云南省瑞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中医药应用及预后情况。【方法】 采用真实世界的研究设计,收集2021年3月至2021年6月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的11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信息,对患者人口学特征、症状体征、中医辨证论治方案及预后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可能影响核酸复阳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117例病例中,男40例,女77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岁,平均年龄(32.74 ± 11.98)岁;临床分型以无症状感染、轻型、普通型为主,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头痛、乏力、便秘、失眠、流涕、发热、咽痒等。(2)中医辨证论治参与率为98.29%(115/117),中医证型以寒湿郁肺证[62.39%(73/117)]和疫毒闭肺证[16.24%(19/117)]为主,使用最多的中药分别为藿香、茯苓、白术、甘草、薏苡仁、金银花、桔梗、连翘、黄芩、太子参。(3)截至 2021 年 6 月 13 日出院 116 例,1 例在院为普通型,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6.66 ± 14.82)d。出院后核酸检测复阳63例,占54.31%。(4)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与核酸复阳呈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 瑞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以青中年女性居多,病情普遍较轻,住院期间症状以呼吸道表现为主,采用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导进行治疗;与目前国内其他地区比较,瑞丽病例表现出“高复阳率”的特点,其内在原因和机制值得深入探讨,防治策略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胸痹患者的舌象表现,以判断病邪的性质,推断病势的进退,指导临床辨证及立法。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舌象观察,拍照并记录舌色、舌苔、舌形,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紫舌,苔黄,胖大舌分别占所有比例的26.4%、41.8%、29.1%。[结论]目前临床常见舌象为青紫舌,苔黄,舌体胖大,临床多辨为本虚标实证。本虚为气阴两虚或心肾阳虚;标实为心血瘀阻或痰浊闭阻。治疗在益气养阴,温补心阳的基础上,针对标实之证采用活血化瘀、豁痰宣痹之法。因此,观察舌象的变化对胸痹患者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回顾岭南地区假体周围感染(PJI)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探索本病病因病机特点,以期为临床辨证治疗假体周围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调查表,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20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骨科收治的91例假体周围感染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初次置换与再次入院时间、入院时中医证候及辨证分型等相关情况,以探讨其证素和证型分布特点。【结果】(1)在证素分布方面:91 例患者中,以实证证素为主。其中实证以热邪[52.7%(48/91)]、湿邪[45.1%(41/91)]为多,其次为邪毒[33.0%(30/91)]和血瘀17.6%(16/91),而痰阻[占8.8%(8/91)]和气滞[7.7%(7/91)]较少;虚证则以气虚[15.4%(14/91)]和血虚[13.2%(12/91)]为多,其次为精髓亏虚[11.0%(10/91)],而阴虚[1.1%(1/91)]较少。(2)在证型分布方面:91例患者中,以实证为主,占73.6%(67/91),其中湿、热、邪毒夹杂而致病者最多,湿热蕴结、热毒蕴结、湿毒蕴结 3 证占比合计为 51.7%(47/91);虚证较少,仅占 14.3%(13/91),其中以肝肾亏虚证最多[11.0%(10/91)];同时,还有小部分为虚实夹杂证,占12.1%(11/91)。【结论】 假体周围感染的中医证候表现具有实证较多的特点,其中实证以湿热蕴结证为最常见,而虚证则以肝肾亏虚证为最常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轻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症状动态变化特征、中医核心病机及临床诊疗特点。方法 2022年12月27日-2023年1月7日,选用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结合的方法,通过发放电子问卷,进行网络调查,采集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感染时间、核酸或抗原转阴时间、临床症状演变特征、舌象、合并疾病及用药情况等。结果共回收问卷573份,删除无效问卷2例,最终571份问卷被纳入分析。感染者发病初期以发热、乏力、恶寒、头身疼痛、食欲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减轻并消失;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味觉或嗅觉丧失等症状主要在患者发病2 d后逐渐达到高峰。感染者舌象以淡红舌白厚腻苔为主。大部分中医从业人员认为感染病邪以寒(84.33%)、湿(72.1%)邪气为主,其次还有风(62.07%)、毒(40.44%)、热(23.2%)等病理因素存在;临床多以散寒化湿为主要治法。结论 轻型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动态变化特征提示新冠病毒感染属于“寒湿疫”范畴,其病机演变规律及临床诊疗特点均符合“寒湿疫”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中医辨治要点,为基于邪伏膜原理论辨治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分析目前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特点,总结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中医辨治要点。结果:目前流行的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传变规律符合吴又可提出的疫病传变规律,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为该理论所述邪伏膜原者。结论:邪伏膜原理论可为中医辨治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提供辨证思路,其治疗要点在于及时透解邪气,减少发病及预防邪气逆传,减少重症患者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当注意顾护患者胃气,选方可用达原饮加减,其中槟榔、草果、厚朴为组方要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舌三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美国医学在线(PubMed)、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搜集数据库中所有舌三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出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4软件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和Meta分析。应用TSA 0.9软件对总有效率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 共纳入21项RCT,共计1 532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RR = 1.24,95%CI(1.18,1.31),P<0.05]、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MD = -1.17,95%CI(-1.29,-1.04),P<0.05]、SSA评分[SMD = -2.18,95%CI(-3.04,-1.32),P<0.05]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序贯分析提示舌三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证据确切。【结论】 舌三针能提高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总有效率,改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SSA评分,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的发病特征及主要临床表现,通过分析目前报道的临床病例资料,提出从三焦论治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属中医“瘟疫”的范畴,病位主要在肺,可涉及脾、胃、肝、肾、三焦等脏腑。病机为三焦气化失常,寒湿痰毒瘀滋生,枢机不利,气机升降不相顺接,邪无所出而发病。因此,疏调三焦,畅达气机,使邪有出路为治疗关键,从三焦论治新冠肺炎,或可为临床提供新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升阳益胃汤加减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0例COPD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中医证型为痰浊阻肺并肺脾气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吸氧、平喘、化痰等基础治疗和氟康唑静脉滴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升阳益胃汤加减方治疗,疗程为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血气分析[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分压(PaO2)]、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舌象和脉象改善疗效、胸部CT改善疗效、痰真菌培养转阴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3周后,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舌象和脉象改善疗效、胸部CT改善疗效、痰真菌培养转阴疗效的总有效率(或转阴率)分别为 100.0%(20/20)、100.0%(20/20)、100.0%(20/20)、85.0%(17/20)和 90.0%(18/20),对照组分别为 100.0%(20/20)、50.0%(10/20)、45.0%(9/20)、50.0%(10/20)和55.0%(11/20);组间比较(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舌象和脉象改善疗效、胸部 CT 改善疗效、痰真菌培养转阴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 或 P<0.01)。(2)治疗后,2 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咳嗽、咯痰、干湿啰音、食少纳呆、倦怠乏力、饭后腹胀、大便异常等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WBC、NEUT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动脉血中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aO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对PaCO2水平的降低作用和对PaO2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后,2组患者的FVC和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对FVC和FEV1等肺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研究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肝肾功能也均无异常变化。【结论】 升阳益胃汤加减方联合氟康唑治疗COPD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组成部分,对临证辨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剥苔是临床常见舌象,表现为舌面本有舌苔,疾病过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脱落处光滑无苔[1] ,主要包括花剥苔、类剥苔、地图舌、镜面舌等.纵观古今医家对剥苔的认识,《伤寒论》提及"舌上胎",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对"无苔"有了记载.明清时期,《察舌辨症新法》对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