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斌  陈骏 《辽宁中医杂志》2012,(7):1333-1335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对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成功率的影响,为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观察治疗前、第7、14、21天的C反应蛋白、白蛋白、浅快呼吸指数、脱机成功率。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脱机成功率(均P<0.05)。结论: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泻热通腑、行气导滞中药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控制后患者继发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消化道大出血控制后继发胃肠功能障碍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泻热通腑、行气导滞中药;观察治疗前、第3、7、14日的排便次数、肠鸣音变化、腹内压、胃肠功能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结果11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控制后患者继发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用药时间的持续,治疗组患者的排便次数、肠鸣音有明显的改善,腹内压及胃肠功能评分逐渐降低,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15.79%、31.58%,与对照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泻热通腑、行气导滞中药针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控制后患者继发胃肠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探讨电针对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与前景。方法:严格遵循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满足条件的68例患者,将其分成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按照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电针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7天后观察肠鸣音、腹内压、ICU住院时间、28天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目标喂养时间、CRP、PCT、APACHEⅡ评分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每分钟肠鸣音次数增加,腹内压下降(P 0. 05),目标喂养时间缩短(P 0. 05),但ICU住院时间、28天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无明显变化(P 0. 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RP和PCT炎症指标均下降(P 0. 05),且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 0. 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下降(P 0. 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能加快肠鸣音及腹内压胃肠功能指标的恢复,缩短目标喂养时间,降低炎症指标,但是对于ICU住院时间、28天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神阙穴贴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多发伤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多发伤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阙穴中药贴敷,2组疗程均为7 d.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入组前及干预3 d、7 d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胃肠动力指标(胃残留量、肠鸣音次数和腹内压)、胃肠激素[生长抑素(SS)、瘦素(LEP)]及胃液pH值水平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治疗组APACHEⅡ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较入组前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7 d后治疗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胃残留量、肠鸣音次数和腹内压指标均较入组前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3 d、7 d后治疗组肠鸣音次数、胃残留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治疗组腹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血清SS、LEP及胃液pH值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7 d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 d后治疗组血清LE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神阙穴贴敷能改善多发伤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动力,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及修护胃肠黏膜屏障,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庄增红 《新中医》2015,47(4):86-8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措施对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胃肠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措施,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敷贴神阙穴联合针灸进行治疗。疗程5天。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于术后第1、2、3、5天评价主要症状、体征评分。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进食流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2天开始,2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均逐渐下降(P<0.01),中西医结合组在术后第2、3、5天,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药敷贴神阙穴联合针灸与常规西医干预的中西医综合措施能促进胃肠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以西医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中理气、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韩丹萍  陆雯  徐锦 《新中医》2020,52(17):143-14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在重症监护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将重症监护室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灸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腹内压、肠鸣音、腹围、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和肠内营养耐受情况。结果:2组干预前腹内压、肠鸣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较前改善,观察组干预后腹内压、肠鸣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腹围、APACHE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较前改善,观察组干预后腹围、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内营养耐受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内营养耐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可以有效缓解重症监护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腹内压过高症状,改善患者肠鸣音、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和肠内营养耐受情况。  相似文献   

8.
《新中医》2016,(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以西医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中理气、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化痰协定方联合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OS患者,对照组40例以常规西医治疗加呼吸机治疗。治疗组40例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健脾化痰协定方,治疗2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0%,80.0%,治疗后两组E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肺功能、血气分析、睡眠监测指数均有改善,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益气健脾化痰协定方联合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有可靠疗效,且疗效优于常规对照组,说明益气健脾化痰协定方联合呼吸机治疗是重叠综合征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林辉军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337-133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诊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及穴位按摩。对术后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 d,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减少阑尾切除手术后患者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促进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提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许建中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建中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以痰、瘀、虚为主。治疗时采取中西医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及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方能达到治愈的目的。急性期应先散尽外邪,继以清肺利痰、温化寒痰、宣肺止咳平喘等法,以银翘散、定喘汤、止嗽散、《千金》苇茎汤、麻杏石甘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为常用方剂;缓解期常以益气、养阴、固表、健脾、补肾纳气为法,以玉屏风散、生脉散、香砂六君子汤、七味都气丸等为常用方剂。对于危重病人适时应用机械通气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王居祥教授认为,胃癌的病机关键在于阳虚气结,其发病以脾胃虚寒为本,气机郁结为标,痰湿瘀血为病理产物,亦为促进病情发展的病理因素。治疗应扶正兼顾祛邪,扶正重在温补脾胃,益气养血,祛邪重视疏肝理气和胃,结合化痰软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法,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坚持中西医综合治疗结合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强调长期调治。  相似文献   

13.
胃肠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常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该研究收集名老中医余国友主任医师中医药治疗89例胃肠功能衰竭的175张处方,通过数据挖掘探析、统计其中药及中药类别频数、频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总结余老的常用药物及处方。研究结果显示药物使用频次前3位的是厚朴、枳实、大黄,均为小承气汤的组成成分;使用中药中以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化痰药、化湿药为最常用类别,补虚药里又以占比达2/3的补气药为主;同时挖掘出新处方和新的药物组合,可作为临床用药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余老临床辨证胃肠功能衰竭多以脾胃气虚为本,以热毒、血瘀、气滞、湿阻为标,论治胃肠功能衰竭常以健脾、理气、泻下通腑为主,依证配合化瘀解毒、化湿利浊、清热化痰等方药,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在治疗过程中重视"胃气"的调养和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与脾、胃、肝、肺相关,病位在食管,为胃气所主,常因肺气上逆、脾胃升降失常、肝胆气机疏泄不及,致痰浊内生上犯所致。临床治则包括疏肝和胃、辛开苦降、健脾调气、清肝泄火、祛痰降气法。所选用中药主要以降气、健脾、疏肝、清热为主,常选旋覆花、半夏、茯苓、柴胡、郁金、吴茱萸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中医病机为胸中大气下陷,痰湿蕴肺,肺气不宣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对照组(34例)予无创正压通气与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医论治,分别给予协定处方1,2,3号。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PIC窗时间、无创正压通气时间及血气分析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COPD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患者的症状、体征,使病人PIC窗时间提早出现,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缩短无创正压通气时间,提高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6.
金哲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病及防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方面有丰富经验。文章从充养肾精、化热调经、疏肝解郁及整体调和方面对金哲教授论治月经先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经验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李萍萍教授认为恶性淋巴瘤临床以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累及相应组织器官的损害为特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痰核"、"石疽"、"失荣"等范畴;以"痰湿、血瘀、气滞"为主,虚实夹杂较为多见,主要影响肝脾肾三脏,注意扶正,兼顾治疗的不同时期,结合治疗病史及症状体征,配合西医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中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化疗期间中药主要作用是减轻化疗药毒副作用,缓解临床症状,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化疗间歇期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缓解,多见疲乏、自汗盗汗、腹胀胃酸等正气损伤,以健脾扶正为主;康复期放化疗、靶向治疗及生物治疗结束,李老师认为这一阶段无明显症状以调节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为主,有临床症状的应分清痰湿、血瘀、气滞等,化痰除湿,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补益阴阳。因各种治疗手段对机体攻伐太过,无论何种治法均勿忘健脾扶正,顾护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18.
张召杨  孙增涛  刘南飞  王霖  郭思佳 《陕西中医》2020,(11):1623-1626,1631
肺与脾生理病理关系紧密。生理上,脾与肺在五行中母子相生,它们共同维持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输布全身津液,它们经脉相联; 病理上,脾与肺相互影响。病机上,饮食不节、痰湿内生、内外合邪、脾胃不和均影响到肺或脾,进而肺脾均病。临床上常见肺脾症状相兼出现的疾病,并且相互影响加重病情,西医对此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中医根据肺脾相关理论,治疗上采用肺脾同调的治疗原则,理肺时不忘补脾,补脾时还须理肺。经典名方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麦门冬汤、参苓白术散、升降散均采用了肺脾同调的组方原则,疗效甚佳。本文将从中医肺脾相关理论出发为治疗肺脾相兼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益气化痰,益气健脾,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化痰组、益气健脾组、化痰组,分别在夏秋季治疗,冬春季观察疗效。结果:各组总有效率益气为组为73.9%,益气健脾组为52.2%,化痰组为22.7%。观察淋巴细胞转化率(简称淋转率)、NK细胞活性、嗜中性细胞吞噬指数,益气化痰组有较显著变化,益气健脾组NK细胞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化痰组3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 医辨证分型观察,脾气虚、肺气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