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183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大蒜作为传统的调味品,同时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属药食两用中药。传统上,大蒜主要用于消肿、解毒、杀虫;现代研究表明,大蒜在防治肿瘤、缓解三高、降低胆固醇以及延缓衰老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受到了众多学者青睐。大蒜主要含有蒜氨酸、大蒜辣素[其不稳定,分解生成小分子硫化物,主要包括二丙烯三硫化物(DATS),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二烯丙基硫化物(DAS)等,这些成分也是大蒜油的主要成分],蒜氨酸酶、大蒜挥发油、大蒜皂苷、大蒜多糖、微量元素等;其中,大蒜多糖是大蒜中一类重要的化学成分,它也是大蒜药效的物质基础之一。大蒜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在9~10 k Da,属于小分子杂多糖,水解发现其主要含有果糖、葡萄糖等,质量控制主要为检测总多糖和多糖分解后的单糖含量;大蒜中大蒜多糖的含量在70%以上;提取方法主要有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酶法等。大蒜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病毒、保肝、保护心肌、防止心肌纤维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可开发成药品与保健品;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作为食品原辅料,用于食品生产。因此,大蒜多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本文就近10年对大蒜多糖的组成、提取纯化方法、含量测定、药理活性、应用等内容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为其深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甘肃不同产地红芪和黄芪药材中总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地二者总多糖含量,以及不同生长年限(1,2年)对2种药材总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显色法,在490 nm波长处测定甘肃不同产地红芪和黄芪共28批样品中总多糖含量。结果:葡萄糖在16.5~165μg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红芪和黄芪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3%和100.33%,RSD分别为2.1%和2.3%(n=6)。1年生红芪中总多糖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宕昌地区11.45%,武都地区5.96%,陇西地区10.97%,甘肃各地区总平均9.35%;黄芪中总多糖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宕昌地区3.69%,武都地区1.93%,陇西地区7.06%,甘肃各地区总平均4.02%;2年生红芪样品中总多糖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宕昌地区6.28%,武都地区5.82%,陇西地区6.69%,甘肃各地区总平均6.23%;黄芪中总多糖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宕昌地区7.91%,武都地区8.03%,陇西地区7.12%,甘肃各地区总平均7.73%。结论: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样品中总多糖含量测定。甘肃省5县,1市区红芪和黄芪在品种及年限对比中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从多糖含量分析,红芪不适合替代黄芪使用。各地1年生红芪中总多糖含量均高于黄芪,2年生红芪总多糖含量均低于黄芪。红芪以宕昌产较优,且以1年生为最好;黄芪1年生以陇西、岷县较优,2年生以武都较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方剂反证寻找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证候稳定时间窗,并验证证候的稳定可靠性。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法并通过体质量测量、糖水消耗实验、行为学实验、脑组织5-羟色胺(5-HT)检测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通过人类临床症状等效转化为大鼠宏观表征等方法来进行大鼠的肝郁脾虚证的证候判别,基于宏观表征动态采集量表用逍遥散反证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稳定可靠性。结果 大鼠16周龄时,CUMS组(应激8周)大鼠糖水消耗量、旷场实验穿格次数和活动总距离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UMS组大鼠脑组织海马CA2区5-HT含量也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说明抑郁症疾病的模型制作成功。CUMS组大鼠肝郁脾虚证出现于14周龄(应激后6周),16周龄(应激后8周)时数量达到最大值占比约70%,往后数量逐渐下降。方剂反证CUMS组14,16,18,20,22周龄大鼠证候积分分别减少66.6%,70.7%,54.8%,50.4%,44.8%,证候疗效分别为有效、显效、有效、有效、有效。结论 CUMS组大鼠14~16周龄即CUMS 6~8周是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稳定可靠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5.
王冰  樊茂蓉  崔云  苗青 《北京中医药》2017,36(12):1124-1126
王书臣教授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遣方用药善用对药,临证如布阵,用药似排兵,或为增效减毒,或为平调寒热,或为攻补兼施,常获佳效。总结王师临证常用的部分药对,分析其药对组成、组合原因、配伍特点、特殊用量等,挖掘王师治疗肺系疾病独特的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DLQI量表调查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白癜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调查表(DLQI)评估白癜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DLQI平均得分为(7.80±5.30)分,最小值为0分,最大值为20分;42.86%的患者生活质量有少许影响,28.57%的患者生活质量有相当影响,25.51%的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且临床分型及分期对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DLQI得分与皮损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白癜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白癜风的治疗与心理疏通应及早进行。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但也是疑难病,由于慢性气道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患者常因各种外界刺激而反复发作,吸入激素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哮喘控制状况。王书臣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治疗经验和学术思想,总结了一套温肾补气、调畅中焦气机、解痉平喘的治疗方法和独特的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仙地合剂对哮喘发作豚鼠气道上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参照既往文献复制豚鼠哮喘模型。将25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强的松组、仙地合剂组、仙地合剂+强的松组5组,每组5只,分别给予2 m L生理盐水、2 m L生理盐水、0.4 mg/100 g体重强的松、0.9 g生药/100 g体重仙地合剂、0.4 mg/100 g体重强的松+0.9 g生药/100 g体重仙地合剂,每日1次灌胃,共2周。2周后取材,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气道上皮和肺泡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扫描电镜显示,正常豚鼠气管纤毛上皮细胞及表面纤毛形态无变化;造模后气管纤毛上皮排列不规则,表面纤毛短而少,形态发生改变;经药物治疗后,气管纤毛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纤毛形态恢复正常,其中尤以强的松与仙地合剂合用者最为明显。透射电镜显示,肺泡上皮细胞有类似改变,豚鼠造模后,肺泡上皮细胞形态结构明显发生改变;哮喘豚鼠经过各组药物治疗后,组织形态较不经药物治疗的哮喘模型组趋于正常。结论仙地合剂具有保护哮喘豚鼠气道上皮细胞的作用,说明肺肾同治、攻补兼施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又称PICC置管术,适用于长时间经静脉滴注抗生素。刺激性药物。化疗药。控制疼痛,完全胃肠外营养,病情不稳定需要随时用药及中心静脉压的病人。但是穿刺处易出现局部渗血,出血,感染,故在临床护理中及家庭护理中需要加强穿刺处的观察。选择2006年1~9月在我院肿瘤科行PICC置管及有PICC导管的门诊及住院患者200名,其中出现各类症状的147名,包括出血,渗血,感染,水肿。现将PICC穿刺处的观察与护理报告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白介素-33(IL-3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IL-33和TNF-α水平与白癜风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对41例白癜风患者及3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IL-33和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分期白癜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33和TNF-α水平。结果:白癜风组血清IL-33、TNF-α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清IL-33、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进展期高于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癜风患者血清IL-33和TNF-α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904,P0.05)。结论:IL-33和TNF-α均作为促炎性因子参与了白癜风的发生、发展,血清水平可反映疾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