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TNF-α和IL-6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放射免疫法.结果:IL-6水平在各证型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但其总体变化趋势为肝胆湿热型<肝郁气滞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肝郁血瘀型<湿邪困脾型.其中湿邪困脾组明显高于其它5组,本文的6个证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TNF-α水平湿邪困脾组明显高于其它5组,与肝胆湿热组、肝郁气滞组、肝郁脾虚组、肝郁血瘀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TNF-α浓度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sIL-2R及NO水平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一氧化氮(NO)水平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的关系,为慢性乙肝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成湿热中阻证36例、肝郁脾虚证32例、肝肾阴虚证22例。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sIL-2R水平,同时以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水平。结果:湿热中阻证血清sIL-2R及NO水平最高,肝肾阴虚证次之,肝郁脾虚证最低,sIL-2R水平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湿热中阻证与肝肾阴虚证NO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sIL-2R与NO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一氧化氮含量表达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密切相关,联合检测sIL-2R及NO水平可作为慢性乙肝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黄根颗粒治疗不同证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为辨证使用复方黄根颗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同时辨证为肝胆湿热、湿邪困脾、肝郁血瘀、肝郁脾虚、肝郁气滞5个证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30例,均予复方黄根颗粒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证候积分、肝功能、血清HBV-M、HBV-DNA及部分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三项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有效率肝郁脾虚和肝郁血瘀型〉湿邪困脾和肝胆湿热证〉肝郁气滞证;症状改善、丙氨酸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转移酶(AST)降低以及血清HBV-DNA水平降低以肝胆湿热、湿邪困脾、肝郁血瘀、肝郁脾虚证更明显(P〈0.01),且各证疗效相当,肝郁气滞证稍差,但也明显改善和降低(P〈0.05);肝胆湿热、湿邪困脾、肝郁血瘀、肝郁脾虚证均有HBeAg阴转和抗HBe阳转,以肝郁脾虚证最明显,肝胆湿热、湿邪困脾、肝郁血瘀次之,肝郁气滞证无HBeAg阴转和抗HBe阳转病例。血清HA、LN和Ⅳ-C各证型均有明显下降(P〈0.01),各证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黄根颗粒对不同证型的慢性乙型肝炎均具有改善症状、保肝降酶、抗乙肝病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总体疗效以肝郁脾虚和肝郁血瘀型最为显著,其次为湿邪困脾和肝胆湿热证,肝郁气滞证更次之。辨证使用复方黄根颗粒会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关系,为NAFLD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参数。方法:将NAFLD患者13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5型,即脾虚湿痰证(32例)、肝郁脾虚证(30例)、痰瘀互结证(30例)、湿热内蕴证(34例)和肝肾不足证(4例,因样本数太少,未纳入统计分析),测定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并以同期不嗜酒的30名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NAFLD不同中医各证型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NF-α、IL-6水平在中医各证型间按脾虚湿痰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依次升高,湿热内蕴证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其他三个证型(P0.05);痰瘀互结型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脾虚湿阻证、肝郁脾虚证(P0.05),但肝郁脾虚与脾虚湿痰两证型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表达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血清IL-17、TNF-α水平。方法选择68例皮肌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组,热毒炽盛证20例,湿热蕴结证14例,寒湿痹阻证12例,脾肾两虚证12例,肝肾阴虚证10例,并选择6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证型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L-17、TNF-α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热毒炽盛组、湿热蕴结组、寒湿痹阻组患者血清IL-17升高(P0.01),各证型组TNF-α升高(P0.01,P0.05)。与热毒炽盛组比较,寒湿痹阻组、脾肾两虚组、肝肾阴虚组患者IL-17降低(P0.01),脾肾两虚、肝肾阴虚组患者TNF-α降低(P0.01)。与湿热蕴结组比较,寒湿痹阻、脾肾两虚、肝肾阴虚组患者IL-17降低(P0.01),脾肾两虚、肝肾阴虚组患者TNF-α降低(P0.01)。与寒湿痹阻组比较,脾肾两虚、肝肾阴虚组患者IL-17、TNF-α降低(P0.01,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皮肌炎患者血清IL-17、TNF-α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肝硬变失代偿期中医证型与血浆TNF-α和腹压的相关性。方法:将180例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检测血浆TNF-α和腹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变失代偿期常见的5个证型依次为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肝脾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TNF-α含量: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脾血瘀证,腹压: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脾血瘀证。血浆TNF-α和腹压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为:气滞湿阻证与湿热蕴脾证、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NF-α:P0.05,腹压:P0.01);肝脾血瘀证与其余四证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TNF-α和腹压在肝硬变失代偿期各证型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肝脾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三证型升高较明显,肝脾血瘀证最明显,并且血浆TNF-α和腹压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乙肝辨证分型与病毒复制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调查研究 ,初步探讨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辨证分型与病毒复制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结果 ,本次调查资料经数据完整性、诊断规范化、辨证标准化初步筛选。 2 82例乙型慢肝患者 ,各证型的分布为肝郁脾虚 >肝胆湿热 >瘀血阻络 >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 ,其中以肝郁脾虚证和肝胆湿热证为其常见证型 ,占所调查对象的 84 75 % ;肝郁脾虚证患者以HBsAg(+)、HBeAb(+)为主 ,病毒处于低复制阶段 (R1=0 938,P <0 0 1) ;而肝胆湿热证多见两种表型(R2 =0 799,P <0 0 1) ,即HBsAg(+)、HBeAg(+)、HBcAb(+)、HBV DNA(+)或HBsAg(+)、HBcAb(+)、HBV DNA(+) ,提示病毒复制高度活跃。肝胆湿热证与病毒高复制状态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中医证候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不同中医证候之间的差异和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揭示"证"的实质及其与客观指标的内在规律。方法:采用临床病例观察及实验室检测,收集152例确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辨证分型、辅助检查(如ALT、AST、HBV-DNA、肝纤4项)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2例患者中肝郁脾虚证112例,占73.68%,湿热中阻证20例,占13.16%,瘀血阻络证16例,占10.53%,肝肾阴虚证3例,占1.97%,脾肾阳虚证1例,占0.66%。肝纤4项各项指标的阳性人数均以肝郁脾虚证患者占大多数,PCⅢ水平高低的次序为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湿热中阻证;Cl-Ⅳ的次序为瘀血阻络证>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肝肾阴虚证;LN的次序为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HA的次序为瘀血阻络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中阻证。但肝纤4项中各项指标中,各证型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以肝郁脾虚证最常见,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是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由浅入深、由轻到重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随着病情的加重,肝纤维化的程度逐渐增高,肝纤4项的阳性人数随着中医病机演变而逐渐减少,但PCⅢ、Cl-Ⅳ、LN、HA的水平随着中医病机演变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证侯分布规律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552例病毒性肝炎证侯分布规律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1)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见,其次是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虚湿困证、气虚瘀黄证,其余证型少见;2)55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痊愈158例,好转386例,仅5例未愈(肝胆湿热证3例、脾虚湿困证和气虚瘀黄证各1例),3例死亡,总体预后良好;3)肝肾阴虚证及脾阳虚证组痊愈者多,其他证型组好转者多,不同中医证型组间疾病预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4)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及脾阳虚证预后最好(总有效率均为100.00%),其次是肝胆湿热证、脾虚湿困证(总有效率分别为98.87%、97.06%),气虚瘀黄证预后相对差一些(总有效率为93.33%)但不同中医证型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51)。结论:四川地区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见,其次是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虚湿困证、气虚瘀黄证,其余证型少见;不同中医证型与疾病预后间可能存在一些关联。  相似文献   

10.
肝肾阴虚证是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的重要证候之一。(1)肝肾阴虚证的辨证;(2)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3)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肾阴虚证的病因病机;(4)肝肾阴虚证与病毒性肝炎的病情、病程有关;(5)肝肾阴虚证贯穿于肝炎后肝硬化的始终。  相似文献   

11.
炎症因子与十二指肠溃疡寒热辨证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寒热辨证关系。方法;对48例址二指肠溃疡2进行中医寒热辨证,胃镜下作胃窦部活检,测定胃粘膜组织白介素8(IL-8)及白介素6(IL-6),并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并与10例正常胃粘膜活检标本作比较。结果:热证组胃粘膜IL-8、TNF、MPO及MDA较寒证组增多;IL-6与寒热辨证无明显关系。结论: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安络化纤丸结合核苷类似物,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及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中药安络化纤丸抗纤维化结合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护肝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纤维化指标升高及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个月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LN、IV。结果:治疗后血清HA、PcⅢ、LN、IV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安络化纤丸具有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近10年来关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指标研究的文献,发现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细胞因子、血清生化、肝纤维化、病毒等指标密切相关,对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辨病治疗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简称肝硬化)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MP-2)以及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的影响.方法 慢乙肝(36例)和肝硬化(36例)患者用氧化苦参碱治疗前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MMP-2、TIMP-2,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A、LN、ⅣC的变化,并分析MMP-2、TIMP-2和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 氧化苦参碱能降低慢乙肝中、重度和肝硬化Child-pugh A、B、C级血清HA、LN、ⅣC水平及血清MMP-2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血清MMP-2、TIMP-2水平分别与HA、LN、ⅣC均有良好相关性(P<0.01).结论 MMP-2、TIMP-2可用来评价纤维化情况,氧化苦参碱有一定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补肾益气疏肝凉血方对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以补肾益气疏肝凉血活血法辨证治疗,观察其对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血清透明质酸(HA)的影响。结果随着CIC含量的降低,血清HA亦同步下降。结论该法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与具有减轻免疫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设治疗组 6 9例 ,对照组 37例 ,治疗组用养肝颗粒剂 ,每次 5g,每日 3次 ;对照组用肝宁片 ,每次 3片 ,每日 3次。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17.39%、73.91%和 91.30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10 .81%、56 .70 %和 6 7.56 %。在中医辨证分型中 ,治疗组对肝郁脾虚证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 ;血肝功能检查发现 ,治疗组能降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异常增高的 ALT及 AST,并使其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对慢性乙肝纤维化及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采用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肝纤4项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并判断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IV-C)以及TNF-α含量,提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P〈0.01);在降低ALT、AST、HA、PCⅢ、IV-c以及TNF-α含量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bv-DNA阴转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可降低血清TNF-α含量,抑制肝纤维化,同时还可抑制病毒复制,促进HBV复制标志物阴转,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80例病毒性心肌炎血清IL-18、IL-6及TNF-α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谯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81-82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期和32例恢复期VM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并与同期40名正常者进行对比。结果:VM急性期血清IL-18、IL-6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而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IL-18、IL-6及TNF-α的变化可能与病毒性心肌炎有关,可作为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患者中医“证”的实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硬化中医“证”的实质。方法:将8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辨证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及热郁血瘀3型,分别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腺苷脱氨酶(A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NAG)、羟腈航552例Ⅲ型前胶原水平,并观察52例辨证治疗的血清指标的变化。结果:HA、ADA、GST及PCⅢ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其水平知“证”密切相关,其规律为热郁血瘀  相似文献   

20.
王剑 《陕西中医》2018,(10):1357-1359
摘要 目的 :探讨乌灵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Hcy、神经细胞因子、单胺类递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PSD诊断标准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灵胶囊。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血清Hcy、神经细胞因子(BDNF、 NGF)、单胺类递质代谢(5-HT、5-HIAA及NE)和炎症反应(IL-6 、IL-23、TNF-α)水平。结果:两组各检测指标治疗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cy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BDNF和NGF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5-HIA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HT和N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6 、IL-23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灵胶囊能够降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Hcy含量和神经细胞因子(BDNF、 NGF)含量,改善单胺类递质代谢(5-HT、5-HIAA及NE)和炎症反应(IL-6 、IL-23、TNF-α),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