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效吸痰配合中药雾化吸入在COPD患者呼吸道护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有效吸痰配合中药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有效吸痰合并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对照组行无菌吸痰术及随机进行普通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后咳嗽及痰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喘息、咳嗽、痰量减少程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有效吸痰合并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在COPD患者呼吸道护理中可取得更满意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常发生痰多及气道阻塞,并因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失衡而危及患者生命.对COPD病人痰阻的原因与临床体征以及体位与排痰措施的观察认为:针对COPD病人病情及个体差异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对策,如高枕右侧卧位和前倾坐位交替使用,鼓励咯痰、温湿化氧疗和雾化吸入等措施对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提高氧疗及药物治疗的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100例急性期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及沐舒坦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予刺络拔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我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P〈0.05)。结论:刺络拔罐对COPD患者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比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COPD急性期患者的护理疗效,分析治疗该病的最佳方式。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141例COPD急性期患者,按治疗方式的区别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实施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55.7%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因其对COPD急性期患者护理疗效更为明显,且具整体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副作用小的优点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苗药吉祥草传统雾化吸入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传统的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将吉祥草鲜品直接加水煮沸,患者吸入其气雾来治疗COPD,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量(FEV1)及其占预计值比值(FEV1%)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水平(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雾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如平喘、止咳、解痉、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雾化吸入,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状况、治疗成效.结果:实验组患者FVC、FEV1、FEV1/FV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成效,降低不良反应,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颜峰 《中医临床研究》2014,(31):132-134
目的:探讨一种可移动式超声雾化吸入台的临床研制及应用效果。方法:使用不锈钢材料做成的可移动式超声雾化吸入台,在台面一角安装一螺纹型支持臂,用于支撑超声雾化吸入器螺纹管。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将雾化器放于可移动式超声雾化吸入台上雾化吸入,对照组将雾化器放于床旁桌上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雾化吸入时呼吸频率、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24h咳痰量的变化、雾化吸入完成情况及两组病例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雾化吸入一次完成率为99.29%,明显优于对照组96.67%;雾化吸入时呼吸频率、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优于对照组,24h咳痰量增加明显(P〈0.01);7d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使用可移动式超声雾化吸入台,方便、操作灵活,能有效地减轻患者雾化吸入时的不适,提高患者雾化吸入完成率及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介绍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方法.方法:结合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经验,针对患者病情轻重采取抗感染、吸氧、平喘等综合雾化吸入治疗.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龚俭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40-140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9.4%,观察组总有效率88.2%。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护理后,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5.3%。观察组经护理后,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100%。两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雾化吸入治疗后,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原因,改进护理工作中的缺陷,提高治疗效果扣护理质量。方法:统计我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且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178倒,通过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后,评价治疗后3天的排痰效果,以厦痰的颜色、性状及量。结果:59例患者自行咳嗽排痰有效,81例患者雾化吸八后护士拍背协助排痰,27例患者排痰无效。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可稀释痰液、促进排痰、消炎、解痘、平喘,有利于改善肺的通气功能。患者的信任度、身体状况、雾化时间、雾化流量、雾化药物、雾化液的温度等是影响雾化吸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化痰、止咳、平喘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及呼吸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生存质量、脉氧饱和度、年急性发病次数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可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年急性发病次数。  相似文献   

12.
宿芳 《世界中医药》2013,8(9):1064-1066
目的: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疗效,为滋阴降逆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其意愿,分为对照组(用西医疗法)采用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扩张支气管等西医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加用中医药疗法)在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滋阴降逆法中药汤剂治疗。14 d为1疗程,观察1个疗程结束后就临床疗效作出评价。结果:两组症状体征比较:治疗组在咳嗽、咳痰色、喘息、胸闷、心功能转归、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转归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症状改善。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滋阴降逆法可以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每次8瓶(每瓶0.65g用5 mL注射用水溶解),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咳嗽、气喘、肺部干湿性啰音)及血气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补肺益阳化痰中药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补肺益阳化痰中药治疗。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疗效评价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计分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肺益阳化痰中药可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隔姜灸肺俞穴联合复方甲氧那明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灸疗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灸疗组予隔姜灸肺俞+口服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主要症状(咳嗽、咳痰、肺部哮鸣音)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及FEV1/FVC]的变化情况。结果灸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咳嗽、肺部哮鸣音程度均明显减轻(P〈0.05),灸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灸疗组FEV1、FEV1/FVC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相关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隔姜灸肺俞穴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能明显减轻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咳嗽及哮鸣症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王萍 《西部中医药》2014,(11):140-14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06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在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气分析等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涤痰开窍中药直肠滴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肺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COPD所致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煎剂直肠滴注,2次/d。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8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涤痰开窍中药直肠滴注对改善通气及COPD所致肺性脑病的临床症状,降低PaCO2,提高组织氧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郎莹莹  汤杰  杨佩兰 《河南中医》2010,30(9):867-869
目的:观察百部养肺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百部养肺膏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月内COPD中度以上AECOPD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安全性指标等。结果:治疗开始后6月期间,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胸闷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GRQ的症状、影响评分及总分明显改善(P〈0.05)。同时安全指标方面则均未见明显异常。急性发作次数、发作程度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百部养肺膏治疗COPD稳定期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于文宁 《河北中医》2014,(12):1771-1773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的桑通雾化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7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35例)、治疗1组(36例)和治疗2组(36例)。3组均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不同温度的桑通雾化液(对照组22~25℃,治疗1组43~45℃,治疗2组34~36℃)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呼吸频次、指脉氧及依从性的变化。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组治疗后舒适度及依从性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通雾化液加温后雾化能改善AECOPD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呼吸频率,提高血氧饱和度,使患者感觉舒适,依从性好,有利于AECOPD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