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蚁参蠲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发表的关于蚁参蠲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包括临床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结果纳入符合标准文献4篇,涉及患者1784例,所有文献均未实施盲法,也未描述分配隐藏方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蚁参蠲痹胶囊(或与其他药物联合)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0,95%CI(1.13,1.27)];试验组C反应蛋白[SMD=-1.03,95%CI(-1.18,-0.89)]及中医症状总积分[SMD=-0.56,95%CI(-0.78,-0.34)]改善优于对照组。除个别胃肠道反应报道,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等安全性问题。结论蚁参蠲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报道;对于其他指标的改善,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做进一步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蚁参蠲痹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脾两虚、寒湿瘀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蚁参蠲痹胶囊,对照组口服壮骨关节丸,治疗4周.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蚁参蠲痹胶囊在改善肾脾两虚、寒湿瘀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病情程度指数、中医症状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蚁参蠲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蚁参蠲痹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依托考昔减量及停药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依托考昔减量及停药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无因不良反应难以耐受而中断治疗病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13.24%,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证属脾肾两虚、寒湿瘀阻证的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患者蚁参蠲痹胶囊,可显著提高疗效,遏制非特异性炎症水平,减轻疼痛,降低西药用量,且不会降低整体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痹胶囊。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DAS28、IL-1、IL-6、TNF-α的变化,同时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以评价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通痹胶囊能明显降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P0.05),尤其以改善麻木、怕凉等症状作用显著;还能显著降低IL-1、IL-6、TNF-α含量(P均0.05),减轻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P均0.05)。2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改善畏寒、麻木等中医证候有良好效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蚁参蠲痹胶囊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海然  张欣  丁静  胡华  徐山 《中草药》2013,44(3):335-337
目的 观察蚁参蠲痹胶囊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蚁参蠲痹胶囊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柳氮磺胺治疗,2个月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以及血清中关节炎相关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6%.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蚁参蠲痹胶囊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对CRP、ESR、RF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温痹汤能有效改善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指标;能有效改善CRP、ESR、RF指标。结论:中西医结合以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可起到增加疗效,降低实验室指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蚁参蠲痹胶囊对活动期肾气虚寒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肾气虚寒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每次10 mg,每周1次;来氟米特每次10 mg,每日1次;按需服用塞来昔布,每次0.2 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蚁参蠲痹胶囊,每次2 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血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6(IL-6)和关节液蛋白多糖(PG)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塞来昔布用量及不良反应并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侯疗效总有效93.9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AS)、健康评价问卷(HAQ)、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血CRP、ESR、RF、IL-6含量及膝关节液中PG含量均明显下降,双手平均握力均明显上升(P0.01),且治疗组关节压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晨僵时间,VAS、HAQ、DAS28评分,血CRP、ESR、RF、IL-6及膝关节液中PG含量较对照组下降(P0.05),双手平均握力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塞来昔布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蚁参蠲痹胶囊可提高肾气虚寒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证侯疗效,改善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蚁参蠲痹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焱 《中草药》2015,46(11):1653-1655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依托考昔联合蚁参蠲痹胶囊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男性14例、女性46例),对照组60例(男性15例、女性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每次10 mg,每周1次,口服依托考昔每次60 mg,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蚁参蠲痹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分别对比观察两组治疗4、8、12周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两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蚁参蠲痹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二期临床试验基础上,近一步观察寒湿透骨散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临床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符合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共480例,进入临床试验,采用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双盲模拟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用药1次,观察期为3天。结果:关节疼痛症状、关节肿胀症状、关节压痛症状、关节屈伸不利症状的总有效率和晨僵等项目的均值组间比较及各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寒湿透骨散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寒湿透骨散在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屈伸不利、晨僵等临床症状、体征优于安慰剂的疗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方温阳通络宣痹汤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为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临床诊治思路。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即治疗组(温阳通络宣痹汤治疗)及对照组(甲氨蝶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分析两组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疗效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宣痹汤能够减轻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1.
长沙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根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前瞻性研究长沙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病状特点、中医证候类型及其诊断要点。方法:在长沙地区选择4家中医院,对确诊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人口学、症候学资料建立SPSS数据库,以频数分析方法研究各症状的分布规律,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探讨各辨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用聚类分析归纳出证候类型及其诊断要点。结果:调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4例,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肝肾亏虚,筋骨不强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寒"、"湿"、"瘀"、"虚"、"热"所致筋骨瘀滞是其基本病理,从病状归纳出肾阳虚、血瘀、寒湿、肾阴虚、肝阴虚、痰浊、湿热、风、脾虚等9种辨证要素,聚类分析出肝肾阴虚、气滞血瘀、阳虚寒凝、湿热郁结等几种主要中医证型。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个多病因的疾病,"瘀"、"寒"、"湿"、"虚"、"热"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因病机因子,其病因病机责之于肝肾之虚和寒、湿、瘀、热之实。肾阳虚、血瘀、寒湿、肾阴虚、肝阴虚、湿热是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的辨证要素。肝肾阴虚证、阳虚寒凝证、气滞血瘀证、湿热郁结证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常见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35例,予秋水仙碱、塞来昔布口服,疗程为7d。观察临床疗效、关节肿痛指数、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BUA)和临床安全性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与对照组的85.71%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肿痛指数、血IL-6、ESR、CRP等炎症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UA水平明显下降(P〈0.05),无胃肠道不良反应(P〈0.01)、血常规异常、肝肾损害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起泡加内服中药治疗寒湿、瘀血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12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采用针刺拔罐起泡加内服中药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结合口服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疗程为2个月,2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25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愈显率为56.92%,总有效率93.85%;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7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愈显率为38.71%,总有效率为80.6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组内寒湿痹阻证与瘀血痹阻证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寒湿痹阻证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对于寒湿痹阻证疗效更好;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指标ESR、CRP、RF均有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拔罐起泡加内服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瘀血痹阻证疗效显著,对于寒湿痹阻证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敷贴三联疗法对老年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综合治疗老年痛风性关节炎寻找理论依据。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老年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组间均衡一致原则,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基础治疗之上,治疗组予中药三联疗法,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采用中医症候积分评定法,并就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主要症状(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关节皮温、活动障碍)积分方面,组内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 值均<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值均>0.05);两组在次要症状(口渴多饮、神疲乏力、纳差、五心烦热)积分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组间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从总体疗效来看,中药组的有效率93.33%,西药组则达83.33%,中药组在改善次要症状方面优于西药组。结论:①中药三联疗法可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其疗效与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相当,且有明显降低血尿酸的作用。②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种中成药合用治疗湿热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80例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新癀片,对照组80例口服氯诺昔康、甲氨蝶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7.5%.结论:中成药联合治疗RA与西药组疗效相当,起效快,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6.
罗本华 《辽宁中医杂志》2012,(11):2260-226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疾病分型、证型的疗效和痊愈疗程。方法:从疾病分型和证型上对133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痊愈病例疗程评价,比较两型的证型构成。结果:总病例的治愈率为45.86%,好转率为45.11%,总好转率为90.97%。在痊愈天数上,颈型为(12.50±5.34)天,神经根型为(16.59±4.66)天;且风寒湿阻最短,痰湿阻络其次,气血虚弱、气滞血瘀、肝肾不足较长。在疗效上,颈型比神经根型要好,痊愈率分别58.67%,29.31%;风寒湿阻型最好,痰湿阻络其次,肝肾不足型最差。证型构成上,颈型与神经根型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疾病分型、证型及证型构成对疗效、疗程及愈后判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原发性肝癌中医候规律。对象与方法:临床调查广州地区5所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80人,获得有效病例资料352例,对常见中医症状频数、中医证候(虚证、实证)分布、以及证候与临床分期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症状频数最高为神疲乏力(78.7%),其次为纳呆(76.6%)、食少(75.3%)、痞块(70.5%)、情绪抑郁(69.9%)、形体消瘦(62.8%)、胁痛(61.4%)、口苦(60.5%)。以出血(6.8%)、青筋暴露(6.5%)、盗汗(5.1%)发生机率最低。(2)舌苔以白腻苔、薄黄苔、黄腻苔为多见,舌质以黯红、红色为多见,脉象以弦脉最多见;(3)脾虚证最多见,占38.0%,其次是气滞证,占34.4%,血瘀证占23.6%,湿热证占19.0%;较少的是心虚证,占1.9%,热毒证占2.3%。二证相兼共153例,占43.5%,三证相兼共70例,占19.9%;以脾虚气滞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热、肝脾两虚证最为常见,多分布于Ⅱ期肝癌患者中。在三证相兼中肝虚、肾虚合并阴虚证最为多见,且多分布在Ⅲ期患者。结论:广州地区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主要集中在脾虚证、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Ⅱ期患者多见脾虚气滞、气滞血瘀、脾虚湿热、肝脾两虚证,Ⅲ期患者多见肝肾阴虚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医证候及证型分布特点,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记录所有患者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同时采用设计的中医证候问卷,采集四诊资料,累计积分,进行聚类分析,结合临床归纳出主要证型。结果:100例纳入调查的患者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十项症状依次为:下腹坠涨(66%)、腰膝酸软(63%)、带下量多(60%)、白带清冷(58%)、日久不止(57%)、面色晦暗(52%)、喜暖恶寒(51%)、口苦(48%)、舌质紫暗(47%)、四肢不温(45%)。聚类分析结果:在100例患者中以脾虚湿困54例、胞宫虚寒30例,瘀滞胞宫16例。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以脾虚湿困多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理和适宜治疗证型方法。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4型——湿寒型、气血瘀滞型、气虚肾亏型、复杂型。均采用针刺结合梅花针叩刺拔罐疗法,观察并比较不同证型在治疗前后相关量表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结果:4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寒湿型、气血瘀滞型、复杂型均优于气虚肾亏型。结论:针刺结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中医分型疗效有一定差别,说明本疗法的疗效机理主要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对气虚肾亏型患者应考虑加用其他补肾益气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萍 《中医临床研究》2013,(15):109-110
目的:通过对青岛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资料的统计分析,探索青岛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对收集的1086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归纳、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学规律,分析其中医证候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期等方面的分布情况。结果: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活动性方面有差异。结论:青岛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呈现风寒湿热夹杂、气血阴阳亏虚、痰瘀互结的特点,寒湿痹阻证、风湿痹阻证为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