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辉  孙锋  邵跃斌  徐刚 《新中医》2015,47(7):95-97
目的:观察补肾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中无蛋白尿者30例设为DM组,有蛋白尿者60例设为DN组;DN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补肾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观察比较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变化。结果:DN组血浆TGF-β1和尿MCP-1均高于DM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TGF-β1、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MCP-1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TGF-β1、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MCP-1下降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补肾法可有效减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脂蛋白a的变化。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59例为糖尿病肾病组,其中早期糖尿病肾病34例,临床糖尿病肾病25例;选取同期糖尿病患者59例为糖尿病组,健康体检人员59例为对照组,均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组FBG、2h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TG、TC、LDL-C、脂蛋白a、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TG、TC、LDL-C、脂蛋白a、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HDL-C低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FBG≥10 mmol/L糖尿病肾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FBG<10 mmol/L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FBG、2hPG均高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TG、TC、LDL-C、脂蛋白a、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HDL-C低于对照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FBG、2hPG均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脂蛋白a水平显著升高,通过检测脂蛋白a可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经验方糖通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安博维,治疗组口服糖通饮,分别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肾功、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均明显下降(P 0. 05或P 0. 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结论:糖通饮能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减轻蛋白尿,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其作用途径可能和有效降低TGF-β1含量、改善血糖、血脂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2 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 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使用胰岛素或糖适平(格列喹酮)控制血糖,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益 气活血通络汤.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排泄 率(UAER)数值明显降低,在肾功能方面,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肾功能稍有改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空腹血糖 (FBG)无明显影响.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温阳活血泄浊法为代表的芪丹饮联合糖肾灌肠方灌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以缬沙坦胶囊80 mg qd为基础的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芪丹饮,并予糖肾灌肠方灌肠。芪丹饮1剂/d,每次150mL早晚各服1次;糖肾灌肠方100 mL保留灌肠,灌肠后保留2 h以上,1次/d;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MCP-1,TGF-β1及UACR,CysC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同时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AER、CysC均改善(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治疗后2组MCP-1,TGF-β1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温阳活血泄浊法可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延缓肾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河北中医》2021,43(7)
目的 观察降糖精颗粒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气阴两虚夹瘀证的疗效及对患者肾纤维化相关生长因子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早期DN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退出6例)予厄贝沙坦片口服,治疗组54例(退出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降糖精颗粒口服。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肾纤维化相关生长因子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β(PDGF-β),肾功能指标尿微量白蛋白(UmAlb)、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52),对照组总有效率75./4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GF-β1、CTGF、PDGF-β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2组UmAlb、UAER、Cr、BUN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糖精颗粒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有助于缓解早期DN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抑制肾纤维化相关生长因子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揭示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方法:将入选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益肾降糖饮"。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并对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B2-MG)、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肾功、血清胱抑素C(CysC)等指标进行比较。结论:(1)通过本研究发现益肾降糖饮是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效方剂,中医中药结合西药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尤为明显。(2)通过测定血清CysC、Sc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发现,CysC在作为评价肾功能受损的指标方面优于Scr,CysC可作为评估早中期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的方便、准确、可靠指标。(3)通过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CysC治疗前后比较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降低CysC水平,较纯西药治疗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胡经航  梁嘉晖  梁裕聪 《新中医》2018,50(11):109-112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Ⅲ期糖尿病肾病脾肾气(阳)虚夹血瘀型患者12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西药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健脾通络方水煎剂。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清蛋白(UmAlb)、尿转铁蛋白(UTRF)、血清胱抑素C (CysC)等变化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FBG、P2hB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治疗组P2hBG、HbA1c的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治疗后SCr、BUN、UmAlb、UTRF、Cys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且UmAlb、UTRF、CysC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仅SCr、UmAlb、UTR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脾肾气(阳)虚夹血瘀型Ⅲ期DN患者,能够显著降低其血糖水平,可更好地起到减少及减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产生、发展的作用,同时能够明显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促使代谢产物的排出,对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均有增强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金鑫  康紫厚 《新中医》2021,53(9):54-57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均实行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缬沙坦,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调肝汤,治疗2个月。分析疗效,并测定2组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t=9.057,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421,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UACR、UA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ACR、UAER较前改善,研究组UACR、UAER明显较对照组更低(P0.05)。2组治疗前FBG、P2h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糖指标较前改善,研究组FBG、P2hBG、HbA1c相比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补肾调肝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更佳,具有稳定血糖和恢复肾小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缬沙坦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2组均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给予缬沙坦80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口服,每日1次。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量(Up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BG、Upr、SCr、尿β2-MG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缬沙坦联用罗格列酮能更有效地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5.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6.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对压疮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对Ⅰ、Ⅱ期压疮患者治疗组采用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每次灸至感传现象消失,每日1次。对照组不避热敏化穴,在患者压疮部位附近穴区采用红外线照射40min后,将百多邦软膏敷于压疮疮面,以无菌纱布覆盖,每日1次。两组同时加强专科护理措施,并在疗程(包括不足7d痊愈者)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72.4%。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对压疮患者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艾灸足三里在脾胃病的临床疗效肯定,其机制研究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断完善。大量研究证明,艾灸足三里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信号传导是通过神经实现的,其作用机制是系统而复杂的,既可以直接调节胃肠内分泌激素的水平,也可以作用于胃黏膜损伤的信号传导途径上。因此,艾灸足三里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病变及病变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作用,且作用机制不尽相同。据现有研究,对未来艾灸足三里的机制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宋以前伤寒论考》是日本汉方现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成果。是书既重视古代文献的梳理,又结合临床的诊疗实际,考据宋以前的《伤寒论》,提出时态系列伤寒论、痰饮伤寒论、阳明病胃家寒及《金匮要略》杂病是伤寒的伴随症状等很多独到见解,对我国的《伤寒论》研究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