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围性面瘫根据面神经的损伤平面不同分为:核性瘫、桥小脑角性瘫、Hunt氏瘫、Bell氏瘫和单纯性面神经炎。其中前两种多见于肿瘤,临床较少见。而后三种则临床较多见。笔者在治疗中探索面神经的不同部位损伤与疗效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其中男性39例、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面瘫损伤神经定位与针刺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修英  姜荣龙 《光明中医》2008,23(5):609-609
周围性面瘫根据面神经的损伤平面不同分为:核性瘫、桥小脑角性瘫、Hunt氏瘫、Bell氏瘫和单纯性面神经炎。其中前两种多见于肿瘤,临床较少见。而后三种则临床较多见。笔者在治疗中探索面神经的不同部位损伤与疗效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神经定位3种类型疗效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魏玲 《中国针灸》2001,21(1):17-18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按面神经损伤平面定位分为单纯性面神经炎、Bell氏面瘫、Hun氏面瘫,并进行了3种类型的疗效比较,结果表明面神经的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佳,否则反之。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麻痹属中医中药络的范围叫面瘫,起病较急,表现为单侧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歪斜,其它面部肌肉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前或病程中有耳后,耳下或颜面部疼痛,周围性面瘫根据面神经损伤的平面不同,分为核性瘫,桥小脑角性瘫,HUNT瘫,BELL化瘫和单纯性面神经炎。其中前两种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瘫定位诊断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面神经不同损伤平面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按面神经的损伤平面定位而分为5组,运动神经核段面瘫、膝状神经节段面瘫、镫骨神经段面瘫、鼓索神经段面瘫及茎乳孔段面瘫,对126例患者针刺2疗程后疗效观察和比较。结果:茎乳孔段面瘫疗效最佳,鼓索神经段、镫骨神经段疗效较好,膝状神经节段次之,运动神经核段最差(P<0.01)。结论:针刺疗效与神经损伤平面具有相关性,面神经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周围性面瘫的不同神经定位探讨针刺疗效评价的效果。方法:根据面神经损伤平面的不同,通常将面瘫分为单纯性面神经炎、Bell氏面瘫、Hunt综合征。观察诊断明确的周围性面瘫100例,对其进行针刺疗效评价。结果:3种不同部位的面瘫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性面神经炎与Bell氏面瘫比较、Bell氏面瘫与Hunt综合征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面神经损伤的部位越高,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 Bell氏面瘫患者面神经损伤平面、面神经功能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方法 :将 87例 Bell氏面瘫患者根据面神经损伤的不同平面从上到下分为 A、B、C组 ,并用 H- 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进行分级 ,然后进行针刺治疗 ,针刺得气后接 G680 5 - 2 A型治疗仪 ,同时用TDP照射患部。结果 :C组和面神经功能为 级的患者疗效最好 ,B组和 ~ 级次之 ,A组和 级最差 ( P<0 .0 1 )。结论 :面神经损伤平面越高 ,则损伤程度越重 ,疗效越差 ,否则反之。面神经功能越好 ,疗效越好 ,否则反之。  相似文献   

8.
影响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若干因素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影响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相关因素,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将133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治疗时间、面神经损伤程度、面神经损伤部位、辨证分型、痊愈所需疗程等方面进行对此观察。结果面神经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高;开始针刺治疗时间越早,治愈率越高,所需疗程越短;面神经损伤程度越轻,疗程越短;辨证分型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周围性面瘫最佳治疗时机是急性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面神经不同损伤平面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按面神经的损伤平面定位而分为5组,运动神经核段面瘫,膝状神经节段面瘫,镫骨神经段面瘫,鼓索神经段面瘫及茎乳孔段面瘫,2疗程后疗效观察和比较.结果:茎乳孔段面瘫疗效最佳,鼓索神经段、镫骨神经段疗效较好,膝状神经段次之,运动神经核段最差.结论:针刺疗效与神经损伤平面具有相关性,面神经损伤平面越高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瘫神经定位与针刺疗效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澎  张丹凤 《中国针灸》1998,18(6):329-330
按面神经损伤平面定位而分型单纯性面神经炎、Bell氏面瘫、Hunt氏面瘫进行针刺治疗 ,并对 Bell氏面瘫及 Hunt氏面瘫做耳屏—上唇方肌肌电图动态观察。提示疗效与定位的相关规律 ,面神经的损伤平面越低 ,疗效越佳 ,否则反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面神经不同损伤平面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 按面神经的损伤平面定位而分为5组,运动神经核段面瘫,膝状神经节段面瘫,镫骨神经段面瘫,鼓索神经段面瘫及茎乳孔段面瘫,对120例患者针刺2疗程后疗效观察和比较.结果 茎乳孔段面瘫疗效最佳,鼓索神经段、镫骨神经段疗效较好,膝状神经段次之,运动神经核段最差.结论 针刺疗效与神经损伤平面具有相关性,面神经损伤平面越高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12.
周围性面瘫由面神经病变所致,根据神经损伤的节段不同,可分为单纯性面神经炎,Bell氏瘫和Hunt瘫.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推拿并用治疗该病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面神经炎又称周围性面瘫、贝尔麻痹,是指由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急性周围性面瘫(prosoplegia)。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寒冷刺激学说、缺血学说、免疫反应学说等,近年来认为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其病变主要是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缺血,导致面神经水肿、脱髓鞘,早期多为可逆性的神经病变,严重者轴突变性或神经完全性损伤。针灸为临床治疗面神经炎的最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报道的研究,归纳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及在目前的研究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以期进一步完善之。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若干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王声强  白亚平  于溯 《中国针灸》2003,23(6):367-370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共综合了35篇相关文献的内容,从治疗时机、面神经损伤程度、面神经损伤部位、辨证分型、针刺手法及腧穴选择6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作了简要的评述。结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容易受到临床相关因素的影响,加强对影响针刺治疗面瘫疗效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能够更好地把握面瘫的针刺治疗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瘫也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颈乳突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致,主要症状为面部口眼 斜,一侧较多见,其治疗方法有多种。本人在临床上以针刺为主,配合砭石疗法,治疗不同时期的面瘫,取得满意疗效,兹举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亨特氏面瘫即外耳道疱疹、面瘫及耳痛三联征,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的周围性面瘫~([1-2]),临床治疗难度大。电生理检查对面神经损害的诊断在临床已比较常用。本研究目的一方面研究不同疗法组合的疗效,另一方面研究不同疗法组合对于神经肌电图的影响,为临床优选提供循证根据。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6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针灸科、五官科、神经内科亨特氏面瘫患者90例,随机分  相似文献   

17.
王利民 《中医药学报》2011,39(3):121-12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探讨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回顾分析3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周围性面瘫临床特点,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2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加用自拟汤药面瘫舒,比较两组不同治疗周期面瘫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面瘫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指数评分的差异,分析观察组病程、面神经损伤部位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7d、14d、21d、28d后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9.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有效快速缓解症状,及早治疗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沙岩 《中国针灸》1999,19(11):701-704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损伤的最常见的类型,其中又以面神经炎为临床所多见,其发病原因多数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大家知道,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疗法的适应症。多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对面瘫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影响面瘫疗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针灸治疗本病的系统性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致使在某些治疗问题上还存在着诸多争议。为了进一步了解现状,交流经验,发现问题,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特将近5年来国内所见有关报道综合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季节变化、冷热交替之时,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大量的临床实践和文献报道显示,针灸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手段[1],神经电图对于周围性面瘫面神经损伤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2]。本课题组检测了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前后的神经电图数据,并与Hous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结合,探讨影响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00例针刺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①患者年龄越大、针刺介入时机越晚、面神经损伤程度,临床疗效越差,R=0.164、P=0.004,R=0.295、P=0.000,R=0.229、P=0.000;②面神经损伤定位不同,临床疗效不同,单纯性面瘫临床疗效最佳、bell面瘫次之、Hunt面瘫疗效最差,J-T=6.895,P=0.000:③不同中医分型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凤寒阻络、风热外袭型疗效较佳,痰瘀阻络和气虚血瘀型疗效较差,J-T=4.752,P=-0.000;④年龄(OR=0.753,95%CI:0.579~0.979)、针刺介入时机(OR=0.556,95%CI:0.420~0.763)、损伤程度(OR=0.589,95%CI-0.388~0.895)和损伤部位(OR=48.409,95%CI:11.527~203.283,OR=6.041,95%CI:2.481~14.707)入选以临床疗效为结果变量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P〈0.05。结论:患者年龄、针刺介入时机、损伤程度和部位是影响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