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关系。方法:将14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无肾病组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肌酐,采用速率法检测尿NAG值,并与32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尿mAlb/Cr、NA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与NAG成正相关(r=0.625,r=0.510,P〈0.05)。结论:检测尿mAlb/Cr、NAG有助于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2型糖尿病患者(T2DM)86例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MAU组)40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4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NC组)。测定3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压(SBP、DBP)及血肌酐(cr)等。同时,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IMT,化学发光法检测尿白蛋白的含量,根据所得数据分析UAER和IMT的相关性。结果NMAU组较NC组FBG、TC、TG、LDL、SBP、IMT明显升高(P均〈0.05);MAU组较NC组FBG、TC、TG、LDL、SBP、IMT、UAER明显升高(P均〈0.05);MAU组较NMAU组IMT、UAER显著升高(P均〈0.05)。MAU组患者UAER与IMT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1)。结论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IMT密切相关,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重要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3.
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降糖、降压治疗;黄芪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用药3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UAE)等变化。结果黄芪组治疗后,UAE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FBG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无明显肝肾毒性。结论黄芪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除有效降低血糖外,能明显降低尿白蛋白的排泄,达到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杰  张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1):108-108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mALB和尿BGM判断其肾功能状态,有利于临床医师及时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根据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2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3组)Or以健康体检人群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β2-微球蛋白(BGM)含量。结果:2组与3组,血清CysC、尿ITALB和尿BGM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1组的血CysC、尿mALB和尿BGM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与血清CysC、尿mALB和尿BGM密切相关,血清Cyst、尿mALB和尿BGM是反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对于监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试计 《新中医》2007,39(4):83-8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采用瓜萎瞿麦丸舍氯沙坦治疗,对照组32例,以氯沙坦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umA)变化情况。结果: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2种方法均有明显的疗效,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um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更好地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后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能更好地调节患者脂质代谢的紊乱。结论:瓜蒌瞿麦丸联合氯沙坦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  相似文献   

6.
姜淼 《新中医》2006,38(1):28-30
目的:观察三黄安消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及改善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IR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三黄安消胶囊(由黄芩、黄连、人参等组成)治疗。8周为1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P2BG)、空腹血胰岛素(FINS)及餐后血胰岛素(PINS)、血压、血脂、体重等指标的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降血糖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BG、P2BG、IAI、HOMA-IR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仅P2BG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FBG、HOMA-IR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三黄安消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可调节血糖、血胰岛素、血压、血脂水平,对于肝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临床使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脏扶正祛邪方药对2型糖尿病虚寒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磺脲类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脏扶正祛邪方药。1月为1疗程,共观察2疗程。结果:降低血糖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2%,对照组为83.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改善胰岛素抵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9%,对照组为7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糖面积治疗组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也有降低(P〈0.01,P〈0.05),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面积治疗组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变化不显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胰岛素敏感度(SI)治疗组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IAI也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胰高血糠素(IRG)无明显改变。结论:温脏扶正祛邪方药可以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收治的早期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早期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22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ALB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血尿素氮、血肌酐均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前列地尔注射液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能过对控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有显著疗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积极的治疗与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脉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7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与红花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lb)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更好地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后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能更好地调节患者的脂质代谢。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黄芪注射液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Ⅱ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降压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24h尿微量白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降压降糖基础上用黄芪注射液对Ⅱ型糖尿病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对防治糖尿病肾病和尿毒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降脂药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改善。方法:将我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降糖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脂药)2组,并治疗3个月,对2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PBG)、血脂(TG、TC、HDL—C、LDL—C)进行检测,并计算空腹IR指数。结果:应用降脂药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FBG和PBG(P〈0.01),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P〈0.01),并能降低TG、LDL—C,升高HDLC(P〈0.05)。但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常规降糖的基础上加用降脂药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的糖和脂代谢紊乱,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抗脂毒性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百令胶囊联合依那普利对早期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片口服;治疗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百令胶囊,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血清肌酐(SCr)指标略有下降,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依那普利可明显降低早期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CRP的水平,对胰岛素抵抗疗效确切,减低肾脏损伤程度,治疗早期Ⅱ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固肾健脾方治疗糖尿病Ⅲ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糖尿病且合并早期肾功能损害(糖尿病Ⅲ期肾病)的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28例)。两组均常规口服格列喹酮(糖适平)。治疗组加服固肾健脾方汤,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及临床常见症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P〈0.01),但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固肾健脾方不仅可以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改善已受损害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自然进程,还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降脂药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改善。方法:将我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降糖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脂药)2组,并治疗3个月,对2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血糖、血脂进行检测,并计算空腹IR指数。结果:应用降脂药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FBG和PBG(P〈0.01),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P〈0.01),并能降低TG、LDL—C,升高HDL—C(P〈0.05)。但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常规降糖的基础上加用降脂药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的糖和脂代谢紊乱,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抗脂毒性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取975例于山西某社区体检的人员,测量和测定其代谢相关指标,以尿微量白蛋白30 mg/L为界,分为非微量白蛋白尿组(非MAU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代谢综合征采用IDF2005标准。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较非微量白蛋白尿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和腰围均高;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风险与各代谢异常组分聚集的增加而增加;收缩压(OR=1.037,P〈0.001)、胰岛素抵抗(OR=1.110,P=0.02)、空腹血糖(OR=1.298,P〈0.001)是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与收缩压、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独立相关,代谢异常组分集聚的个体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益气化浊颗粒,对照组加用1/10治疗组剂量的益气化浊颗粒;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尿微量白蛋白疗效、中医症状疗效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TP/24h)、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尿微量白蛋白疗效、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UACR、TP/24h、PBG、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UACR、TP/24h、PBG、FIN、HbA1c、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化浊颗粒能够显著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IR)及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将84例受检者按照血清瘦素含量测定的结果分为正常瘦素组和高瘦素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臀围比值(WHR);检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1.正常瘦素组空腹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FBG、PBG)高于正常范围者6例,符合2型糖尿病(T2DM)诊断标准者3例,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3.95%;高瘦素组FBG和(或)PBG高于正常范围者9例,符合T2DM诊断标准者4例,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21.95%。2.高瘦素组PBG、ISI、甘油三酯(TG)、BMI、WHR及女性FBG高于正常瘦素组(P〈0.05—0.01)。3.FBG与空腹瘦素(F-LP)含量之间无直接相关性,空腹胰岛素(FINS)与F-LP之间呈正相关(男性r=0.62,女性r=0.48,P分别小于0.01和0.05);F-LP、BMI与ISI独立相关。结论:高瘦素血症是引起IR及糖代谢异常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的β-细胞功能状态、胰岛素抵抗和中医症证特点:方法以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68例为观察组,45例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与之匹配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血糖(FBG)、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2h胰岛素(2bINS),并计算比较两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两组中医症证,分析一级亲属组症证特点:结果观察组FBG、FIN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2hPG和2hINS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HOMA-IR、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一级亲属组舌质紫暗、神疲乏力、脉弦细和腰膝酸软症状多见,辨证属气阴两虚证占51.47%,阴虚证占30.88%,瘀血为主要兼证占61.76%。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具有较高的β-细胞分泌功能和低胰岛素敏感性,存在胰岛素抵抗,中医症证特点为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IR)及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将84例受检者按照血清瘦素含量测定的结果分为正常瘦素组和高瘦素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臀围比值(WHR);检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1.正常瘦素组空腹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FBG、PBG)高于正常范围者6例,符合2型糖尿病(T2DM)诊断标准者3例,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3.95%;高瘦素组FBG和(或)PBG高于正常范围者9例,符合T2DM诊断标准者4例,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21.95%。2.高瘦素组PBG、ISI、甘油三酯(TG)、BMI、WHR及女性FBG高于正常瘦素组(P〈0.05~0.01)。3.FBG与空腹瘦素(F-LP)含量之间无直接相关性,空腹胰岛素(FINS)与F-LP之间呈正相关(男性r=0.62,女性r=0.48,P分别小于0.01和0.05);F-LP、BMI与ISI独立相关。结论:高瘦素血症是引起IR及糖代谢异常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OD、MDA的影响。方法:将血压正常的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每日1次,静脉注射,每次100mg,均治疗两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SOD、MDA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经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MDA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SO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