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HBV感染是重大传染性疾病,全球约2.4亿人感染HBV[1],我国慢性HBV感染者达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例[2]。CHB也是我国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之一,分别占60%和80%[3],严重危害健康。全球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HCC[4]。  相似文献   

2.
本指南是继2009年EASL临床实践指南(CPGs)之后更新的推荐意见,以优化慢性HBV感染的处理。1背景1.1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负担全世界约1/3的人群有既往或现症HB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sAg携带者。HBV相关的终末期肝病或肝细胞癌(HCC)的年死亡人数超过50~100万,并且占当前肝移植病例的5%~10%。未经治疗的  相似文献   

3.
HBV感染是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其中15%~25%发展为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的肝病[1-3].  相似文献   

4.
张群  庞国进  丛敏 《肝脏》2013,(11):772-776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全球性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作为全世界感染HBV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HBV携带者虽然已由9.75%降至7.18%,但仍有9 300万慢性HBV携带者,其中约有2 000~3 0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目前,中国每年约有50多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损害和肝癌[1]。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流程修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EMMET B.KEEFFE  陈萌  石爽  庄辉 《肝脏》2007,12(2):133-134
背景 全球约有20亿人或全球三分之一人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3.5~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目前美国HBV感染者为125~200万.  相似文献   

6.
化疗或免疫抑制状态下HBV再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艳  王建设 《肝脏》2007,12(5):402-403
200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血样检测结果表明,我国一般人群中约7亿人感染过HBV,其中慢性感染率高达9.09%,即约1.2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约占全世界慢性HBV感染者的1/3。据推算,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7.
吉英杰  张文瑾 《肝脏》2014,(10):793-796
HBV感染全球流行。全世界约有20亿人感染过 HBV,其中3.5亿为慢性 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 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我国1~59岁人群 HBsAg 携带率为7.18%[1],现估算慢性 HBV 感染者约9300万,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  相似文献   

8.
全球约有1.7~2.0亿人感染丙肝病毒(HCV),流行率平均为3%~5%,每年新感染者300~400万例,死亡25万例.丙型肝炎易呈慢性化,约75%~85%甚至90%急性丙型肝炎可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CHC).感染HCV 10~20年后,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10%~20%,一旦发展为肝硬化,每年肝癌的发生率为1%~7%.我国一般自然人群的丙型肝炎抗体流行率为3.2%,约有4 000万HCV感染者.  相似文献   

9.
任婷婷  徐光华  李春霞 《肝脏》2014,19(1):71-73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程度差异很大。据WHO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HCC。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 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 000万例[2]。非活动性HBV携带状态是免疫控制的结果,临床多无症状,易被忽视,正确认识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的自然转归及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慢性感染是肝细胞癌(HCC)的主要致病原因。全球约有3亿5千万人为HBV的慢性感染者;HCV慢性感染者则有2亿人。全球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引起的HCC,另有25万人死于丙型肝炎引起的HCC。乙型肝炎慢性感染者,其血中HBV DNA及ALT持续处于高水平是HCC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其他的危险因子还包括HBV C基因型、HBV基础核心促进子A1762T/G1764A双突变、男性、老年、肝癌家族史、酗酒习惯、以及与HCV或人类免疫不全病毒的合并感染等。根据REVEAL-HBV研究的资料,我们发展出简单易用的列线图,可利用非侵入性的临床特征准确地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HCC的风险。丙型肝炎慢性感染患者发生HCC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包括高血中HCV RNA水平、高ALT水平、HCV基因型以及老年等。REVEAL-HCV研究案例中,与HCV RNA水平低于检测范围且低ALT水平者相比,HCV RNA可测得、高ALT水平且感染第一型病毒的案例具有最高的HCC发生风险,其多变项调整后的风险比值(95%CI)为21.87(5.09~93.95),这些发现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处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干扰素,主要是聚乙二醇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惟一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同时也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之一.但由于干扰素特别是聚乙二醇干扰素在临床上规范化应用的时间并不太长,加之远期疗效的评价指标较难确定,因此有必要对其治疗慢性肝炎的远期疗效做出正确评价,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美国2006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理治疗规范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辉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11):871-874
2004年Keeffe等在“临床胃肠病和肝病学”杂志上发表“美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理治疗规范”。近2年来,由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先后批准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并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史有了新的研究结果,因此,最近Keeffe等美国肝病专家对该《规范》进行了修订,并发表于2006年7月“临床胃肠病和肝病学”杂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一系列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研究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同时,积极寻找可用于早期发现和诊断重型肝炎的分子和靶点;同时,高通量、组合筛查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为重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近30年来,全球肥胖症发病率增长迅速,其对健康的危害已远远超过营养不良.曾经以"低体重"著称的中国人特别是慢性肝病患者同样面临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的流行[1-2].作为物质代谢中枢和第二能量贮库的肝脏,最易因代谢应激发生损伤,肥胖和MetS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为发达国家和我国富裕地区愈来愈重要的慢性肝病;更为严峻的是,肥胖和(或)MetS、NAFLD促进其他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进程,增加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并影响某些肝病的治疗效果;而早期评估和有效处理并存的肥胖和代谢紊乱则可改善患者的预后[1-7].现主要对MetS与NAFLD、酒精性肝病(ALD)、慢性丙型肝炎(CHC)、慢性乙型肝炎(CHB)以及慢性隐源性肝病的关系及其诊疗对策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特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指标、肝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重叠感染组)各115例,两组病情(轻、中、重度)和HBV DNA定量相同,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组中74例和重叠感染组中的51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做肝活组织检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两组患者HBV标志物,HBV DNA及抗HEV lgM。结果重叠感染组重型肝炎57例,发生率49.6%,死亡29例,病死率25.2%;慢性乙型肝炎组重型肝炎5例,发生率4.4%,死亡2例,病死率1.7%,两组比较,x~2值分别为58.80和27.01,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BV DNA≥10~4患者:重叠感染组占83.7%(36/43),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占97.1%(67/69),x~2=4.73,P<0.05;重叠感染组总胆红素平均(495.0±217.0)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平均(967.0±395.0) U/L,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总胆红素平均(216.0±195.0)μmol/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平均(373.0±212.0)U/L,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10.20和14.52,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炎症G3和G4重叠感染组33例,占64.7%,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25例,占33.8%,x~2=12.4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叠感染组肝功能损害严重,肝组织炎症程度高,HBV DNA水平低,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管理概念:路线图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并降低耐药发生?这是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一直为人们所广泛探讨的问题。众所周知,在丙型肝炎治疗中,通过第12周病毒学应答(早期病毒学应答)乃至第4周病毒学应答(快速病毒学应答)来预测远期疗效的概念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由以美国斯坦福大学Keeffe教授为首的部分资深肝病学家及病毒学家,在深入探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案及策略的基础之上,正式提出了管理乙型肝炎治疗的“路线图”。治疗路线图是以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进行监测为基础,试图寻找可能提示更佳预后更低耐药的早期病毒应答,从而达到优化治疗的方案和策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按3:1:1随机分组(A组为辨证论治联合ETV组;B组为固定处方联合ETV组;C组为单用ETV组),共236例完成48周的疗程。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36周、治疗48周的HBV-M、HBV DNA,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候、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 A组治疗48周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为94.29%(132/140),显著高于C组78%(39/50)(P0.05)。A组治疗48周HBV DNA较基线下降≥2log10拷贝/ml的应答率为99.29%(139/140),均显著高于B组93.48%(43/46)及C组90.00%(4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A组HBeAg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为37.50%(24/64),均高于B组26.67%(8/30)及C组15.00%(3/20)(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A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1.25%(20/64),与B组26.67%(8/30)及C组15.00%(3/20)比较,差异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A组中医证候积分(5.46±3.52)均低于B组(7.33±3.80)及C组(8.46±2.92),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8周,A组总体生理健康均优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病毒学应答率、中医证候疗效、总体生理健康比较,均呈A组B组C组的趋势。结论辨证论治联合ETV治疗能显著提高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辨证论治联合ETV治疗有理想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需延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更多的机遇,更多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RBV)应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并且基因2型或基因3型感染者可获得50%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以来,PEG-IFN α联合RBV已经成为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1-2].  相似文献   

19.
拉米夫定的疗程及早期应答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179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分析早期应答、病毒变异、疗程等与疗效的关系。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DNA、HBeAg和HBeAg/抗-HBe各项指标逐渐改善;1年疗程的HBVDNA阴转率(57.0%)、HBeAg阴转率(39.7%)及HBeAg/抗-HBe转换率(16.8%)均明显高于治疗3个月时的水平(X2值分别为28.489、33.238、12.690,P〈0.01)。治疗12周时血清HBVDNA水平越低,到治疗52周及随访6个月末时HBVDNA转阴率及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越高。疗程为1年、1.5年时,出现HBeAg/抗-HBe转换者HBVDNA反弹率均为40.0%,远低于无转换者(88.2%、85.0%,x^2值分别为12.424、10.237,P〈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疗程以1.5年为佳。早期应答者疗效较好,如不能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达到DNA应答、1年内出现血清学转换,预示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前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乙型肝炎易于转变成慢性,最终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及肝癌,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近年,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的研究进展较大,如核酸类似物不断发展,免疫调节药物的研究不断深入等。我国己批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adefovir,ADV)酯、恩替卡韦及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等新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医师有较多的选择,因而美国、欧洲、亚太地区及我国相继修订指导原则,为临床医师临床诊断时提供参考。对乙型肝炎的探索在不断进展,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