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动脉导管未闭双面伞堵闭术后严重溶血的急诊手术三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4年7月至1997年3月,我科先后急诊手术治疗3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双面伞堵闭术后严重溶血的患者,取得满意效果。资料与方法 3例4~6岁患儿,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入院。经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PDA。在逆行主动脉造影下,显示PDA均为漏斗型,最窄处内径为436~598mm。均选用17mmRashkind双面伞堵闭系统,经股静脉穿刺置放双面伞器堵闭PDA成功。术后15分钟再次主动脉造影均显示有少量残余分流。3例患儿均在堵闭术后4~8小时,出现酱油色尿,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经各项检查诊断为急性机械性重度溶血。…  相似文献   

2.
小儿动脉导管堵闭术后九例溶血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溶血为动脉导管未闭 (PDA)堵闭术后罕见、严重的并发症。我院 1994年 9月~ 2 0 0 1年 8月使用不同类型堵闭器堵闭PDA 4 12例 ,发生溶血 9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男 2例 ,女 7例。年龄 1 1~ 8 5 (4 7±2 3)岁 ,体重 7~ 2 5 (13 9± 5 6 )kg。 8例为单纯性PDA ,1例为纠正型大血管转位合并PDA。PDA均为漏斗型 ,最窄处为 2 1~ 6 6 (4 3± 1 7)mm。使用Rashkind双面伞、COOK弹簧圈、Amplatzer蘑菇伞堵闭器各 3例。堵闭后 15min主动脉造影 9例均显示有少量残余分流 ,B超显示残余分流…  相似文献   

3.
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的并发症及处理经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长海医院(200025)秦永文1966年Porstmann首先开展经心导管用泡沫塑料塞子堵塞未闭的动脉导管(PDA)。此后,Rashkin和Sideris先后发明了双面伞状和扭扣式补片,经静脉途径堵...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在临床应用较广的主要有Porstmann泡沫塞子堵塞术、Rashkind双面伞闭合术和Sideris钮扣装置关闭术。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8年5月用Porstmann法和Sideris法经导管关闭PDA共180例,均...  相似文献   

5.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开展已有 3 0余年 ,方法很多。其中开展的 Rashkind法 (双面伞器 )、 Sideris法 (纽扣或补片 )、Porstmann法 (海绵塞 )、Buttoned法、Batallooclud-er法等有 3 %~ 3 8%的残余血流发生率、复杂的运输系统及操作过程、不适合应用于大孔 PDA[1 ]等缺点。近几年一种安全、简单的 Amplatzer法 (ADO法 )在国内、外开展。我院自 2 0 0 0年 1 1月至 2 0 0 1年成 6月采用 Amplatzer法封堵 2 0例动脉导管未闭 ,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例均为女性 ,年龄 8~ 65岁 ,平均 2 0 .9± 1 4.2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比较经导管五种方法堵闭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方法 1989年3月-1999年7月,超声心动图分别观察采用海绵塞(Porstman)、双面伞堵闭器(Rashkind0、纽扣式补片(Sideris)、弹簧圈闭(Coil)和蘑菇伞堵闭塞(Amplatzer)堵闭282例PDA患儿术前、术后1天、3个月、6个在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心脏大小变化、闭器的位置及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 5组患儿术后1天左室舒张末径(LVDD)和左房径(LA)明显缩小(P<0.001),6个月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天残余分流17%、3个月下降至6.4%。6个月无进一步下降。结论 Amplatzer和Coil闭法分别闭对小于或等于8.1mm和2.5mm的PDA远期疗效确切,已基本能替3代手术结扎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Rashkind双伞闭合器关闭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经导管Rashkind双伞闭合器半闭5例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1例杂音即刻消失,主动脉造影未见分流,4例术后心脏杂音明显减轻,主动脉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PDA处有微量残余分流,其中2例术后2个月复查杂音消失,超声多普勒检查证实无残余分流。经导管Rashkind闭合器闭合PDA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7月分别先后用Rashkind法、Sideris法、可控型弹簧圈堵闭器 (Coil)法、Amplatzer法 4种方法堵闭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PDA)各 1例 ,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4例患儿均经临床听诊发现其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有连续性杂音 ,并行X线胸片、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CDFI)确诊。以Rashkind法、Sideris法、Amplatzer法、Coil法堵闭PDA各 1例 ,男女各 2例 ,年龄分别为 7岁、2岁、3岁及 14岁 ,体重分别为 17kg、12kg…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 1994年 6月至 1998年 9月 ,应用经皮穿刺纽扣式补片堵闭术治疗 16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获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观察及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心导管检查和造影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病人 16例 ,其中男性 3例 ,女性 13例 ;年龄 15~ 4 8岁 ,平均 2 7.9岁 ;心脏 B超和心导管造影记录 PDA内径为 4 .0~ 2 4 mm,其中 1例为外科术后 3天再通 ,3例为巨大窗型 ,最大者直径 2 4 mm,3例为管型 ,10例为漏斗型。1.2 护理方法1.2 .1 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及需要 ,向病人和家属介…  相似文献   

10.
室间隔缺损介入性治疗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自 196 7年Porstmann等首次报道经心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 (PDA)以来[1] ,利用介入性方法治疗其他心内缺损 ,如房间隔缺损 (ASD)、卵圆孔未闭、体肺侧支等已有近 30年的历史[2 11] 。目前 ,上述各项技术已相对成熟 ,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 ,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室间隔缺损(VSD)的介入治疗却一直存在争议 ,仅仅在少数几个医院和研究所开展较多[12 14 ] 。尽管如此 ,自 1988年Lock等[12 ] 首次报道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transcatheterclosureofventricularseptal…  相似文献   

11.
经导管关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的进展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王慧深,李渝芬自1967年Porstmann等[1]用导管法经股动脉置入塞子,成功堵闭第1例未闭动脉导管(PDA)后,介入性心导管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缺损的研究成为非开胸法...  相似文献   

12.
经皮导管细小未闭动脉导管栓堵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导管细小未闭动脉导管栓堵术的临床研究熊鉴然刘延玲徐洪涛高连如程克正李芝声杨晔费宇行王浩樊朝美朱智明田惠生动脉导管未闭(简称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经皮导管栓堵术是一种非开胸手术治疗PDA的技术,受到广泛重视。我们采用新的弹簧栓栓堵方法治疗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Sideris纽扣式补片治疗23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21例堵闭成功,2例因动脉导管过大而失败。21例治疗后左心负荷明显减轻(P<0.01),肺动脉主干、心胸比例缩小(P<0.05),心电图Sv1+Sv5电压下降(P<0.05)。3例术后有轻微胸痛,无严重并发症。表明导管纽扣式补片堵闭成人未闭动脉导管方法简单、安全、并发症少,适用于有外科指征的各种类型、不同大小的动脉导管未闭且近期疗效显著。文中对技术特点、适应症、并发症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经皮纽扣式闭合器关闭未闭动脉导管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00029)张维君,韩玲,姜腾勇,张金荣,金梅,裴金凤,梁秋香因动脉导管未闭(PDA)住院治疗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10岁(~18岁)。其中一例为...  相似文献   

15.
王玉林  靳有鹏 《山东医药》2002,42(10):58-59
室间隔缺损 (VSD)是最常见的先心病 ,治疗上多采用外科手术疗法。自 1987年 Lock首先成功地将 Rashkind双伞闭合器应用于室间隔缺损后。先后又有 Sideris可调式纽扣补片装置、Clamshell伞、Amplatzer封堵器等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 VSD的特殊性 ,闭合 VSD技术不象动脉导管未闭和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内乳动脉瘘(CIMAF)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内乳动脉-肺动脉瘘更为少见。导管弹簧圈堵闭内乳动脉瘘国外已有报告[1,2],我院于1997年6月采用弹簧圈经导管为1例内乳动脉-肺动脉瘘患者堵闭瘘管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男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成角型Amplatzer蘑菇伞堵闭动脉导管未闭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1998年,Masura[1 ] 报道了应用Amplatzer蘑菇伞(ADO)行PDA堵闭取得满意疗效。AGA公司新近研发了一种成角型蘑菇伞(angledAmplatzerductoccluder) ,特别适合于小婴儿及漏斗部很小的PDA的介入治疗。最近我们在国内首先应用这种蘑菇伞  相似文献   

18.
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时主动脉腔内进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2岁,52kg。诊断动脉导管未闭(PDA)。于1997年4月8日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动脉导管直视闭合术。在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后降温至鼻咽温26℃、直肠温28℃,切开肺动脉行动脉导管肺动脉开口侧补片闭合,同时将体外循环流量降至5~...  相似文献   

19.
一种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堵闭器的动物试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外科创建的动脉导管未闭动物模型评 产动脉导管未闭堵闭器(心健^TM)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Gor-tex人造血管缝合在犬降主动脉和左肺动脉之间建立动脉导管未闭动物模型,1周后行经皮穿刺动脉导管未闭堵闭术。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行降主动脉造影、大体解剖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9只犬成功建立了动物模型,其中8只1次堵闭成功,技术成功率为89%。7只完成1周-3个月随访。堵闭术后即该造影仅1只犬动脉导管残余分流,1周-3个月造影均无残余分流。1-3个月大体解剖可见堵闭器两端完全被一层半透明、肖滑的新生组织所覆盖,扫描电镜检查证实为内皮样细胞。结论:心健^TM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堵闭器关闭外科创建的动脉导管未闭模型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0.
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经导管堵塞冠状动脉瘘14例,平均年龄7.1岁。结果:13例应用弹簧圈堵塞,平均瘘口大小为3.65mm,除3例失败外均获成功;1例(瘘口6.6mm)应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堵塞器堵塞成功。所有病例随访1个月-4年,均无残余分流及任何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可控弹簧圈一般用于堵塞瘘口较小的冠状动脉瘘,而瘘口较大的冠状动脉瘘可选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堵塞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