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动脉导管堵闭术后九例溶血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溶血为动脉导管未闭 (PDA)堵闭术后罕见、严重的并发症。我院 1994年 9月~ 2 0 0 1年 8月使用不同类型堵闭器堵闭PDA 4 12例 ,发生溶血 9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男 2例 ,女 7例。年龄 1 1~ 8 5 (4 7±2 3)岁 ,体重 7~ 2 5 (13 9± 5 6 )kg。 8例为单纯性PDA ,1例为纠正型大血管转位合并PDA。PDA均为漏斗型 ,最窄处为 2 1~ 6 6 (4 3± 1 7)mm。使用Rashkind双面伞、COOK弹簧圈、Amplatzer蘑菇伞堵闭器各 3例。堵闭后 15min主动脉造影 9例均显示有少量残余分流 ,B超显示残余分流…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在临床应用较广的主要有Porstmann泡沫塞子堵塞术、Rashkind双面伞闭合术和Sideris钮扣装置关闭术。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8年5月用Porstmann法和Sideris法经导管关闭PDA共180例,均...  相似文献   

3.
动脉导管未闭 (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无症状或活动后气急乏力 ,易并发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婴幼儿多因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而就诊。近年国外报道[1] ,采用导管介入堵闭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我院于 1989年开始应用此项技术 ,特别是近年来Rashkind的双面伞器 ;Sideris的纽扣补片及多种弹簧圈堵闭器等方法堵闭动脉导管未闭[2 ] 。我院于 1989年 3月~ 1997年 6月用双面伞器、纽扣补片法及弹簧圈堵闭法共堵闭PDA患儿 12 7例 ,现本文重点对堵闭术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共 12 7例 …  相似文献   

4.
经导管Rashkind双伞闭合器关闭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经导管Rashkind双伞闭合器半闭5例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1例杂音即刻消失,主动脉造影未见分流,4例术后心脏杂音明显减轻,主动脉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PDA处有微量残余分流,其中2例术后2个月复查杂音消失,超声多普勒检查证实无残余分流。经导管Rashkind闭合器闭合PDA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的并发症及处理经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长海医院(200025)秦永文1966年Porstmann首先开展经心导管用泡沫塑料塞子堵塞未闭的动脉导管(PDA)。此后,Rashkin和Sideris先后发明了双面伞状和扭扣式补片,经静脉途径堵...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心脏病介入治疗158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Porstmann泡沫塞子、Rashkind双伞闭合器、Lock蛤壳闭合器和Sideris钮扣装置经导管关闭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心室间隔缺损(VSD)和心房间隔缺损(ASD)共158例。除首例巨大ASD外,全部关闭成功。其中152例左向右分流完全阻断,仅5例有少量残余分流。随访1~92个月,无一例发生关闭物移位。作者认为,经导管关闭PDA、VSD和ASD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对手术适应证及有关问题作了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动脉导管未闭双面伞堵闭术后严重溶血的急诊手术三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4年7月至1997年3月,我科先后急诊手术治疗3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双面伞堵闭术后严重溶血的患者,取得满意效果。资料与方法 3例4~6岁患儿,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入院。经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PDA。在逆行主动脉造影下,显示PDA均为漏斗型,最窄处内径为436~598mm。均选用17mmRashkind双面伞堵闭系统,经股静脉穿刺置放双面伞器堵闭PDA成功。术后15分钟再次主动脉造影均显示有少量残余分流。3例患儿均在堵闭术后4~8小时,出现酱油色尿,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经各项检查诊断为急性机械性重度溶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动脉导管未闭非手术治疗的方式逐渐增多 ,麻醉处理有一定的特点。我院于 1998年 5月至 2 0 0 0年 1月经股静脉用Amplatzer蘑菇伞堵器行动脉导管未闭伞堵治疗 2 4例。现将麻醉体会总结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 2 4例 ,男 5例 ,女 19例 ,年龄 9个月~ 12岁 ,平均 4 7岁。体重 6 5kg~ 4 3 5kg ,平均 2 0 5 4kg。术前有反复肺炎史 10例 ,其中 6例有心衰史。心电图提示有左室肥厚 19例 ,大致正常 5例 ,其中 1例T波有改变。X线均显示肺血多 ,肺动脉段凸出 ,心胸比 0 4 5~ 0 68,平均 0 5 4。超声心动图明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经导管弹簧圈堵闭小儿动脉导管未闭 (PDA)结扎术后残余分流的应用价值。方法  10例小儿PDA结扎术后残余分流的病人 ,男 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6 6± 2 9岁 (2~ 11岁 ) ,平均体重 18 6± 5 9公斤 (10~ 30公斤 ) ,均应用Cook可控弹簧圈经动脉途径进行堵闭。结果 残余分流PDA最小直径平均为 1 75± 0 6 2mm (0 8~ 3 0mm) ,漏斗形 8例 ,管形 2例 ;10例均用单个Cook可控弹簧圈一次堵闭成功 ,术后即刻造影仅 1例极少量残余分流 ;平均手术时间为 47 0± 3 5分钟 (40~ 5 0分钟 ) ,平均X线透视时间为 6 1± 1 8分钟 (4~ 10分钟 ) ;平均 32 2月随访残余分流均完全堵闭 ,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导管弹簧圈法是关闭小儿PDA结扎术后残余分流适宜 ,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 ,12岁 ,体重 5 0kg。 4年前在我院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 ,示动脉导管未闭 (PDA)为漏斗型 ,最窄处直径约8mm ;经股静脉途径置入一直径 17mm的Rashkind伞 ,封堵后10min再次造影 ,动脉导管处有少量残余分流。出院后患者一直无自觉症状 ,6个月前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发现动脉导管处仍有残余分流。本次入院查体 :胸骨左缘 2~ 3肋间有连续性杂音 ,无震颤。X线胸片 :两肺血轻度增多 ,主动脉结宽 ,肺动脉段饱满 ,左室圆隆 ,心胸比率 0 .4 5。超声心动图 :降主动脉与主肺动脉分叉处之间可见封堵器回声 ,其周围可见 3~ 4…  相似文献   

11.
经导管关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的进展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王慧深,李渝芬自1967年Porstmann等[1]用导管法经股动脉置入塞子,成功堵闭第1例未闭动脉导管(PDA)后,介入性心导管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缺损的研究成为非开胸法...  相似文献   

12.
经皮用蘑菇伞封堵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70年代年以来,已有多种介入治疗法先后用于临床[1]。 1.资料与方法:我院自1998年6月至1999年8月用蘑菇伞治疗PDA 26例,女15例,男11例,年龄2~46岁,平均(23.2±14.6)岁,体重10~75kg,平均体重(46.5±21.2)kg。2例为PDA结扎术后再通。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心电图、X线胸片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证实为PDA。蘑菇伞由美国AGA公司生产,由自膨胀性的单盘及与之相连的“腰部”组成,呈蘑菇状,系镍钛记忆合金丝…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99~ 2 0 0 1年共施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15例 ,手术成功率 10 0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本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 15例 ,男 6例 ,女 9例 ,年龄 1.5~ 4 7(平均 5 .2 )岁 ,体重 9~ 5 5 (平均18.4 )kg。 90 %的患者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96 %患者有胸骨左缘第Ⅱ肋间连续性杂音 ,4 %为收缩期杂音。动脉导管形态 :管型 8例 ,漏斗型 7例。1.2 方法本组均于局麻下穿刺右侧股动脉、股静脉 ,从股动脉鞘送入F6~F7猪尾导管 ,经腹主动脉至胸段降主动脉内 ,快速注入优雅显 2ml/kg ,速度 14ml/s ,以显示胸段降主动脉及动脉导管…  相似文献   

14.
国产镍钛合金封堵器治疗老年动脉导管未闭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2 0 0 0年 5~ 9月应用我院与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研制的国产蘑菇伞形镍钛合金封堵器成功治疗 3例老年动脉导管未闭患者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3例中男 2例 ,女 1例 ,年龄分别为 6 1、6 4、6 5岁。术前均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心电图示心房颤动 2例 ,阵发性房颤1例。心功能Ⅳ级 1例 ,Ⅲ级 2例。封堵方法 :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穿刺右股静脉和股动脉 ,分别放置F8鞘管 ,经静脉鞘管插入J形右心导管行右心导管检查 ,并将右心导管经肺动脉通过未闭动脉导管 (PDA)至主…  相似文献   

15.
我院 1998年至 2 0 0 0年实施 10kg以下 (含 10kg)的婴幼儿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共 2 5 3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将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结果 患儿 2 5 3例 ,男 14 3例 ,女 110例 ,年龄 1个月~ 4岁。体重 3~ 10kg,平均 7 89± 1 6 7kg ,病种分布情况见表 1。表 1 病种分布情况病种例数病种例数VSD 13 2DCRV 1ASD 10DORV 1VSD +ASD 3 9TGA 1PDA 3F3 2PDA +ASD VSD ASD +VSD 2 1F42 0PECD 1三房心 1TECD 5肺动脉瓣闭锁 2TAPVC 11冠状动脉畸形 3…  相似文献   

16.
肺动静脉瘘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近 2年有报道采用弹簧圈封堵肺动静脉瘘 ,我院采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 (PDA)封堵器成功封堵 1例 ,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4 4岁。因鼻窦炎术前胸片检查发现右下肺膈上一圆形团块状影入院。一般检查 :血压 110 / 6 0mmHg(1mmHg =0 133kPa) ,右侧腋中线第 5、6肋间可闻及吹风样血管杂音 ,心肺未见其它异常。心电图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腔内径在正常范围 ,多普勒检查无异常血流信号 ,右心声学造影提示肺动静脉瘘。胸片及CT示右肺下叶前段见一类圆形团块状影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 Amplatzer封堵器和 Porstm ann海绵塞子封堵器方法 ,经皮穿刺动脉、静脉 ,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 ,并对其疗效 ,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2 0例患者 ,其中男 5例 ,女 15例 ,年龄 10~ 32岁。15例行 Porstm ann法 ,5例做 Am platzer法 ,均经临床症状、体检、EKG(心电图 )、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 PDA。结果  2 0例患者手术都成功。术后即刻心前区连续性杂音消失。造影示 19例完全堵闭 ,仅 1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 ,术后发生溶血 ,经内科保守处理 96小时后超声心动图示分流消失。 2 0例病人随访 6~ 36个月未发现装置移位、再通或狭窄。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和 Porstmann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 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报道Amplatzer封堵器在动脉导管未闭 (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资料与方法 :确诊先天性心脏病 ,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4例。女性 3例 ,男性 1例。年龄 4~ 45 (平均 2 4 7)岁。 1例出现紫绀。X线胸片 :肺纹理增多、变粗 ,肺动脉段中高度凸出 ,心胸比率 0 5 6~ 0 6 2 (平均 0 5 9)。心脏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 :1例双向分流 ,余 3例左向右分流。心导管检查见表 1。本组4例均为重度肺动脉高压 ,肺小动脉楔入压正常高值 ,吸氧后肺动脉收缩压不同程度下降 ,综合评定为动力性重度肺动脉高压。PDA球囊封堵试验…  相似文献   

19.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开展已有 3 0余年 ,方法很多。其中开展的 Rashkind法 (双面伞器 )、 Sideris法 (纽扣或补片 )、Porstmann法 (海绵塞 )、Buttoned法、Batallooclud-er法等有 3 %~ 3 8%的残余血流发生率、复杂的运输系统及操作过程、不适合应用于大孔 PDA[1 ]等缺点。近几年一种安全、简单的 Amplatzer法 (ADO法 )在国内、外开展。我院自 2 0 0 0年 1 1月至 2 0 0 1年成 6月采用 Amplatzer法封堵 2 0例动脉导管未闭 ,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例均为女性 ,年龄 8~ 65岁 ,平均 2 0 .9± 1 4.2岁。…  相似文献   

20.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 1999年至 2 0 0 0年其施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15例 ,手术成功率 10 0 % ,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 ,男 6例 ,女 9例 ,年龄 1岁 6个月~ 47岁 (平均 5 2岁 ) ,体重 9kg~ 5 5kg(平均 18 4kg) ,90 %的病人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 ,心脏杂音均位于胸骨左缘 2~3肋间 ;96 %为连续性杂音 ,4%为收缩期杂音 ,2 3 6 %周围血管征阴性 ;动脉导管形态 :管型 8例 ,漏斗型 7例 ,x线胸片 :均肺血增多 ,左心室增大 ;心电图示 :左室肥厚者 13例。手术方法 本组均常规局麻下穿刺右侧股动脉、股静脉、从股动脉鞘送入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