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华眼科杂志》2022,(7):542-543
1例主诉为双眼视力欠佳30余年、加重2年余患者就诊眼科。散瞳后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双眼晶状体前囊膜中央部向前呈圆锥状突出。诊断为双眼白内障、双眼先天性前圆锥形晶状体。分别于局部麻醉下行双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双眼视力较前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
双眼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时间间隔。方法 对48例双眼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双眼手术时间间隔平均为6天。术后双眼矫正视力0.3以上者42例,占87.5%。双眼术后矫正视力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提示6天内双眼分别行人工晶状体植入不影响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3.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不仅使患者获得清楚、舒适、持久的远视力,同时能够获得近视力和中距离视力及满意的视觉质量,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双眼植入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包括双眼植入不同类型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机械性调节型人工晶状体的联合植入、机械性调节型人工晶状体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联合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联合植入等.考虑不同患者特殊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同时结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折射型和衍射型)、机械性调节型人工晶状体的各自优势,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视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单视矫正和双眼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新型功能型人工晶状体面世,为满足临床不同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对于推动白内障手术更趋完美起到了积极作用.每种人工晶状体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如何联合应用两种不同的人工晶状体,提供混合视力以发挥每种人工晶状体的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然而目前对单视矫正和双眼不同人工晶状体匹配原则理解还存在偏差.强调在单视矫正和双眼不同人工晶状体匹配时,应充分考虑同患者的沟通,说明预期效果和实际效果的差异,详细介绍手术后心理适应过程的长期性,避免盲目性,争取给患者提供最大的受益,这也是临床医师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例 1 男 ,6岁。因体检时发现双眼视力差 ,于 1999年4月 19日来我院就诊。全身体检无异常。眼部检查 :双眼视力 0 2 ,无法矫正 ;双眼晶状体核混浊 ,左眼 5~ 6点钟方位虹膜呈扇形缺损 ,瞳孔向下延伸达角膜缘 ,散大瞳孔检查眼底 ,仅可见周边部视网膜。诊断 :双眼先天性核性白内障 ;左眼先天性单纯性虹膜缺损。于全麻下行双眼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右眼植入普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左眼植入虹膜型人工晶状体 ,屈光度数均为 +2 1 0 0D。术后静脉滴注青霉素 4 80万U及地塞米松 5mg ,1次 /d ;双眼眼球旁注射庆大霉素 2万U及地塞…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外伤性白内障多见于青壮年,常单眼发病。对于这类病例,既往报道行单纯晶状体摘出术,再对残留晶状体囊用YAG激光造孔,术后患眼高度远视产生双眼物像不等而失去双眼单视功能,从而给生活、工作带来不便。因此,以人工晶状体植人矫正外伤性白内障术后的无晶状体眼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卜」。近年来,我科在外伤性白内障摘出晶状体的同时尽可能植入人工晶状体,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991年1月一1996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白内障42例42眼,其中男32眼,女10眼;年龄8-68岁,平均34.8岁。在42眼中,单纯晶状体全脱位或半脱…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晶状体设计的不断改进,白内障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白内障术后全程视力的设计方案不断得到完善:早期提出双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的Monovision方案;随着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设计及发展,又提出双眼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及双眼混合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矫正方案;及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双眼植入的矫正方案.现就对提高白内障患者全程视力的设计方案及人工晶状体发展历程、设计原理、临床研究及其设计方案的优势及局限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双眼视觉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双眼视觉的情况。方法 对90例98眼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月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觉三级功能,查立体视锐值及近距离立体视锐值。结果 人工晶状体术后1月有84.4%的患者有双眼单视功能,其中80%的患者有融合功能,73.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立体视,并且有32.2%患者获得了正常的立体视锐值。术后视力恢复得越好,双眼视三级功能恢复也越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近立体视改善的方法和手段,为临床改善人工晶状体眼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随机收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6例(92只眼),平均年龄(61.3±5.5)岁.其中单眼人工晶状体眼24例(A组),双眼人工晶状体眼22例(B组).测量调节幅度、相对调节、近附加、近立体视.对被收录者人工晶状体眼的一般资料及近附加等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受检者近立体视分布数据采用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B组人工晶状体眼移近法单眼调节幅度分别为(2.05±1.12)和(2.35±1.30)D;双眼近附加分别为(2.08±0.37)和(2.13±0.46)D,单眼近附加分别为(2.20±0.42)和(2.01±0.39)D,各组内双眼近附加与单眼近附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2.20;P<0.05),左右眼单眼近附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0,5.02;P<0.01).A、B组配戴单眼近附加时的近立体视优于双眼近附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46,7.02;P<0.05).结论 单眼近附加作为人工晶状体眼的近附加可以有效改善近屯体视.(中华眼科杂志,2008,44:711-71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双眼分别植入衍射型与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术后的视觉质量,评价CustomMatch个性化搭配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将年龄相笑性白内障患者分为MIOL组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组符1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MIOL组为主视眼植入ReZoom NXGl IOL,对侧眼植入Tecnis ZM900 IOL;SIOL组为同期双眼植入Sensar AR40e IOL.观察患者术后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远、中、近距离视力、阅读视力和阅读速度、焦点深度以及问卷调查.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ISD检验.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发现,在100 cd/m~2和6 cd/m~2光照度下,MIOL组患者可获得满意的双眼裸眼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100 cd/m~2时,MIOL组在40 cm、63 am和100 cm的裸眼视力均在0.63以上,显著高于SIOL组(P=0.000);6 cd/m~2时,MIOL组在100 cm时的双眼裸眼视力与SIO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0),在63 cm和40 cm时显著高于SIOL组(P=0.000).在明、暗光线下MIOL组患者的裸眼阅读视力和阅读速度显著高于SIOL组(P=0.000,0.000),与SIOL组矫正后的阅读能力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MIOL组的焦点深度可达5.5D,其在中、近距离工作和阅读时的脱镜率可达70%(7/10).结论 CustomMatch个性化搭配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可给白内障术后患者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  相似文献   

11.
双眼同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双眼同时进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效果。方法24例双眼同时进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式,术后观察视力、后囊浑浊程度、眼压及限内炎症情况,并与单眼同样手术的眼进行对照。结果不论同时手术的双眼之间、或是同时手术的双眼各自与单眼同样手术的眼之间在术后视力和并发症方面都无显著差异。结论双眼白内障同时行囊外摘出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但并不主张医生向病人推荐双眼同时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眼球高度远视眼的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后房型Piggyback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方法。方法:1例双眼极短眼轴合并高度远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后房型二片 30.0D Piggyback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双眼行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后一周右眼眼压高,行小梁切除术。术后一周、一月和三月分别视力、屈光状态,眼压和前房深度。利用光路追迹法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结果:术后三月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一致,屈光状态等效球镜度右 2.75D、左 2.88D,前房深度右眼、左眼分别由术前1.87mm、1.93mm加深到术后3.02mm和3.20mm,眼压正常。结论:对小眼球合并高度远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行透明晶状体手术联合二片后房型IOL植入,不仅能较好地解决屈光问题,而且有利于控制青光眼的发作和发展。利用光路追迹法计算IOL度数的方法是可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白内障手术逐渐发展成屈光手术,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适时出现和不断改进满足了大多白内障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的期望,成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重要部分.但至今为止,临床上所应用的功能性人工晶状体仍远未达到完美,各种局限性值得眼科医师重视.本文以临床上常用的矫正散光的人工晶状体、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及矫正老视的人工晶状体为代表,对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局限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植入性Collamer屈光晶状体矫治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临床试验研究。2008年7月至2010年2月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植入性Collamer屈光晶状体手术( ICL)48例(91只眼)。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周,1、3、6及12个月随访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对比敏感度、波阵面像差、前房深度、ICL与透明晶状体的间隙以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手术并发症,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手术后患者平均随访时间(9.54±4.12)个月;58只眼(64%)术后1周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达到1.0及以上,69只眼(75.9%)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术前提高1行及以上;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在6周/度频率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969,P>0.05),3、12、18周/度手术后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5,-2.748,-3.081;P <0.01)。波阵面像差手术后较术前减小。手术后前房深度平均较术前减少8.92%(1周)。术后晶状体间隙平均(452±216.38) μm(6个月),最大1080 μm,最小130 μm,并且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0,P>0.05)。手术后有2只眼(2.1%)前房较术前明显变浅(降低31%),13只眼(14.3%)1周随访时有一过性眼压升高。结论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可植入性Collamer屈光晶状体矫正近视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预测性。方法对屈光度为-8.25~-28.00D的32例(53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体眼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53眼均成功植入Verisyse人工晶状体。术后第6个月时,患者裸眼视力≥4.7者占100%,最佳矫正视力≥4.9者占84.9%,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6%患者术后屈光度在预期的±1.0D之内;眼压、角膜内皮计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预测性,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但其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单眼视设计双侧人工晶状体眼视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单眼视设计的人工晶状体眼术后视力及立体视功能。方法双眼先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1例.一眼按术后为正视眼,另一眼按术后为-1.75D近视植入相应度数人工晶状体。术后应用同视机测量远立体视锐度.应用Randot立体视图测量近立体视锐度.应用双眼影像不等检查图测量视近时的双眼不等像。结果31例患者术后双眼裸眼下的远立体视锐度为400弧秒(中位数,以下同),对近视的眼远矫正后改善至60弧秒,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双眼裸眼下的近立体视锐度为50弧秒。正视眼裸眼远视力为-0.04±0.08(LogMAR),近视眼裸眼远视力是0.34±0.13,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1:正视眼裸眼近视力是0.56±0.12.近视眼裸眼近视力是0.24±0.1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双眼裸眼状态下视近时的近不等像值为3.71%±1.55%。结论按照单眼视设计的双侧人工晶状体眼能同时获得良好的裸眼远、近视力以及正常的近立体视功能.而双眼裸眼状态下的远立体视功能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散光会造成视觉质量和视力的下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矫正.散光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是将散光矫正与人工晶状体的球镜度数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功能性人工晶状体.利用这种人工晶状体矫正角膜散光是一种合理的、预测性强、术后效果更加稳定的屈光矫正方式.随着Toric IOL在临床应用的推广,这一技术的应用经验得到不断的积累,Toric IOL的适应证选择、植入技术、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8.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提高视力、恢复双眼单视功能和预防弱视的意义。方法 回顾本院收治37例(37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现代囊外摘出并后房型人工晶养体植入术的效果和并发症。随访1~36月,平均16月。结果 术后视力〉0.3者22例,〉0.1者33例。术后全部病例均有不同和蔼的葡萄膜炎反应。后囊浑浊17例。结论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恢复双眼单  相似文献   

19.
双眼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同期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0例白内障患者双眼同期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双眼间隔3-5天,一次住院,并对第1、2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并发症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双眼同期手术既可缩短治疗时间,较快恢复双眼立体视觉,又可避免双眼同时手术所担的风险,减少感染顾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nterior chamberintraocular lens,ACL)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同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60眼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n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ACL)59眼术后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接近度(以视力表的行为标准)、同一手术后不同时期残余屈光度、两种手术后半年残余屈光度(<1D)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半年以上的满意度。结果ACL术后6个月达到和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是93.2%,而LASIK是66.7%;同一手术后不同时期残余屈光度比较:ACL组P值均>0.05,LASIK组均为P<0.01;手术后6个月残余屈光度在1D以内的百分比,LASIK为95%,ACL为73%;术后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ACL为20%,LASIK为3%;ACL其他手术并发症:瞳孔变形占7%,人工晶状体移位或偏转占3.5%,切口闭合不良占5%;满意度:ACL手术患者抱怨眩光及暗视力下降的比例为1%,而LASIK为2%。结论ACL用于矫正超高度近视、远视以及角膜相对较薄的近视有其明显的优越性,是非常有效和安全的。局限性是不能较精确地矫正散光,存在眼内手术的风险,应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