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代谢及内分泌水平与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在中、英文主流数据库中检索维生素D与PCOS相关的临床研究,截止到2017年5月,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估文献质量,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3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PCOS女性维生素D水平显著降低(SMD:-1.16,95%CI=-1.84~-0.49,I~2=98%);维生素D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β细胞功能指数、游离雄激素指数、甲状旁腺素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呈正相关;与安慰剂相比,维生素D能提高血钙水平(SMD=0.81,95%CI=0.40~1.22,I~2=0%)及维生素D水平(SMD=2.79,95%CI=2.02~3.55,I~2=46%),但不能改善其他代谢及内分泌指标。结论 PCOS患者维生素D水平显著降低,维生素D水平与PCOS代谢及内分泌指标呈相关性,维生素D治疗PCOS并不能显著改善其代谢及内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维生素D的浓度与内分泌紊乱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55例初诊PCOS患者(PCOS组)和20例健康育龄期妇女(对照组),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血清睾酮(T)、雌二醇(E2)、LH、FSH及血清25-(OH)D3浓度,并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QUICKI指数。结果:PCOS组25-(OH)D3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将PCOS组患者分为肥胖、超重及正常体重者分析,发现肥胖和超重者25-(OH)D3浓度显著低于正常体重者。PCOS组中,25-(OH)D3浓度与BMI、T、LH/FSH呈显著负相关(r=-0.446、-0.390、-0.411,P0.01),与QUICKI值呈正相关(r=0.423,P0.01)。结论:维生素D缺乏与PCOS内分泌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以生殖和代谢异常为主要特征。临床上PCOS患者出现的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R)及低黄体酮均可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加剧生殖和代谢异常。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免疫与PCOS关系的研究进展,从免疫学角度探讨PCOS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晚期流产患者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宫颈机能不全(CI)发生情况及CI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7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发生孕晚期流产的患者共472例,根据鹿特丹标准分为PCOS组(83例)和非PCOS组(38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CI的发生率,分析CI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总体晚期流产人群CI发生率为13.77%。PCOS组发生CI 26例,发生率为31.33%,明显高于非PCOS组CI发生率10.03%(P0.01)。其中PCOS组单胎妊娠发生CI 13例,发生率为27.08%,高于非PCOS组CI发生率6.79%(P0.05);PCOS组双胎妊娠发生CI 13例,发生率为37.14%,高于非PCOS组CI发生率18.35%(P0.05)。相对于非PCOS患者,PCOS患者平均年龄小,孕前BMI、基础LH值及T水平高,子宫平均径线小。晚期流产患者PCOS组中CI患者子宫平均径线短于非CI者(P0.05),T水平高于非CI者(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COS疾病状态(OR 3.91,95%CI 1.533~9.973)及子宫平均径线小于4 cm是CI的高危因素(OR 4.323,95%CI 1.699~11.002)。结论: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而发生晚期流产患者中,PCOS患者CI发生率高于非PCOS患者。POCS患者子宫平均径线短于非PCOS患者。PCOS疾病状态及子宫平均径线短是CI发生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发病率达6%~10%。由于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常常伴发不孕的问题。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ART)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此类患者。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PCOS患者,如肥胖、高促黄体生成激素(LH)、高雄激素及胰岛素抵抗(IR),其ART助孕结局均较非PCOS患者差,虽然发生机制各有特点,但不同的病理生理异常相互作用,最终多反映为卵子质量下降,表现为PCOS患者ART治疗的临床妊娠率低、早期自然流产率高。本文就不同类型的PCOS患者的辅助生殖治疗结局以及影响其结局的因素进行论述,并探讨能够改善PCOS患者辅助生殖治疗结局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典型的生殖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雄激素过多症或高雄激素血症(HA)、卵巢多囊样改变,有关PCOS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但目前认为PCOS患者体内的慢性炎症状态是发病机制之一。肥胖诱发的炎症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事件导致胰岛素抵抗(IR)、血脂异常增加、卵巢雄激素生成增多,最终导致PCOS患者发生生殖障碍。近年流行病学数据表明,饮食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影响生殖健康,尤其是与炎症有关的女性生殖疾病,如PCOS。本文根据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所见,简要概述慢性炎症在肥胖PCOS患者生殖障碍中的作用,为未来饮食干预肥胖PCOS患者的生殖结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岛素(INS)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间的相关性。方法:PCOS(216例)和非PCOS(19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记录月经周期,计算BMI,检测其血清生殖激素,采用PCR法,分析INS基因多态性。结果:①与其他人种相比,中国人INS中T等位基因频率较低(7.3%)。②PCOS患者INS的A/A,A/T,T/T基因型分布(分别为0.894,0.097,0.009)与非PCOS人群的分布(分别为0.859,0.135,0.005)无显著差异。③PCOS组中,基因型A/T患者总睾酮(T)值显著高于其他2种基因型的T值,而初潮年龄、BMI和其他血清生殖激素值在各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正常对照组中,BMI及生殖激素在各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INS-23/HphⅠ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PCOS发病无相关性,但A/T等位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影响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较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多毛痤疮、不孕、肥胖等,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可以促进PCOS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使体质量减轻并长期维持,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防或延缓PCOS患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然而,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依从性较差。本文旨在阐述近年来影响PCOS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的因素及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A型行为(TABP)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对PCO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18名女性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照组(正常女性)94例,观察组(PCOS组)124例。所有对象均填写TABP量表(TABPQ)及中华生存质量量表。各组再根据TABPQ得分分为A组与非A组。检测早卵泡期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及糖脂代谢指标,比较各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探究TABP与PCOS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 TABP在PCOS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PCOS组形神维度、喜、怒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 A组七情维度及其包括的喜、怒、忧悲、惊恐评分均显著低于非A组(P0.05);4A组患者发生肥胖及痤疮的几率大于非A组(P0.05),在性激素、糖脂代谢水平及多毛、黑棘皮发生率方面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TABP评分与Ferriman-Gallwey(F-G)多毛评分呈正相关。结论:TABP可降低PCOS患者的生存质量,加重肥胖、多毛及痤疮程度,但并不影响PCOS患者的生殖内分泌激素及糖脂代谢水平。适当的心理指导对PCOS的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达5%~10%[1]。PCOS的病因复杂,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诊断标准尚不统一。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2003年美国生殖医学会鹿特丹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2]。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多种内分泌代谢异常共存的疾病。在生殖功能方面,PCOS患者出现无排卵性不孕、流产和妊娠期合并症等风险显著增加;在全身健康方面,PCOS患者远期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子宫颈机能不全(CI)患者妊娠结局及探讨其晚期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妊娠后诊断CI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将纳入孕妇分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17例)与非PCOS组(53例)和单胎妊娠组(44例)与双胎妊娠组(26例),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CI患者晚期流产的高危因素。结果:①PCOS组患者平均终止妊娠孕周低于非PCOS组(22.85±7.26周vs 25.71±5.99周,P<0.05)。PCOS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COS患者(41.18%vs 15.09%,P<0.05)。PCOS组患者晚期流产率明显高于于非PCOS组(76.47%vs 41.51%,P<0.05),而足月产率明显低于非PCOS组(5.88%vs 13.21%,P<0.05)。②双胎妊娠组患者平均终止妊娠孕周明显低于单胎妊娠患者(23.86±4.71周vs 25.86±8.02周,P<0.05),双胎妊娠组患者GDM的发生率高于单胎妊娠组(34.62%vs 13.64%,P<0.05),双胎妊娠组晚期流产的发生率高于单胎妊娠组(92.30%vs 31.82%,P<0.05),而足月产的发生率低于单胎妊娠组(3.85%vs 15.91%,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双胎妊娠是CI患者晚期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862,95%CI 1.027~5.097)。结论: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时,应尽量选择单胚胎移植。对于PCOS患者,孕前做好子宫颈评估,孕期监测子宫颈长度变化,加强产科管理,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瘦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妇女血清瘦素 (lept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 (IR)的关系 ,为研究PCO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 1例PCOS患者及 2 3例正常妇女均测定体重指数(BMI)、腰臀比 (WHR)、血清生殖激素及leptin水平 ,同期行口服糖耐量 (OGTT)及胰岛素 (Ins)释放试验 ,OGTT示IR者给予二甲双胍 (1 5 g/d)治疗 3个月后复测上述指标。 结果 PCOS患者血清leptin水平高于相应对照组 ,且IR组显著高于NIR组 ;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血清Ins水平显著下降 ,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显著上升 ,同时leptin水平下降。相关分析表明 ,PCOS患者血清leptin与BMI、WHR及T显著正相关 ,与ISI负相关 (r=0 6 7,P <0 0 1) ,多元回归显示leptin中有BMI、ISI引入。结论 PCOS患者血清leptin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敏感性相关 ;二甲双胍治疗PCOS患者可提高其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血清leptin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辅助生殖的热点问题讨论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一、PCOS的发病机制二、PCOS的诊断三、PCOS辅助生育治疗战略(一)PCOS的辅助治疗措施(二)PCOS患者的促排卵治疗(三)PCOS的手术治疗1、卵巢楔形切除和腹腔镜打孔术2、超声下未成熟卵泡抽吸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研究(四)辅助生殖技术在PCOS患者不孕治疗中的作用1、IVF/ICSI;2、IVM/F-ET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达英-35治疗后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早期妊娠流产的内分泌因素及胚胎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7年9月因PCOS予达英-35预处理,且因输卵管因素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辅助生殖后妊娠患者35例,其中早期流产15例,分娩20例。选择同期因单纯输卵管因素在本中心行IVF-ET的非PCOS早期流产患者20例为对照。对所有入组患者的基础代谢情况(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达英-35治疗前后及IVF-ET周期中的内分泌水平(启动日的FSH、LH、E2水平,及注射HCG日的LH、E2、P水平)、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废弃胚胎率等胚胎情况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PCOS患者接受达英-35治疗后,LH、T水平均显著下降,且PCOS流产组LH水平及LH/FSH比值显著低于PCOS分娩组。PCOS流产组和PCOS分娩组患者的肥胖程度、代谢水平、基础内分泌水平及卵子、胚胎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COS流产组与非PCOS流产组的内分泌及胚胎因素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用达英-35预处理的P-COS患者接受IVF-ET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与基础代谢、内分泌、卵子及胚胎情况无关。使用达英-35能降低PCOS患者的基础LH水平及基础T水平,但激素情况改善并非降低流产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带有"生殖标志"而且被公众忽视的女性慢性病,这种"生殖标志"既包括生殖功能障碍又包括代谢异常.生殖功能障碍包括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和雄激素过多,是PCOS患者临床表现的核心内容;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IR)和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常规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长方案IVF/ICSI-ET治疗的1381例PCOS患者,根据BMI分为4组:A组(低体重组,BMI18.5);B组(正常体重组,18.5≤BMI23.9);C组(超重组,24≤BMI27.9);D组(肥胖组,BMI≥28)。分别比较各组相关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 D组促排周期取消率高于B组(2.78%vs.0.30%,P0.001),D组与C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总量和时间显著多于B组与A组(P0.001),D组胚胎种植率(24.04%)与临床妊娠率(36.27%)明显低于A、B和C组(P0.01);D组活产率(26.44%)明显低于B与C组(P0.01);B组h 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浓度最高,获卵数最多(P0.001),4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BMI升高,PCOS患者IVF/ICSI-ET助孕过程中Gn使用时间延长、用量增加。体重低于或高于正常者获卵数减少。PCOS伴有肥胖者行IVF/ICSI-ET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降低,对妊娠结局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瘦素是肥胖基因的表达产物,对其在生殖内分泌领域的研究发现,瘦素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瘦素可以参与机体体质量的调节,与体质量指数(BMI)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瘦素水平可以影响卵巢的功能,而导致PCOS患者的不孕;瘦素水平与PCOS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且相互影响:瘦素及瘦素受体的基因突变在PCOS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PCOS也可以影响瘦素的分泌及其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18.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绝经前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疾病之一,具有病因尚未明确、临床症状异质性、近远期并发症较多、病程呈长期性等特点,可以导致女性生育力、身体形象和情绪健康的异常,对女性健康、生殖和生活质量均造成很大影响,同时患者也需要承担巨大的心理及经济压力。而对PCOS患者给予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9.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其有地域性、种族异质性,不同国家地区的发病率在3%~2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生育及远期健康。PCOS患者除了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之外,还合并有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症以及心血管意外(心肌缺血和脑卒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中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PCOS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来院就诊的80例非PCOS不孕症患者为对照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是否≥25 kg/m2,将研究组分为PCOS肥胖亚组(A组,40例)、PCOS非肥胖亚组(B组,40例);对照组分为非PCOS肥胖亚组(C组,40例)和非PCOS非肥胖亚组(D组,40例)。检测静脉血NF-κB、TNF-α及血糖血脂相关指标,并对各因素间关系采用Spearman相进行关性分析。结果 A组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指标明显高于B组(P值分别为0.022、0.036、0.044、0.023)、C组(P值分别为0.014、0.029、0.021、0.018)及D组(P值分别为0.007、0.021、0.014、0.003),B组HOMA-IR及FIN指标高于C组(P值分别为0.041、0.033)及D组(P值分别为0.030、0.017);A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D组(P=0.023);B组血清中TG和LDL-C水平高于D组(P值分别为0.032、0.026);A组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D组(P=0.001);A组血清中NF-κB水平[(655.59±273.41)IU/L]高于B组[(502.84±165.48)IU/L](P=0.034)、C组[(352.10±132.45)IU/L](P=0.019)及D组[(319.62±112.57)IU/L](P=0.005),B组血清中NF-κB水平高于C组(P=0.039)及D组(P=0.031);A组血清中TNF-α水平[(86.18±18.32)ng/L]高于B组[(66.86±22.71)ng/L](P=0.042)、C组[(58.40±17.90)ng/L](P=0.029)及D组[(54.67±22.34)ng/L](P=0.013),B组血清中TNF-α水平高于D组(P=0.038);在相关性分析中显示,PCOS患者中NF-κB及TNF-α均与BMI、FIN、HOMA-IR、TG、LDL-C等指标有相关性(P0.05),且NF-κB与TNF-α也有相关性(P0.05)。结论 TNF-α可能与NF-κB相互作用共同参与PCOS的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及发展,为临床治疗PCOS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