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摘要:目的 分析新兵集训期伤病发生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新兵集训期伤病的发生。方法 登记整个集训期疾病,结合ICD-10对疾病进行分类。用SPSS11.0进行数据分析。指标采用昼夜发病率(‰)和构成比。结果 集训期新兵伤病昼夜发病率13.15‰。呼吸系统疾病、军事训练损伤和消化系统疾病居前3位,昼夜发病率分别为7.85‰、1.97‰、1.88‰。呼吸系统疾病中75.28%为上呼吸道感染,昼夜发病率5.91‰;军事训练损伤中65.68%为软组织损伤、膝关节扭伤和足扭伤,昼夜发病率分别为0.53‰、0.44‰、0.32‰;消化系统疾病中59.38%为胃肠炎,昼夜发病率1.12‰。呼吸系统疾病和军事训练损伤均在第3周最高,次高峰在第9~10周。消化系统疾病开训初期发病较高,第11~12周出现次高峰。结论 云南地区新兵集训期伤病特点与以往其他地区同类研究略有不同,除自然条件影响外,借鉴已有防病措施可影响伤病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武警部队基地化新训模式下新兵新训期间训练伤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新兵新训期军事训练伤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某部2015年度参加训练的新兵1000人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分为个人情况和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两部分。军事训练伤诊断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训练伤发生率为26.55%。城乡背景、营养状况、吸烟史、碳酸饮料饮用习惯、运动习惯等不同的新兵,其训练伤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新兵集训第6-10周发生损伤较多;入伍前营养状况较差、不良生活习惯及农村新兵易发生训练伤;应重视体能训练中劈叉训练、"冲坡"跑、器械训练的防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1年沈阳军区入伍新兵集训期间常发疾病的流行特征,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选取某部集训期新兵726名,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新兵呼吸系统疾病、训练伤的患病率(45.59%、19.15%)高于其他疾病;多数新兵能够适应集训期的训练强度和军事化管理;入伍地的差异对新兵呼吸系统疾病影响显著,而对其他疾病和适应能力无显著影响。结论部队应加强集训期新兵呼吸系统疾病和训练伤的防护,开展经常性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促进新兵更好更快地适应部队生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兵集训期间皮肤病发病情况,分析此次发病的特点与训练环境、卫生条件和气候之间的关系,提出预防性措施,为日后新兵集训皮肤病科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新兵集训期间皮肤病发病资料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和分析,探讨发病状况与致病因素、环境因素和人群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新兵集训期间,卫生队和部属医院登记的皮肤病发病人数为438例,发病率为18.40%。新兵皮肤病病种中,毛囊炎的发病率最高,达到2.90%,其次为胼胝,发病率为2.10%,不同皮肤病种类中以细菌性皮肤病发病率最高,达到5.46%,其次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发病率为3.67%。结论细菌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是新兵集训期间常发生的皮肤病,训练场环境、营区卫生环境、宿舍环境等外部条件和新兵自身状况构成皮肤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不同训练阶段发病率亦有差异,应根据集训实际状况开展皮肤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海军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海军某部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和分布特征,为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驻粤海军某部参加1998年度基础训练的新兵592人,在训练中受伤的战士由营军医查体并询问病史,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诊断。结论在90d的训练中,军训伤的累积发生167例,发生率为28.2%,开训后第8周为发生高峰,各部位损伤中以下肢的发生率为最高(占伤总人  相似文献   

6.
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部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为科学施训和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供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医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训练伤登记数据,分析训练伤发生原因,提供预防策略。结果参加全训新兵1 250人,发生训练伤263人次,发生率为21.04%;训练伤发生部位主要包括踝关节、小腿、膝关节、上肢等,其中下肢训练伤发生较频繁,膝关节以下部位训练伤发生181人,占68.82%;在各种训练科目中,致伤课目分别为5 km越野、器械训练、投弹训练、体育锻炼等;在全训的第1-12周中,训练伤的发生高峰出现在第4-6周,共发生训练伤126人次。结论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存在着主客观因素,某部训练伤的发生与个体因素、训练强度、训练环境以及训练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建议部队预防训练伤在组织领导、科学训练、综合保障、健康教育等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公安消防某部新兵集训期伤病发生情况,探索伤病预防措施.方法 动态登记整个集训期所有新兵伤病发生情况,用SPSS 11.0进行数据分析.指标采用昼夜发生率和构成比.结果 2009和2010年度总昼夜发病率分别为32.21‰和29.05‰ (P> 0.05).2009年度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和某些传染性疾病所占比例较大,而2010年度呼吸系统疾病和军事训练伤所占比例较大.2009和2010年度呼吸系统疾病中上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均最高(91.36%和85.23%),军事训练伤中均以踝关节扭伤所占比例最高(51.90%和34.95%).腹泻居消化系统疾病第1位.2009年度腹泻、痤疮和疥疮的昼夜发生率高于2010年度(P<0.05),而腿、足疼痛低于2010年度(P<0.05).结论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可减少60%以上的伤病.预防踝、膝关节扭伤对减少军事训练伤有重要意义.严抓饮食卫生是降低消化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皮肤病防治知识宣传和传染性疾病监测、诊断与隔离是集训期宣传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秋季入伍新兵训练期间伤病发生特点与规律,为制订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驻疆某部2012年冬季兵、2013年秋季兵各680名进行新训期间伤病的调查与分析。结果 2013年秋季新兵训练伤发病率(13.5%)与2012年冬季新兵训练伤发病率(14.4%)未见显著差别(P0.05),但训练伤类型结构与高发时间有所变化。2013年秋季新兵新训期间疾病总就诊人次率(89.7%)较2012年冬季新兵总就诊人次率(127.4%)有明显下降(P0.01),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就诊人次明显减少,但依然是秋季新兵的高发病种;耳鼻喉疾病、皮疹和足癣的就诊人次较冬季新兵明显增加;胃肠炎就诊人次在2组新兵中变化不大。结论针对秋季新兵高发伤病类型开展防护教育,加强对高发伤病防治药物及技术贮备,并注重预防秋季食物中毒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消防新兵集训期训练伤的发生特点,探索训练伤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分类标准》进行军事训练伤诊断与分类.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度和2010年度新兵集训期训练伤的昼夜发生率分别为3.05‰和3.39‰.2009年度关节损伤比例较大,而2010年则以软组织损伤所占比例较高.2009年度的急性损伤比较高,而2010年则以慢性损伤比例较高.两年度训练伤均以下肢最多.两年度新兵集训期的关节损伤和软组织损伤均在第2周迅速攀升,第3~4周为发病最高峰.结论 重视集训开始前2周的适应性训练,强调科学组训,强化心理素质训练,有望降低公安消防新兵集训期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武警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KABP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武警新兵军事训练伤知识、态度和信念、行为(KABP)的情况,为新训期间开展军事训练伤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无记名问卷方式调查武警某部1160名新兵军事训练伤KABP情况。结果新兵军事训练伤知识平均得分37.23分,态度和信念平均得分77.40分,行为平均得分65.87分;高中文化组军事训练伤KABP水平明显高于初中以下组(P〈0.05)。结论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KABP水平较低,要加强新兵集训期军事训练伤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武警(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PAP)某部2011—2014年新兵门诊疾病谱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新训时间调整前后新兵疾病谱是否发生变化及如何变化,为进一步改进新兵训练卫勤保障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对新训基地卫生所就诊的新兵按ICD-10进行疾病分类,不同年度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chran-Armitage线性趋势检验分别进行各年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及训练伤比例的趋势检验。结果新训时间调整后疾病谱发生了变化。2011年与2012年(均为冬春季兵)以呼吸系统疾病和训练伤为主,2013年与2014年(均为秋冬季兵)以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但呼吸系统疾病及训练伤较2011、2012年有所下降。结论随着我国征兵制度的改革,新训时间调整前后门诊疾病谱发生了一些改变,相应卫勤保障工作也应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某寒区部队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训练伤的分布规律及流行特点,为探讨致伤因素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设计调查问卷,对2008年我国东北地区某部658名新兵进行训练伤调查.结果 658名新兵当中,共发生训练伤102例,累计发生率为15.5%,发生高峰在训练第6周,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损伤的构成比分别为31.4%(32/102)和68.6% (70/102).结论 寒区部队训练伤发生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合理的训练安排及科学施训是预防训练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某军区陆军新兵集训期间军事训练伤和非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部队开展新兵伤害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军区2011年度1389名新兵作为调查对象,随访收集新兵集训3个月内发生的伤害信息,并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影响因素的信息。采用两水平Poisson回归分析伤害发生次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新兵集训期伤害发生率为9.4%,其中训练伤发生率为7.5%,占所有伤害的80.0%;非训练伤发生率为1.9%,占所有伤害的20.0%。伤害发生时间呈双峰分布,分别于第5-6周和第9周达到高峰;伤害性质以扭伤/拉伤/搓伤为主,伤害部位以下肢最多,分别占所有伤害的65.4%、61.5%;训练伤主要发生在体能训练中,占所有训练伤的53.8%。两水平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城市籍(IRR=1.51;95%CI:1.02~2.22)和自评训练量过大(IRR=2.32;95%CI:1.46~3.70)新兵发生伤害的风险明显高于农村籍和自评训练量尚可承受的新兵。结论该军区2011年度陆军新兵集训期伤害发生率为9.4%,其中训练伤发生率高于非训练伤,来自城市新兵和自觉训练量大的新兵应作为伤害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总结武警某部新训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做法和经验,探索武警集中新兵训练期间的卫生防病工作规律,不断提高卫生防病能力。对近年新兵集中训练期间卫生防病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做好新训卫生防病工作经验。针对南方地区秋冬季节气候特点,总结出新训期间卫生防病工作的3点做法,同时获得3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某军校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并分析训练伤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军校2012年9月入伍的陆军参训新兵6个训练营中抽取1200名新兵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探讨入伍新兵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分析训练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新兵集训期间伤害发生率为9.17%,其中训练伤发生率为7.50%,占总伤害中的81.82%,非训练伤发生率为1.67%,占总伤害18.18%。受伤时间分别在第7周和第10周达到高峰,伤害类型以扭伤/擦伤/拉伤为主(64.55%),受伤的部位主要在双下肢(61.82%),发生的训练伤主要是体能训练引起(66.67%)。训练伤影响因素单因素结果示:户籍为城市的新兵训练伤受伤率(9.87%)明显高于农村新兵(6.42%)(P0.05),不同性别、民族、独生子女情况、家庭经济条件、体重计数训练伤伤害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受伤组的自觉训练量明显高于非受伤组(P0.05),且受伤组的训练内容掌握程度、训练前热身准备程度、训练衣服及鞋子舒适度评分均少于非受伤组(P0.05)。多因素结果示:户籍属于城市及自觉训练量大是影响训练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军校新兵入伍训练阶段训练伤的发生率为7.50%,高于非训练伤,且户籍为城市的新兵及自觉训练量大的新兵应该作为避免发生训练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武警某部新兵集训期间健康状况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振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5):978-978,1025
目的了解某部新兵集训期间所患疾病状况,以期指导新兵集训期间卫生保健工作。方法对不同来源新兵在集训期间首发疾病进行病种分析。结果集训期间新兵训练损伤患病率"最高",且城市新兵明显高于农村新兵。结论加强科学训练,合理指导训练方式是今后新兵训练期间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海军某部夏季高强度训练期间皮肤病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海军某部皮肤病发病情况及夏季高强度作战训练期间皮肤病病种变化,分析病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海军某部1747名官兵夏季高强度作战训练前后皮肤病病种变化进行调查,分析可能致病因素。结果;感染性皮肤病的发病人次为1515,发病率86.7%,占全部皮肤病的76.3%,其中以真菌性皮肤病最常见,占43.1%,训练后以日照、高温导致的物理性皮肤病显著增多,尤以新兵为著。驻地位于热带地区、训练强度大、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滥用激素类软膏等可能是皮肝病高发的主要因素。结论:皮肤病已跃 升为驻热带部队官兵的主要疾病,其中约半数为真菌性皮肤病,夏季强化训练后物理性皮肤病显著增多,应针对发病因素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高温高湿环境下部队野外驻训期间的疾病发病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卫生服务保障提供基础。方法以卫生所登记的官兵就诊记录为依据,统计某部参加野外驻训的2146名官兵各类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驻训期间,官兵累计发病821例次,排名前五位的疾病类别分别为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训练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眼和附器疾病,分别占所有发病例次的28.50%、22.29%、21.32%、17.17%和5.36%。单病种中,上呼吸道感染、虫咬皮炎和皮肤癣病排名前三位。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以动物引起的皮肤病、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和真菌性皮肤病为主,训练伤以擦伤、扭伤和腰肌劳损最为常见。结论部队驻训期间各类疾病发生率较高,应针对高温高湿地区发病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卫生防病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科学组训。  相似文献   

19.
新兵正步训练致胫骨骨膜炎37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骨骨膜炎是新兵正步训练中最常见的训练伤之一。我们对某部 2 0 0 0年 11月~ 2 0 0 1年 2月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发生的 37例新兵正步训练致胫骨骨膜炎进行了调查 ,并就其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   本组资料为某部参加正步训练的新兵共 310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7~ 2 0岁 ,入伍时间为 1~ 4月。方法为新兵集训期内 ,由新兵营军医全程跟踪部队训练 ,对可疑病例逐一送上级医院会诊 ,并作登记。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会诊结果 ,依据“军事训练伤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及X线辅助检查确诊。2 结果    310例参加正步训练的新兵中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某军区陆军新兵集训期间军事训练伤和非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部队开展新兵伤害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军区2011年度1389名新兵作为调查对象,随访收集新兵集训3个月内发生的伤害信息,并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影响因素的信息.采用两水平Poisson回归分析伤害发生次数的影响因素.结果 新兵集训期伤害发生率为9.4%,其中训练伤发生率为7.5%,占所有伤害的80.0%;非训练伤发生率为1.9%,占所有伤害的20.0%.伤害发生时间呈双峰分布,分别于第5-6周和第9周达到高峰;伤害性质以扭伤/拉伤/搓伤为主,伤害部位以下肢最多,分别占所有伤害的65.4%、61.5%;训练伤主要发生在体能训练中,占所有训练伤的53.8%.两水平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城市籍(IRR=1.51;95%CI:1.02~ 2.22)和自评训练量过大(IRR=2.32;95%CI:1.46~3.70)新兵发生伤害的风险明显高于农村籍和自评训练量尚可承受的新兵.结论 该军区2011年度陆军新兵集训期伤害发生率为9.4%,其中训练伤发生率高于非训练伤,来自城市新兵和自觉训练量大的新兵应作为伤害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