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9年广东省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简称甲流和季流)突发事件及关联的传染病个案在应急和常态下监测质量的差异,为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监测质量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整理2009年广东省流感突发事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筛选出上述事件关联的传染病个案,对其监测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全省共报告流感突发事件相关信息505起,其中甲流400起,报告发病3 196例;季流105起,报告发病4 414例。县级卫生部门获取甲流和季流事件相关信息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8和2 d,进行初次报告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4.05和9.79 h,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流和季流个案关联总缺失率分别为34.79%(1 112/3 196)和38.15%(1 684/4 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流和季流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描述的发病数与事件报告发病数不符率分别为3.86%(15/389)和11.11%(1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流和季流事件结案不及时率分别为63.00%(252/400)和38.1...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5—2011年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及报告质量。方法对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2011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所有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自行设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评价表》对每起事件的报告质量进行评价,选用39个变量对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规范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东莞市2005—2011年共报告传染病类突发事件143起,发病4 148例,死亡4例,病死率0.10%。其中未分级事件占81.12%(116/143)、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占78.32%(112/143)、呼吸道传染病占85.31%(122/143)。按病种来分,居前3位的分别是甲流(占41.26%,59/143)、流感(占18.18%,26/143)和水痘(占16.08%,23/143)。2009年是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发生的高峰年,发生的事件数占总数的53.15%(76/143);11月是发生的高峰月份,发生的事件数占总数的32.87%(47/143)。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最常见于学校,占84.62%(121/143);其次为工厂,占8.39%(12/143)。用于评价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报告质量的39个变量平均得分率85.21%。甲类、乙类、丙类及非法定报告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报告质量平均得分率分别为93.59%、84.79%、85.54%、8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得分率最低的3个变量分别为在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建立病例定义"、"有现症人数"和"有首发病例情况描述",得分率分别为2.80%、13.29%和27.27%。结论学校、工厂是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发生的重点场所;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是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事件的主要病种;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报告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05-2011年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及报告质量。方法对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2011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所有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自行设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评价表》对每起事件的报告质量进行评价,选用39个变量对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规范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东莞市2005—2011年共报告传染病类突发事件143起,发病4148例,死亡4例,病死率0.10%。其中未分级事件占81.12%(116/143)、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占78.32%(112/143)、呼吸道传染病占85.31%(122/143)。按病种来分,居前3位的分别是甲流(占41.26%,59/143)、流感(占18.18%,26/143)和水痘(占16.08%,23/143)。2009年是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发生的高峰年,发生的事件数占总数的53.15%(76/143);11月是发生的高峰月份,发生的事件数占总数的32.87%(47/143)。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最常见于学校,占84.62%(121/143);其次为工厂,占8.39%(12/143)。用于评价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报告质量的39个变量平均得分率85.2l%。甲类、乙类、丙类及非法定报告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报告质量平均得分率分别为93.59%、84.79%、85.54%、8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得分率最低的3个变量分别为在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建立病例定义”、“有现症人数”和“有首发病例情况描述”,得分率分别为2.80%、13.29%和27.27%。结论学校、工厂是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发生的重点场所;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是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事件的主要病种;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报告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衢州市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的流行特征及监测情况,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衢州市2009年甲流疫情资料及监测资料,用Excel 2003和SPSS 13.0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衢州市2009年共报告甲流238例,其中重症16例、危重6例,无死亡病例报告。238例甲流病例中,累计住院治疗61例,占所有报告病例的25.63%。柯城区报告病例数占所有报告病例数的73.53%,发病时间先上升后下降,以11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多,发病人群主要是学生,占所有报告发病数的61.34%,无医务人员感染。监测结果显示,衢州市流感样病例(ILI)的阳性率为59.18%,甲流占所有阳性结果的61.80%。结论前期围堵为甲流防控争取了时间,今后还应加强疫情监测的强度和分析的深度,将甲流疫苗接种列入计划免疫,适时调整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评价甲型H1N1流感("甲流")学校疫情流行特征及控制措施效果,为应急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福州市晋安区甲流学校聚集性暴发疫情控制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报告学校甲流疫情33起,流感样病例1 242例,平均罹患率2.9%。聚集性暴发疫情在学校罹患率〈1%时采取干预措施效果较好;适时班级停课较全校停课效果好。追踪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3 858人,仅1.7%医学观察期间发病。流行后期翌年1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未接种组血清阳性率达76.9%(40/52)。结论在甲流社区广泛传播时,对学校聚集性暴发疫情需采取隔离病例、适时停课、做好健康监测和管理、落实晨检制度、开窗通风等综合措施,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上海市宝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04-2018年期间宝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04-2018年宝山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9起,发病1 009人,死亡42人;除2013年外,事件报告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传染病事件在事件类型中最多(32起,占40.51%),报告病例数最多(632例,占62.64%),波及人数也最多(19 972人);发生时间呈现2个高峰,分别为3、4月份和11、12月份。不同事件的发生月份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工厂企业是事件主要发生地(33起,占41.77%)。死亡人数最多的是急性职业中毒(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3.81%)。
结论 冬春季为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期,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突发事件为主,工厂企业的职业中毒是主要致死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杭州市学校症状监测系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杭州市2019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以及《杭州市学校症状监测系统》中学校及自动预警相关信息。利用SAS 9.0软件对学校系统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阳性预警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比较。  结果  2019年杭州市学校症状监测系统平均使用率为54.65%,自动预警平均响应率为70.68%,不同地区学校系统使用和自动预警响应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60.79,1 615.91,P值均 < 0.01)。全年通过学校症状监测系统发现阳性预警事件161起,通过突发网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97起,阳性预警事件发现越多的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越少(Z=10.65,P < 0.01),阳性预警事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种构成不同(χ2=28.33,P < 0.01)。同一病种阳性预警事件发病人数均远少于未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人数,阳性预警信号发出时间距离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时间平均提前4 d。  结论  基于智能手机的杭州市学校症状监测系统在防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哨兵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2018—2022年厦门市翔安区学龄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甲流)患儿临床特点及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2022年10月翔安区哨点医院收治的学龄前甲流流感样患儿,收集其人口学资料、病史资料及疫苗接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8年11月—2022年10月共检测学龄前儿童甲流流感样病例1422例,其中阳性患儿283例,阳性率为19.90%。283例甲流毒株中176例(62.19%)为甲流H1N1,107例(37.81%)为甲流H3N2,除2019年11月—2020年10月甲流H1N1发病率低于甲流H3N2外,其余年份均低于甲流H3N2(P<0.01)。2种毒株感染性别、年龄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11月—2022年10月各年份接种率分别为43.97%、35.74%、53.43%、40.5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龄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与流感疫苗接种具有相关性(OR=1.669,95%CI:1.014~2.745)。结论 本地区甲流病毒毒株以甲流H1N1和甲流H3N2为主,以甲流H1N1居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济南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病毒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进一步的甲流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1、3和8月,对济南市辖区内抽取历城区、历下区、槐荫区的4 576名健康人群进行甲流血清抗体检测,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人群甲流抗体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1、3、8月合计检测4 576人血清,甲流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1.15%。甲流病毒抗体阳性率,男性为23.56%,女性为19.21%(P〈0.01);0~5岁为24.11%,6~15岁为25.50%,16~24岁为31.82%,25~59岁为13.08%,≥60岁为10.77%(P〈0.01);学生为30.26%,幼托儿童为23.95%,其他职业为14.08%(P〈0.01);近2周内曾有流感样症状者为23.34%,无症状者为18.38%(P〈0.01);近2周内曾有发热者为27.48%,未发热者为18.49%(P〈0.01);近2周内有咳嗽者为23.88%,无咳嗽者为19.24%(P〈0.01);近2周内有咽痛者为23.03%,无咽痛者为20.37%(P〈0.05);接种过甲流疫苗者为32.89%,未接种过者为20.34%(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60~岁比较,0~5岁、6~15岁、16~24岁的甲流抗体阳性率较高;调查前2周内有发热者抗体阳性率高于没有发热者,接种过甲流疫苗者抗体阳性率高于没有接种过者;与其他职业比较,学生的阳性率较高。[结论]济南市城区健康人群甲流病毒抗体水平较低,接种甲流疫苗可明显提高抗体阳性率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三明市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方法]利用三明市2007年网络直报系统的死因监测个案库,评价死亡病例报告质量。[结果]2007年死亡病例报告率为76.9%,审核率为99.3%;共报告1 475张死亡报告卡,"死亡—录入"总的P50为3.0 d,7 d及时率为72.4%,各县之间7 d录入及时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43.85,P〈0.01),"录入—审核"总的P50为1.0 d,24 h内及时率为61.2%;不同县级疾控机构的"录入-审核"差异有显著性(F=144.12,P〈0.01)。报告死亡病例占总人群死亡数的比例平均为10.7%(占实际医院总死亡数的27.4%);死因编码错误率11.6%。[结论]通过加强督导检查,逐级培训人员,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完善疾控机构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1.
邹永庚  罗强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230-1232
目的分析2009年祁东县5起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评价控制措施,为有效防控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搜集所有病例并进行个案调查;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方法依照《流行性感冒诊断及处理原则》GB15994-1995进行检测。结果 2009年10-11月在祁东县中小学校暴发的5起流感疫情中,累计报告病例116例,罹患率为5.11%,发病高峰为11月7、8、9日;采集鼻咽拭子标本38份,检出阳性病毒13株,均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出率为34.21%;中小学生发病高于成年人(P〈0.05),男女性别之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以发热(80.17%)、咳嗽(71.55%)、咽痛(69.82%)、全身酸痛(68.97%)为主。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情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快、病毒攻击性强,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及早对疫点采取综合处置措施是控制甲流暴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郴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郴州市2006-2010年通过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市5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9起,发病2 204例,死亡32人;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49.28%),其次是食物中毒(占28.99%);罹患率最高的是职业中毒(78.08%),其次是食物中毒(17.87%);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占46.38%);发生在乡村、县、市事件的比重分别为66.67%、21.74%和11.59%,平均罹患率乡村级(7.74%)与县级(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49,P〈0.01),平均罹患率县级(3.24%)与市级(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8,P〈0.01)。结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大学校卫生管理力度是有效控制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宁波市中学生对甲流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评价在宁波市中学生中开展甲流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从宁波市抽取800名中学生,分别在开展甲流健康教育前、后两次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展甲流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甲流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46.72%和7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健康教育,再次调查的知识平均得分有所提高,达到22.43分;甲流相关态度和行为问题的肯定回答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流相关知识得分、过去半年曾患流感和学校组织甲流疫苗接种是"是否愿意接种流感疫苗"的影响因素。中学生甲流健康教育总体需求率为76.3%-90.6%。结论:学校预防甲流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抵御甲流的能力,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对于预防甲流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甲型H1N1流感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检测8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淋巴细胞在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变化,以正常人群为对照。结果普通甲流患者淋巴细胞略低于正常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甲流患者在疾病初期明显低于普通患者和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急性期体液淋巴细胞变化明显,有助于早期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许昌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情和监测资料,了解发病特征和监测现状,为有效控制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4年许昌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情和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许昌市累计报告15岁以下乙肝188例,年均发病率为4.53/10万。各年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各县区间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P〈0.01)。15岁以下乙肝病例个案调查率逐年升高(65.79%~100.00%);病例诊断报告主要在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单位(87.42%);监测病例中32.08%符合疑似急性乙肝病例诊断标准;有家庭接触情况报告的病例中,48.70%家中有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且75.00%与患者关系为母子(女)关系。2010~2014年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均在95%以上,首针及时接种率均在92%以上;30.19%的病例中接种过乙肝疫苗,发病时间与末次疫苗接种间隔在3~5年者占22.92%,5年以上者占77.08%。结论 许昌市2010~2014年15岁以下儿童乙肝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解顺堂  雷新耀  杨月华 《职业与健康》2011,27(14):1632-1634
目的分析西安市1990—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构成和发病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2010年疫情年报和专题调查进行分析;应用χ2检验、周期性检验等方法处理数据,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1年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217 510例,以乙肝构成为主,共计报告153 989例(70.80%)。乙肝报告发病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和上升趋势,并可见较明显的3个发病高峰,流行周期分别为6~8 a,经游程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P〈0.01)。不同年代季节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467,P〈0.01)。结论流行动态表明,西安市乙肝仍是重点控制的传染病,加强疫苗接种,提高监测质量是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穆金萍  张秀月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92-2594
目的掌握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沈阳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9—2010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9.52/10万,两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为119.56/10万,女性为78.9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71病毒感染占41.18%;6—9月份报告发病占81.80%,其中7、8月份报告发病占56.30%,呈典型的夏季发病高峰;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病例的72.60%和23.60%,职业高峰明显;城区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6.15/10万,农村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3.09/10万,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91.58%,其中2~4岁年龄组占报告发病总数的64.57%,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的态势。结论该市应加强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提高防控意识和防控水平;做好疫情监测分析,及时做出流行趋势预警;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濮阳市华龙区医疗机构消毒现状,加强消毒管理,为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三级医疗机构采样监测。结果共监测样品1281份,合格1127份,总合格率为87.98%;2012、2013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87.05%和88.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18,P〉0.0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依次为:区级医疗机构96.59%,医疗中心95.83%,社区级82.97%,区级与中心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9335,P〉0.01)但中心级和社区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088,P〈0.01);不同监测项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4,P〈0.01)。结论医疗机构间和不同监测项目间消毒效果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今后要依据监测结果,抓住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知识和技术培训,加大卫生监督的力度,防止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9.
陆建雄  蒋有琴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084-2086
目的探讨安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寻找控制对策。方法对安顺市2006-2010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安顺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1起,波及164 000人,发病7 337例,死亡18例,罹患率4.47%,死亡率0.01%,病死率0.25%;报告较大级事件4起(均是食物中毒),一般级事件97起,未分级事件140起,罹患率、死亡率、病死率以较大级最高(χ2=552.971、1 739.06、656.99,P〈0.005);报告传染病类事件225起6 911例,食物中毒类事件15起423例,环境因素类事件1起3例,罹患率、死亡率及病死率以环境因素类事件最高(χ2=140.163、057.28、171.41,P〈0.005);传染病类均是一般级事件及未分级事件,以呼吸道(占89.78%)、消化道(占7.11%)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类罹患率以植物性食物中毒最高,死亡率以不明食物中毒最高(χ2=146.45、13.43,P〈0.005);报告时间以第二季度(占49.79%)、第四季度(占27.80%)为主;8县(区)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数及发病数以西秀区最高分别占31.32%、26.96%,罹患率以黄果树区(16.20%)最高(χ2=1788.90,P〈0.005);发生场所在学校的204起占84.65%,其次是农村村庄(占8.71%),罹患率以集体食堂最高(8.33%),其次为学校(5.30%)(χ2=821.20,P〈0.005)。结论 2006-2010年安顺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般级和未分级事件为主,事件分类以传染病类为主,其次是食物中毒类;发生场所主要是学校,其次是农村村庄;发病季节主要在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与学生返校周期相符。应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等易传播传染病,落实传染病"五早"制度,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应加强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杜绝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7年金州区部分托幼机构的消毒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年中共采样1344份,合格的1162份,合格率为86.5%。其中,各年度的合格率分别为75.6%、85.2%、93.9%、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办学主体的托幼机构的总合格率依次为97.6%、91.7%、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监测项目中合格率最低的是室内空气,最高的是水龙头,各监测项目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州区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呈上升趋势,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