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58例腹腔感染患者致病菌谱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研究腹腔感染患者致病菌感染谱和耐药性的变化,方法:用纸睛扩散法对由腹腔感染患者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按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1994年以来自腹腔感染患者分离致病菌184株,肠球菌的构成增高显著,并具有多重耐药物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的出现;1994年以来大部分临床分离菌对过去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上升明显。结论: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产生了程度不等的耐药性,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应特别注意耐药现象,并及时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最新动态,程度不等的耐药性,在临床使用抗菌物时应特别注意耐药现象,并及时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二者相关性。方法统计2013—2015年所有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株的耐药率,以及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评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下降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有关(r=0.61,P=0.0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上升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强度上升有关(r=0.78,P0.01)。结论使用抗菌药物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之一,因此,需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减缓细菌耐药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抗菌新药不断涌现,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明显相关。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已出现了一些特殊的耐药菌,甚至对多种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多重耐药菌。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耐药细菌的感染常使经验性治疗难以奏效,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及时准确地检测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与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作斗争。抗菌药物的问世,给临床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提供了有力武器。但是随着各种抗菌药物的不断发现及广泛应用,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在逐渐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临床医生在抗感染领域已陷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困境:新型抗菌药物不断研发的同时,许多微生物对药物耐药性也在持续加剧,只要临床使用该类抗菌药物,细菌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耐药性,并且迅速传播,细菌的耐药速度远远超过了抗菌药物研发速度,导致新型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时间越来越短。随着细菌耐药性在全球范围的出现及蔓延,产生了一些被称作"超级细菌"多重耐药菌,使得许多现有抗菌药物的活性面临挑战,常造成抗感染治疗的失败。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 lococcus aureus,MRSA)就是其中主要的"超级细菌",该菌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并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多数耐药,导致MRSA菌所致抗感染药物品种选择有限,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5.
2001-2005年医院常见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1-2005年常见细菌耐药性变迁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985株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268株,占27.21%,革兰阴性杆菌717株,占72.79%;分离率排前6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结论 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多药耐药菌也越米越多,应重视医院感染,加强耐药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动态了解病原菌的分离率,熟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率,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制定正确的抗感染方案.  相似文献   

6.
刘春贵 《现代保健》2009,(20):170-171
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产生越来越快,细菌耐药性已引起世界医药界的高度重视。虽然抗菌药物不断涌现,但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密切相关,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已出现了一些特殊的耐药菌株,甚至对多种抗茵药物同时耐药的多重耐药菌,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耐药细菌的感染常使经验性治疗难以奏效,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及时准确地检测细菌的耐药性,对细菌耐药性的变迁和某些重点的耐药细菌进行长期的监测和分析,可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7.
83例医院感染败血症致病菌谱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败血症患者致病菌感染谱和耐药性的变化。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对由医院感染败血症患者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实验,并按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 从83例医院感染败血症患者中分离致病菌103株,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大部分分离菌对过去常用的抗菌药物有多重耐药性。结论 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耐药性,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耐药现象,并及时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掌握目前细菌的耐药现状和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合理使用现有的抗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病区抗菌药物使用与病原菌耐药水平的量化关系,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呼吸病区细菌耐药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动态监测方法,阐明呼吸病区抗菌药物DDDs与病原菌耐药水平的量化关系。结果 2004~2009年11种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变化不一,青霉素、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使用频度总体是下降的;从产ESBL克雷伯氏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数据可以看到,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这六年总体来说是随着时间而下降。产ESBL克雷伯氏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对于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其实是造成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细菌耐药性有相关性关系,同时革兰氏阴性菌ESBL(+)的发生率是与第三代头孢类的使用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常见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9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细菌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抗菌药物压力起筛选耐药优势菌的作用,是细菌耐药性发生的主要源动力。一种抗菌药物的使用可造成对其他药物耐药性的共选择,一种细菌可通过多种机制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整合子作为细菌捕获和表达基因的可移动遗传元件,能编码整合酶、负责基因重组、介导细菌遗传物质迁移的基因转位,为细菌提供了一种适应抗菌药物环境压力的机制[1]。质粒的交换、转座子的转座作用、整合子及其他一些机制都有利于耐药基因在不同质粒或质粒与染色体间移动交换导致细菌单药耐药、多重耐药,垂直传代、多菌种播散,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对2000~2007年温岭地区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中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细菌药敏采用API法。结果: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哌拉西林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一直很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上升不明显;对喹诺酮类、氨基糖甘类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出现前后低中间高现象;对碳青霉烯类呈高度敏感;2000~2007年该菌产ESBLS者增多。结论: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8年间呈普遍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现状、机制、易感因素、耐药率及产生"超级细菌"的关系。方法报道医院近期确诊的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间合并重症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临床中泛耐药菌感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于存在肿瘤、化疗等因素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泛耐药菌感染严重,一旦发生预后不良,是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一大难题。结论必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建立并严格执行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参照抗菌药物应用指南,依据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长期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是目前控制泛耐药感染发生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1996-2005年上海地区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对1996-2005年上海地区11所医院细菌耐药监测资料中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细菌药敏采用K-B法。结果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哌拉西林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一直很高;对头孢噻肟(29.3%~45.2%)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1%~20.6%)的耐药率明显上升;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性亦有增长,且各品种间呈交叉耐药;对碳青酶烯类仍呈高度敏感;2000-2005年该菌产ESBLs者增多(30.1%~42.0%)。结论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10年间呈普遍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对2008-2009年安徽省30所医院的细菌耐药监测资料中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细菌药敏采用琼脂稀释法;并按2009年CLSI指导原则的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09年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121、198株,检出率为13.4%、16.0%,同时2008、2009年多药耐药株数分别为56、49株,多药耐药率分别为46.3%、24.8%;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强的抗菌药物,同时较2008年相比较,2009年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耐药性有所下降。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耐药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确证试验检测细菌ESBLs。结果医院分离的138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为65.2%;44株克雷伯菌属,产ESBLs率为54.5%,耐药表型结果显示,产ESBLs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结论产ESBLs是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调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和细菌耐药性变迁趋势,分析细菌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量间的关系,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统计2008-2010年住院部各类抗菌药物和常用品种的使用强度(AUD)并排序,同时统计多药耐药菌株分离率及主要强势病原菌耐药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抗菌药物总AUD 2009年比2008年下降12.6%,与2010年基本持平;三代头孢AUD 2010年比2009年增长13.4%,其3年均值占总AUD均值31.5%;使用强度前3位一直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多耐药菌株分离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强势病原菌耐药率2009年比2008年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年随各抗菌药物AUD变化有所升降。结论细菌耐药率变化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密切相关,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监管,以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性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1]、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日趋严重。抗菌药物都有毒性反应,能对肝、肾、血液、神经系统等造成轻重不等的损伤。不正确应用抗菌药,可使某些细菌产生耐药性,还有一种不良后果是产生"二重感染"[2],继而使新的感染、耐药菌感染、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常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就是指抗菌药物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临床治疗作用,并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使抗菌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困难和复杂。为了解和掌握松江区中心医院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疗效,我们对本院2003~2005年由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所分离出的896株分离菌的耐药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见增多,越来越成为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学上的严重问题了。一、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细菌在试管中和在机体内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医院临床分离细菌中主要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4年临床共分离出非重复的细菌197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4%,革兰阳性菌占27.6%;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较低,对三、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多<30.0%;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革兰阳性菌不同菌种的耐药谱明显不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结论 应加强对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