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外科ICU实施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实施导管相关感染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外科ICU的患者,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导管相关医院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经ASIS调整后的日感染例次发病率由原来的7.49‰下降至4.45‰,导管相关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由10.53‰下降至4.79‰.结论 ICU采取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能明显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实施导管相关性感染干预措施,评价其有效性,以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方法 对2010年1-12月和2011年1-12月入住ICU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1年患者采取导管相关性感染干预措施.结果 采取干预措施后,调整后的日感染例次发病率由2010年的23.08‰下降至2011年的13.48‰;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下降幅度最大,由2010年的5.20%下降至2011年的3.25%;医院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两年共检出9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在ICU采取医院感染预防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肿瘤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及特点,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1-12月入住该院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采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统计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结果共监测ICU患者455例,总住院日数2 483 d,发生医院感染52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1.43%,日发病率为20.94‰,经ASIS调整后日发病率为6.29‰。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最高(占63.46%),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9.2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为12.08‰、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95‰、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为4.07‰。共检出病原菌18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5株(74.59%),革兰阳性菌33株(18.23%),真菌13株(7.18%);检出多重耐药菌33株(18.23%)。结论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且感染发病率高,主要为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开展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反映感染控制工作的不足,有利于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与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实施效果,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重点对3种导管留置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共监测1050例次,发生医院感染279例次(26.57%);与同期平均医院例次感染率(3.0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医院例次感染率为34.36‰,经ASIS法调整后日医院例次感染率(8.42‰);2008、2009年日医院例次感染率分别为46.48‰、26.62‰,2009年较2008年下降19.86‰;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导尿管留置相关性导管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5.36‰、9.58‰)(、45.62‰、24.39‰)、(10.80‰、8.71‰),分别下降5.79‰、21.23‰、2.12‰;医院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 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感染以3种导管留置患者为主,目标性监测可针对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实施全程管理,重点干预诊疗操作中的医疗行为;是减少医院感染的科学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病情况,为采取相关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某三级综合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综合ICU且使用了导尿管、血管导管,以及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结果共调查综合ICU导管置管住院患者299例,总住院日数为2 700 d,发生医院感染41例、48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3.71%、例次发病率为16.05%,日感染发病率为15.19‰;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者37例、44例次;其他医院感染分别为血流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及带状疱疹各1例。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为2.94‰,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为2.12‰,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为15.72‰。结论导管相关感染是ICU内导管置管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且主要以VAP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某院ICU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2013年为实施风险管理前组,2014年为实施风险管理后组。观察呼吸机、留置导尿管及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率及相关感染发病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共监测ICU患者481例,实施风险管理后,2014年的呼吸机、留置导尿管及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率较2013年均降低(38.73%、81.49%、54.10% vs 55.31%、82.87%、61.37%,均P<0.05),2014年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均较2013年降低(9.79‰、1.30‰、0.84‰、vs 10.15‰、2.84‰、1.92‰,均P<0.0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ICU患者导管使用率及相关感染发病率,有利于针对性地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目标监测对降低医院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为VAP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综合ICU使用机械性通气48h后或撤机拔管48h内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并采取一系列医院感染控制干预措施,以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法(ASIS)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 2 231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13例次,例次感染率14.03%,例次千日感染率为24.04‰,患者ASIS评分3.82分,根据ASIS法调整后患者例次千日感染率为5.11‰;呼吸机置管总天数为6 071d,发生VAP 113例次,2010年VAP的例次千日感染率为27.27‰,采取干预措施后2012年下降至13.70‰;2010-2013年患者ASIS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综合ICU目标性监测和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分析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了解ICU医院感染特点。方法监测2009年2月-2010年1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发病率,监测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及常见病原菌特点。结果 49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7例、感染率为17.47%,日感染率为18.39‰,经ASIS调整后日感染率为5.24‰;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32.90‰、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7.32‰、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32‰;共检出80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1.45%)。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主要为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准确获得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信息,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张晓卿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3946-3947,3957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实施效果,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重点对3种导管留置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共监测住院病人415人次,发生医院178例次(42.89%);与同期平均医院例次感染率3.26%(982/3008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日医院感染例次率为39.88‰,经ASIS法调整后日医院感染例次率为10.20‰;2009、2010年日例次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8.47‰、32.23‰,2010年较2009年下降了16.24‰;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相关性导管感染例次率分别为(10.32‰、8.63‰)、(9.34‰、6.32‰)、(33.62‰、24.35‰),分别下降了1.69‰、3.02‰、9.27‰;医院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结论]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感染以3种导管留置患者为主,目标性监测针对侵入性诊疗操作感染危险因素实施全程管理,重点干预诊疗操作中的医疗行为,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教学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及其病原微生物的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 对2015年1月1日-11月30日所有入住ICU>48 h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对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颁布的指南作为诊断依据,标准化模式进行数据收集,并采用描述性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1-11月共监测254例ICU住院患者。导管相关医院感染(DA HAIs)例次发病率为15.35%,例次日感染发病率为10.23‰。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及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分别为7.05‰、4.91‰及3.22‰。ICU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为下呼吸道(48.27%), 其次为血液系统(27.59%)、泌尿系统(22.99%)及消化系统(1.15%),常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占21.52%。结论该目标性监测系统能有效识别ICU导管相关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与趋势,并制定有效控制措施,从而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1.
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导管相关医院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导管相关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于2006年11月-2007年10月对ICU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对使用呼吸机、动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3种侵入性操作的使用率及其相关医院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224人次,发生医院感染81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率为36.16%。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9.53‰,经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日医院感染后发病率为20.82‰。呼吸机、动静脉插管及导尿管的使用率分别为51.33%、96.22%和96.14%,所致呼吸机相关肺炎、血流感染、泌尿道日感染率分别为45.15‰、6.24‰和8.93‰。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溶血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和白假丝酵母菌。结论各类相关导管的使用是造成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最重要的因素,必须制定相应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以有效降低ICU导管相关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发病特点。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06年7月—2007年6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959例住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9例(13.45%),222例次(23.15%);经ASIS法调整后,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42‰,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9.33‰。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日感染率分别为: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37.10‰、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4.02‰,动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5.83‰。结论ICU医院感染率高,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必须加强呼吸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与管理,重视对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的监护。  相似文献   

13.
外科重症监护室预防器械相关感染的干预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尤其是器械相关感染率,以及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对2007-2009年入住SICU超过48 h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率及器械相关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泌尿道插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率及相应器械使用率。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比较措施实施前后的感染率。结果3年间共调查SICU内患者639例,发生医院感染129例次,感染例次率20.19%。其中器械相关感染77例(VAP 52例、CLABSI 12例、CAUTI 13例),占59.69%。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逐年提高,2007、2008和2009年手卫生产品每患者住院日使用量分别为41.59 mL/HD、82.71 mL/HD、84.33 mL/HD;VAP感染率明显下降,由2007年27.17 /1 000机械通气日降至2009年的9.09 /1 000机械通气日(χ2=2.79,P=0.00),CLABSI、CAUTI感染率无明显变化。结论S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和器械相关感染率较高,但可通过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其相应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不同类别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器械使用率及其相关感染发病率。方法 收集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5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6个不同类别ICU患者医院感染前瞻性目标性监测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类别ICU持续3年共监测患者21 485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77%,例次发病率为7.33%,持续3年医院感染发病率、例次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以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调整日发病率和调整例次日发病率最高。所有不同类别的ICU持续3年中央血管导管、导尿管、呼吸机使用率分别为31.65%、77.07%、26.08%;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分别为2.90‰、2.08‰、5.37‰;CLABSI发病率以呼吸ICU最高(4.85‰),CAUTI发病率以儿科ICU最高(5.53‰),VAP发病率以神经外科ICU最高(9.33‰)。居前3位的医院感染部位分别为下呼吸道(36.00%)、血液(17.52%)、胃肠道(13.08%),居前3位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7.74%)、肺炎克雷伯菌(13.18%)、铜绿假单胞菌(7.76%)。结论 应根据不同类别ICU的医院感染特点,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尤其是导管相关性感染基线数据,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入住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侵入性操作使用率与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共监测2741例ICU患者,发生感染198例、307例次,感染率为7.22%、例次感染率为11.20%;同期ICU住院总日数9666d,日感染率为20.48‰,例次日感染率为31.76‰;经ASIS调整后的日感染率为6.86‰,日感染例次率为10.64‰;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及呼吸机的使用率分别为96.39%、58.66%和50.77%,使用导管所致相关泌尿道、血流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别为3.11‰、5.47‰和20.58‰。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较高,必须制定相应感染控制预防措施,使其相应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设置感染控制(感控)小组专职督导各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措施的实行,对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入住本院ICU并行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480例。分为对照组:2011年1—6月入住ICU的233例患者,采用预防VAP集束化管理,但无感控小组督导;干预组:2011年7—12月入住ICU的247例患者,采用常规预防措施,由感控小组监督各项预防VAP措施的执行。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床头抬高率为93.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1%(χ2=703.43,P<0.001);机械通气时间,干预组患者为(5.56±4.43)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7±6.76)d(t=2.49,P=0.013);VAP发生率,干预组为1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62‰(χ2=6.87,P=0.009);病死率,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7%、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P=0.142)。结论在ICU,通过设置感控小组专职严格督导,能有效落实VAP预防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与控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方法分2个阶段对在洁净手术室进行的骨科手术切口进行监测,第1阶段即2008年3月1日-12月31日(调查阶段),主要调查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第2阶段即2009年1月1日-5月31日(干预阶段),根据前阶段的调查结果对可干预的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比较两阶段的感染率。结果调查阶段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5.07%(23/454),干预阶段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41%(3/213),干预阶段切口感染率显著降低(x~2=4.25,P0.05)。结论加强洁净手术室的管理、保证手术器械及用物灭菌质量、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正确进行外科手消毒、严格执行换药操作规程、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与控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过程监控”基础上提出“预防性过程监控”概念及可行的监控方法,实验性应用于留置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的控制中,评价监控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将某院神经内科2007年1-7月留置导尿的1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07年8月-2008年2月留置导尿的141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执行留置导尿常规护理,实验组除进行常规护理外,采用评估督促和宣传教育等方法进行预防性过程监控。结果实验组留置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χ2=11.10,P<0.01);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的时间比较,实验组70%的患者留置导尿时间在13.10 d内,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 d;留置导尿11~30 d、>30 d时,实验组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率分别为6.67%、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7%、57.89%(分别χ2=8.27,P<0.01;χ2=5.13,P<0.05)。结论评估督促和宣传教育等预防性过程监控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30年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中国近30年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1980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索近30年国内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共352起,感染7 656人,病死341人。感染病原体以细菌、病毒为主,占91.48%;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44.32%)、医源性传播(43.18%);夏季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概率最高(35.51%,125/352);婴幼儿是感染暴发事件中的最大受害者(占43.99%),新生儿病死率达84.58%(192/227);普通级医院(省、市、县级医院)是感染暴发事件的高发区(73.58%,259/352);感染部位主要为肠道(32.07%)、下呼吸道(26.19%)、血液系统(14.07%);医务人员手交叉感染、血液制品污染、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违反操作规程等是感染事件暴发的主要原因。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有一定规律可循,应针对其暴发流行的特征制定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感染的暴发。  相似文献   

20.
2007—2009年福建省立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福建省立医院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制定的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于2007-2009年各年的10月某日对该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2007-2009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5.67%、6.97%、4.57%(x~2=8.970,P=0.011),例次现患率分别为6.26%、7.45%、5.11%(x~2=7.846,P=0.020),均以2008年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占65.69%,其次为泌尿道(11.11%)、手术部位(5.56%);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室(30.50%)、血液病科(24.66%)、神经外科(17.10%)、神经内科(11.31%);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所有病原体的66.18%,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2007-2009年其构成比分别为18.31%、20.00%、21.43%。结论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监测与干预,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与水平,对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