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改善药品保存现状,保证官兵用药安全。方法 根据野外作战的环境特点,分析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结果 药品质量受环境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影响较大,尤其是部队在野外遂行任务时,条件复杂多变,环境指标人为无法控制,若不能很好地贮藏,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结论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物资,在医疗保障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质量过硬的药品可以促进患者伤病早日康复,提高保障能力,进而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寻找其发病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 搜集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另外抽取患者外周血液4份,各2mL,37℃水浴孵育,分别加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药液,进行体外试验,测定处理后4h,12h,24h,48h血小板计数变化,实验3次,取平均值.结果 使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d1就可看到血小板减少,停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后血小板1~2d开始上升,3~5d恢复正常,骨髓穿刺等检查未发现骨髓抑制,外周血浆血小板抗体阴性,补体C3下降.体外试验发现血小板下降的程度与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剂量成正相关,而空白对照及头孢吡肟对照组的血小板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可致可逆性的急剧性血小板减少,且为剂量依赖性,其致病机制可能与骨髓抑制无关,可能为直接激活补体C3导致血小板破坏.临床医生应该引起重视,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可致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宫底按压助产法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我院妇产科共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共有1407例,其中需要采用宫底按压助产法缩短第二产程的产妇共有128例,将128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干预组产妇均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仅给予常规的护理。结果干预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新生儿窒息以及会阴撕裂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宫底按压助产法可以有效的帮助产妇分娩,但必须严格掌握按压应用的指征,使用正确的按压手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窒息、会阴撕裂等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携带状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医院2008年1-12月住院患者送检痰液标本中分离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分析54种β-内酰胺类、喹诺酮炎、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及1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并对检测结果作指标聚类分析.结果 20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获得性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1、ADC-3和OXA-30,三者阳性率均为100.0%;检出的5种获得性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中,aac(6′)-Ⅰ b、ant(3″)-Ⅰ和aph(3’)-Ⅰ基因阳性率为100.0%,aac(3)-Ⅰ基因阳性率为75.0%,armA基因为5.0%;外排泵基因qacE△1、adeB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int Ⅰ 1、tnp513、tnpU、ISaba1、IS26的阳性率均为100.0%;其余51种基因未检出.结论 从该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指标聚类分析中可见,β-内酰胺酶基因 TEM-1、ADC-30、OXA-23,氨基糖苷炎修饰酶基因aac(6’)-Ⅰ b、ant(3")-Ⅰ,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qacE△1和abeB与可移动遗传元件intⅠ 1、tnpU、tnp513、IS26、ISaba1基因遗传标记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巴胺(DA)或去甲肾上腺素(NE)联合多巴酚丁胺在治疗感染性休克过程中对早期血乳酸和肾灌注的影响.方法: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分别给予DA和NE治疗,两组均同时给予多巴酚丁胺,分别观察用药前(T0),用药后6、12、24、48 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乳酸(LAC)、每小时尿量(UV)和肌酐清除率(CCr)滤过水排泄分数(FEH2O)、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变化.结果:(1)两组间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E组的HR明显低于DA组(P<0-05).(3)6 h后NE组ScVO2值较DA组明显增高(P<0.05),12 h后NE组ScVO2>65%的比例也明显升高.(4)NE组各时间点血乳酸低于DA组(P<0.05).说明在增加内脏灌注及组织氧和方面NE优于DA.(5)6 h后NE组较DA组尿量明显增加(P<0.05).(6)6 h后两组与用药前比CCr明显增加(P<0.05),各时间点CCr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7)同一时间比NE组较DA组FEH2O增加(P<0.05).(8)FENa比较.6 h后NE组减少,DA无变化,12 h后同一时间比NE的FENa减少较DA明显(P<0.05),说明NE与多巴酚丁胺合对肾灌注及肾功能的保护可能优于DA.结论: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组优于多巴胺组,可改善内脏的灌注,降低血乳酸水平,改善肾功能,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分析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了解ICU医院感染特点。方法监测2009年2月-2010年1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发病率,监测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及常见病原菌特点。结果 49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7例、感染率为17.47%,日感染率为18.39‰,经ASIS调整后日感染率为5.24‰;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32.90‰、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7.32‰、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32‰;共检出80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1.45%)。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主要为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准确获得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信息,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小婴儿化脓性脑膜炎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1997年 2月~ 2 0 0 0年 7月共收治化脓性脑膜炎(化脑 ) 98例 ,其中小婴儿 15例 (占 15 .3% )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 11例 ,女 4例。发病年龄 1~ 2个月 4例 ,~ 3个月 11例。四季均有发病 ,以 1~ 3月份为多。二、临床表现 惊厥 10例 (6 6 .7% ) ,发热 9例 (6 0 % ) ,嗜睡、神志萎靡 8例 (5 3.3% ) ,咳嗽 7例 (4 6 .7% ) ,呕吐、意识不清、气促各 2例 (各占 13.3% ) ,烦躁 1例 (6 .7% ) ,病前有呼吸道感染 8例 (5 3.3% )。三、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正常 12例 ,(10~ 2 0 )× 10 9/L者 6例 ,>2 0× 10 9/L者 8例 ;…  相似文献   
8.
9.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胸腔积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病因多种多样,常见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肺或胸膜恶性肿瘤、心力衰竭、低蛋白、肺炎旁积液等疾病。在ICU中,心力衰竭和低蛋白等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1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0年.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查体:无发绀.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超声显示:各房室内径大小正常.房室间隔连续完整.右室内测及一较厚的隔膜状回声,将右室分为上下两腔(图1),下大上小.隔膜距肺动脉瓣约20mm.中间有一孔.直径约7mm。彩色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