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消毒方法对医疗器械表面HBsAg的破坏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我国人群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8%~20%,医院口腔科医疗器械在诊疗中因直接接触病人唾液和血液,极易受其污染。为此,于1999年1、4月3次对口腔科拔牙钳、口镜、探针、牙托、成形夹、牙钻等器械HBsAg污染状况及其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过程监控”基础上提出“预防性过程监控”概念及可行的监控方法,实验性应用于留置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的控制中,评价监控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将某院神经内科2007年1-7月留置导尿的1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07年8月-2008年2月留置导尿的141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执行留置导尿常规护理,实验组除进行常规护理外,采用评估督促和宣传教育等方法进行预防性过程监控。结果实验组留置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χ2=11.10,P<0.01);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的时间比较,实验组70%的患者留置导尿时间在13.10 d内,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 d;留置导尿11~30 d、>30 d时,实验组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率分别为6.67%、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7%、57.89%(分别χ2=8.27,P<0.01;χ2=5.13,P<0.05)。结论评估督促和宣传教育等预防性过程监控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用于过氧乙酸低温内镜灭菌机灭菌效果检测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染菌载体法、菌片法、染菌腔镜法、术后腔镜法以及对灭菌机灭菌仓表面采样,共5种方法检测内镜灭菌机的灭菌有效率。结果采样共58份,阳性结果36份,检测合格率为37.93%;染菌载体法、菌片法、染菌腔镜法、术后腔镜法、灭菌仓表面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4.44%、12.50%、8.33%、16.67%、14.29%;不同检测方法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4,P<0.01),染菌载体法的检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方法。结论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检验技术规范》进行内镜灭菌机灭菌效果检测不可靠,应采取更加接近实际使用状况的试验方法;此外,灭菌机灭菌效果检测细菌培养时间应延长至7d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不同部门的高频接触表面,为清洁消毒工作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 采用直接观察法对西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消化内镜室、口腔科、血透室、手术室、检验科5个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环境表面的接触频次进行调查,计算累积接触频次与频率。结果 5个重点部门高频接触表面均为5~9个。消化胃镜室高频接触表面频次(3.57~13.29次/操作)明显多于其他部门;血透室高频接触频次范围为0.56~3.44次/操作,为5个部门中最低者。接触频次最高的表面:消化内镜室为诊疗床(13.29次/操作),口腔科为综合治疗台操作面板(3.64次/操作),血透室为透析机触屏(3.44次/操作),手术室为麻醉用电脑键盘及鼠标(8.25次/操作),检验科为电脑键盘及鼠标(4.80次/操作)。治疗车为消化内镜室、手术室及血透室的高频接触表面。结论 因医疗诊疗操作的不同,各部门高频接触表面也不尽相同。电脑鼠标和键盘、治疗车、诊疗床、诊疗专用仪器以及操作台面在调查的各重点部门均为高频接触表面。  相似文献   
5.
在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监测中发现临床用药存在较多不规范现象,如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预防用药品种过多、给药次数与剂量不正确、联合用药不合理及未考虑到患者的生理情况等,列举部分案例与大家商榷,以期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临床使用消化内镜消毒存放后细菌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监测,了解内镜存放后细菌学指标以及不同存放环境对内镜细菌数的影响。方法 2012年11月-2013年6月对消毒后胃镜、肠镜进行采样检测;随机放置于镜房、镜柜内,存放15、63h后,再次对内镜进行采样检测;同时,监测镜房、镜柜内温度、湿度,空气及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结果存放后内镜共采样174份,细菌超标9份,超标率为5.17%,超标9份均为存放63h后内镜,存放15h内镜全部合格,未检出致病菌;镜房空气、物体表面、内镜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3.60%、97.80%、96.59%,镜柜空气、内镜表面合格率均为100.00%,内镜合格率为93.02%。结论消毒后内镜存放15h细菌超标率极低,使用前不用再次消毒;若存放时间≥63h,则存在细菌数超标,建议使用前应进行消毒,镜房、镜柜均可用于内镜存放,但应对存放条件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7.
使用空调对空气微生物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中央空调和分散式空调使用中对空气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风机盘管式中央空调、风道式中央空调、柜式空调房间各4间5间,分别于空调开放前和空调开放1 h进行空气微生物采样。结果:室内空气采样检出真菌、枯草杆菌、微球菌等10余种微生物。经统计学处理,柜式空调及风道式中央空调系统开放后空气中真菌数量有所减少(P<0.01)。结论:风道式中央空调(加新风,配中效以上过滤装置)有一定的除菌作用,可用于医院内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区域,柜式空调(配过滤装置)可用于替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不同部门的高频接触表面,为清洁消毒工作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 采用直接观察法对西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消化内镜室、口腔科、血透室、手术室、检验科5个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环境表面的接触频次进行调查,计算累积接触频次与频率。结果 5个重点部门高频接触表面均为5~9个。消化胃镜室高频接触表面频次(3.57~13.29次/操作)明显多于其他部门;血透室高频接触频次范围为0.56~3.44次/操作,为5个部门中最低者。接触频次最高的表面:消化内镜室为诊疗床(13.29次/操作),口腔科为综合治疗台操作面板(3.64次/操作),血透室为透析机触屏(3.44次/操作),手术室为麻醉用电脑键盘及鼠标(8.25次/操作),检验科为电脑键盘及鼠标(4.80次/操作)。治疗车为消化内镜室、手术室及血透室的高频接触表面。结论 因医疗诊疗操作的不同,各部门高频接触表面也不尽相同。电脑鼠标和键盘、治疗车、诊疗床、诊疗专用仪器以及操作台面在调查的各重点部门均为高频接触表面。  相似文献   
9.
不同空调类型对医院Ⅱ类环境空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医院Ⅱ类环境中的空调选择和使用管理。方法 选择使用中央空调和普通空调的房间 (Ⅱ类环境 )各 5间 ,分别于空调开放前和空调开放 1h进行空气微生物采样 ,同时测量室温、相对湿度、气压、电压、空调风速等相关因素。结果 普通空调开放前、后的空气微生物数量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中央空调 (30 %新风 )系统开启后空气中微生物数量明显减少 (P <0 .0 5 ) ;两种空调开放后空气相对湿度均明显降低 (中央空调P <0 .0 1;普通空调P <0 .0 5 )。结论 中央空调和普通空调在Ⅱ类环境均可使用 ;风机盘管式新风中央空调适用于手术室等无菌区 ,增设净化装置更适宜 ;使用空调时必须保持空调系统的清洁 ,注意调整室内湿度和保持房间清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西安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21年7月15—31日西安市62家市属市管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62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疗机构16家,二级医疗机构46家。共调查住院患者31 147例,实查住院患者31 100例,其中224例次发生医院感染,医院例次感染率为0.72%,三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二级医疗机构(P<0.01)。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41.52%)、上呼吸道(15.18%)、泌尿道(9.82%)、导尿管相关尿路(6.70%)和表浅切口(5.36%)等。32家医疗机构设置有重症监护病房(ICU),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为1.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24‰,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为4.03‰。结论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发生率不同,各医院可参考调查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有效的监测策略和防控方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