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漏报原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2年1-12月全院21 750份出院病历资料,采用STATA 7.0软件对医院感染率、漏报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 750例出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19例,感染率为1.9%,抽查4 596份病历,医院感染440例,漏报21例漏报率为4.8%;医院感染漏报较高的科室分别为ICU、呼吸内科、神经内科、产科以及心血管科,分别占28.6%、23.8%、14.3%、14.3%、9.5%;医院感染漏报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分别占33.3%、23.8%、19.1%、14.3%;医院感染漏报原因与诊断标准掌握不准确、病原体送检率低、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方法问题以及管理机制等有关。结论医院感染漏报与多种因素有关,医院感染学知识水平与监测方法的提高以及管理机制的完善是降低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的关键,医院感染漏报的监测是评价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抽查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方法以期探寻抽样调查漏报病例的科学方法。方法基于住院病案首页中高风险病例的抽样方法来抽查医院感染漏报病例,将抽样调查得到的阳性率与文献报道中采用传统方法抽查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4次基于住院病案首页中高风险病例的抽样方法抽查感染病例分布率为45.30%,传统方法抽查感染病例分布率为4.64%。结论基于住院病案首页中高风险病例的抽样方法比传统抽样方法既节省人力和时间,又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医院感染漏报真实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抽查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方法以期探寻抽样调查漏报病例的科学方法。方法基于住院病案首页中高风险病例的抽样方法来抽查医院感染漏报病例,将抽样调查得到的阳性率与文献报道中采用传统方法抽查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4次基于住院病案首页中高风险病例的抽样方法抽查感染病例分布率为45.30%,传统方法抽查感染病例分布率为4.64%。结论基于住院病案首页中高风险病例的抽样方法比传统抽样方法既节省人力和时间,又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医院感染漏报真实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漏报调查情况.方法:通过对2004年~2006年间全部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方法.结果:2004年漏报率30.45%.2005年漏报率24.72%,2005年漏报率12.50%.结论:只有提高临床医生诊断医院感染病例的积极性、准确性、感染病例的报告才能逐步趋向正确及时,减少漏报误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漏报调查情况。方法:通过对2004年~2006年间全部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方法。结果:2004年漏报率30.45%。2005年漏报率24.72%,2005年漏报率12.50%。结论:只有提高临床医生诊断医院感染病例的积极性、准确性、感染病例的报告才能逐步趋向正确及时,减少漏报误报。  相似文献   

6.
利用信息网络监测医院感染控制漏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监测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漏报情况,提高医务人员自报医院感染的意识,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及漏报率.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网络对医院2007年11月-2008年12月13 346例住院患者,搜索体温≥37.5℃的6563例发热患者进行前瞻性、回顾性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400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6.09%,其中漏报率为26.25%;外科漏报率居首位29.52%;漏报肺部感染构成比42.85%占首位;2007年11月与2008年12月医院感染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P<0.05),不同月份医院感染漏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5,P<0.05);不同月份医院感染督报、自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5,P<0.01),自报明显高于督报.结论 利用医院信息网络结合发热症状监测系统,前瞻性监测发热病例及时督报医院感染,大大地降低了医院感染漏报率,同时提高了医务人员自报医院感染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探索漏报监控路径,发挥医院感染监控预警系统作用,避免医院感染暴发和流行。方法以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全院116 213份出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再度评估医院感染漏报率等监控项目,寻找漏报原因、制定对策,反馈医院感染控制信息;同时在该7年期间根据医院信息系统提供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前瞻性调查,以此为工作路径。结果通过本路径的实践,医院感染漏报率基本得到控制,低于三级医院的控制标准(20.0%);2005年再度强化措施,使2006年医院感染漏报率下降为7.4%。结论医院感染病例的实时监测,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居民死因监测的漏报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交道口街道中所有的户籍人口作为本次漏报调查的调查对象,通过入户调查方法获得每户家庭在2009-2011年的死亡信息,与常规医学死亡登记系统电子数据库核对,统计漏报率。结果 2009-2011年东城区居民死因监测总漏报率为5.6%,5岁以下儿童死亡无漏报。男性漏报率为5.9%,女性漏报率为5.3%,男女性死亡漏报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度死亡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居委会比较,交东居委会漏报率最低为1.6%,鼓楼苑居委会漏报率最高为9.4%。死因监测漏报数据主要来源于东城区公安分局,占总漏报人数的73.3%。结论东城区居民死因监测存在漏报,应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死因监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干预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效果.方法 连续地进行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监测,并比较采取干预措施前后的医院感染漏报率.结果 2000-2002年医院感染漏报率为11.79%,2003-2005年为2.63%,后者比前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漏报情况,分析漏报原因,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提高医院感染监测效率. [方法]对某医院2007年1月和2009年12月份的所有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定期下科室进行前瞻性调查. [结果]医院感染漏报率2007年1月~2008年12月为33.51%、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为9.60%. [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采用多种监测方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与临床医生沟通,提高医务人员发现感染病例的水平,并可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从而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提高监测资料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医院感染漏报率不同统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确定医院感染漏报病例对计算漏报率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以感染病例界定为住院期间感染或确定某月感染两种方法计算其漏报率,比较校正后的实际感染病例。结果两种方法计算的实际感染病例数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在进行漏报率以及其他数据的统计时,应该加强对方法的研究,特别是细节的推敲,使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更加完善和可靠。  相似文献   

12.
前瞻性调查医院感染病例漏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减少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方法。方法总结10年的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方法及减少漏报的措施。结果回顾性调查向前瞻性调查过渡时期将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开展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得当,调查程序周密严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监控意识;及时分析反馈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资料是减少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重要手段。结论做好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工作不仅能够降低医院感染的漏报率,而且能有效地预警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8、2010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32%,与2008年的现患率(3.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高,占53.15%;其次为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4.42%;手术部位感染占10.81%,两次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部位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菌药物使用,一联用药由65.32%升高至75.11%;而二、三联用药构成比分别由31.83%、2.85%下降至24.16%、0.73%,联合用药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集中在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菌.结论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标准统一,可基本反映医院感染实际发病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查找医院感染漏报的原因,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方法自2005年针对漏报率高的原因,采取一系列有效干预措施,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三级网络的作用,加强宣传与培训,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等,以控制医院感染的漏报。结果经过5年的努力,医院感染漏报率从2005年的38.85%下降至2009年的3.17%,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控制在北京市卫生局医院管理年要求的三级甲等医院感染漏报率≤10.00%的标准。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  相似文献   

15.
某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秋 《职业与健康》2011,27(23):2748-2749
目的了解沈阳市某院医院感染现状,为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和减少漏报率。方法对2009年12月16日和2010年12月16日2天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819例(2009年366例,2010年453例),2010年医院感染率为7.06%,感染例次率为7.06%,明显低于2009年(9.29%、10.38%)。2009年医院感染部位以胃肠道为主(63.16%),其次为下呼吸道(13.16%)、泌尿道(7.89%)、皮肤软组织(2.63%)。2010年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56.25%),其次为上呼吸道(12.50%)、泌尿道(12.50%)、皮肤软组织(9.37%)、胃肠道(6.25%)。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均为重症监护室(ICU),2009年为36.10%、2010年为39.47%。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可真实地反映医院感染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发生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病原菌种类。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2010年患者感染率,并进行分析。结果:院内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ICU,主要部位是下呼吸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结论:医院ICU感染发病率高,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高,应加强引起感染相关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2014-2015年325例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掌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各种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325例入住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9例(12.0%),感染48例次(14.8%),与同期平均医院感染率(3.2%)相比,差异显著(P<0.01);经ASIS法调整后日感染发病率为7.7‰;使用呼吸机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57.6%;医院感染病原体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以G-菌为主,占76.1%,耐药率较高.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加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与管理,对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进行监控,实施干预,是预防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无陪伴前后5年医院感染率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无陪伴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无陪伴前(2000-2004年)、后(2005-2009年)5年医院感染率、重点科室感染率、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陪伴后5年医院感染率(6.32%)较前5年(4.67%)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点科室ICU、脑系科、其他内科、肝内科、肝外科、妇产科医院感染率无陪伴后5年(25.31%、9.07%、5.76%、10.88%、9.58%、2.22%)较无陪伴前5年(13.85%、7.96%、4.68%、4.61%、5.24%、0.9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外科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部位中,上呼吸道、手术部位、胸腹腔以及其他部位感染率无陪伴后5年(16.41%、6.59%、4.61%、7.74%)较无陪伴前(10.23%、3.38%、2.85%、3.84%)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率无陪伴后5年(44.06%、14.22%)较无陪伴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陪伴制度的实施,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和掌握某综合医院2005-2010年的医院感染情况,为有效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5-2010年在该院住院的所有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6年共发生医院感染121例,各年度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胃肠道、上呼吸道,分别占39.68%、22.22%、14.29%;不同季节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重点科室及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和病原学送检率,开展目标性监测,是基层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88家基层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手术室对其医院感染管理现况进行问卷调查。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部分计划生育手术室面积不足,区域划分不合理,着装普遍不规范。在调查对象中,分别有22.73%、28.41%未制定院感管理制度和院感考核标准,30.68%未定期进行院感知识培训,63.64%绒毛和胚胎组织处置不规范,29.55%未对患者进行术前传染病检测,仅39.77%执行外科手消毒。结论基层计划生育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院感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