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的干预效果。方法从前来珠海市疾控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外来工中随机选择4组干预对象,每组接受一种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干预,包括阅读“艾滋病知识”折页(折页)、“了解艾滋病”海报(海报)、“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手册”(手册)和观看“认识艾滋病”宣教录像片(VCD)4种材料。结合4种教材的核心信息设计统一调查表,内容包括干预对象的一般情况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10个主要问题,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比较。结果共调查1 008人,干预前其对卖淫嫖娼、共用注射器吸毒、母婴传播等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92.5%、89.3%和86.6%;对蚊虫叮咬、同桌吃饭、日常生活与工作接触、握手拥抱等非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36.3%、54.9%、63.3%和70.5%;对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为73.1%。折页、海报、手册及VCD 4组干预对象分别为251、248、257和252人,4组干预对象干预前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回答总正确率分别为73.1%、75.2%、72.0%和69.1%;干预后分别为79.4%、84.6%、76.7%和84.7%;各组分别上升了6.3%、9.4%、4.7%和15.6%;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城市外来工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核心信息的表达形式与传播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干预效果不同,观看录像片的干预效果最佳,阅读手册的干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
预防“非典”健康教育材料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基本知识与预防措施”健康教育海报和折页两种健康宣传材料的传播效果。方法2004年7月在广东省肇庆市城区和农村选取小学以上化程度的15~65岁居民为调查对象,对两种材料分别进行评价,各调查了50人,共100人。询问了受访的一般情况;采用定性个人访谈技术调查了受访对材料信息的可接受性、通俗性和材料形式的生动性等8项指标的评价;采用分级定量赋分的方法进行量化评分。结果由于本研究两种材料的内容和核心信息完全一样,仅制作形式不同。8项评价指标中,二只有材料的适宜性评分差异有显性意义,折页比海报高;其他7项指标评分,以及信息效果评分、材料效果评分和总评分比较,两差异也均无统计学差异。受访的地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化程度、职业等基本特征,对海报的评分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年龄、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3个因素对折页的评分影响有显性意义。结论核心信息相同时,材料的效果评分取决于制作形式。在制作海报类健康教育材料时要注意字、配图和色彩的普遍接受性;在制作折页类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年龄和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设计制作针对不同目标人群的折页材料,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健康教育所2005~2008年承担了目标人群为中学生的预防艾滋病传播材料开发使用项目。该项目传播材料载体为作文本,在作文本的封二、封三刊载漫画故事,封四刊载预防艾滋病顺口溜;传播的形式是漫画故事和顺口溜,核心信息是艾滋病预防和治疗相关信息。为了解传播材料初稿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我们在界首市、临泉县进行了材料预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吸毒人群对《吸毒与艾滋病》折页信息传播的效果和材料本身的可接受性,指导今后折页制作时的图文取舍。方法用拦截法调查前来接受美沙酮治疗的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以及对折页可接受性的看法。结果吸毒人群对艾滋病的3条传播途径知晓率达90%,对材料评价总得分为89.5±9.5分。结论折页在针对吸毒人群传播吸毒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技能方面是一种较好的载体,邀请目标人群全程参与宣传材料设计全过程,更能保证宣传材料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南山区10所中学3528名初中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初中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为55.1%,传播途径为77.1%,非传播途径为67.8%,预防知识为61.1%。态度得分较高,女生和初二学生更倾向于对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采取同情和包容的态度;相关危险行为如吸烟、饮酒、早恋、发生性行为等的检出率分别为9.6%,45.8%,17.5%和1.1%。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结论应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的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柳州市预防艾滋病公众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柳州市预防艾滋病公众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工作成效,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调整和完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策略以及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机械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城区的3个街道办事处所辖的9个社区14~59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效表360份(占96.77%),以100分为总分计,实际评价得分为79.97分。主要对下列四个方面的情况开展评价:①组织管理方面:当地预防艾滋病工作有组织有领导,管理措施落实到位;②传播与教育活动方面:大众媒体广泛参与,医疗卫生人员培训率达100%以上,但社区工作人员培训率较低为50%,学校参与率较高达85%以上,社区参与率为65%;③预防艾滋病信息的可及性;大众媒体的可及性较高达85.3%,但人际传播为29.7%,材料传播为29.2%,显得不足;④公众的知信行方面:公众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6.21%和69.2%。65.8%的居民对预防艾滋病的紧迫性有正确认识,愿意了解有关知识的居民占85.6%,但对艾滋病感染的态度还不够宽容,仅41.4%愿意“继续交往”,居民主动寻求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比率较低为28.1%。结论 当地预防艾滋病的公众健康教育工作已在全社会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仍需加大宣传和干预力度,让公众在思想上对艾滋病有正确的认识,在行动上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7.
山东大学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开展针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干预的效果,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制定适合的干预方案。[方法]2006年7月,在山东大学学生中发放宣传册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同年11月,对同一人群中阅读过宣传手册和未阅读过宣传手册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全部知识得分,阅读组487人为(83.77±12.99)分,对照组442人为(70.35±12.87)分(P<0.01)。除文科外,医科、理科、工科学生均为阅读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阅读组中,医科、理科和工科学生得分均高于文科学生(P<0.01)。关于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基础知识3部分问题的得分,阅读组分别为(29.57±3.89)分、(20.90±4.91)分、(33.30±6.27)分,对照组分别为(16.17±5.07)分(、17.44±4.78)分(、26.74±6.24)分,均为阅读组高于对照组(P<0.01);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均为阅读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校内发放宣传教育手册是普及在校生相关艾滋病知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辽宁某医科大学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信念情况,为制定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216名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安全性信念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AIDS的知识和态度得分为27,66±3.52分(满分46),安全性信念知识得分为3,71±1.38分(满分8)。能正确判断共用饮食器皿、共用坐厕、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途径能否传播艾滋病的比例分别为42,65%、37.91%和33.18%。正确的安全性观念的持有率较低。结论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安全性观念还很欠缺,对传播途径存在的认识误区,提示在医学院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与信息获取途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分析艾滋病预防知识与信息获取途径的关系,寻求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方法 对南宁市10个健康教育示范社区的部分居民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入户调查,应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与多元回归的方法,比较各种信息获取途径以及途径多寡对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影响。结果 通过途径2了解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人数最多,途径1、途径4与艾滋病预防知识得分的相关系数最大(P <0 0 1) ,标准化回归系数也最大(P <0 0 1) ,途径5、途径6与艾滋病预防知识得分的相关系数最小(P <0 0 1) ,标准化回归系数也最小(P <0 0 1)。结论 途径1和途径4是当前有效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途径5来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效果欠佳;应充分发挥途径3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专家讲授法和同伴教育法对服教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某收容教育所321名服教妇女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专家讲授法和同伴教育法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统一的艾滋病知识调查表分别对2组妇女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2种方法的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 专家讲授组服教妇女艾滋病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知识得分和总分干预后分别为(5.99±1.70)、(10.21±1.95)、(5.57±1.66)和(21.77±4.16)分,均高于干预前的(3.93±2.22)、(8.91±1.62)、(5.09±1.70)和(18.16±4.08)分(P<0.001);同伴教育组服教妇女干预后艾滋病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知识得分和总分分别为(5.12±2.23)、(10.11±1.50)、(5.58±1.70)和(20.84±4.10)分,均高于干预前的(3.42±2.13)、(8.65±1.90)、(4.50±1.77)和(16.57±4.49)分(P <0.001);2种教育方法在提高服教妇女艾滋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得分和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伴教育法对提高服教妇女艾滋病预防知识得分方面较专家讲授法效果明显(t=-2.3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是影响专家讲授法效果的主要因素,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结论 专家讲授法和同伴教育法对服教妇女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效果基本一致,但同伴教育法对提高服教妇女艾滋病预防知识得分方面效果较好;年龄越小,专家讲授法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的实际需求,为开发材料与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参考。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深圳、辽宁抽取农民工24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农民工平均年龄30.10岁,60.91%已婚,住集体宿舍的占57.61%;33.33%能完全答对艾滋病的传播与非传播途径;平时的休闲方式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看电视(68.72%)、睡觉(55.14%)、看书报和杂志(49.79%);77.78%表示关注艾滋病知识,90.53%的工人认为外出务工了解并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技能是必要的;他们最欢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是影视材料VCD/DVD光盘(62.69%),其次是科普知识读本(55.14%),第三是海报/知识挂图/宣传画(21.81%)。结论对农民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应针对农民工的休闲方式与喜好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一条以学校为基地,将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活动向农村社区和受教育水平不高的少数民族村民逐步推广的路子。方法 对拉祜少数民族村民579人和中小学生551人的需求进行评估,并动员当地的老师、学生和拉祜族村民结合当地民族风俗、化,制作出适合拉祜族民族风俗、化的宣传画、录音带、录像带和VCD等材料。通过组织实施和培训,培养出一批当地少数民族健康教育骨干,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宣传教育,贫困山区受教育程度低的少数民族居民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由几乎由0提高到80%左右。结论 在山区少数民族社区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中小学教师是一支主要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民俗传承元素在儿童计划免疫的信息—教育—交流策略传播材料中的应用及与目标人群的相关性、可接受性、可行性和适用性。方法1.走访当地主要民俗传承人—歌师和歌手,观察了解当地侗族和苗族的主要民俗传承系谱。2.在贵州省黔东南州2个县,针对4种传播材料共进行两轮预试验,预防接种关键信息分别访谈10名村干部,对115名和134名村民进行宣传画问卷调查,分别组织6组民歌VCD和接种证宣传插页的小组讨论。结果1.根据村干部的文化程度及背景,第一轮预试验后,将6条关键信息内容进行通俗化修改;通过第二轮预试验,80%的被访村干部均能理解关键信息的内容。2.第一轮预试验后,对宣传画的文字和图画内容均进行修改、完善;第二轮预试验,在能认读宣传画文字的村民中,91.7%的人能完全理解含义,92.5%的村民能基本看懂图画的内容,对宣传画的接受性、认同性较高。3.鉴于苗族和侗族语言存在地域差异,第一轮预试验后调整民歌VCD策略,民歌只作为一种吸引本民族传播受众的手段,各首民歌之间插播预防接种关键信息;第二轮预试验中大部分村民能听懂关键信息的内容。4.预防接种证插页是宣传画的黑白形式,修改后95.6%的村民可以看懂大部分内容,97.8%的村民对此形式表示认同和接受。结论儿童计划免疫侗族、苗族民歌VCD创作中充分吸收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元素,既可减少民族文化艺术的消失,又可以传播健康文化,获得较好效果。经两轮预试验后,信息—教育—交流的4种传播材料形式保留,传播策略适当调整,内容修改确定,建议在信息—教育—交流传播策略中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IEC策略传播材料与目标人群的相关性、可接受性、可行性及适用性。方法在贵州省IEC策略需求评估地区,针对宣传画和预防接种证插页传播材料共进行两轮预试验,分别调查了115名和128名村民,并分别对27名和45名儿童家长进行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第一轮预试验中,只有60.5%的目标人群能够理解宣传画的文字含义,存在易混淆词语;能完全看懂图画含义的目标人群更少(占7.8%),图画内容极容易产生歧异,根据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第二轮预试验,在能认读宣传画文字的村民中,91.7%的人能完全理解含义,大部分村民能看懂图画的内容,对宣传画的接受性、认同性较高。预防接种证插页是宣传画的黑白形式,修改后95.6%的村民可以看懂大部分内容,97.8%的村民对预防接种证加插页表示认同和接受。结论传播材料在应用到健康促进策略前有必要进行预实验。经两轮预试验后,IEC策略宣传画和预防接种证插页传播材料定稿,建议在IEC传播策略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并评价健康教育平面材料的宣传效果,为今后改进设计制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健康教育专家田本淳教授提供的健康教育媒体评价方法,对平面材料的8个指标进行调查,数据经统计分析后,得到对平面材料的评价依据。结果《母子平安》小折页和《母子健康合家幸福》宣传画的最后得分分别是67.20分和54.87分。结论两种健康宣传材料在信息传递和材料制作方面尚存在不足。今后在设计制作平面材料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通俗性、简明性、生动性以及材质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锦州口岸中外籍船员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为今后在船员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11月来锦州港的860名中外籍船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调查问卷860份,回收有效问卷821份,包括国内航线的中国籍船员254人,国际航线的中国籍船员279人,国际航线的外国籍船员288人,共计821人。将调查问卷的18个问题,三类船员间在每一个问题的正确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船员问卷的分值比较,国内航线的中国籍船员为11.2±1.0分,国际航线的中国籍船员为14.8±0.8分,国际航线的外国籍船员为15.7±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58.555,P=0.000)。按教育程度分层,初中教育程度的船员为13.5±2.2分,高中教育程度的船员为14.0±2.1分,大学及以上程度的船员为14.6±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16,P=0.000)。按年龄组分层,20岁组的船员为13.6±2.2分,30岁组船员为14.0±2.1分,40岁组船员为14.3±2.1分,50岁组船员为14.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93,19=0.045)。结论不同类型船员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情况不均衡,都有认识上的薄弱点。总体上国内航线的中国籍船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最差,国际航线的外国籍船员的艾滋病知识认知程度最好。20岁年龄组船员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总体上低于30岁以上组船员的认知程度。船员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好。今后在锦州口岸,应根据此次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船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估城乡居民、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等情况,为制定下一个艾滋病防治5年规划提供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指标的参考依据,并为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信息基础。方法分层抽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城乡居民和大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较高,个别知识知晓率较低;4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相关知识性题目总分10分,城市居民得分为8.0分、农村居民7.0分、中学生7.0分,大学生8.0分;4类人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不够宽容,知识和态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两种因素。结论今后湖北省艾滋病健康教育应着重于传播目标人群知晓率较低的知识条目;广泛宣传关爱艾滋病患者的典型事例,扭转人们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不正确态度;传播对象以农村居民和低文化程度者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铁路旅客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铁路旅客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以及健康教育需求,为更好地开展铁路艾滋病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择乌鲁木齐至北京、上海、汉口、成都的普快和特快列车,对随机抽取的车厢内的每一位旅客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2.3%的调查对象没有听说过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看起来健康的人可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保持一个性伙伴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同桌吃饭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和"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5个知识点的知晓率分别为42.2%、56.3%、72.8%、77.7%和78.9%。全部正确掌握5个知识点的人占20.9%。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文化程度旅客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7.2%的铁路旅客最感兴趣的宣传内容是艾滋病预防措施。旅客认为最适合在铁路站车开展的宣传方式为广播(69.5%)、宣传手册(47.0%)、宣传画(38.4%)和电视(38.3%)。结论铁路旅客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以广播、宣传手册为主要宣传形式,以艾滋病预防措施等内容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提高铁路旅客的艾滋病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4年全国统一制作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海报发放、张贴情况,探索新的传播策略。方法选择广东、广西、福建、江苏、甘肃、青海等6省,以查阅资料、观察、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现场调查。结果6省宣传海报发放、张贴工作基本到位;城乡居民、大中学生等目标人群对宣传海报的接受、理解和信息需求不同;各地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大众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促进了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社会氛围的逐渐形成。结论宣传海报是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是预防艾滋病宣传的有效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