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逊克县火山熔岩地区蜱携带新发蜱传病原体及复合感染情况。方法 2015年4-6月采集活蜱样本257只,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6种新发蜱传病原体的特异性核酸片段,通过基因测序进一步鉴定。结果共检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巴尔通体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核酸阳性样本分别为86、5和11例,感染率分别为33.46%、1.94%和4.28%。伯氏疏螺旋体、巴贝西虫和埃立克体的DNA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森林革蜱、嗜群血蜱和全沟硬蜱体内共检出复合感染8例,感染率为3.11%,证实该地区森林革蜱中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及巴尔通体,嗜群血蜱和全沟硬蜱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复合感染的情况。结论应加强黑龙江省逊克县火山熔岩地区蜱的防控。  相似文献   

2.
三种蜱媒传染病在媒介蜱和鼠类中复合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地区埃立克体病和其他蜱媒传染病病原体的复合感染情况。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北京市的蜱和鼠类标本粒细胞埃立克体、莱姆病螺旋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进行检测,对福建省的蜱和鼠脾脏标本中查菲埃立克体、斑点热立克次体及莱姆病螺旋体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内蒙古采集的全沟硬蜱408只,人粒细胞埃立克体感染率68%,莱姆病螺旋体感染率7.8%,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45.6%,其中粒细胞埃立克体与莱姆病螺旋体复合感染标本5份(5/408),粒细胞埃立克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复合感染标本1份(1/408)。黑龙江采集的46只全沟硬蜱中人粒细胞埃立克体感染率6.5%,莱姆病螺旋体感染率10.8%,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34.8%,其中粒细胞埃立克体与莱姆病螺旋体复合感染标本1份(1/46)。北京市采集的蜱类标本922只,有2只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的DNA片段。福建省宁化地区采集的优势蜱种越原血蜱283组(659只)中,查菲埃立克体最小阳性率为3.8%(25组阳性),38份野鼠脾脏的阳性率为564%(21只阳性),检测出有2只(2/659)蜱同时感染了粒细胞埃立克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野鼠的脾脏标本中,也发现有一只同时感染了查菲埃立克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结论 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和莱姆病螺旋体复合感染以及查菲埃立克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复合感染可能在特定地区发生;其地区的蜱类、鼠类存在着极低的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研究黑龙江地区密山、绥芬河、嘉荫、东宁、虎林、同江、逊克、萝北、牡丹江、黑河、饶河11口岸蜱类分布、携带及复合感染新发蜱传病原体的情况。方法 2014年4月到2015年10月,利用布旗法采集蜱类样本,通过建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A.P.)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特异性片段扩增,通过基因测序对五种新发蜱传疾病作进一步鉴定并分型。结果共采集1306只蜱标本,经分类鉴定分属于革蜱属的森林革蜱、硬蜱属的全沟硬蜱和血蜱属的嗜群血蜱和日本血蜱。共检测出528例(40.43%)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样本和31例(2.37%)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样本。并证实存在三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别为劳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黑龙江立克次体Rickettsia heilongjiangensis。共检测到复合感染12例,复合感染率为0.92%(12/1306)。结论黑龙江口岸媒介蜱类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复合感染现象,提示黑龙江地区蜱媒疾病的危险程度很高,急需加强黑龙江口岸地区蜱媒传染病及其复合感染的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进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发蜱媒疾病预警监测和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二连浩特羊寄生蜱种类及蜱携带病原情况。方法对蜱进行形态学种类鉴定,然后提取单只蜱DNA基因组及总RNA,使用PCR技术对莱姆病螺旋体、Q热立克次体、巴贝西原虫、斑点热立克次体、无形体、森林脑炎病毒、布尼亚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等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共采集羊寄生蜱439只,包括亚东璃眼蜱、森林革蜱、草原血蜱。从森林革蜱中检测到斑点热立克次体1例,检出率为0.227 8%,其他病原未检出。结论在二连浩特口岸地区蜱种中存在斑点热立克次体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内蒙古奇乾地区媒介蜱携带斑点热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的感染情况。方法2014年4月,在内蒙古奇乾地区用布旗法采集游离蜱,用PCR和序列测定方法对媒介蜱样本中SFGR的感染进行检测和基因分型。结果共采集媒介蜱320只,其中全沟硬蜱293只(91.56%)、森林革蜱22只(6.88%)、嗜群血蜱5只(1.56%)。媒介蜱SFGR总阳性率为47.50%,其中全沟硬蜱阳性率为46.42%,携带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CRT)、拉欧蒂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R.raoultii)和黑龙江立克次体(Rickettsia heilongjiangii,R.hei)3种基因型;森林革蜱阳性率为59.09%,携带CRT和R.raoultii 2种基因型,嗜群血蜱阳性率60.00%,携带R.hei基因型。结论内蒙古奇乾地区全沟硬蜱为优势蜱种,媒介蜱中携带SFGR基因型存在多样性,应引起公共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新疆和硕地区主要蜱类及蜱媒病原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新疆和硕地区主要蜱的种类、种群分布及蜱媒病原体的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布旗法和动物体表检查法采集蜱标本,采用PCR方法进行病原检测.结果 从和硕地区清水河农场、乌什塔拉乡、乃仁克尔乡、曲惠乡、塔哈其乡和新塔热乡共采集蜱367只,分属3属4种;其中亚洲璃眼蜱占47.41%(174/367),短小扇头蜱占37.60%(138/367),为当地优势蜱种;经PCR扩增出3种蜱媒病原体的特异性DNA片段,比对显示与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以及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有高度同源性;莱姆病螺旋体检出18个阳性,阳性率为4.90%;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检出4个阳性,阳性率为1.09%;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检出11个阳性,阳性率为3.00%.结论 和硕地区蜱中存在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以及斑点热的病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黑龙江密山口岸三种蜱媒传染病在媒介蜱中复合感染的情况。方法采集蜱类标本44份,建立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三种新发蜱传疾病病原体特异性通用引物,利用PCR方法对所有标本进行特异性片段扩增,对阳性标本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所检测的44份标本中,共检测出伯氏疏螺旋体阳性标本4份,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标本6份,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标本2份,感染率分别为13.63%、9.10%和4.55%。在全沟硬蜱检测到两份分别是莱姆病螺旋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复合感染,复合感染率为4.55%。结论黑龙江密山地区至少存在两种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garinii,Borrelia afzelii),三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Rickettsia heilongjiangensis),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全沟硬蜱存在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应用半巢式PCR检测我国北方一些蜱种中的查菲埃立克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北方一些蜱种中是否携带查菲埃立克体 (Ehrlichiachaffeensis,简写为EC)。方法 :应用半巢式PCR检测蜱的带菌率 ,利用 16SrRNA基因测序方法鉴定所测序列。结果 :从内蒙古莫尔道嘎林业局采集的全沟硬蜱和森林革蜱中扩增出查菲埃立克体的 16SrRNA基因 ,阳性率分别是 39.0 6 %和 10 .0 0 % ;并从新疆精河采集的全沟硬蜱和草原革蜱中也测到相同的序列 ,最小阳性率分别为 5.79%和 1.6 7%。对莫尔道嘎采集的蜱标本进行 12 2 0bp的EC16SrRNA基因分析 ,结果与美国 1株查菲埃立克体 (GenBankU2 350 3)的相应序列只差 1个碱基。结论 :所使用的两套半巢式PCR扩增引物 ,可以简便快速地检测和分析蜱标本中可能存在的EC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浙江省山区野生动物和蜱中莱姆病、斑点热、埃立克体病(无形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巢式PCR对采集的鼠、蜱标本进行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埃立克体(无形体)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分析.结果 从121份鼠标本和105组蜱标本中检出阳性结果 14份.鼠标本中检出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DNA间隔区片段1份和埃立克体(无形体)16SrDNA 5'端片段2份.蜱标本中检出阳性11份,包括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DNA间隔区片段3份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外膜蛋白OmpA基因5'端片段8份.其中1组长角血蜱成虫标本为伯氏疏螺旋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复合感染,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和ompA基因片段均阳性,分别与伯氏疏螺旋体法雷氏基因型和马赛立克次体株等关系较近.结论 在同一组长角血蜱成虫中同时检出莱姆病疏螺旋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人和家畜蜱媒传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浙江省农村人群与主要家畜蜱媒传染病病原体感染的情况.方法 按地理位置和蜱媒传染病病原体历史检测情况,选择浙西北丘陵区的安吉县、浙中丘陵盆地区的金东区和浙东盆地低山区的天台县为调查点,采集3个调查点农村人群和家畜血标本,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黑龙江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莫氏立克次体、嗜吞噬无形体、查菲埃立克体、巴尔通体、海南立克次体和贝纳柯克斯体8种常见蜱媒传染病病原体IgG抗体.结果 3个调查点共检测683份血清标本,包括579份人标本和104份家畜标本(牛53份、羊51份),不同地区恙虫病东方体、莫氏立克次体、查菲埃立克体、贝纳柯克斯体4种病原体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等于0.000).人血清标本8种病原体IgG抗体均检出,阳性率最高的分别是莫氏立克次体(20.7%)、巴尔通体(10.9%)和贝纳柯克斯体(5.5%),其中莫氏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家畜血清标本除嗜吞噬无形体外其余7种病原体IgG抗体均检出,阳性率最高的是莫氏立克次体(69.2%)、巴尔通体(51.0%)和海南立克次体(22.1%),不同家畜抗体阳性情况不同.结论 浙江省不同地区农村人群与家畜中广泛存在多种蜱媒传染病病原体的感染,特别是莫氏立克次体、巴尔通体、海南立克次体和贝纳柯克斯体抗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俄边境地区蜱类自然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Rickettsia japonica)的状况,为蜱传斑点热的监测和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集鼠类寄生蜱,研磨后提取蜱DNA,利用PCR扩增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 A基因,对阳性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满洲里地区,鼠类体表采集到的蜱类样本,均为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从8只蜱中检测到斑点热群立克次核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2号标本中检出的斑点热立克次体与Gen Bank数据库中已注册的斑点热群立克次核酸序列有高度的相似性(98%~99%)。结论应加强对内蒙古满洲里地区蜱传斑点热的监测和检测,防止蜱传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黑龙江沿岸部分地区斑点热自然疫源地存在情况,作者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该地区蜱类及鼠类中的斑点热群(spottedfevergroup,SFG)立克次体。结果从该地区的森林革蜱、嗜群血蜱、黑线姬鼠、东方田鼠、麝鼠及棕背中均扩增出了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特异片段,而对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欢体、Q热立克次体则为阴性。PCR产物经PstⅠ及RsaⅠ酶切后发现它们的酶切图谱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完全相同,而有别于其它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标准株。作者认为黑龙江沿岸调查点可能存在北亚蜱传斑点热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3.
东北部分地区蜱传埃立克体DNA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东北部分地区一些蜱种中是否携带埃立克体。方法 应用16SrRNA基因构建的特异性引物进行半套式PCR,检测蜱标本中埃立克体DNA,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与基因库中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从辽宁清原和吉林抚松、和龙、敦化、珲春的全沟硬蜱(Lpersuleatus)和森林革蜱(D.silvarum)中均扩增出了查菲埃立克体DNA,扩增片段与美国分离株(基因库M73222)相对应片段完全一致,同源性为100%;另外从吉林抚松、珲春的全沟硬蜱中扩增出了粒细胞埃立克体DNA,扩增片段与美国分离株(基因库U02521)相对应片段相差2个碱基,同源性为99.7%。结论 发现东北部分地区存在埃立克体病的病原学迹象,提示该地区可能存在埃立克体病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4.
无形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形体病(Anaplasmosis)是一类新发的重要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引起,主要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的蜱源立克次体疾病。其病原体无形体(Anapasma)为革兰阴性细胞专性寄生菌。HGA首例病例中性粒细胞内所见细菌最初被认为是查菲埃立克体(Ehrtichia chaffeensis),但针对查菲埃立克体的实验室检查全部是阴性。后期对13例  相似文献   

15.
应用半巢式PCR检测我国北方一些蜱种中的查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北方一些蜱种中是否携带查菲埃痒我体(Ehrlichia chaffeenisis,简写为EC)。方法:应用半巢式PCR检测蜱的带菌率,利用16SrRNA基因测序方法鉴定所测序列。结果:从蒙古莫尔嘎林业局采集的全沟硬蜱和森林革蜱中扩增出查菲埃立克体的16SrRNA基因,阳性率分别是39.06%和10.00%,并从新疆精河采 的全沟硬蜱和草原甘蜱中也测到相同的序列,最小阳必 5.789%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全沟硬蜱蜱媒病原复合感染情况。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新疆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采用布旗法采集全沟硬蜱,通过巢式PCR方法对蜱体内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B.) burgdorferi] 5S~23S rRNA 基因间隔区、无形体(Anaplasma)16S rRNA基因、斑点热立克次体(Rickettsia)ompA基因、Q热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C.)burneticom1基因、巴贝西原虫(Babesia)的Nss-rRNA基因进行扩增。结果 204只全沟硬蜱中104只蜱病原检测阳性,阳性率为50.98%,其中伯氏疏螺旋体阳性率为34.31%(n=70),斑点热立克次体阳性率为28.92%(n=59),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率为9.31%(n=19),未检出Q热贝氏柯克斯体和巴贝西原虫。χ2检验显示,不同病原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17,P=0.000)。204只蜱中有39只存在复合感染,复合感染率为19.12%(39/204),在病原检测阳性蜱中复合感染率为37.50%(39/104)。伯氏疏螺旋体与斑点热立克次体复合感染率为16.18%(n=33);伯氏疏螺旋体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复合感染率为4.90%(n=10),斑点热立克次体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复合感染率为2.94%(n=6),3种病原体复合感染率为2.45%(n=5)。经χ2检验,3种病原混合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28,P=0.000)。结论 新疆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全沟硬蜱存在伯氏疏螺旋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斑点热立克次体的自然感染,并存在2~3种病原的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2015—2019年不同寄生宿主蜱的蜱种分布、病原体感染及复合感染状况。方法 在每年蜱活跃高峰期采集蜱标本,经体视显微镜和特异性18S rRNA基因分型法进行蜱种鉴定。提取蜱基因组DNA,并对斑点热立克次体gltA和rOmpA基因、无形体msp2基因、埃立克体omp1基因、莱姆病螺旋体flaB基因和新型回归热螺旋体glpQ基因等病原体进行PCR检测。结果 本次共采集蜱虫6 465只,隶属于1科5属8种。游离蜱多为全沟硬蜱(79.0%);羊和牛寄生蜱多为草原革蜱(68.2%,52.0%);马和骆驼寄生蜱均为亚洲璃眼蜱;犬寄生蜱均为图兰扇头蜱。立克次体gltA阳性率为39.4%,其中羊、骆驼、马、牛等家畜寄生蜱阳性率均超过平均值;其他4种病原体多为游离蜱携带,其阳性率分别为12.3%、10.1%、11.0%、17.0%。内蒙古地区蜱媒疾病复合感染率为12.6%,其中,游离蜱复合感染率高于寄生蜱。结论 家畜感染立克次体较严重。游离蜱的复合感染情况较严重,因此要重点加强东部大兴安岭一带蜱媒传染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北三省蜱类的分布及医学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东北三省蜱类的分布及医学重要性。方法采用人工布旗法采蜱,从动物体采集蜱。结果东北三省的蜱类现知2科7属21种,其中辽宁省18种,吉林省13种,黑龙江省11种。东北区分布16种,其中松辽平原亚区分布13种,长白山亚区分布9种,大兴安岭亚区分布3种;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分布12种。在东北地区,全沟硬蜱、森林革蜱、嗜群血蜱和日本血蜱是森林脑炎的媒介;全沟硬蜱是莱姆病的媒介;嗜群血蜱是北亚蜱传斑点热的媒介。结论对东北三省蜱类的分布及医学重要性的调查为东北三省蜱类的区系分布和蜱媒病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9年卢氏县正常人及主要家畜(羊、牛、犬)立克次体血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根据地理位置及农村牲畜饲养分布特点,选择官道口、范里、文峪、东明4个乡镇为调查点。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和家畜斑疹伤寒群立克次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贝氏苛克斯氏体、查菲埃立克体、人粒细胞无形体、巴尔通体、海南斑点热分离株等8种常见立克次体血清抗体。结果在4个调查点244份人血清和97份家畜血清中8种立克次体抗体均有检出。人群血清学检测阳性率最高为人粒细胞无形体(26.23%),最低为恙虫病东方体(0.82%);畜群感染率最高为海南斑点热分离株(90.72%),最低为贝氏苛克斯氏体(8.25%)。人群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率有明显地区间差异;羊的斑疹伤寒群立克次体和恙虫病东方体感染率,牛的巴尔通体感染率,犬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畜种。结论卢氏县人畜间广泛存在多种立克次体感染,局部地区高发、多发,应作进一步调查研究并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黑龙江逊克县边疆俄罗斯民族村蜱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调查.方法 采集2017年4-6月418只活蜱样本,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3种不同目的 基因的特异性片段,通过基因测序进一步鉴定.结果 在所有蜱中共检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核酸阳性样本93例,经SFGR 3种不同目的 基因测序对比确定所有样本均属于同一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且为日本立克次体(Rickettsia japonica),感染率为22.25%(93/418).其中在全沟硬蜱中检测阳性样本62例,感染率为21.68% (62/286);在嗜群血蜱中检测到阳性样本31例,感染率为23.48%(31/132).结论 Rickettsia japonica是该地区主要蜱携带病原体,并存在潜在威胁人类健康的风险,应加强对黑龙江逊克县边疆俄罗斯民族村地区媒介蜱的防治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