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14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326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8篇
中国医学   143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如意  云才  杨涛  张易  朱建华  刘峰  张立超  苏鹏 《中国骨伤》2022,35(12):1115-1120
目的:评价对抗牵引法整复合并Hill-Sacks损伤的难复性肩关节喙突下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6例合并Hill-Sacks损伤的难复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脱位类型均为喙突下脱位。在肩关节腔注射麻醉下分别采用对抗牵引法(试验组)和传统Hippocrates法(对照组)进行复位,各28例。其中试验组男11例,女17例;年龄(61.95±19.32)岁;左侧9例,右侧19例。对照组男12例,女16例;年龄(63.13±12.75)岁;左侧11例,右侧17例。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包括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长、复位成功距离受伤时间、并发症和功能恢复情况(肩关节Constant评分)。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复位成功率分别为92.86%(26/28)和67.86%(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复位时长分别为(4.25±2.13) min和(6.31±1.6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成功距离受伤时间分别为(9.16±0.94) h和(8.94±1.31)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血管神经损伤和骨折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2例腋神经损伤,1例肱骨头骨折。试验组和对照组肩关节Constant评分分别为(92.34±5.62)分和(90.91±4.7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肩关节腔注射麻醉下对抗牵引法整复合并Hill-Sacks损伤的难复性肩关节喙突下脱位的成功率高,并发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前瞻性收集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78例,应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40例(内镜组),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38例(显微镜组)。结果 内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显微镜组(P<0.01)。两组血肿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估预后,内镜组预后良好率(75.0%)明显高于显微镜组(52.6%;P<0.05)。结论 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相比,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4.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标本时,发现主动脉弓分支变异,右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降部,该变异具有一定意义,现报道如下(见表1、图1、图2):成年男性尸体,身高约168cm,年龄约58岁,其体型发育正常,外观无任何畸形。该标本系学生局部解剖操作使用过,清理标本血管、神经中发现,主动脉弓凸侧由右向左依次发出3大分支: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无头臂干。右锁骨下动脉起于主动脉弓降部(脊柱侧)、平对第4胸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微创治疗复杂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采用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治疗的18例复杂骨盆骨折病例,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通过X射线片、CT及Matta评分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通过Majeed功能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80~160 min,平均(120±23.1) min;术中出血量75~160 m L,平均(113.6±29.1) m L;切口长度7~14 cm,平均(9.3±1.8) cm。18例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5.8个月。根据Matta评分标准,骨折复位: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9%。术后6个月使用Majeed评分标准评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优1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4%。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治疗复杂骨盆骨折可使手术操作更加精准及微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自主研发的穿刺机器人辅助三叉神经半月节穿刺的精确性及可行性。方法:使用仿真头颅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橡皮泥模拟软组织,术前对模型进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 CBCT)扫描,将影像数据导入计算机的术前设计系统,分割卵圆孔作为目标点,选取“皮肤进针点”后生成穿刺路径。将模型固定于模拟手术床的实验台,使用点配准的方式完成系统配准,发送穿刺路径数据至机器人控制器,经过医生确认穿刺路径后,在导航引导下机器人系统自动完成穿刺手术操作。穿刺完成后导航仪获取针尖即刻位置坐标,通过配准矩阵转换,计算针尖点与设计靶点的几何距离对穿刺精度进行术中验证,将穿刺针从执行器末端松解,对模型进行CBCT扫描再次获取术后图像数据,将术前、术后头颅进行图像融合,选取术后图像中针尖坐标数据,经过配准矩阵转换,计算针尖点与设计靶点的几何距离进行术后精度验证。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统计软件,以配对t检验方法对术中导航验证精度与术后图像融合验证精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穿刺手术均一次成功穿过卵圆孔,术中导航验证平均穿刺误差为(0.56±0.07) mm,术后图像融合验证平均穿刺误差为(1.49±0.1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机器人辅助三叉神经半月节穿刺手术高效、可靠,导航精度是影响机器人辅助穿刺手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康复新对去卵巢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4组,即假手术组、去卵巢对照组、康复新低剂量组和康复新高剂量组,分别进行干预.8周后用Y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基底前脑不同区域胆碱能神经元的数目.结果 康复新高剂量组大鼠"学会"所需总训练次数、训练错误次数及记忆检测时错误反应次数与去卵巢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新液高、低剂量组大鼠基底前脑内侧隔核(MS)、斜角带核垂直支(vDB)和水平支(hDB)的ChAT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多;高剂量组基底前脑各区的ChAT阳性神经元数明显高于去卵巢对照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康复新高剂量组大鼠vDB和hDB的ChAT阳性神经元数明显高于康复新低剂量组(P<0.05).结论 康复新液可显著改善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实现的;康复新液有望成为防治雌激素撤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于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 )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拟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0例,性别不限,年龄65~90岁,体质量44~78 kg ,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将其均分为三组各30例:静吸复合全麻组(G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神经阻滞麻醉组(NB组)。GA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利多卡因0.5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5~2m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诱导,术中吸入七氟烷0.8~1.0 M AC ,根据需要间断给予芬太尼和维库溴铵;CSEA组L2~3穿刺,蛛网膜下腔给予0.5%布比卡因8~10 mg后置入硬膜外导管,麻醉平面上界调节在患侧T8以下,术中根据手术需要硬膜外追加0.5%罗哌卡因3~5 mL ;NB组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患侧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分别于手术前24h,手术后6h,24h,3d,7d采用简易认知状态检查(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与术前比较,GA组在术后6 h ,24 h MMSE评分明显降低( P<0.05),CSEA组与NB组在术后6 h MMSE评分明显降低( P <0.05),与GA组比较,CSEA组与NB组在术后6 h ,24 h MMSE评分明显高于GA组( P <0.05)。术后6 h ,24 h时CSEA组与NB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GA组( P <0.05)。[结论]老年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全麻比腰硬联合麻醉、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在术后6h,24h的 POCD 发生率更高,各种麻醉方式在手术后3d,7d的POCD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