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2020年沈阳市大东区东塔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5月在沈阳市大东区东塔社区抽取3 869例居民开展调查。筛查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分析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3 841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9.28%(3 841/3 869)。有效问卷中检出高危人群962例,总检出率为25.05%(962/3 841)。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检出率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其中男性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高于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缺乏运动、血脂异常及糖尿病的暴露率在不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明显超重或肥胖及血脂异常的暴露率在不同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020年沈阳市大东区东塔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和危险因素暴露率均处于中等水平,应根据高危人群的具体危险因素制订精准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7,(6):844-84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桃源社区40岁以上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了解我市本土化的脑卒中高危因素顺位及其人群分布情况,为制定社区居民脑卒中特异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桃源社区4 006例40岁以上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所有筛查对象均使用统一的脑卒中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初筛,并进行初步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对初筛判定为高危风险的人群进一步进行高危人群复筛。结果本社区4 006例筛查对象中的脑卒中风险因素顺位依次为血脂异常、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体育锻炼少、吸烟、脑卒中家族史、糖尿病、房颤、脑卒中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人群中具有1项、2项、3项、4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分别有1 275、878、429、278例;研究对象中,男性组的高血压、异常血脂、糖尿病、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体育锻炼少、脑卒中家族史、脑卒中病史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组(P<0.05);明显超重和肥胖、高血压在不同受教育程度者之间检出率均较高(P<0.05);40~69岁组,血脂异常、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01);筛查人群中有76人被诊断为脑卒中,脑卒中粗患病率为1.90%;脑卒中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低危人群2 791人(69.67%),中危人群493人(12.31%),高危人群646人(16.12%)。结论桃源社区≥40岁人群脑卒中粗患病率为1.90%,与2012年全国粗患病率接近(1.96%);血脂异常、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为影响该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总结上海市某农村社区脑卒中一级预防方案实施情况,评价其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奉贤区某镇约5万名社区自然人群中的本地户籍常驻居民,分别于2008—2010年和2012—2015年对全人群进行脑卒中健康教育,并在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筛查脑卒中高危个体(2轮筛查对象无重复),进行治疗性干预与管理。每2个月随访干预措施实施情况。2008—2015年,动态监测首发脑卒中病例,每年对首发脑卒中病例进行1次审核,并进行脑卒中的分型诊断。通过发病率的动态变化,评价社区脑卒中一级预防方案实施的效果。结果2008—2015年,累计监测总人数42.26万人,男性为20.50万人,女性为21.76万人。第1轮筛查7828人,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个体2129人,高危率为27.2%;第2轮筛查2877人,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个体725人,高危率为25.2%。2008—2015年本社区的标准化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158.1/10万、105.4/10万、86.6/10万、77.6/10万、89.3/10万、77.4/10万、50.7/10万、42.3/10万,除2012年外,整体呈下降趋势(趋势检验P<0.01),各年度男女脑卒中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卒中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显著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01),脑卒中患者的年龄构成在不同性别间存在一定差异,70岁以下各年龄组男性脑卒中患者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患者,而70岁以上各年龄组女性脑卒中患者的构成比则明显高于男性(P<0.001)。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别占20.76%,75.14%和4.10%。结论实施在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治疗与控制的基础上,筛查脑卒中高危个体进行治疗性干预的社区脑卒中一级预防方案,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高露露  王线妮  高媛  张楠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0):1179-1183
目的 调查中老年社区居民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聚集性特点。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西安市3个区(灞桥区、雁塔区和未央区),每个区随机抽取3个社区,共9个社区,以辖区内≥40岁的常住居民做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调查及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按照《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中规定对调查对象脑卒中高危情况进行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完成调查人数18 312人,其中男性8 483人,占46.32%;女性9 829人,占性53.68%。年龄40~93岁,其中50~59岁所占比例较高,为30.13%。共筛选出符合脑卒中高危人群特征的居民3 325例,高危率18.16%。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中老年社区居民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检出的8项危险因素前3项依次为体育运动缺乏(71.40%)、高血压(70.86%)和吸烟(47.67%)。3 32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符合3项危险因素为1 880例(56.54%),符合4项为894例(26.89%),符合5项404例(12.15%),符合6项及以上者147例(4.42%)。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聚集性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中差异明显,男性和年龄较大者的危险因素聚集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 西安市中老年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率较高,且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现象普遍存在,应针对性加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和掌握北京市房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社区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房山区户籍>45岁居民6 342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6 342名居民中有1 853人被评估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9.22%。高危人群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205人,脑卒中危险因素≥3项者1 648人。在1 648名脑卒中危险因素≥3项的高危人群中,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缺乏锻炼、脑卒中家族史、吸烟、房颤暴露率分别为85.62%、77.55%、40.96%、36.59%、35.38%、33.07%、32.89%、3.16%;女性高危人群糖尿病、血脂异常、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锻炼、脑卒中家族史危险因素暴露率高于男性,男性高危人群吸烟率高于女性;高危人群的慢性病共患暴露率较高。结论房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整体暴露水平较高,应积极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高危人群的血压、血糖和体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了解该社区人群危险因素分布构成情况,研究该社区居民中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以减少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形成.方法 2012年在在天水地区某社区40岁以上的343名从事较大压力工作的人群,进行了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筛查,并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基线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脑卒中1例,占0.29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1例,占3.21%,高危人群121例,占35.28%,中危人群41例,占11.95%,低危人群168例,占48.98%.结论 通过对人群的高危筛查,早期识别脑卒中高危人群,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与干预,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控制危险因素,并对不同人群给予长期的社区干预,达到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也为降低我社区居民脑卒中的发生寻找循证依据,以促进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天津市城乡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筛查结果,为脑卒中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项目中的1个乡村及2个社区共631例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及城乡之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结果(1)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75.4%(476/631),男性高于女性、城市社区高于乡村(79.2%vs 55.6%、83. 1%vs 6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颈动脉粥样硬化以斑块形成最为常见,占84.9%(404/476),其次为内-中膜增厚占15.1%(72/476),且以多发斑块为主占60.3%(287/476),斑块好发于颈动脉窦部及锁骨下动脉,不同性别及城乡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且≥60岁者斑块的检出率高于60岁者,同年龄段间社区与乡村受检人员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津市城乡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男性高于女性、社区高于乡村,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颈动脉超声检查是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的优选方法,是脑卒中预防与干预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上海市马桥社区慢性肾脏病(CKD)高危人群的筛查状况,为CKD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5月—12月,对来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3,206例CKD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分析其健康检测结果,调查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情况。结果 3,206例研究对象中,男性1,368例(42.7%)、女性1,838例(57.3%)。慢性肾脏病患者284例,检出率为8.9%,不同性别的检出率无差异(P0.05)。尿蛋白阳性1,485例,检出率为46.3%。尿ACR异常的居民共1385例,检出率为43.2%,其中男性465名,女性920名,女性尿ACR异常的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风险评估结果:1,719例(53.6%)为低危,1,243例(38.8%)为中危,215例(6.7%)为高危,29例(0.9%)为极高危。男性和女性的风险评估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舒张压偏高和高血压病史是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CKD高危人群进行筛查能够早期发现肾脏损伤情况,对高血压病患者及老年人要重点进行CKD健康教育和随访监测。  相似文献   

9.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4):445-448
目的对广州市黄埔区≥40岁常住居民进行筛查,了解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识别脑卒中高危人群,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12月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黄埔区5个街道,对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利用心血管病综合危险度简易评估工具,计算识别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绝对危险。结果共有效调查802人,其中男性371人,女性431人。年龄为40~92岁,平均(55.20±11.10)岁;多为已婚,占比90.15%,受教育程度分布均衡,职业占比最高的是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8.88%)。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195例(检出率24.31%),男性检出率(34.50%)高于女性(15.55%)(P0.01)。高危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绝对危险为4.76%。19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暴露率最高的前5项危险因素是高血压(76.92%)、血脂异常(64.10%)、缺乏运动(61.54%)、吸烟(43.08%)、糖尿病(33.33%)。结论广州市黄埔区≥40岁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应普及筛查工作,并通过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吴萃  陈秋艳  万金豹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0):1207-1209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开展脑卒中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2018年宝山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20 374人进行调查,了解其一般情况、疾病既往史和危险因素等信息。结果 20 374人中发现3 693例高危对象,检出率为18.13%,其中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1 015例(检出率为4.98%),脑卒中危险因素≥3项者2 678例(检出率为13.14%)。在2 678例高危人群中男性检出率(19.51%)高于女性(1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不断增高(χ2趋势性检验P<0.001)。在2 678例危险因素≥3项的高危人群中,同时具有3种危险因素所占比例最高,为74.57%(1 997例);各危险因素的暴露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87.71%)、很少进行体育活动(75.62%)、BMI≥26 kg/m2(51.17%)、糖尿病(43.35%)、血脂异常(38.20%)、吸烟(22.52%)、卒中家族史(15.72%)、房颤史(1.79%),其中男性的吸烟暴露率高于女性,女性的血脂异常、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活动、BMI≥26 kg/m2、卒中家族史的暴露率均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宝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锻炼,有效控制血压、体重。  相似文献   

11.
王希  刘俊蕊 《慢性病学杂志》2018,(11):1489-1491
目的采用空腹血糖(FPG)联合糖尿病风险量表的方法在社区人群中进行糖尿病早期筛查,探究高效的筛查方式,达到降低糖尿病前期(IGR)人群向糖尿病转化目的。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山东黄河医院所辖社区的56 718名居民健康档案,按照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标准,对45岁及以上符合标准的居民采用FPG联合丹麦糖尿病危险因素(DDRS)量表对无症状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并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筛查方法的效果,以山东省居民健康档案相关体检中血糖数值为基础,将患者分为正常血糖(NGR)、IGR和糖尿病(DM) 3类。结果 2型糖尿病(T2DM) 940例(20.08%),女性高于男性,≥65岁年龄组为所有年龄组中最高(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为1 026例(21.91%),不同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GR组中腹型肥胖和血压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危险因素检出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中IGT或IFG史的检出率高,与其他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PG联合DDRS量表筛查糖尿病及IGR敏感度高。FPB联合DDRS的方法在≥29的切点取得最大灵敏度74.57%,特异度82.32%。结论 FPG联合DDRS量表可以作为社区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广州市黄埔区≥40岁常住居民进行筛查,了解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识别脑卒中高危人群,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12月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黄埔区5个街道,对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利用心血管病综合危险度简易评估工具,计算识别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绝对危险。结果 共有效调查802人,其中男性371人,女性431人。年龄为40~92岁,平均(55.20±11.10)岁;多为已婚,占比90.15%,受教育程度分布均衡,职业占比最高的是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8.88%)。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195例(检出率24.31%),男性检出率(34.50%)高于女性(15.55%)(P<0.01)。高危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绝对危险为4.76%。19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暴露率最高的前5项危险因素是高血压(76.92%)、血脂异常(64.10%)、缺乏运动(61.54%)、吸烟(43.08%)、糖尿病(33.33%)。结论 广州市黄埔区≥40岁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应普及筛查工作,并通过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分布及超重肥胖状况,以明确干预工作的重点,为社区制定脑卒中防治干预策略服务。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社区50岁及以上本市户籍居民1374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检,然后将调查数据进行网上录入分析。结果 1374名居民中有1129人被评估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占总人数的82.17%,超重453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40.12%,肥胖453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40.12%,中心性肥胖826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73.16%,超重且中心性肥胖777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68.82%;超重、肥胖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不同年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年龄组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50~59岁年龄组。结论社区中老年人群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60岁以上女性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应立足社区卫生服务,从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入手,对高危人群进行体重管理及综合干预,重点关注60岁以上女性,降低或延缓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筛查的意义及规范化管理后的效果。方法对1091例社区居民,通过填写调查问卷,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的方法进行筛查,对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440例居民规范化管理1年后,按照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社区脑卒中筛查发现,1091例参与者中,876例(80.29%)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可变的危险因素排前三位的是超重或肥胖(61.96%)、高血压(45.73%)和血脂异常(28.69%);颈动脉彩超检查大部分颈动脉异常;对高危人群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后,60.44%的居民危险因素控制优良。结论社区脑卒中筛查是早期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有效方法,对高危人群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的发生,在脑卒中防控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江西省脑卒中高危人群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3 044人,通过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等方式收集信息。结果 江西省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20.46%(标化率18.85%),城市高于乡镇(20.86% vs 19.96%,Wald χ2 = 8.160);男性高于女性(26.58% vs 16.23%,Wald χ2 = 475.506);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 = 415.703);在不同婚烟状态、文化程度、职业和人均收入间均存在差异。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81.14%)、血脂异常(70.07%)、缺乏运动(43.89%)、吸烟(33.40%)和脑卒中家族史(31.89%);男性较女性吸烟暴露率高,而女性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肥胖、缺乏运动、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等检出率则高于男性;城市高危人群中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肥胖等暴露率较乡镇高;而吸烟、缺乏运动则乡镇高于城市。结论 江西省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比重大、危险因素暴露水平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昌市东湖区江铃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脑卒中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对江铃社区4 349例常住居民进行筛查,采用x2检验等方法分析社区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筛查出562例脑卒中高危者,检出率为12.9%。居前5位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缺乏运动、血脂异常、吸烟和明显超重或肥胖。不同性别居民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和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居民高血压、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及房颤或脉搏不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居民脑卒中高危者进行有针对性干预,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行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探讨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的效果。方法以《上海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工作规范》为依据,对40~79岁上海市奉贤区户籍居民进行大肠癌筛查。以危险度评估问卷调查及粪便隐血试验(FOBT)作为初筛,初筛阳性者行全结肠镜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际筛查46 501人,初筛阳性率为24.07%,无论男性还是女性,70岁以上人群初筛阳性率最高;肠镜检查依从率为45.90%,总病变检出率21.92%,总病变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不同年龄组总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5,P0.05),并且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3,P0.05);单一评估阳性组的肠镜检查依从率、总病变检出率、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分别为40.18%、16.41%和9.42%,均低于单一FOBT阳性组(分别为47.94%、23.06%和13.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险度评估结合FOBT可以有效地检出上海市奉贤区居民大肠癌及癌前病变,对于降低大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区40~79岁居民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检出情况及高危特征,为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3—7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石景山区3个社区,对抽中社区的所有40~79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按照《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中相关标准对居民进行高危人群判定,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居民心血管病高危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获得有效人数4172人,男性2168人,女性2004人,以60~69岁居民所占比例最高(38.11%)。筛查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429例,检出率为10.28%。男性高危率(13.19%)高于女性(7.14%),年龄越大、BMI≥28.0 kg/m^(2)、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健康行为越差的居民高危率越高。429例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血压高型高危186例(43.36%),血脂异常型高危141例(32.87%),心血管病史型高危93例(21.68%),患病风险≥20%型高危125例(29.14%);1种高危344例(80.19%),2种高危54例(12.59%),3种高危31例(7.23%)。性别、年龄、BMI、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健康行为情况不同的石景山区居民心血管疾病高危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北京市石景山区40~79岁居民心血管疾病高危检出率较高。性别、年龄、BMI、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健康行为的检出率存在显著相关性,且高危型分布情况不同,应针对具体情况加强高危筛查与预防干预,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上海市金山卫镇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结果,进一步指导社区的糖尿病防治工作。方法对筛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检测。结果筛查对象糖尿病的检出率为11.5%,糖调节异常(IGR)检出率为17.8%;肥胖及超重人群的糖尿病和IGR检出率高于体重正常及偏瘦人群;高血压人群的糖尿病检出率高于血压正常的人群。随着危险因素个数增多,糖尿病及IGR检出率逐渐增高。结论实施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是实行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应在社区大力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京市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现状,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鼓楼区40~70岁社区居民,采用《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筛查问卷》和桡骨骨密度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筛查。结果有效调查1 784人,人群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率仅9.5%,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检出率73.7%,男性为83.5%,女性为69.6%,并随年龄的增长检出率明显上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文化程度低、患有慢性病、有骨折史、吸烟、饮酒、口味重的人群,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南京市居民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应积极宣传骨质疏松相关知识,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骨质疏松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