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兴安岭地区人群埃立克体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了解我国大兴安岭地区可疑人群是否存在人埃立克体感染。方法:用16SrRNA基因特异引物进行半巢式多聚酶链反应及基因序列分析技术,检测大兴安岭地区的一些人血标本中查菲埃立克体(Ehrlichia chaffeensis,EC)和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a)的16S rRNA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将测出的序列与CenBank中注册的基因序列进行最大同源性比较。结果:从蜱咬后出现发热等疾病的35例病人和近一年内有蜱咬史的林场工人血中检测到这两种埃立克体的16SrRNA基因片段;对1份可疑埃立克体病人血标本进行了人粒细胞埃立克体16SrRNA全基因扩增,测出的序列与美国1株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的该基因仅差1个碱基。结论:初步认为我国大兴安岭地区存在人埃立克体感染人群。  相似文献   

2.
东北部分地区蜱传埃立克体DNA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东北部分地区一些蜱种中是否携带埃立克体。方法 应用16SrRNA基因构建的特异性引物进行半套式PCR,检测蜱标本中埃立克体DNA,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与基因库中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从辽宁清原和吉林抚松、和龙、敦化、珲春的全沟硬蜱(Lpersuleatus)和森林革蜱(D.silvarum)中均扩增出了查菲埃立克体DNA,扩增片段与美国分离株(基因库M73222)相对应片段完全一致,同源性为100%;另外从吉林抚松、珲春的全沟硬蜱中扩增出了粒细胞埃立克体DNA,扩增片段与美国分离株(基因库U02521)相对应片段相差2个碱基,同源性为99.7%。结论 发现东北部分地区存在埃立克体病的病原学迹象,提示该地区可能存在埃立克体病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安徽省广德县鼠、狗、羊中自然感染埃立克体及无形体的状况。方法用巢式PCR扩增鼠、狗、羊血块中埃立克体属及无形体属16SrRNA5’末端片段,用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与嗜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种特异引物扩增阳性产物做测序分析。结果在安徽省广德县捕捉的5只鼠、11只狗、10只羊,用标本血块做核酸检测,其中鼠阳性0份,狗阳性0份,羊阳性4份,阳性率40%,将属特异性引物扩增产物做测序分析。于Genbank上做比对分析,4份均与牛株无形体相同基因区最为接近,属无形体科,无形体属。结论安徽省广德县存在无形体病原,羊可能为无形体宿主,其他宿主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安徽省广德县鼠、狗、羊中自然感染埃立克体及无形体的状况。方法用巢式PCR扩增鼠、狗、羊血块中埃立克体属及无形体属16SrRNA5’末端片段,用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与嗜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种特异引物扩增阳性产物做测序分析。结果在安徽省广德县捕捉的5只鼠、11只狗、10只羊,用标本血块做核酸检测,其中鼠阳性0份,狗阳性0份,羊阳性4份,阳性率40%,将属特异性引物扩增产物做测序分析。于Genbank上做比对分析,4份均与牛株无形体相同基因区最为接近,属无形体科,无形体属。结论安徽省广德县存在无形体病原,羊可能为无形体宿主,其他宿主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三种蜱媒传染病在媒介蜱和鼠类中复合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地区埃立克体病和其他蜱媒传染病病原体的复合感染情况。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北京市的蜱和鼠类标本粒细胞埃立克体、莱姆病螺旋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进行检测,对福建省的蜱和鼠脾脏标本中查菲埃立克体、斑点热立克次体及莱姆病螺旋体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内蒙古采集的全沟硬蜱408只,人粒细胞埃立克体感染率68%,莱姆病螺旋体感染率7.8%,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45.6%,其中粒细胞埃立克体与莱姆病螺旋体复合感染标本5份(5/408),粒细胞埃立克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复合感染标本1份(1/408)。黑龙江采集的46只全沟硬蜱中人粒细胞埃立克体感染率6.5%,莱姆病螺旋体感染率10.8%,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34.8%,其中粒细胞埃立克体与莱姆病螺旋体复合感染标本1份(1/46)。北京市采集的蜱类标本922只,有2只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的DNA片段。福建省宁化地区采集的优势蜱种越原血蜱283组(659只)中,查菲埃立克体最小阳性率为3.8%(25组阳性),38份野鼠脾脏的阳性率为564%(21只阳性),检测出有2只(2/659)蜱同时感染了粒细胞埃立克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野鼠的脾脏标本中,也发现有一只同时感染了查菲埃立克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结论 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和莱姆病螺旋体复合感染以及查菲埃立克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复合感染可能在特定地区发生;其地区的蜱类、鼠类存在着极低的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应用半巢式PCR检测我国北方一些蜱种中的查菲埃立克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北方一些蜱种中是否携带查菲埃立克体 (Ehrlichiachaffeensis,简写为EC)。方法 :应用半巢式PCR检测蜱的带菌率 ,利用 16SrRNA基因测序方法鉴定所测序列。结果 :从内蒙古莫尔道嘎林业局采集的全沟硬蜱和森林革蜱中扩增出查菲埃立克体的 16SrRNA基因 ,阳性率分别是 39.0 6 %和 10 .0 0 % ;并从新疆精河采集的全沟硬蜱和草原革蜱中也测到相同的序列 ,最小阳性率分别为 5.79%和 1.6 7%。对莫尔道嘎采集的蜱标本进行 12 2 0bp的EC16SrRNA基因分析 ,结果与美国 1株查菲埃立克体 (GenBankU2 350 3)的相应序列只差 1个碱基。结论 :所使用的两套半巢式PCR扩增引物 ,可以简便快速地检测和分析蜱标本中可能存在的EC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地区家养动物(牛、羊、狗和鸡)中的新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率、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双抗原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FTSV-IgG抗体。结果 2017年共采集家养动物血清样本346份,共计4种动物,SFTSV血清为52.89%(183/346):羊,牛,狗,鸡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23%,64.63%,21.59%和40.91。不同乡镇的羊和狗SFTSV感染存在统计学差异,狗和羊的SFTSV血清阳性率在不同月龄时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SFTSV的控制和预防策略应考虑改善家养动物的饲养环境,使用化学药品杀灭蜱虫控制蜱虫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北京市农村人群及家畜新发查菲埃立克体和嗜吞噬无形体感染状况。方法按地理位置选择北京市西北(延庆)、东北(密云)及东南(通州)地区3个植被率较高的旅游县(区)。按在册户籍随机以家庭为单位,调查并采集562人及90只山羊、71头牛和2只家犬血液标本,按WHO推荐间接免疫荧光方法(mlFA)检测血清lgG抗体。动物血球提取DNA扩增无形体16SrRNA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人群查菲埃立克体和嗜吞噬无形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5%和14.O%;山羊和牛嗜吞噬无形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和O;2只家犬未检测到相应抗体。山羊、牛无形16SrRNA扩增阳性率分别为48.9%和23.9%16SrRNA序列(228bp)分析显示,3类优势流行株无明显地理分布特征。结论北京市农村人群存在查菲埃立克体和嗜吞噬无形体感染.调查地区家畜存在无形体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徽农村地区散养家畜自然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状况和基因特征。方法应用巢式PCR对怀远、明光和广德县采集的148份家畜全血样本进行嗜吞噬无形体16S rRNA基因检测,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应用生物软件MEGA4.0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148份家畜全血样本中检测出山羊、牛和犬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 rRNA基因阳性率分别22.1%、25.0%和40.0%。26份PCR阳性扩增产物测序成功,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检出序列可归为4群,I群优势株占分析序列的66.7%,与北京、浙江和湖北等地检测序列同属一个分支。目的基因测定序列与参考序列同源性达97.0~99.0%。结论安徽调查地区农村家畜动物存在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山羊是该地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重要宿主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东北林区啮齿动物感染粒细胞埃立克体病原体的情况。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林区采集的啮齿动物标本粒细胞埃立克体的16S rRNA和gltA基因片段进行检测并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检测鼠标本276份,其中吉林长白山林区102份,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61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113份,阳性率分别为8.82%、1.64%及0.00%。体表有寄生蜱的鼠感染危险性是体表无寄生蜱鼠的11.30倍(P=0.002)。吉林、黑龙江林区鼠标本及其寄生蜱标本16S rRNA基因序列完全相同,与美国、瑞典、日本等国家检出的粒细胞埃立克体对应序列的同源性为97%-99%。glt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注册的相应片段比较相似性为87%-97%,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4%-99%。结论吉林及黑龙江林区存在粒细胞埃立克体宿主动物感染。  相似文献   

11.
PCR检测东北地区部分蜱种中埃立克体D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埃立克体病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可感染人和动物。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恶心、呕吐 ,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严重者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症状和肾衰 ,甚至死亡。目前研究结果表明 ,埃立克体病主要由蜱传播。我国很多地区存在类似于传播埃立克体病的潜在蜱种 ,且人蜱接触机会多。这些地区 ,经常出现发热待查病人或不明原因的热病暴发。我们应用特异性引物对东北地区部分蜱体进行了埃立克体DNA的PCR扩增 ,以寻找埃立克体在东北地区存在的证据 ,弄清受感染的蜱种和埃立克体感染的潜在传播媒介。1 材料与方法  ( …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动物米库尔新埃立克体及其16S rRNA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Kawahara等[1]从日本Mikura岛野生褐家鼠中分离得到新埃立克体.在此之前,已有研究在荷兰蓖子硬蜱和中国广州褐家鼠中检测到相似的16S rRNA[2,3].2010年,瑞士首次报道在1例患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热患者血中检测到米库尔新埃立克体16S rRNA基因[4],之后德国2例严重发热患者被确诊为米库尔新埃立克体感染[5].2008年在中国浙江野生啮齿动物中也检测到米库尔新埃立克体16S rRNA基因(GenBank登录号:HM439431).本研究对浙江省动物米库尔新埃立克体的自然感染状况及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粒细胞埃立克体444-Epank基因的检测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进一步证实中国大陆粒细胞埃立克体感染的病原学证据。方法 从粒细胞埃立克体结构蛋白基因序列高变区构建特异引物,对蜱标本,动物标本,人血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收集全沟硬蜱特异PCR产物,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注册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从黑龙江省采集的全沟硬蜱(62组,310只)2组中扩增出444bp的特异DNA片段,而从内蒙古的动物脏器标本(8份)没有扩增出该片段,从内蒙古林业局人员血标本(129份)中扩增出1份该片段。对该片段的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其DNA序列与美国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分离株(AF047897)对应位置相差23个核苷酸,同源性为94.9%,推测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8.44%。结论 通过粒细胞埃立克林444-Epank基因的检测与分析进一步证实中国大陆存在粒细胞埃立克体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蜱中立克次体关联细菌群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特征。方法 2016—2019年,在内蒙古东部林区采集游离蜱样本,利用形态学特征和18S rRNA分型法鉴定蜱种。提取蜱DNA,对斑点热立克次体(gltA和rOmpA)、无形体属(msp2/p44)和埃立克体属(omp1/p28)等特异性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序列测序后进行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共采集成蜱3 251只,隶属于3属4种。PCR检测结果显示,斑点热立克次体阳性率为43.3%,扩增出的gltA序列与已注册Candidatus R. tarasevichiae(MN450397)和R.heilongjiangensis(AY285776)的同源性为100%,检出率分别为40.1%和3.1%。无形体msp2阳性率为8.1%,埃立克体omp1阳性率为7.0%。2016—2019年连续监测的结果显示,Candidatus R. tarasevichiae一直保持较高的检出率,为31.0%~46.6%,R.heilongjiangensis的检出率为2.6%~3.5%,无形体和埃立克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7%~10.6%、6.7%~7.9%。其中,全沟硬蜱Candidatus R. tarasevichiae的阳性率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且感染率均高于其它蜱类。结论该地区全沟硬蜱为优势蜱种,Candidatus R. tarasevichiae和R.heilongjiangensis为优势菌种,且在该地区蜱中的高感染率,表明人类接触该菌的风险很高,需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在鼠中检测到埃立克体及无形体DNA片段并测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鼠中自然感染埃立克体及无形体的状况。方法:用巢式PCR扩增鼠中埃立克体属及嗜粒细胞无形体属16S rDNA的5′末端片段,对阳性产物克隆后测序。结果: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捕到鼠128只。在黄毛鼠中检到阳性4份,阳性率为3.125%,并对其进行克隆后测序。与Genbank上比对分析,三份与牛埃立克体相同基因区最为接近,属无形体科,无形体属。一份与反刍动物埃立克体相同基因区最为接近,属无形体科,埃立克体属。均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初步认为浙江省存在埃立克体及无形体病原。黄毛鼠可能为埃立克体及无形体宿主,尚需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浙江省不同类型地理环境中鼠形动物蜱源立克次体的感染状况。方法 2009—2011年在安吉县、金东区和天台县用夹夜法捕获鼠形动物,进行分类鉴定、无菌采集肝脾标本,并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无形体属与埃立克体属16SrRNA以及立克次体属(包括斑疹伤寒群和斑点热群)与东方体属热休克蛋白基因groEL。结果 3个调查点共捕获鼠形动物14种851头,社鼠(30.32%)、黑线姬鼠(18.80%)和青毛鼠(11.75%)为主要优势种,其中金东区、安吉县和天台县的优势鼠种分别为社鼠(39.20%)、青毛鼠(32.05%)和黑线姬鼠(59.57%)。562份肝脾标本中检出立克次体48份,阳性检出率为8.54%;其中无形体属占3.38%,斑疹伤寒群占1.78%,恙虫病东方体属占1.78%,埃立克体属占1.07%,斑点热群占0.53%。金东区和安吉县无形体属检出率较高为4.76%和4.27%,斑点热群仅在天台县检出。社鼠的立克次体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4.97%。同一鼠形动物可存在多种立克次体混合感染。结论浙江省不同类型地理环境鼠形动物中广泛存在立克次体感染,不同地理位罝和不同鼠形动物的蜱源立克次体检出率不同。  相似文献   

17.
埃立克体属(Ehrlichia)细菌属于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立克次体目(Rickettsiales)的无形体科(Anaplasmataceae).埃立克体在自然界中借助节肢动物媒介和脊椎动物宿主而存在,能引起人或动物埃立克体病.1925年世界首次发现引起牛羊等反刍动物水胸病(heartwater disease)的病原体为立克次体类病原体,并命名为反刍动物立克次体(Rickettsia ruminantium)[1].1991年首次报道埃立克体能对人致病[2].在过去的30多年中,随着PCR检测方法的完善与测序技术的发展,新的埃立克体在世界各地不断被发现,更多的国家与地区证实了埃立克体及埃立克体病的存在.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变,人类与节肢动物及野生动物的接触增加,由新埃立克体引起的新发传染病时有报道[3].为此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埃立克体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金东区鼠类检出埃立克体及无形体DNA片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金华市金东区某地鼠类自然感染埃立克体及无形体的状况。方法 对当地监测捕获的多种鼠类取肝、脾脏器标本,用巢式PCR扩增无形体科16S rDNA的5’端片段。结果 在184只鼠中,检出阳性6只,总阳性率为3.26%;其中黄毛鼠阳性率为4.12%(4/97),社鼠阳性率为4.17%(1/24),黑线姬鼠阳性率为4.35%(1/23)。经序列比对分析,4份与牛埃立克体相应片段最为接近,属无形体科,无形体属;1份与反刍动物埃立克体相应片段区最为接近,属无形体科,埃立克体属;1份与无形科新成员Ehrlichiasp.‘Ratusswain'最为接近。结论 在当地鼠类检出埃立克体及无形体DNA片段,提示可能存在埃立克体病自然瘦源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东北地区辽吉两省东部山区啮齿动物的几种重要蜱媒病原体感染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对从辽宁省宽甸和吉林省集安林区捕获的野鼠进行病原体DNA检测和血清抗体调查。结果捕获鼠132只,黑线姬鼠为该地区优势鼠种。PCR检测鼠脾标本132份,无形体、埃立克体及新埃立克体阳性率分别为6.06%、14.39%和3.79%,埃立克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形体和新埃立克体(χ~2=11.083 1,P=0.003 9)。IFA检测鼠血清75份,无形体及埃立克体阳性率分别为8.00%和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9 2,P=0.427 5)。鼠中存在几种蜱媒病原体的复合感染(1.52%~5.33%)。结论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山区啮齿动物中3种立克次体感染普遍,埃立克体感染较严重,提示可能存在多种立克次体病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20.
埃立克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菌,属无形体科(richettsiaceae),埃立克体属[1].主要寄生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引起人或动物感染埃立克体病[2],蜱是其传播媒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