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机制及干预措施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低位髌骨的发生率。方法电子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Springer-link;中文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CNKI)、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作为资料来源,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0月。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数据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对照试验,615例患膝。合并结果表明,术前胫骨高位截骨与非胫骨高位截骨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后低位髌骨的发生率相当[ RD=0.19,95%CI (-0.30,0.69)]。术后髌腱短缩5%或10%诊断为获得性低位髌骨,避免髌骨外翻有利于减少低位髌骨的发生[RD=-0.23,95%CI (-0.35,-0.11)],[RD=-0.09,95%CI (-0.17,-0.00)]。不同干预措施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KA中避免髌骨外翻及髌下脂肪垫切除可能利于减少TKA术后低位髌骨的发生。尚不足证据证明术前行胫骨高位截骨及 TKA术中髌骨置换与否对术后发生低位髌骨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全膝置换术后的髌腱短缩及其临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全膝置换(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术后的髌腱长度变化,置换髌骨对髌腱长度的影响,髌腱长度变化与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方法2002年5月~2003年12月对49例55个关节行初次全膝置换手术。包括48例骨关节炎、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中7例做了外侧支持带松解,测量术前的髌腱长度及术后1年的髌腱长度和膝关节活动度,按是否置换髌骨分成两组,对数据进行组间和组内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年,髌腱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短缩(P<0·01)。在短缩大于10%的发生率上,换与不换髌骨组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0·05)。髌腱短缩和关节活动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全膝置换术后存在髌腱短缩的并发症。置换髌骨对髌腱短缩没有影响。髌腱短缩可能是导致术后活动度损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假体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诊断为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应用活动平台型假体和固定平台型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手术。记录术前及随访时术膝的膝关节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髌骨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股骨角、胫骨角、膝外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截骨高度。结果术前活动平台组和固定平台组的年龄、体重指数、患膝内翻畸形、最大屈曲角度及屈曲挛缩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活动平台组和固定平台组的术前术后膝关节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髌骨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都明显地改善了患膝的症状和功能。活动平台组和固定平台组的术后最大屈曲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股骨角、胫骨角、膝外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截骨高度和术前术后髌骨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动平台型假体和固定平台型假体TKA均明显改善了患膝的症状和功能,两组的膝关节评分、功能评分、疼痛评分、髌骨评分及X线检查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固定平台组的术后最大屈曲度大于活动平台组的最大屈曲度。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ü HS  Guan ZP  Zhou DG  Yuan YL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0):1305-1308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4年8月74例87个膝关节外翻畸形TKA手术进行回顾分析。患者男11例,女63例,平均年龄63岁(26~80岁);股胫角(股骨和胫骨解剖轴线的夹角)平均为21·59°(12°~40°);应用后稳定型假体,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加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方法。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X线外翻角度及KSS评分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评价随访时间33·8个月(5个月~9年),根据膝关节活动度数及KSS评分评估关节功能情况。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12·4°(80°~130°),KSS评分平均为81·7分(71~93分),比术前提高了59分;功能评分平均为86·3分,比术前提高了59·8分。所有膝关节在行TKA后外翻畸形基本得到矫正,随访时外翻度数(股胫角)平均为8·7°(0°~11°),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随访时1例患者有膝关节轻度不稳症状,1例术前严重髌脱位患者术后髌骨存在半脱位,其余正常。结论对于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加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以及安装后稳定型假体的方法,可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Meta分析方法研究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对保留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膝前痛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关于保留髌骨行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TKA的相关文献,按照特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四篇随机对照研究.分析表明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对保留髌骨的TKA患者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无影响[RR=0.76,95%CI (0.59,1.00),P=0.05],但是可以改善其的Feller髌骨评分[MD=1.15,95%CI (0.74,1.55),P〈0.01],KSS评分系统-膝关节评分[MD=1.30,95%CI (0.23,2.37),P〈0.05]和KSS评分系统-膝关节功能评分[MD=1.45,95%CI (0.08,2.81),P〈0.05].结论 在保留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髌骨边缘电灼去神经化能改善术后膝前痛和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期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分期进行双侧TKA手术之间的差异。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双侧TKA患者45例,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合并症、术后早期并发症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前合并症的比例分期高于同期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期高于分期组;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用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一般情况差的高龄患者,且存在严重合并症,应尽量避免行同期双侧TKA手术。  相似文献   

7.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髌腱长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单髁膝关节置换(UKA)术后的髌腱是否存在有意义的短缩(大于10%),术后髌腱长度变化与膝关节活动度、疼痛、僵硬及功能的关系.方法 自2005年3月~2008年1月,对34例41个膝关节行UKA手术.测量术前及术后8个月以后的髌腱长度和膝关节活动度,进行WOMAC评分.对测量测量数据进行组内及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前后髌腱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活动度、WOMAC疼痛、僵硬及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髌腱的长度变化与术后关节活动度、疼痛、僵硬及功能无直线相关关系(P<0.01).结论 UKA手术损伤小,对膝关节生物力学机制干扰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髌骨Wiberg分型探讨不同髌骨形态对于合并髌股关节病变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疗效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初次TKA并符合标准的184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术前髌骨形态Wiberg分型分为W1(Ⅰ型52例)、W2(Ⅱ型93例)、W3(Ⅲ型39例)三组,随访收集并比较病人手术前后的膝前方疼痛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Feller评分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三组病人末次随访时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术后12个月随访时,W3组病人术后膝前痛程度和发生率显著高于W1、W2两组;同时W1、W2组的OKS评分中第12题的得分明显优于W3组,W1、W2组的Feller评分明显高于W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berg分型为Ⅰ、Ⅱ型髌骨的病人TKA术后的膝前痛程度、发生率以及髌股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均优于Ⅲ型病人,而部分磨损过于严重的Ⅲ型病人是否适合TKA...  相似文献   

9.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强直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ü HS  Li H  Guan ZP  Sun TZ  Yuan YL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6):405-408
目的探讨膝关节伸直位强直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要点和术后效果。方法1996年1月至2006年6月,对8例(9膝)膝关节伸直位强直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均为0°,KSS膝关节评分平均为44分(10~68分),功能评分平均为17分(-10~55分)。结果8例患者(9膝)围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包括髌腱止点撕脱1膝,髌骨下极部分撕脱骨折1膝,术后早期关节血肿1膝,皮肤浅表性感染1膝,经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平均随访40.4个月(7.0~120.0个月),术后膝关节平均活动度89°(50°~120°),术后KSS膝关节评分平均为81分(55~93分),功能评分平均为79分(50~90分)。2例2膝分别存在5°和25°的伸展滞缺。1例1膝因为关节不稳于术后1年行翻修术,更换加厚的胫骨平台垫片。结论膝关节伸直位强直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如能恰当处理,仍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术中膝关节的充分暴露,保留足够的髌骨床厚度,保护髌腱和膝关节的血液供应以及正确的软组织平衡技术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中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随访2007至2011年间行TKA治疗的38例(58膝)膝关节RA患者。采用HSS评分、KSS评分、WOMAC评分、VAS视觉疼痛评分对术前及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同时对术后随访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价;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且获得平均3.3年(2~6年)随访,膝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45.92±13.49分提高到术后88.19±5.98分,两者采用配对t 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其中优21膝,良34膝,优良率94.83%。膝关节屈曲畸形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ROM)由术前71.81°±32.58°提高到术后100.98°±13.9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膝关节假体X线片采用膝关节学会的X线评价与计分系统评价未见假体松动。 SF-36评分中PCS由术前的26.27±3.91分提高到术后48.09±6.6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MCS由术前的41.59±5.61分提高到51.83±5.4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结论 TKA是治疗膝关节RA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骨倾斜挤压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骨倾斜挤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14例髌骨倾斜挤压综合征患者15个膝关节行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手术前后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估。屈膝20°位CT片测量手术前后髌骨倾斜角(PTA)、外侧髌股角(LPFA)。结果14例均获6-18个月随访,Lysholm评分术前为54.53分±5.54分,术后6个月为88.73分±7.0分(P〈0.01);PTA术前为2.78°±0.40°,术后为18.53°±0.83°(P〈0.01);LPFA术前为0.97°±0.47°,术后为8.32°±0.63°(P〈0.01)。结论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能有效纠正髌骨倾斜,缓解疼痛,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时髌骨置换与否对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70例(237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髌骨置换(126膝)和未置换(111膝)分为2组.对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的HSS评分、膝前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最大屈曲度数、屈曲畸形及手术时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170例(237膝)OA患者中161例(21 3膝)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0.94±8.02)个月,置换组HSS评分由术前的(40.19±8.14)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7.45±6.00)分(P<0.05),膝前痛评分由(4.13±1.08)分升高到(19.47±4.04)分(P<0.05);未置换组HSS评分由(40.00±6.74)分上升到(88.93±4.92)分(P<0.05),膝前痛评分由(3.58±2.26)分变化到(13.61±3.89)分(P<0.05);患者满意度置换组为80.91%,未置换组为61.17%(P<0.05).在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最大屈曲度数、屈曲畸形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膝前痛评分、患者满意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若术前存在膝关节疼痛严重、患者期望较高、不适合长时间手术,应行髌骨置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早中期疗效,分析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1月~2007年12月,本组接受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140例176膝,获得随访的患者129例160膝,平均随访时间为(35±8)个月(16~98个月)。术前和随访时对患膝进行KSS和HSS评分,关节活动度检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膝关节感染4例(2.5%),其中2例为术后5~6年出现感染,与患者不恰当的局部注射治疗有关。膝关节关节僵硬(活动度小于75°)11例((6.8%),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0.8%),假体无菌性松动1例(0.6%)。随访时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HSS及K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优良多达90%以上。膝关节活动度从术前的(87.7±27.7)°提高至术后的(108.8±21.9)°(t=2.272,P0.01)。结论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于消除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效果明显,术后早中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CR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56例(64膝)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CR假体进行TKA。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2年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HSS评分。结果 56例TKA患者均恢复满意,且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无一例出现感染、松动及异响。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功能和活动度方面均有明显改善。HSS评分由术前的34~48(41.00±4.34)分提高到术后2年的68~97(86.50±7.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46膝,良16膝,可2膝,优良率96.9%。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34°~90°(61.93°±18.22°)提高到术后2年的117°~130°(122.17°±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假体TKA对治疗膝骨关节炎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三联术治疗复发性髌骨不稳的效果。方法对21例复发性髌骨不稳患者采用关节镜下髌骨内侧支持带紧缩术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辅以改良Fulkerson截骨治疗复发性髌骨不稳。了解髌骨不稳复发、患膝主观症状以及患肢整体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5-12(6.75±5.25)个月,髌骨不稳无复发,4例仍有膝前疼痛,但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前后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分别为(36.2±4.7)分和(91.8±5.2)分(P〈0.01),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分别为(41.9±6.2)分和(92.7±6.3)分(P〈0.01),所有患者运动能力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术后X线检查对比:髌骨-股骨滑车适合角由术前的28.1°±7.9°改善为1.6°±8.1°(P〈0.01),髌骨外侧关节面张开角从术前的-1.2°±7.3°改善为11.6°±4.2°(P〈0.01)。结论改良三联术治疗复发性髌骨不稳具有微创、可一并处理膝关节内其他病变、同时进行胫骨结节内移及抬高、减轻髌股关节压力、从根本上矫正解剖性或生理性股四头肌角(Q角)、手术技术易于掌握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深盘型假体对全膝关节置换初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6月~2012年1月,本组应用深盘型垫片假体行TKA的76例(97膝)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4.2年,其中女65例,男11例;年龄55~78岁,平均65.8岁;选择男女共76名志愿者,年龄在18~42岁之间,平均30.5岁,随机左右膝。对比TKA组术前、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ROM、股骨后髁偏心距;对比TKA组与志愿者组膝关节从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前后移动的距离。结果 TKA组手术前后膝关节KSS评分、功能评分及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股骨后髁偏心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膝关节从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动距离之差(6.24±2.45)mm。志愿者组膝关节伸直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动距离之差(10.87±1.49)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后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处理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经二期翻修痊愈出院。术后随访X线片观察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固定性能等均显示良好,无松动、透亮线等异常表现。结论使用深盘型膝关节假体行TKA术,初期临床疗效满意;TKA组术后膝关节伸直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后移距离较志愿者组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对18 例(25膝)严重膝外翻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前X线测量股胫角(femorotibial angle,FTA),检查膝关节活动度,进行HSS评分.手术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后稳定型假体或半限制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测量FTA角,术后定期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行HS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FTA角由术前的25.5°(18°~39°)降低至4.7°(1°~8°);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72.1°(67°~95°)提高到107.3°(100°~120°);HSS评分由术前的24.5分(16~38分)提高到89.3分(84~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严重膝外翻畸形的患者,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后稳定型的假体或半限制型假体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联合胫骨结节转移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2月至2010年2月行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联合胫骨结节转移术治疗治疗的19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2例,术后手法检查髌骨稳定性,记录再脱位的病例数,CT测量髌骨外移度及髌骨倾斜角并以Kujala和Lysholm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患者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30个月,无再脱位病例。主观症状及客观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术后Kujala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分别由术前的(57.38±4.49)、(58.88±4.15)分提高到(93.63±3.86)、(94.06±4.01)分,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t=-37.439,P〈0.01;t=-33.522,P〈0.01);髌骨外移率及髌骨倾斜度分别由术前的(18.93°±3.64°)、(12.25°±1.81°)降低到(8.94°±1.84°)(6.87°±1.45°),结果恢复到正常范围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t=15.811,P〈0.01;t=15.807,P〈0.01)。结论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联合胫骨结节转移术能有效的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提高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术后不同镇痛方式的对比研究,探讨简单、规范、有效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共248人,随机分为阻滞组(124人)及静脉组(124人)。阻滞组在术前进行股神经穿刺并留置导管,术后48 h内持续镇痛、后期(至术后7天)负荷剂量镇痛;静脉组留置静脉自控镇痛泵至术后48 h,后期采取肌肉注射药物镇痛。观察指标包括:术后6、12、24、48 h以及3~7 d的膝关节疼痛程度(静息、活动);术后3~7 d患侧膝关节活动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12、24、48 h,阻滞组的疼痛程度平均小于静脉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的静息痛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阻滞组的活动痛疼痛程度平均小于静脉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阻滞组术后3~7 d膝关节的活动度明显大于静脉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静脉组出现副反应的比率明显大于阻滞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手术期多模式联合镇痛已经成为共识;股神经阻滞镇痛在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明显,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利于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初次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方法。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共完成肥胖患者初次膝关节置换42例42膝,男8例,女34例;年龄60~78岁,平均6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33—52,平均46。术后早期进行持续被动关节运动增加关节活动度(ROM)和进行股四头肌及胭绳肌肌力的强化训练,延长住院时间至术后14d。分别以术前2d、术后2d、1、2、4、8、12、24周作为观察点,使用VAS疼痛评分、WOMAC评分和ROM对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术后VAS疼痛评分、WOMAC评分低于术前,术后ROM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指标在术后4周以后均有逐步改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及适当延长住院时间可以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