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宁志刚  杨柳 《中国骨伤》2011,24(10):884-886
由创伤或骨病所致的关节骨软骨损伤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其中软骨缺损者达40.31%。由于关节软骨自身修复能力低下,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对关节软骨损伤进行修复是目前采用再生医学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新方法。组织工程支架按照性状可分为预成型支架材料及水凝胶材料两大类。传统的预成型支架材料移植技术容易给缺损周边软骨带来继发损伤,也存在支架与缺损整合不紧密等问题。如何在避免二次损伤的基础上,应用理想的仿生材料复合种子细胞修复关节不规则软骨损伤将成为未来软骨损伤修复的主要问题。选取微创、仿生并且可以原位塑形的胶原蛋白水凝胶复合种子细胞修复关节软骨损伤为损伤关节软骨的修复带来了希望。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目前胶原蛋白水凝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软骨损伤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但临床治疗手段有限,组织工程的发展为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在软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起着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载体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目前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现状做一综述,指出了当前软骨组织工程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此问题对未来软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相关文献,并对多种天然生物支架材料和人工合成支架材料的相关实验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对软骨组织损伤修复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理想的软骨支架可以引导并促进新生软骨组织的形成。目前所应用的支架材料均有其局限性。结论进一步深入研究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对未来临床软骨损伤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组织工程技术为损伤关节软骨的修复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支架及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孙凯  彭昊  刘洋  郑先念  陈方舟  谭俊峰  张觅 《骨科》2017,8(1):76-80
关节软骨在损伤和发生退变后难以发生自发的组织再生过程,可导致骨关节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细胞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损伤的软骨组织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细胞的培养、支架材料和诱导方式的运用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旨在种子细胞、支架、诱导因子三方面对软骨组织工程近年来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组织代谢活性较低,自身修复能力较差,无神经组织、血液供应和淋巴回流.创伤及退行性变等所致的软骨损伤难以自我修复,目前的治疗手段无法恢复其原有结构和功能.组织工程学的兴起为关节软骨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软骨组织工程技术主要是通过体外获取并大量增殖软骨种子细胞,种植至生物材料上,在体外构建成为软骨细胞一三维支架复合物,进而植入体内修复各种关节软骨缺损.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细胞生长因子、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基因修饰等.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关节软骨自身修复能力差,其损伤后的有效治疗成为临床难题。软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支架及生物活性因子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体内软骨生长的微环境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各因子间相互影响构成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然而,外源性因子半衰期短,易降解,很难达到修复损伤软骨需要的浓度。转基因技术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实现了外源性生物活性因子在局部持续并高效的表达,促进了损伤软骨修复。该文就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戴祝 《国际骨科学杂志》2014,35(1):19-20,23
关节软骨和半月板无血运区损伤后不能自然愈合,软骨组织碎块移植为之修复提供了新思路。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均证实,关节软骨及半月板无血运区切成碎块后细胞能有效地从碎块组织释放,与周围支架材料复合或直接导致组织修复。自体软骨植入系统(CAIS)及同种畀体幼年关节软骨碎块移植物(DeNovoNT),已应用于,临床。该文就关节软骨及半月板组织碎块移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综述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BMSCs分化为软骨细胞将成为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主要来源,与支架利用和培养环境改善构成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的重要条件.结论 充分利用细胞因子和转基因技术,改良三维支架和培养条件,将推动关节软骨组织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发展为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分化为骨、软骨、肌腱、脂肪等组织的多分化潜能[1],也是目前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2].BMSCs在修复软骨损伤时,无论在体内体外,都须经历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着诸多影响因素,现就目前研究影响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诱导的软骨细胞与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Ⅱ型胶原支架通过管帽结构复合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效果及各界面耦合情况。方法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成软骨细胞后接种于PLGA-Ⅱ型胶原支架的底层,支架表层戴管帽。将该细胞-支架复合物置入软骨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周,扫描电镜观察。将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5只,并于股骨髁处造模。分别于缺损处植入戴管帽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A组)、PLGA-Ⅱ型胶原支架(B组)、不植入任何材料(C组)。于第4周和第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缺损处均有软骨生成;C组缺损明显,只有纤维组织生长。A组软骨缺损部分软骨细胞修复,成骨区部分骨样细胞修复;两者耦合处犬牙交错,修复缺损程度及成骨区和成软骨区界面耦合情况明显优于B、C组。软骨组织学评分A组优于B、C组(P0.05)。结论 BMSCs诱导分化成的软骨细胞与PLGA-Ⅱ型胶原支架经过管帽结构构建成的软骨PLGA-Ⅱ型胶原支架复合体可有效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损伤,新生软骨、骨与宿主软骨、骨及新生软骨与软骨下骨各界面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3):2156-2160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骨软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查阅近几年有关骨软骨组织工程的文献,于支架材料、信号因子、种子细胞及制备技术等方面加以总结分析。骨软骨组织工程根据仿生学理论与方法完成组织替代物的制备并对损伤或有缺陷组织进行修复,可有效恢复受损骨软骨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力学特性,是一种具有长远意义的综合交叉学科。目前,骨软骨组织工程策略针对骨软骨损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发展,最终为骨软骨损伤提供一种成熟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物的构建与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骨软骨复合物的可行性。方法将骨髓基质细胞(BMSCs)成诱导软骨后接种于快速成形的三维支架材料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PLGA)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经成骨诱导的BMSCs接种于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PLGA/TCP)构建组织工程骨,在体外分别培养2周后,将两种工程化组织及两者以无损伤线缝合形成的组织工程骨软复合体分别植入自体股部肌袋,术后8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组织学观察表明。组织工程软骨在体内可形成软骨组织组织工程骨在体内可形成骨组织,两者的复合体在体内可形成骨软骨复合物。结论以骨髓基质细胞为种子细胞、以快速成形的生物降解材料为支架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物,可在体内形成骨软骨组织,有望用于骨软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以多聚乙醇酸(PGA)为支架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情况。方法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BMSCs种植于PGA支架并培养72h,然后将支架-细胞复合物植入兔关节软骨缺损模型。术后12周处死动物,标本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BMSCs-PGA复合物植入后形成丰富的透明软骨样修复组织,新生软骨无明显退变。对照组主要为纤维组织及软骨下骨修复。结论BMSCs-PGA复合物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5.
软骨损伤是由炎症、创伤、肿瘤等造成的,由于关节软骨自身解剖因素,使其损伤后的愈合能力较差,制备组织工程材料促进软骨损伤修复备受研究者关注。镁元素及镁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可获得性受到广泛关注,其在骨关节炎等软骨损伤修复中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就镁元素及镁材料在关节软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关节软骨一旦被损伤,因其缺乏自身血液循环系统,仅靠关节滑液提供大部分营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细胞的合成能力下降,故关节软骨损伤后很难修复。虽然40多年来许多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但是至今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受损软骨持续再生,从而达到完全修复的目的。组织工程的兴起在软骨的再生以及受损软骨的治疗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支架材料作为人工细胞外基质承载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以壳聚糖为支架的材料及其在矫形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壳聚糖是一种理想的高分子生物材料,它具有机体反应小、天然抗菌性以及具有可任意塑性如多孔结构的特点,使其能够适合细胞的内在生长以及骨的传导,在组织工程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组织工程技术为损伤关节软骨的修复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支架及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概述关节软骨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有限,即使在持续被动活动下,直径超过2~4mm的软骨缺损也很难愈合。成熟关节软骨无血液供应、神经支配和淋巴回流,因此,未达到软骨下骨的软骨内损伤几乎不能愈合,仅在伤口周围产生短暂的软骨细胞增殖和合成少量基质,逐渐引起关节表面退变,在一定条件下,滑膜细胞也有利于软骨修复。而穿过有血液循环的软骨下骨的全厚软骨损伤,在某些情况下可发生…  相似文献   

18.
利用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脂肪于细胞(ADSCs)复合脱细胞软骨基质支架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以人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为支架,复合经诱导的兔ADSCs,体外分别经静态培养和生物反应器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对膝全厚关节缺损进行修复,并与单支架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中空白对照组12个关节,脱细胞软骨支架组16个关节,静态培养细胞支架组24个关节,生物反应器培养细胞支架组8个关节。分别于术后3、6个月对修复关节进行大体、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实际完成观察的关节数为44个,其中空白对照组9个,脱细胞软骨支架组11个,静态培养细胞支架组18个,生物反应器培养细胞支架组6个。空白对照组全为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样修复;单支架组5个关节为未成熟透明软骨,无成熟透明软骨形成;静态培养细胞支架组83.3%为透明软骨,其中3个关节为成熟透明软骨,12个关节为未成熟透明软骨;生物反应器培养细胞支架组100%为透明软骨,其中2个为成熟透明软骨,4个为未成熟透明软骨。Wakitani评分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SCs复合脱细胞软骨基质支架能良好地修复兔膝关节全厚软骨缺损,应用生物反应器技术有助于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促进软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隔离层在一种新型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支架中对支架生物力学的影响以及在修复关节骨软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在体外,检测具有隔离层的实验组骨软骨复合支架和没有隔离层的对照组支架的最大抗拉、抗剪切强度。将向软骨方向和成骨细胞方向诱导后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别接种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软骨复合支架的软骨支架和骨支架上,然后将两组骨软骨复合支架分别回植于兔自体股骨髁间窝骨软骨全层缺损处。术后3、6个月取材,对新生骨软骨组织的Micro-CT三维重建和HE组织学染色的结果进行观察;对新生软骨下骨的骨矿物质密度(BMD)、新生软骨的压缩模量进行检测。结果具有隔离层的实验组骨软骨复合支架的最大抗拉和抗剪切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骨软骨的Micro—CT三维重建和HE组织学染色的形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软骨下骨的BMD值与新生软骨的压缩模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离层能显著增强骨软骨复合支架的力学性能,并显著提高骨软骨复合支架修复骨软骨缺损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BMSCs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综述BMSCs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来有关BMSCs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支架为软骨细胞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细胞因子和基因修饰可促进BMSCs分化为软骨细胞,三者在软骨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三维支架的改良、合理使用细胞因子及基因修饰技术的提高,将推动临床上软骨重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